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甸园的沉浮:论鲁滨孙的性格困境与抉择

2023-09-09何八骏

科学导报 2023年56期
关键词:笛福性格

何八骏

关键词:笛福;鲁滨孙漂流记;性格;困境与抉择

作为18世纪英国启蒙主义运动时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已然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和英国帝国扩张时期“旅行写作和探险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读者创造了一个遥远的“他者”概念,并在对比和干涉中借此输出自我观念,把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愿望和帝国统治统一编码合法化。同时,基于人文主义的突显,这一作品在欧美以外地域的广泛传播中也产生了国内知识分子在外国文学建构民族和主体身份的独特意义,以至于出现了小说“本土化”的解读和译介,以此通过文学服务于民族国家建构。

这一解读和演化当然激发了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之美,从21世纪以来,学者对于《鲁滨孙漂流记》的评论多聚焦于大众文化的视野,尤其是在作品传播已逾百年的中国,则更加侧重社会启蒙功用,以至于该作品大多以儿童版的面貌出现,而儿童读后感和教育教学设计的文章在当今的文学刊物上也广泛存在。

这种文本解读的努力当然无可非议,但在这一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对于人物形象社会教育功能的偏重,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众对于人物性格的深入探究,一味地强调鲁滨孙英勇无畏、坚持不懈的冒险精神或对其性格背后的殖民主义色彩进行批判,反而忽视了鲁滨孙在资本主义和宗教盛行的时代背景下所蕴结的性格的对立及其转化意义。在鲁滨孙形象的研究中,笔者认为,这种对立和分裂则突出表现为鲁滨孙在“伊甸园”式的荒岛中所产生的性格困境和矛盾纠结中,文化的症结在其中得以彰显,其最终的抉择也预示着文本背后一个特定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惯性前进的方向。

一、个体孤独与矛盾的时代表征

在这部小说中,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作者本人,都体现了那个时代新兴资产阶级勇于冒险,具有鲜明时代精神。但在《鲁滨孙漂流记》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孤独和焦虑感,并由此造成了文本的分裂,这种分裂并非独特的个体所拥有的特征,只不过是通过鲁滨孙落入荒岛将其放大化,在“也许比我生活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更幸福”的“伊甸园”里,读者能够关注到主人公的内心的细微变化,也因此得以窥见这种性格背后所带来的时代表征。

这一焦虑首先跟他的家庭阶层不无关系,小说开篇第一句话写道:“1632年,我出生在约克市一个上流社会家庭”,经过转述可以知道鲁滨孙的社会地位属于当时的中间阶层,是灾祸最少、幸福最稳定的阶层,既抛去了上层骄奢淫逸、钩心斗角的烦恼,也避免了下层辛苦劳作、疲于奔命的疾苦。换个角度说,虽然这一阶层是作者所言最舒适的,但事实上,这本身就是人物性格焦虑放大的温床,对于血气方刚的少年来说,想要在家庭里知足于平稳恬淡的生活而不去反思几乎是不能的,因此鲁滨孙“脑子里总想着自己的航海梦”。虽然他本人将其视为冥顽不灵的天性所带来的不幸命运。

鲁滨孙生活的时代是工商贸易的繁荣的时代,这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表现和结果,商业精神渗透到整个英国社会与之相伴而生。于是,投机生意、追逐财富成为社会潮流。鲁滨孙也不例外,在第一次出海遇险后他逐渐淡忘了曾经发生的灾祸,并在船长朋友的帮助下,收获了第一桶金,“我不但成立一个商人,还成了一个水手。”而后,他更是为了获得在巴西的居留证,成了一个种植园主,流落到荒岛的那次航海正是为了去交易货品和私贩黑奴。商业贸易的资本主义虽然充满着好处,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的资本主义也面临着许多困惑。鲁滨孙面对的是这个既神奇同时又焦虑不安的世界。他展示了个人主义的敛财心理,同时,他必须与所有其他人对抗、与严酷的现实对抗。因此他“最终还是无法抵御航海的诱惑”,选择了航海并最终流落到了荒岛。鲁滨孙这样的寂寞个体,也自然有了焦灼的心灵,他一方面竭尽所能地谋取财富,另一方面又饱受因财富而饱受煎熬。他在荒岛上含辛茹苦、不辞劳累地积累“生存财富”。他期望有船只经过以救他于水火之中,但他又担心来者会对他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当他看到第一个脚印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有人会来救他而是会发现他,于是他垒起了“碉堡”,甚至在墙外空地种出了一片森林,那些“生存财富”则被藏得更加隐蔽。虽然这一逃避的表面是为了躲避野人的袭击,但是能够看出,鲁滨孙这种躲避外界危险的办法,也正是他为自己利益的护航的一种手段。

二、伊甸园的道德与宗教困惑

在该小说的研究中,也有学者另辟蹊径,从英美文学田园批评理论入手分析《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多层次田园理想:“鲁滨孙在荒岛上塑造了一个充满着秩序与伦理的田园世界,田园的和谐也反过来对鲁滨孙施加着影响。”这与鲁滨孙在荒岛上阅读的《圣经》中的“伊甸园”不谋而合,因此,在研究中笔者用“伊甸园”去代替田园理想,似乎能更好地解释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宗教话语。

在18世纪的英国,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然开始摧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不断地把人的关系异化。从世故嘈杂的资本主义世界,走向纯真和谐的田园风景,代表的正是大众心理对于原始美好的憧憬与渴望。当鲁滨孙决定用新的思想修炼自己时,面对去留的问题时,他也产生了另外一种思考:“即使世人不丢弃我,但失去上帝的宠幸和保佑,这种损失不是更大吗?”这个荒岛虽然孤苦伶仃,但“也许比我生活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更幸福”。在宗教的调和下,原始的荒岛形成了一种风景,让鲁滨孙的内心能够在其中和谐并置。

可也正是在这样的“伊甸园”式的荒岛中,鲁滨孙也产生了个体的道德和宗教困惑。鲁滨孙作为一名基督徒,需要面对严苛的清教道德,那就是抛弃私欲以及抗拒诱惑。因为清教徒需要不停地忏悔,不停地叩问自己的良知。当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疟疾的时候,他才想到了上帝并开始了反省,“八年来,我一直过着水手的生活,染上了水手的种种恶习。我不记得自己曾经敬仰过上帝,也没有反省过自己的行为。”经过种种变故,鲁滨孙他自己终于意識到了戒除贪欲的必要性,可是他却并没有真正地完成自我规训,他依旧虔诚地恳求上帝把自己从荒岛上拯救出来,并且对自己的个人利益十分地看重。当他发现沉船上有一个钱箱时,他不屑地表示这些钱并没有什么用;但另一方面,他却还是把这些意外之财把钱一一搬回了山洞,并像以前一样妥善收藏好。遇到“星期五”后,鲁滨孙教他说“主人”,并告诉他这是他的名字,并逐渐产生了主人意识,“我觉得自己已有了不少百姓,自己犹如一个国王。”这显然违背了自己所信奉宗教的戒除贪欲之规,前面的祈祷似乎也带上了一种功利性。因此有学者认为:“《鲁滨孙飘流记》所表现的实际上是两种价值观念:资本主义那种获取、操纵和支配外在世界的冲动和清教思想中对上帝的服从之间的冲突。”细细剖析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经历和内心的矛盾,能够从中看出他对于荒岛的“伊甸园”化的寄托和安慰,同时也能够看出鲁滨孙的一种乌托邦的心态:既希望自己的私有钱财和欲望得以蓬勃发展、安稳保存,又希望这种充满个人主义的追求能够得到内心宗教信仰的救赎,也正是在“伊甸园”的沉浮中,鲁滨孙面临的不仅是个人的困惑,更是其背后一个时代的经济和道德难题。

三、文化焦虑的过渡抉择

在《鲁滨孙漂流记》中,同时存在着资本主义的财富积累和清教主义的戒贪戒欲两个互相对立的矛盾体,并且在每一个矛盾体的内部又蕴含着自身的冲突和分裂。这一矛盾的出现显然就创造出了意义割裂的小说文本,成为了个体文化焦虑的彰显,若进一步探寻,则是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明焦虑的源头表征。因此,对于文本的探寻,必然要从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角度出发去寻找原因。16世纪60年代,正开始着一场清除英国国教会中天主教仪式的教会运动——清教运动。随后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演化出了“英国革命”这一高潮,这对当时英国社会道德风气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这时候,社会的道德枷锁刻上了“纯洁”“善良”等词,与之相反的则是“贪婪”“罪恶”等道德。而到了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英国的清教运动渐渐退潮,人们的道德此刻不再被紧紧地束缚在“纯洁”的清教枷锁上,而是开始发展,在发展中反思,《鲁滨孙漂流记》作者笛福,正处于清教主义退潮以及资本主义新潮的时代洪流之间。

我们这时候会发现,笛福所创作的时代正处于清教运动落潮和资本主义渐渐壮大的历史过渡时期。对于清教徒来说,宗教仪式是否有必要继续,要看能否在《圣经》里能找到。当无法寻求到合理的解释时,这一询问自然就让位于资本主义道德了。这种过渡的性质,使笛福的时代出现了不可回避的价值混乱与困惑。在这种困惑和混乱的性格冲突中,笛福所创造的鲁滨孙形象自然就注定带有一种过渡的性质。所以,鲁滨孙在这部小说中展现出的敛聚财富的孤独的“自然人”形象,体现了一种反叛精神,他在试图寻找新的路径实现自我宗教信仰的过程中不断纠结与反思,做出了代表自己的决定,这种决定是笛福给出的时代抉择。在经历过生死悠然的“伊甸园”荒岛后,面对“突然间,我成了拥有五千英镑现款的富翁,而且在巴西还有一份产业”的富裕社会现实,鲁滨孙利用当时在荒岛锻炼的心理并没有乱下阵脚,而是有条不紊、井井有序地处理财产、安置产业、规划小岛,并且在一切分派妥当后,一如既往地追随着自己年轻时的理想,“离开了,继续自己的旅程”。

在《鲁滨孙漂流记》中,从个体到国家再到时代,小说在歌颂人文主义精神的同时也在演绎着时代的矛盾,这种矛盾不仅仅只是小说个人的特殊性,而是面对时代洪流大众如何做出选择的普遍性。当时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使现代西方人面临着无法回避的矛盾:既不能撇开宗教道德对资本主义趋之若鹜,也不能舍弃现实利益而对宗教纯洁性进行回归。那个时代的思想家们面对这种社会现状,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而笛福则用一篇趣味盎然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作为媒介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鲁滨孙的漂流旅程中,这对矛盾同时指向两个既纠缠又消解的方面,时有转化,时有冲突,所以他的选择最后也就模糊难明。但能够判断的,就是这种性格的矛盾与分裂,对应的是18世纪西方社会个体的焦虑情绪。虽然该作品存在着反映了18世纪英国“人类中心论”和“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等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部充满冒险色彩的小说中,作者成功地完成了时代的现实主义式书写。由此可见,在分析鲁滨孙的性格困境与抉择中,我们能够发现,《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不只是一个人的生命漂流,一个人的心灵漂流,更是一个时代的困惑漂流记。

参考文献:

[1]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M]徐霞村译,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M]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3]韩杰.笛福小说中的双重主题与伦理困境[D].兰州大学,2018.

[4]裴新彦.鲁滨孙荒岛生存的伦理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0.

[5]鄒黎.笛福小说清教伦理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6]张序娅.《鲁滨孙漂流记》中人文主义精神的探析[J].文教资料,2017.

[7]吴森.《鲁滨孙漂流记》中的田园理想研究[J].今古文创,2020.

[8]钟鸣.《鲁滨孙漂流记双重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00.

[9]刘巧萍.试析《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宗教意识[J].赤峰学院学报,2014.

[10]张奕.从《鲁滨孙漂流记》到《蓝色的海豚岛》看荒岛小说的嬗变[J].大理大学学报,2020.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笛福性格
猫的性格爪知道
冬天的性格
笛福的虚构观念
鲁滨孙之父在欲海漂流
风的性格
语言之轭——笛福与斯威夫特时代的政治、偏见与印刷文化
文豪笛福一辈子在躲债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