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单元习作中创造价值

2023-09-09刘智越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读后感习作作文

刘智越

单元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并且在语文素养的培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单元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习惯,同时注重积累学习经验和优美的语句。在单元习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写作的乐趣。教师应该用心陪伴学生,耐心指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写作的魅力。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倾听学生的声音和创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个性。只有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单元习作教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之路。

一、单元习作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1.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路径

单元习作教学设计要完美契合学科特点,优化语文课堂,改善教学方式,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度发展。从教材角度看,单元习作教学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整体思维。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单元习作是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能够促使学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的和谐统一。单元教学的实施是系统化教学目标的基础,同时能够为教师解决教学重难点提供依据,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2.由碎片化学习走向整合知识内容的必然选择

小学语文单元习作教学要求教师把眼光放长远,加强习作和生活之間的联系,使课堂知识得到有效延伸。此外,教师还要对以往单篇授课的方法进行优化,在对单元内部知识进行整合的同时,联系不同单元的各部分内容,形成知识间的横纵联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单元学习方案。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单元习作教学就是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在一起,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单元习作教学设计策略

1.整合资源,建立单元习作教学机制

小学语文教材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单元划分的。因此,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时,教师应将单元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整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习作的核心。单元教学在资源利用上追求宽广的视野,因此,除了课本上的内容外,教师还要做好课外素材的搜集整理工作,并引导学生整合素材,确保学生的习作学习能够顺利展开。

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习作主题为“读后感”。读后感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习作来说较为简单,但读后感涉及的范围不仅仅限于课本内容,对于课外阅读也有较多的要求,因此,除了本单元中的四大名著节选外,教师还可以搜集整合其他课外读物。如,《稻草人》《昆虫记》等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在单元课文学习完成后,教师便可带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并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写《昆虫记》的读后感。由于昆虫在生活中较为常见,所以《昆虫记》相较于其他名著而言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某种昆虫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并阅读,还可以借鉴那些涉及这一主题的优秀习作,这样,学生对习作的认识就更加清晰了。

在构思习作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出发,选择适合的人或事物作为描写对象,凸显其特点。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即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蕴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由此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正如将习作与生活相结合一样,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学生在写作时,有了观察对象,写作框架才能更加清楚明了,写作也才能水到渠成。单元教学所追求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利用信息的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进而建立单元习作框架。

2.优化设计,明确单元习作教学目标

在进行单元习作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优化意识,不仅要筛选海量信息,而且还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习作基础和习作能力,寻找制约学生习作水平发展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更为有效的指导,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写作能力的良性构建。

以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习作主题为“变形记”,由于课本教学内容与想象、幻想有较大联系,因此,“变形记”这个主题主要是对学生想象思维的凸显,同样也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考验。每个学生的想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各有不同,写出的作品也有较强的差异性,这样的主题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想象思维特点,进而对习作水平较差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鼓励学生发展想象力,勇于且勤于幻想,善于表达自身的感受,进而达到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

3.围绕习作主题,创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本单元习作主题为核心,挖掘身边可用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提升习作技能,加深个人的情感体验,构建完善的创作体系,提高习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习作主题,并将自身感情融于写作中,进而提升其写作水平。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中提到了“教学做合一”,即“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习作也是一样,如,在写叙事类的作文时,不亲身体会,写出的叙事作文便没有灵魂。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才能写出当时自身是处于怎样的情绪和心境中。只有经历过后,才能将自身情感用文字表达出来,才能写出叙事文的独特感染力。作文的感染力得到提升,就意味着学生对于此类作文的把握程度达到了更高的高度。多媒体是情境教学的辅助工具,虽说不如自身体验来得丰富,但是科学技术带来的震撼亦不容小觑。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弥补学生体验的不足,进而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的习作内容更加丰富。

4.重视教学评价,促进习作技巧的掌握

小学语文教材围绕单元主题设置了相应的习作任务,学生要以单元主题为依据进行创作。每次习作教学结束后,教师都要对学生的习作内容进行评价,选择相对较好的作文进行展示,并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对优秀作文进行讨论,客观评价,进而发现优点与不足。小组间进行交换阅读,通过他人的视角发现自身的写作缺点,再进行纠正。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综合考虑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整合多种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将单元习作有效融

猜你喜欢

读后感习作作文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