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台黄渤海新区 未来,用创新定义

2023-09-09刘洁郭传义

走向世界 2023年34期
关键词:烟台科创研究院

刘洁 郭传义

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于一座城市、一个区域而言,如何才能在这场巨变的时代洪流中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创新,还是要创新!

深谙创新在引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烟台黄渤海新区把创新摆在区域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成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深入研判、超前布局了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形成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

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北师大烟台分子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烟台)智能传感技术与系统研究院、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冰轮山大氢能技术研究院等46家高端科研机构在八角湾畔汇聚,激荡起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力。

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46家高端平台载体聚集高层次人才30余人,开展技术攻关及产品研发50余项,引进孵化科技企业40余家,完成人才培训1500余人次。

在关键处落子布局一个产业最少一个共性平台

放眼全国,高端科创平台有很多,于新区而言,究竟应该招引哪些平台,这需要把“基础功课”做在前面,也需要登高望远、前瞻部署。找准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深度融合的结合点、联结点和发力点,烟台黄渤海新区实现了在关键处落子布局。

比如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引进了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北师大烟台分子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上有了西安交通大学微纳传感技术研究院,海工装备领域有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的加持,节能环保领域有中科圣文生态环境研究院,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有清科嘉研究院等等。从名称中,就可以看出这些科创平台的层次之高,绝大部分都是985、211高校以及国家队的科研院所。

目前,黄渤海新区全面推进科创平台体系建设的前期布局已完成,新区内聚集了46家高端研发机构,还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百余家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构建起最强支撑。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产业链、创新链“双链共舞”,一首蹁跹悠扬的“圆舞曲”正在黄渤海新区上演。

精准聚焦需求搞研发打通产业跃升新通道

对企业或行业来说,创新来自于需求,瞄准产业需求进行技术研发的意义不言自明。

正是源于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黄渤海新区各个科创平台所进行的一系列研发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

依托自主研发的镀膜以及高性能润滑脂两项技术,帮助天成机械解决偏桨轴承磨损寿命短以及润滑脂更换周期短的问题,提高轴承的耐磨损性能和使用寿命,最终实现偏桨轴承终身免维护。攻克了电磁铁芯与组件动铁耐磨与润滑技术,帮助宋和宋把选针模组使用寿命提升到五年,故障率降低了50%。

这些都是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立足企业需求开展技术攻关的成果。

受益的不仅这两家企业。省实验室围绕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和绿色制造三大模块,确定了特种润滑材料与技术、仿生材料与技术、精密制造材料与技术等11个方向,布局建设3个公共研发平台、5个研究中心和多个联合研发中心,组建由院士、国家级人才为首席科学家的创新团队11个。省实验室高度重视科研成果孵化及与企业合作,先后围绕新材料、绿色化工、高端制造等领域组织专场企业走访对接活动,与宋和宋科技、天成机械、华大化学、华恩电力等区内企业签订技术研发合同。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科技攻关项目90余项,争取科研经费过亿元;已自主孵化及引进中科润途、烟台辉华金属、中科美斯等企业6家。

作为一家旨在加速新材料研发的创新研究机构,北师大烟台分子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在落地黄渤海新区的四年多时间里,始终致力于新材料的创新性研发。

目前,研究院正在利用理论计算和人工智能进行新材料的设计与筛选。区别于以前的“试错法”模式,研究院以理论计算和人工智能为基础,采用“理论预测在先,实验验证在后”的材料基因组工程创新开发模式,可以极大地加快新材料的设计与筛选,帮助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更高效更快速地实现新材料的迭代升級。

在进行新材料的基础研究的同时,北师大烟台分子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还与新区内众多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目前正在与显华光电联合开展OLED等发光材料的开发,与中节能万润联合进行聚酰亚胺等高端染料的理论模拟与设计。

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立足新区及烟台产业需求,坚持“两个转化”的科研思路,与创为新能源、中科院海岸带所等,就锂电池热失控预测、海水工程化养殖原水养护等60余项核心技术开展了联合研发,助力解决中集蓝新型网箱水动力性能预报、德邦科技高性能固化剂自产化等20余项“卡脖子”技术问题。

企业有需求,科研平台有解决方案,双方高效精准对接,打通的不只是某一个技术难题,更是企业乃至整个产业向着更高更强进一步跃升的通道。

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快

产业化是科技创新的最终落脚点,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才能更好实现其价值。在黄渤海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也在逐步加快。

从事PVD真空涂层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烟台海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移动机器人无线充电项目的山东宇称时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固相增材项目的烟台产研鑫鸿合焊接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三维激光追踪球杆仪成套测量装置与方法项目的烟台阿贝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只看名称,很难把这些企业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它们之间有许多共同的联系。

猜你喜欢

烟台科创研究院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不是我!是他捣乱!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