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默读能力 提升阅读素养

2023-09-09李芳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速度文本文章

李芳

默读是一种通过内心默默阅读来理解和吸收文字的能力,对学生的阅读理解产生重要影响。若学生能够默读并理解文本,就能更加专注于文章的内容和情感。通过反复默读,学生能够准确捕捉文章的核心思想,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此外,默读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当学生通过默读与作者对话时,需要运用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来思考、分析和评价。因此,默读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其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提高。

一、培养默读能力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为保证该任务能够有效落实并且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其一,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天性好动,在枯燥的文字阅读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其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是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情感的最直接方法,也是学生阅读学习中首要的学习环节。而默读是学生进行阅读活动的一种形式,能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其三,默读能够提升阅读速度。相比于出声阅读,默读不受声音发出和解析的限制,学生能够自由专注于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多次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从而达到更快的阅读速度。在默读时,学生可以在脑海中形成生动的图像,将文字转化为栩栩如生的场景,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二、学生默读能力发展的现状

默读能力是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学生默读能力发展的现状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很多学生未能掌握科学的默读方法。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也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对文章进行默读,但是如果教师未能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默读方法,那么学生的默读效率和质量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默读方法的指导。其二,很多学生在默读过程中缺乏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在默读的同时理解文章的内容、感悟文章的情感,这才是默读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其三,大多学生的默读速度有待提升。提高默读速度是默读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默读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以提高学生的默读速度为目标,合理开展默读训练。

三、默读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策略

1.指导默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默读能力

在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默读方法,因为这是让学生从朗读过渡到默读的重要方式,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默读习惯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初期一般是采用朗读的方式进行阅读,而从朗读过渡到默读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耐心地、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实现阅读形式的过渡。

例如,《雪孩子》一课,课后的学习任务明确指出让学生尝试不出声阅读。教师结合这一教学任务,指导学生默读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默读能力。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选择课文中的某一自然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从朗读过渡到默读。首先,教师先让学生以小声阅读的方式来完成这一自然段的阅读。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将这一自然段的内容呈现出来,指着每一行的每一个字,带领学生进行无声阅读,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完成无声阅读。最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指着教材中的文字完成无声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学生从跟随教师过渡到独自完成无声阅读,在反复的训练中,教师再让学生扔掉指读这根“拐杖”,让学生彻底实现有效默读,使学生真正掌握默读的方法。

2.设置默读任务,让学生在默读过程中思考

要培养并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让学生的默读效率和默读质量得到提高,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注重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默读中思考,让学生的默读更加高效。由此也能够解决学生在默读中存在的形式化问题。设置默读任务是促使学生在默读中思考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合理的默读任务,让学生在默读任务的驱动下主动思考。

例如,在学习《观潮》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默读任务:其一,通过默读总结文章共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其二,在默读的过程中将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标注出来,并说一说这些语句好在哪里。其三,通过默读,你对钱塘江大潮有了怎样的认知,产生了怎样的情感,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分享和交流。设置以上默读任务后,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有了明确的目标,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以任务为驱动,极大地提高了默读效率。在完成默读后,学生对教师给出的任务也有了自己的答案。

3.丰富训练方法,提升默读速度与质量

在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默读速度,教师要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采取对应的训练方法。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默读训练方法:其一,跳读法。跳读法主要是指在默读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生字或生词,遇到这种情况时便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默读速度,而且在完成整篇默读后,学生会发现部分生字生词并不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甚至联系前后文的内容便能够大概理解生词的含义。例如,在《搭石》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采用跳读法进行默读,以此提高学生的默读速度。其二,连词成句法。连词成句法主要是指在默读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整行阅读,快速浏览一行的内容,然后进入下一行的浏览,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默讀速度。例如,在《将相和》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采用连词成句的方式进行默读,训练学生的默读速度。其三,关键词句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抓住文章的关键词与关键句,并围绕关键词句展开快速默读,在保证能够准确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提高默读速度。

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时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默读方法,从字词的默读逐渐过渡到句段的默读,直到学生可以高效地完成整篇文章的默读。在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训练中,要提高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能力,避免产生形式化默读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训练学生的默读速度,当学生掌握了科学的默读方法,提升了默读能力后,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自然也会大大提高了。

猜你喜欢

速度文本文章
行驶速度
速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