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

2023-09-08张杰徐张伟张怡

河南农业 2023年23期
关键词:树木林业病虫害

张杰 徐张伟 张怡

(平湖先行园艺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嘉兴 314200)

在我国的林业育苗工作中,病虫害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和研究,提高林业的质量和效益。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植物习性等,结合现有的技术手段,制定出适合本地的防治方法,以达到降低损失的目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从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还应该重视对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以实现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为国家的林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病虫害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才能保证园林的良好运行。

一、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

(一)森林微生物、昆虫与林业的关系

林业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产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技术也得到了快速推广与应用,但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问题,病虫为害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我们要重视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加大对林业的管理力度,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林业种植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品种来栽种,并且还要定期地对树木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以保证植物的正常发育。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生产当中,要重视对动物的饲养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同时,还能减少人工成本,增加收益。

(二)森林病虫为害

森林病虫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在林木育种、育苗、造林、造林、抚育、林副产物等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发生。病虫害会阻碍树木的健康生长,造成蓄积生长减慢,严重时会造成树木大面积枯萎,严重地影响、破坏国土生态及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的质量。同时,林业病虫为害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森林疾病的发生是一种隐蔽的疾病,它给人类带来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损失常常被忽略。实际上,林业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比其他自然灾害要大得多。根据美国1952 年的一项统计,美国遭受的病害造成的损失占到了45%,其中,20%是害虫,17%是火,还有18%是动物和气候。由此可以看出,森林病虫为害多么严重,因而被称为 “无烟的森林火灾”。

(三)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

1.提高苗木存活率。要想提高病虫害的存活率,就要从源头抓起。首先,要做好苗木的选种工作,选择好品种,对那些幼龄较大的幼树进行种植,在选树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高矮的树种来对其进行栽种,这样能够使幼树的抗性得到有效提升。其次,在培育的时候要注意到苗木的生长状况,因为很多植物都存在一定的抗性,所以在挑选的过程中,应该选用低龄、高强度的树木来栽培,同时,还要保证苗木的营养物质充足,确保其水分含量和养护的效果。

2.提升生态和生活环境质量。从病虫害的防治角度来看,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比如,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土壤的理化性质、气候条件及水文状况等方面的因素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对树木种植品种的选择也要有一定的标准;对树种的栽培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在不同的地区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一些容易发生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例如,使用喷淋法,利用喷淋剂来降低水分的蒸发量,从而达到减少农药残留量的目的等。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情况,合理地运用各种措施,以提高园林的质量水平。例如:加大施肥力度和采用科学的灌溉技术,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发育,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被污染。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要重视生物的作用与为害,避免被盲目破坏,使其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

二、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一)无公害防治技术分析

无公害技术是指利用一些具有杀虫作用的药剂对树木进行保护,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虫的数量和为害。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降低病虫的发生率,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对环境的要求较高,而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污染,因此,它的应用范围比较窄。目前,有很多种无公害的防治措施。比如,化学农药法、生物酶法、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杀菌剂等。近年,通过对无公害控制技术的运用,可以达到控制森林病虫害的目的。无公害控制技术主要采取生态技术或生物技术,强调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节约处理费用和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应坚持 “预防为主,科学治理” 的方针,把林木的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其生态调控的作用最大化。

(二)化学药剂防治技术分析

化学药剂主要是指农药,它能够对害虫的病原进行抑制,从而提高其在植物体内的存活率,降低其在植物品种内的为害程度,进而达到减少发病的目的。还有一种是杀菌剂,它可以对病原微生物产生一定的杀灭效果,但是使用的范围比较窄,一般都是用于一些高浓度的药物。另外,还包括化学试剂。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但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毒性较大,而且不适合长期的推广与应用。化学药剂的防治技术有很多种,例如,喷洒、滴灌、喷雾剂等,这些方式都是很好的防治手段,但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防治技术。

(三)物理防治技术分析

对于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可以使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治。比如,在树木的栽培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环境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壤和种植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对树苗进行选种的时候,要注意其品种的大小、形状及生长状况等,如果是大的植株就需要采用小型的植物来作为其栽种的材料;在对树苗的修剪工作中,也要注重对树龄的控制和管理,因为很多树枝会出现老化的现象。另外,还应该加大施肥力度,增加施肥次数,防止农药残留物的污染造成的化学性的危害,等等。

三、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技术较为落后

我国的林业育苗工作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尤其是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标准,在实际的林业育苗过程中,很难做到科学合理地管理。目前,国内大部分林业单位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认识还不够全面,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导致出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对幼苗的品种不了解,造成了幼苗种类和数量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幼龄林的生长发育,也会使一些植物的抗性降低,从而使其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其次,对林木的结构、习性等也不太清楚,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对于树木的栽培条件及种植时间都不太熟悉,而且有些地方的树种过于老化,无法适应新的自然环境。

最后,由于受人们素质水平的限制等,使得林业育苗人员的综合能力不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林业育苗病虫害类型较多

当前,我国的林业育苗以人工栽培为主,但是在实际林业育苗过程中,因为病虫害的类型较多,并且有的品种比较复杂,而且有些病虫害的种类也非常多,所以在进行林业的育种工作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其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另外,一些常见的生物性疾病也是影响林木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原因。比如在幼龄林种植期间,会出现许多病毒或者寄生虫,这些都会对树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此外,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就是真菌,这种菌类的存在能够导致树体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使得树体内的细胞受到损伤,最终使整个树木死亡。因此,为了避免这类问题产生,必须加大对种子的管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龄林的质量和产量。

(三)病虫害防治质量监控水平较低

由于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水平较低,因而对病虫害的检测能力也相对较差,这就导致了我国的林业育苗工作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和成果。目前,在国内的林业育苗中,对于一些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都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要求,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些管理人员也不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执行,这也造成了病虫的严重为害。

四、优化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对策

(一)加强林业育苗病虫害监控

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控是提高林业育苗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气候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其发生。比如在春季的时候要及时地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如果出现了较大的病情就应立即停止浇水,并做好喷药工作,防止幼树的死亡;冬季的时候要注意对幼树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做出判断,从而避免因天气的影响导致一些疾病的暴发。在园林植物的种植过程中,也要重视对树木的管理与养护,因为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林木的枯萎,所以需要加强管理,保证树木的正常发育。

(二)做好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有关部门要根据树种的生长规律,了解当地的地形、土壤等情况,选择土壤肥沃、病虫害少的区域,以增强其抗病能力,提高其存活率。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林业的发展实际,采取科学的方法,以提高林业生产中的害虫管理工作。封山育林是森林经营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利用自然之力来保证整个森林的生长状况,增强森林的抗性。在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关部门应注意保护本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将适宜的物种引入森林,调节生态结构,形成一个平衡而稳定的生态体系,增强树木的耐受性。在林业生产中,除定期浇水施肥外,应注意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三)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

针对我国林业育苗技术水平较低、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措施:首先,加大对林业种植的管理力度,提高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减少人工栽培造成的经济损失。其次,对林业植物抗性差的品种进行筛选,提高抗性的种类数量,增加抗性的品种。最后,在选择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树种类型,选用适合的品种和适宜的方法来开展工作,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在实际的推广应用中,要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四)加强营林防治

营林是指以树木为单位,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林木进行种植的一种经济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促进其生长发育,并能在短期内起到较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增加园林景观的观赏性,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林业基地都采用了人工栽培的方式来对树苗进行管理,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施肥方法,造成了大量的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了树苗的质量和产量,也降低了树种的成活率。因此,要加强对林业院校的师生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素质水平,使他们能够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并能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是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首先,要提高对林业育苗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资力度,在进行林业生态保护的同时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从而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其次,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通过增加对森林资源的投入来实现林政的优化配置,并将林政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使其能够真正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最后,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确保国家的相关政策得以落实,为我国的林业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林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实际的林业育苗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影响了幼树的生长发育,降低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甚至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要想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产生和蔓延,必须从源头抓起,提高管理水平,加大对幼树的保护力度,以保证林木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树木林业病虫害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树木之最
land produces
辨认树木
树木也睡觉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树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