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大意义、内在要求与有效路径
2023-09-10朱园萍胡龙华
朱园萍,胡龙华
(赣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一百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在青年前列,组织引导一代又一代青年坚定信念、紧跟党走。”[1]百年来,青年的命运始终与时代紧紧相连,在党的理想信念旗帜的坚强引领下,广大青年矢志不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青年赞歌。
历史充分证明,青年一代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党对广大青年卓有成效的思想引领始终是青年健康成长、争做先锋分子的强大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中国青年特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一些大学生出现价值观扭曲,历史意识淡化、信仰缺失、目标模糊等问题,影响了其成长与发展[2]。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既是发扬党的青年工作的光荣传统,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客观需要。
一、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大意义
(一)赓续党的青年工作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党的青年工作在党的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在新的征程上,如何更好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1]。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一直以来都是党的光荣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青年团组织,引领青年建立科学的思想观念体系,用先进思想启迪青年思想觉醒,不断进行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投身于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开展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建青年突击队,使青年思想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先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等活动,以多种形式加强了青年的思想引领,广大青年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年重回课堂,不断进行精神文明创建,不断进行自我革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青春力量。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青年内心,爱国主义教育卓有成效,从“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引领无数青年以奋斗之我在新征程上践行青春誓言,书写人生华章。不论是中国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轨迹,还是广大青年投身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都充分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青年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同心同向,青年大学生思想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保持高度一致,是我国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二)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在党的教育引导下,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有利于高校明确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真正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培育一代代接续奋斗的新时代大学生。“立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就是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就是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全局意识,时刻站稳人民立场;就是引领新时代大学生“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4]。“树人”是树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归根到底,就是培育符合我国国情需要以及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可靠人才,培育具有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的时代新人。
(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人才培养在新时代更具重要意义,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才能更好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时代新人”,即是在每个历史阶段,推动社会发展、变革都需要符合特定政治要求的新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需要的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时代新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需要的是勇于推动社会变革、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需要的是勇做改革闯将,开风气之先的时代新人;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党和国家迫切需要的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志存高远,便力量无穷。培育当代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引领其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如此才能构筑起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推动大学生练就过硬本领,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四)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育作为五育之首,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起点。大学生一代是时代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时代的引领者。但受到市场经济、多元文化、互联网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思想面临着考验。如何使新时代大学生自觉抵御不良思潮,形成健全人格,显然需要引导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念。一是加强思想引领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加强思想引领引导大学生珍惜韶华,练就过硬本领,扎实理论知识,锻造胜任各行各业工作的本领与功底;三是加强思想引领大学生自觉创造人生价值,积极投身强国伟业,引领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为党和国家事业和人民幸福生活奋斗终身。
二、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内在要求
(一)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统一
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既要突出理论教育,又要强化实践锻炼,形成大学生思想引领“一体两翼”,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统一。一方面,理论教育是思想引领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加强大学生理论教育,才能引导大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大学生加强思想引领提供科学的指导。另一方面,实践锻炼是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保障和关键,思想引领只有立足于实践,在实践中进行锤炼和强化,才能真正让大学生感受思想的力量,体悟实践的魅力,使自己的思想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校对和提升。因此,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统一,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大学生思想引领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内在机理。
(二)坚持自我教育与榜样引领相统一
思想引领既需要加强自我修养与自我锤炼,也需要榜样的示范引领,以此来促进自我教育与榜样激励的有机融合,实现思想引领的价值目标。从自我教育的角度来看,思想引领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善于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突出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达到升华思想、涵养道德、养成习惯的效果,为思想引领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从榜样引领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思想引领需要先进榜样的带头带动,先进榜样以其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情操、过硬的工作本领、扎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成为社会的精神领袖,也成为大学生思想进步的标杆楷模,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基于此,坚持自我教育与榜样引领的统一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现实规定和客观需要。
(三)坚持思想疏导与人文关怀相统一
思想引领是内在主观因素和外部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就必须坚持思想疏导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思想疏导就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人生成长道路上,面对思想困惑时能够自主合理地作出判断和选择,尤其是在追求思想进步、面对多元价值冲突、多样文化选择等方面,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为他们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文关怀,多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业成长、择业交友、生活服务等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心关怀、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以此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投身强国伟业、创造人生价值。
(四)坚持组织育人与文化熏陶相统一
加强思想引领不仅需要锻造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时要构筑起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建构以文化人和组织育人相得益彰的思想引领机制。组织育人与文化熏陶是高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组织育人是坚实基础,文化熏陶是精神保障,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必须要坚持组织育人与文化熏陶双管齐下。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组织领导,增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凝聚力、组织力、感召力。引领广大学生群体共筑一个思想共同体,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同时,要重视文化熏陶的协同育人作用,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载体,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与价值目标。在组织育人与文化熏陶的共同作用下,为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三、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有效路径
(一)畅通主渠道,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
思政课既是大学生接受知识、塑造品格、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主渠道。教师应当用好主渠道,坚持在改进中切实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作用,高校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动,第一,在守正创新中讲好思政课。要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讲好新时代故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要突出创新性,完善课程教材的建设机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要增强实效性,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编写适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高校的教材,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第二,将新时代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要善于以问题为导向,把丰富的实践、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引入课程教学中,将学生的思想困惑摸透,从而启发学生斗志、浸润学生心灵,达到思想引领、春风化雨的效果。第三,构建新时代“大思政课”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要建立“知、情、意、行”等多要素协同融合的大教学观,不断激活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双向自主性,从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实效性。
(二)建好主阵地,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思想引领的主要阵地,要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思想、健康成长。一是加强学习、生活阵地建设,要重视学生日常生活场域的思想引领氛围的营造,建设格调高雅的学生宿舍、文化氛围浓厚的课堂环境;二是加强网络阵地建设,要推动思想引领传统优势与新媒体新技术有机结合,使得网络这个变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大增量;三是加强心理阵地建设,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四是加强活动阵地建设,要抓好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硬件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培育主力军,强化思政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引领需要从队伍建设入手,靠谁来培养是基础性、关键性的问题。第一,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培训培养,强化全体教师履行思想引领的职责意识,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第二,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尤其要加大党政领导干部、共青团干部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推动思想引领工作不断落实,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实际,引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习惯中坚定站稳政治立场,正确把握政治方向。第三,加大马克思主义学者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力度。要加强对我国理论创新后继者的重视与培养,加快培养一批立场坚定、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
(四)建强主心骨,发挥党组织的保障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成就伟业最可靠的主心骨,只要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就一定能够办成我们想办的任何事情!”[5]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引领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保障作用。
第一,要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立足党的深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社会号召力,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思想上更加统一、行动上更加一致;第二,要健全组织设置,以群团组织为桥梁纽带,深入学生工作一线,更好地把新时代大学生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追求进步、多务实功;第三,要积极发挥广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作为优秀代表,应当主动担当,带头学习,发挥朋辈互助作用,引领青年大学生为实现党的目标和任务而共同奋斗;第四,要强化引领,夯实组织育人阵地。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不断增强各学院党委以及各学生党支部的组织活力,自上而下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始终贯彻党的育人方针,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青年大学生思想始终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引领青年大学生在追求政治进步中积极主动、不断成长,让广大青年沐浴在党的教育光辉下,听党话、感党恩、紧跟党走,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