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学科目录下戏剧与影视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23-09-09张常霞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影视戏剧学术

张常霞

从2011年到2022年戏剧与影视学科稳步发展,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双向驱动促进艺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切实回应国家社会需要与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在新文科和新目录的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科面临着新的时代命题,积极应对学科变化,以高质量、高层次为目标,加强实践性建设,须积极构建中国自主的戏剧与影视学科体系。

学科目录;戏剧与影视;人才培养

引言

2011年3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将艺术学科升级为门类,下设五个一级学科,其中就包含戏剧与影视学。随着新兴艺术门类的增加,艺术学彻底告别依附于文学门类的尴尬,成为独立学科,从此中国特色的戏剧与影视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获得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1]2022年伴随着新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公布,将“艺术学门类”调整为“艺术门类”,艺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都将迎来新变化。

对照两版学科目录,其新变化首先是原来的学术型一级学科全部融合为1301艺术学(含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历史、理论研究),将所有有关艺术理论研究全部归在一起。其次,艺术门类由原来的5个一级学科拓展为7个一级学科。其中只有1301艺术学为学术型学位,其他6个一级学科全部为实践性专业学位。学科目录的大变化反映了高校在艺术学科培养上的争议,到底是学术型人才还是实践性人才,都是较为模糊的。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戏剧与影视学科,“从目录上看,最大的变化是音乐和舞蹈的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的凸显,也就是它们成为单独设置专业学位的受益者。而无形中最受冷落的就是戏剧与影视学,纹丝不动。”[2]

2005年起我国艺术专业硕士MFA开始设置,其中电影、广播电视均属戏剧与影视学科相关领域,开启了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并置发展。2011年印发的学科目录中高校开始偏重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尤其是只设置学术型博士进行培养。当然这种以学术型为主导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确实带动了十年间艺术理论的繁荣与发展,然而其弊端也在发展中并存。其一是学术型人才实践能力欠缺,研究问题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出现了电影学专业不会拍电影,美术学专业博士绘画水平不高的局面。其二是外来学科人员的闯入。以戏剧与影视学为例,其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为影视史论、影视美学、影视评论等方面,但10年来,从事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的人员根本不是该专业的学习者和工作者,而是从文艺学、美学、中文、新闻等学科跨专业的闯入者,这也造成了学科发展中的资源浪费与学术水平滞后。而此次新修订的学科目录更加强调了高层次培养的高端专业实践人才,为专业型博士的建立提供了契机,势必会将一些“不通一艺莫谈艺”的人拒之门外。

表1 2011年和2022年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目录对照

1.戏剧与影视学科十年的得与失

这十年来影视的发展可谓翻天覆地。电影票房从2001年的不足10亿,到2019年全国票房642.66亿,尽管受到疫情影响,2021年的全国票房依然有472.58亿入账,2022年票房已突破300亿元大关。影视行业成为巨型产业。再加上数字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5G技术、虚拟影像、互动影像、3D技术、VR、AR等技术使得影视行业开启了多元化发展。AI人工智能全面融入影视创作,从影片的选题、编写剧本到演员选择,到设计视听效果、数字形象制作、自动视频剪辑以及后期发行策略,人工智能所发挥的作用全面而深刻,提升了影视创作和管理内容的自动化水平,取代繁复的低创意层面工作。影视创作从专业生产内容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进入到AI辅助的用户创作AIUGC(AI-User Generated Content)及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AI-Generated Content)的新阶段。后疫情时代电影行业出现了波动,然而电视、网络电视、短视频、直播等行业开始进入繁荣期,抖音快手等平台将大众带入了自媒体影像时代,影视学科依然蒸蒸日上。可以看出,整个行业需要的是国际性、复合型、专业性人才。

第一,戏剧与影视学科专业设置高校越来越多。戏剧与影视学科一直坚持学术型和专业型学位并置培养,共有17家博士学位授权点,65家专硕授权点。开设影视类相关专业的综合性大学更是多达600多家,尤其是技术赋能下的戏剧影视学科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从内容到形式都带来了学科建设的巨大变革。但遗憾的是电影学院越来越多,创作出的影视精品并不尽如人意。

第二,人才培养规模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在2010年前后,因市场供大于求,戏剧与影视学科下属部分专业就被教育主管部门亮起黄牌。然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这门学科又开启新一轮的招生加速度,本科高校、专科院校、独立民办院校纷纷新增影视类专业,并扩大招生。有些民办院校一年就招收影视类专业学生近千人,很难想象这些学生将如何面对社会就业问题。除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这些专业院校实行精英制培养外,地方院校则出现影视类专业人才培养数量的跨越式发展。但人才质量良莠不齐,影视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脱离行业本身,专业性不强,达不到行业要求和标准。实践能力、创意创新能力难以满足行业需求。课程设置上强化实践的同时却依然较为单一,缺少时代发展的灵动性,毕业生的毕业创作及毕业标准相对较低,培养的学生专业性不强,人才达标率不高。

第三,学术研究和创作实践发展不均衡,没有形成科学体系。十年来戏剧与影视学科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影视行业发展,学术研究集中在影视美学、影视市场研究、影视民族化研究、影视本土化研究、影视工业美学研究、影视现实主义研究等方面,部分研究引入西方哲学及美学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然而在综合类院校中戏剧与影视属于边缘学科,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学术扶持力度小,难以形成学术规模。在创作上,以影像竞赛类平台为主。各种对于学生的影像创作比赛,认可度比较高的有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海大学生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等。还有面向社会全体的电影节,如first国际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节等,走出了文牧野、毕赣、李睿珺、魏书钧、忻钰坤、郭帆、邵艺辉等青年导演。这些导演以学院派创作居多,注重个人话语表达,但承担的文化传承及社会服务较少。

2.新目录下戏剧与影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新目录的公布以及新文科背景下带来了戏剧与影视学科结构的重组,传统戏剧与影视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行业现状存在脱节。此次调整注重目标导向,优化培养路径,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升学科服务于社会发展,其“新”在于新的理念,多维度的理念、思路、实践创新融合。在新目录与新文科双重加持下戏剧与影视学科必然迎来新的格局与发展。

首先,培养学术理论交叉融合的高质量创作应用型人才。新文科建设并不适合专一型培养模式,需要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此次新学科目录的调整将所有的理论学术研究放在了1301“艺术学”中,这种融合并不是弱化艺术理论,也并非将之前的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全盘否定,而是将理论建构进行综合化归类,让理论研究融会贯通并进行资源整合,既避免学科研究冲突与资源浪费,也是新时代跨学科融合的体现。这种融合扩展了培养人才的理论宽度与认知厚度。新学科立足于国家战略,以目标导向服务于国家需求,培养高质量创作型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戏剧与影视学科来说,今后应该立足于新思路、新理念,紧跟时代需求,共同推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因此“作为特别强调创意、特别重视实践的艺术类专业,影视传媒人才培养应当紧紧围绕实践教学展开,将实践教学由技能型向创意型、创新型层次拓展,着力于构建灵活开放、面向实战的人才实践培养体系。”[3]

戏剧与影视学科的精髓在于将理论的成果凝结于艺术创作,其特色体现在进行艺术实践并有艺术作品创作。十年来戏剧与影视学科的人才培养存在一定问题,培养方案同质化严重,只注重了学生创作形式,在内容和传播上并未有太大影响。有的专业甚至只注重了“术”的培养,学生作品往往制作精良,故事内核却因闭门造车经不起推敲、徒有其表。所以高质量创作型人才的培养决不能只停留在制作层面、创作实践上,而是应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建设,注重艺术审美的精神内核,融入“思政”“人文”“专业”的理念与思路。三者互为支撑、缺一不可。

高质量创作应用型人才不仅仅指精英式人才培养,戏剧与影视学科并是人人都做导演、编剧、摄像,还需要与创作实践相适应的高质量“电影蓝领”人才。相较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精英式培养的人才模式,地方性院校具有自己的特色化办学优势,应通过学校自身优势打造特色的戏剧与影视学科,让学生拥有扎实的技艺基础,给予学生不同的成长空间,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如山东省的某些地方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科精准对接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创作需求、以服务黄河文化廊道、大运河文化廊道及红色文化廊道为抓手,积极构建以专产对接为主线的组团式创新平台。国家产教融合青岛基地紧扣青岛及西海岸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对接产教融合,服务青岛与西海岸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面对戏剧与影视学科中的不同专业定位,提升人才培养类型,培养多方面、一专多能的全方位高质量人才。

其次,创新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术的创新能力。如何构建中国自主的戏剧与影视学科知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经过“艺术学升门”后十余年建设与发展,戏剧与影视学体现出理论研究及知识体系结构不完善、高端领军人才欠缺、学科创新性不强、理论研究对实践支撑不足、缺乏经验性的总结、原创性话语缺失等问题。多年来,一些学者将西方理论、学科体系应用于影视学科,例如精神分析学、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女性主义、男性主义、西方哲学体系等应用于影视美学、影视评论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影视理论的认知。但有些学者把这些西方理论当成了制胜法宝,乐此不疲地生搬硬套。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还是要立足于本土,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影视学科相结合,明确学科导向,立足中国实践,打造独立自主的中国戏剧与影视学科知识体系,在实践中提取新的概念进行中国特色的理论转化。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电影理论界就出现了“丢掉戏剧的拐杖”“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与戏剧离婚”等电影本土化观念。近年来,学者们又陆续提出了“中国电影学派”“共同体美学”等学术理论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戏剧与影视学思想体系。

数字化时代的蓬勃发展使得学科知识结构愈加滞后,人工智能、5G时代、互动式影像等数字技术变革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倒逼戏剧与影视学科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同时也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供契机,需要从更广阔的视野开拓戏剧与影视学科的研究领域,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知识体系。“影视行业已经发生的巨大变化,要求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高等影视教育机构必须要充分了解行业发展新态势,改变人才培养理念,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真正做到高校教育为社会服务。”[4]从学术型培养的角度来看,戏剧与影视学科融合了电影符号学、心理学、社会学、市场产业等理论,但这还不足以体现新学科、新时代下的中国化需要。现在艺术学科的建设需要本土化学理思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这也是未来新目录下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转变的重要导向。从实践性专业学位的角度来看,学生在掌握创作技巧的同时,对实践中涉及的美学、哲学以及经济、管理、法律等各方面知识都要有一定的掌握,强化审美功能与思想意义,让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培养新时代、新视野下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最后,课程体系上新学科目录将艺术学理论合成一体,要求在保持学科特点的同时也要增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在强调学科间共性的同时寻找新的融合点。戏剧与影视学科比其他艺术类学科相对较新,影视本身带有很强的融合性,且行业内部各流程的交叉和综合越来越显著。只有从其他学科吸取经验,从艺术实践及学科融合中寻找新的方向,才能更好应对融媒体时代对影视人才需求。近些年出现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影视造型、影视音乐等,都是各艺术门类交叉共性进行艺术创作的现实需要。同时要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弥补校内师资教学的短板,通过“互联网+”“智能+”等数字化手段优化教学模式,形成资源优势互补与线上线下联动,集中课程资源、师资团队、行业导师构建艺术创作课程团队,整合空间资源优势、助推“四新”学科建设,优化戏剧与影视学科课程体系,“通过在线教学资源结合智慧化课堂活动与线下教学过程相结合,在教学上达到三者之间的同频共振效果。”[5]

结语

新版学科目录下戏剧与影视学科被归并引发人们思考。探究十年间学科的得与失,体现出来在理论研究上没有形成对中国影视行业发展经验的系统总结,缺乏中国自主的戏剧与影视学知识体系。创作上没有对影视创作行业形成人才支撑,难以形成持续的文化输出和对中国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没有形成说明中国的“说明书”。新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指明未来戏剧与影视学科将着力于高端实践创作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层次实践人才培养。在当前大思政教育理念指导下,要立足国家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都应立足中国本土,打造中国自己的学科体系和中国学派,创作中国作品,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宽口径、厚传统、精专业、重实践的高层次戏剧与影视人才。

猜你喜欢

影视戏剧学术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戏剧类
影视风起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