APP下载

细节,成就佳作

2023-09-10凌小雅

关键词:补题升格姥爷

凌小雅

【编者的话】平时写作中,面对一道作文题目,我们会有充分的时间构思、行文、修改;但在考场上写作文,因时间不宽裕、心态不从容,均可能导致文章表达欠精准、细节描写不到位、段落过渡较生硬。那么,怎样避免这类问题发生呢?本期“考场作文升格”以真正的考场作文为例,由名师为你解读考场作文的赢分技巧。

【作文题目】

生活里、学习中,会经历一些事,遇见一些人,触动一些情。在我们心里,有想低声细语和人倾诉的美好,有迫切想吶喊出来给自己减压的烦恼,有郁结在心里亟待解决的问题……

请以《听我说,______》为题进行作文。

要求:补全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写出真实的感受,避免空洞,不少于600字。

【题目解析】

要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充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或明确了写作的中心,因而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而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要注意不能补题雷同千文一面,补题宽泛难以下笔,补题随意缺乏考虑。

看《听我说,______》这个半命题,“我”想说什么?说“我”自己的心事还是说“我”对世界的认知?“我”只是单纯地想倾诉、想分享,还是期待在倾诉中实现交流、沟通、飞跃?“我”说的可小到自身,也可大到放眼世界,可说古亦可道今,“我”说的宽度与深度取决于作者的语文素养与思维。

同学们来补全《听我说,______ 》,会补进什么?

“你努力的样子最美”“这世界从不缺少温暖”“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努力才有更多可能”“有种美好叫分享”“我们不缺乏民族的脊梁”“我真的愿意帮助你”“我一直在努力”“你可以换一种方式与我交流”“改变一个人并不难”“连我也没读懂自己”“我们都可以做得更好”“原谅别人就是放过自己”“盲从种愚蠢”……

半命题作文,补好题目,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原文呈现】

听我说,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徐家瑞

院里有树桃花,总想着带上相机拍组照片,却总是忘记,一推再推花就谢了。

(对桃树或心情的描写可以展开,才会开篇就触动读者。)

花谢有来年,可人呢?

在我看来,姥爷是个看起来“很冷酷”的长辈。一次奔跑,我的膝盖蹭破了。我大哭,就在旁边的他压根没有抱我起来的意思,还是我自己抹着眼泪爬起来回家的。他只是跟着我,冷酷。和别的长辈玩游戏,大家总会让着我,只有他不会。我让他追我跑,他一个箭步就赶上我。多少次,我都逃不过被一把抓住的命运。以至于我对追赶游戏有了阴影,他却逮住我就要玩。直到有一天我拼尽全力往前跑,不再被他抓住。

(1.学会分段。不是一件事,也不是排比性说几件事,放在一段里不合适。2.不要简单陈述,而是要以细节展示出过程和过程中人物的种种表现。)

他“冷酷”的形象是在那天——我重病时被打破的。

那次我是被人推进病房的,他一直陪着我,在医院里的他总是很小心。

(如何小心?俩人有互动吗?没有细节就缺少“冷酷形象被打破”这一感觉。)

后来我去城里上了小学,偶尔还会回家看看他,至少会打打电话。上了初中开始住校,不让带手机,周末又是成山的作业。别说回家,就是打电话都是见缝插针敷衍几句。没承想初中生活的第一学期没结束就噩耗降临,姥爷走了。

(这里可以插入自己的心理描写,展开写,效果会更好。)

回到小院,望着那个掉漆的老手机,心如刀绞。手指滑动,看到的是一张张不能给他一点温度的“我”。想我的时候,姥爷就翻看手机吧?

(此处必须细化,才可以凸显遗憾!)

又一年桃花开,我拿起了相机……

(这种结尾过于含蓄,最好较为明晰地再次点题。题目里的“听我说”,说的内容呢?)

【升格建议】

这篇习作从选材与立意上看,还算不错,只是在细节上有所欠缺,而细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决定了作文的成败。只有描绘出触动读者的细节,才会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等作用,整个作文才会有血有肉地挺立起来,从而真正走进读者心里。

回望本文,看哪里细节缺席:

叙事不等于细节,描述性的语言才会展现细节;一笔过没有展开,容易漏掉细节;过于理性地谈看法,容易抹去细节;过于含蓄,容易跨过细节;睹物时没有展开想象,思人就是不靠谱的硬拐弯。对了,心潮的汹涌也是细节啊。

有了细节,作文才能将自己的身子骨舒展开来,不再干巴巴地可怜兮兮。

【病文升格】

听我说,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徐家瑞

花开花落花流泪,错过花期又怪谁?

——题记

(起笔加了题记,有意境有情绪,为题目里补进的“遗憾”奠定了基调。)

院里有树桃花,枝丫散开粉嘟嘟绚丽一片,长得骄人又可爱。总想着带相机拍一组照片,留住灿烂、记下美好,却常在忙东忙西中匆匆瞥一眼心想“等有时间再拍吧”。一推再推,我是有时间了;花,却谢了。

(首段加入对桃树、心情、匆忙中又惦记桃树的情态描写,叙述变得饱满的同时,遗憾加深。)

花谢有来年,可人呢?

曾经,在我幼小的心里,姥爷是个看起来“很冷酷”的长辈,他甚至都不曾疼爱过我。

在一次奔跑中我摔倒在地,膝盖蹭出一片血红。我大哭,就在旁边陪着我的他,一动不动,只是看着,压根没有抱我起来的意思。我又委屈又难堪,自己抹着眼泪爬了起来,只能灰溜溜地往家走。

他只是一直跟我,连个手指头都不给我握,真冷酷。

和别的长辈玩游戏,大家总会让着我,只有他不会。我让他追我跑,他一个箭步,毫不留情地赶上我,老鹰抓小鸡般拎起我哈哈大笑。我可怜的自尊心,被他的笑声砸得稀巴烂,碎成了一块一块。我不甘啊,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不是?带着情绪一次次跟他玩,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总逃不过被那双大手一把抓住的命运。气得我跺着脚,哇哇大哭。他倒好,镇静地说,你玩不起就不要求人家陪你玩。你是“人家”吗?你是我的——姥爷!总被姥爷抓住以至于我对追赶游戏有了阴影,他却像没玩够,逮住我,就要玩这个实力悬殊的游戏。

直到有一天,我拼尽全力往前跑,回头一看,他气喘吁吁地靠着大树,望着我。那一刻,我很兴奋,我打败了冷酷的他。

(升格后的作文加入大量细节,以系列动作与强烈感受,形象地展示了姥爷的“冷酷”。)

他“冷酷”的形象是在那天——我重病时被打破的。

那次我是被人推进病房的,隐隐约约地分不清姥爷脸上是汗水还是泪水。他一直陪着我,在医院里的他总是很小心,好像那一刻的我变成了一个不敢碰触的瓷娃娃。我逗他说,是不是想把亏欠我的爱都补回来?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搓着手,说了句“动不动就哭的娃咋能叫人放心”。那一刻,我鼻子發酸。

(升格后加入对姥爷的细节描写,同时也解开了姥爷“冷酷”的原因。)

后来我去城里上小学,偶尔还会回家来看看他,至少会打打电话。上了初中开始住校,不让带手机,周末又是成山的作业。别说回家,就是打电话都得见缝插针。有时想起姥爷,想起他那让我伤心绝望的大手,想起他陪我在医院的日子,便想回去看看他。可他在乡下老家,我似乎没时间——我不是还能抽出时间跟同学爬山吗?真实的想法是,日子长着呢,我得先适应初中忙碌的生活,我得先让自己开开心心。回乡下看姥爷,以后有的是时间。没承想初中生活的第一学期没结束就噩耗降临,姥爷走了。

回到那个熟悉的小院,望着姥爷床头那个掉漆的老手机,心如刀绞:他将手机放在床头,这是他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期待啊。姥爷望着手机期盼的样子,在我泪光中浮现……我真傻呀,竟觉得以后有的是时间,却不知人生无常。捧着姥爷的手机,我陷入了无尽的自责,那是一种无边的黑暗!手指滑动,看到的是一张张不能给他一点温度的“我”。想我的时候,姥爷就翻看手机?那时的我又在干什么?

(升格后加入不少心理描写,为天人永隔的遗憾作了充分的铺垫。)

又是一年桃花开,我拿起了相机……

如果你爱的老人还健在,常回去看看,撒撒娇抱抱他。别让他在等待中离去,别让自己在他离去后懊悔不已,别让等待成为记忆里刺眼的伤疤——永远无法愈合的遗憾。

(这样结尾就很不错,自己被遗憾伤得很疼,说得也就很真诚。)

评语 升格前的作文侧重于简单的记叙,“等待”与“遗憾”都不明显,文章也缺乏厚重感。升格后加入了大量的细节,突出了人物形象,“等待”“遗憾”也随之凸显。升格后的语言具有了明显的描述性特征,行文因此有了画面感、场景感,感情饱满的同时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升格后的结构有了不小的变化,起笔,以“花开花落花流泪,错过花期又怪谁”为题记渲染氛围;落笔,在自己遗憾时还不忘温馨提示更多的人,使文章平添了一丝暖意。

猜你喜欢

补题升格姥爷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有针对性地运用例证——《拥抱“不速之客”》升格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姥爷牌饺子
“补”出一片精彩来
“补”出一片精彩来
姥爷爱泡澡
我的超人姥爷
外孙啊,姥爷想念你
半命题作文“我真想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