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空间打造“浙江深远海养殖产业集聚示范区”

2023-09-09杨大海徐晓林周朝生郭远明杨亮杰谢建军

中国水产 2023年8期
关键词:大黄鱼围栏网箱

◎ 文/杨大海 徐晓林 周朝生 郭远明 杨亮杰 谢建军

我国自2000年开始发展深远海养殖,浙江省依托丰富的岛礁资源,主导发展工程化围栏、抗风浪深水网箱,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分布广、规模大,产业链初步成型,模式不断创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民间资本投资活跃。文章分析了浙江省打造深远海养殖产业集聚区的定位与优势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发展对策建议,以期打造深远海养殖产业促进渔民增收、渔区共富新标杆,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树立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是大势所趋。深远海养殖是指在远离大陆岸线3海里以外或水深20m以上海域进行工程化设施养殖,主要包括重力式网箱、桁架类网箱(包括坐底式、全潜式、升降式等)、围栏、养殖平台、养殖工船等,美国率先于20世纪末开始探索,目前有20多个发达国家先后涉足,其中挪威三文鱼、日本金枪鱼深远海养殖设施与技术相对先进。我国自2000年开始发展深远海养殖,各地气候、海况差异较大,浙江省依托丰富的岛礁资源,主导发展工程化围栏、抗风浪深水网箱,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浙江省深远海养殖的发展现状

随着浙江省海洋强省战略的推动,基于海水养殖业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大黄鱼为主导品种的深远海养殖在浙江沿海各地逐步兴起,规模逐步壮大,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

(一)产业分布广、规模大

布局从南到北,54个养殖主体分布在舟山群岛、台州大陈、中鹿岛,温州鹿西、北麂和南麂岛等周边海域。共有周长45m~100m深水网箱2134只,养殖水体728万m3;工程化围栏13座,养殖水体1260万m3。深远海养殖大黄鱼已成为浙江省海水养殖鱼类第一大品种,2021年养殖产量3.23万t、产值近34亿元。

(二)产业链初步成型

形成了从种苗、饲料、养殖、装备到加工、流通的产业链,选育了“东海1号”“甬岱1号”2个岱衢族大黄鱼新品种,涌现出“舟山大黄鱼”“大陈黄鱼”和“温州大黄鱼”等知名品牌,品质接近野生,每千克售价100元~600元,远高于传统养殖大黄鱼,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三)模式不断创新

在原有设施养殖基础上,汲取经验不断改进,积极探索新的装备和模式。台州大陈岛管桩式围栏已成功运营多年并盈利;温州鹿西岛开发的全球最大300m周长柔性网箱已养成1.5万kg大黄鱼,声波无网围栏已进入试验阶段;台州大陈岛单点系泊平台已在竹屿岛附近下水,进行工况测试;舟山东极岛可升降式船型平台已进入论证阶段、舟山嵊泗可升降式“嵊海1号”网箱经历住了“利奇马”等台风的考验,为“嵊海2号”的设计研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组织开展了浙江省深远海养殖适养区选划和布局规划,积极推动成立院士工作站,组建大黄鱼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团队,实施“蓝色粮仓”科技攻关,“深远海高海况网箱工程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列入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榜单,助力企业投资兴业、创新发展。

(五)民间资本投资活跃

浙江省现有54个深远海养殖主体均为民间工商资本,投资额从几百万元至数亿元,如玉环市中鹿岛海洋牧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浙江东一海洋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3亿元,近期阿里巴巴集团、绿城集团均开始涉足深远海养殖,将为浙江省深远海养殖注入新的活力。

二、浙江省打造深远海养殖产业集聚区的定位与优势

依托海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属性,浙江省具有开展深远海养殖的天然优势,政府积极引导、民间踊跃参与,为打造深远海养殖产业集聚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发展定位

2005年5月1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赴温州市南麂岛调研,留下了“发展渔业生产,关键在于保护好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的嘱托,并亲手将一批大黄鱼幼苗放流大海,从此浙江省大黄鱼养殖产业迅猛发展,产量从2006年3575t增长到2021年3.23万t。浙江发展深远海养殖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必须进一步加快浙江省深远海养殖产业建设。

(二)发展空间

浙江省“七山一水二分田”的陆地地形导致内陆养殖空间受限,拓展深远海养殖,向大海要食物是必然趋势。浙江海域面积26万km2,大于500m2的岛屿3061个,众多岛屿为开展深远海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庇护,随着养殖技术和装备的不断改善,发展深远海养殖的潜力和空间在不断释放。

(三)发展优势

一是品种优势,深远海养殖是高成本高风险养殖产业,选择价值高、市场消费群体基数大的品种是首要条件,而浙江海域是大黄鱼传统繁育场、越冬场和索饵场,有利于养殖近“野生”的高品质大黄鱼。二是品质优势,相比传统近岸网箱养殖的大黄鱼,浙江省深远海养殖大黄鱼体型更修长,色泽金黄,无土腥味,口感滑润,得到市场广泛认可,例如南麂大黄鱼游上G20峰会餐桌,北麂海域出产的大黄鱼直供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三是区位优势,深远海养殖的高品质大黄鱼需要广泛的市场需求支撑,浙江省地处长三角南翼,有充分的创新与市场开拓能力,将深远海大黄鱼打造成浙江金名片。

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深远海养殖由于所在海域的自然属性及养殖业自身的特点,资金需求量大,装备和技术要求高,不少关键技术尚未完全突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

(一)项目投资大,企业融资难

深远海养殖工程量大,且装备量产化程度低,资金需求量大。前期投资动辄数百万元,多的达数亿元,且均为民间工商资本,但是养殖业较难获得银行信贷,养殖设施也难以抵押贷款,造成融资困难。

(二)技术要求高,科研基础弱

东海台风多、自然灾害影响大,深远海养殖设施抗风浪要求高、海上作业面临的问题复杂,但是对设施材料、海况风险、建造和维护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明显滞后,同时养殖鱼种优选优育、病害防治、捕捞等配套技术亟待加强。

(三)申请手续繁,审批周期长

开展深远海养殖须通过海域使用论证、环境影响评价等审批,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加上前期的海洋环境状况基础调查,一般至少需要1年~2年,如温州丰和海洋开发有限公司2013年开始申请,直到2019年才完成全部完成审批并建成投产。

(四)投资风险大,企业投保难

浙江沿海台风多发,风险隐患大。如2021年“烟花”台风造成舟山市悬山海洋牧场有限公司围栏损毁,50万尾养殖大黄鱼逃逸,损失近亿元;温州市柴屿渔业开发有限公司2018年起连续3年因台风损失近1200万元。而目前海水养殖保险的财政补助有限,国家未出台补助政策,仅靠省和相关县财政支持,企业自付比较高,且现有的气象指数保险,养殖设施装备和鱼类病害不能投保,影响了企业参保意愿。

四、下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牢固树立大食物观,立足浙江海洋大省实际,科学谋划深远海养殖,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产业集聚,强化政策保障,使其成为渔民增收、渔区共富新标杆,推进浙江“两个先行”。

(一)加强产业研究

密切跟踪养殖工船等国内外最新深远海养殖模式与技术,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技术研发应用。根据浙江省沿海台风灾害多发的实际情况,引导发展下潜式深水网箱和围栏养殖。根据浙江省海域特点和基础条件,组织编制《浙江省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区域和重点,推进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建设产业集聚区

对标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充分发挥浙江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集成浙江省现有基础条件,深度开发浙江大黄鱼作为“国鱼”的品牌价值,打造浙江深远海养殖大黄鱼产业集聚区,建设“大黄鱼小镇”,形成渔工贸旅一体的产业体系,把大黄鱼打造成浙江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

(三)强化政策扶持

充分利用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各类基金、财政补助资金、民间社会资金,共同支持深远海养殖发展,同时完善深远海养殖保险,发挥政策性互助保险降风险、保发展的兜底作用。

猜你喜欢

大黄鱼围栏网箱
恐龙公园
TBS围栏灭鼠技术
动物园
28元/斤的辉煌不再!如今大黄鱼深陷价格“泥沼”,休渔期或初现曙光
宁德迎来大黄鱼丰收季
电子围栏系统在水厂中的应用
10kV配网箱变局放检测案例分析
全国首例网箱豢养江豚繁育成功
池塘小网箱养殖黄鳝
膳食锌对饲料引起的大黄鱼铜中毒症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