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熨一熨,为什么就平了?

2023-09-08朱继银

知识就是力量 2023年9期
关键词:麻纤维化学键回潮率

朱继银

你是否好奇,我们身着的衣物为什么会有褶皱?

熨斗又是如何将衣物熨平整的呢?

我们一起来走进微观世界,探索其中的科学奥秘吧!

衣物为什么会有褶皱?

衣物的布料是由一根根细小的线织在一起的,而线则是由更细更小的纤维纺织而成。棉花等纤维比较脆弱,我们只要施加很小的力就能使其发生弯折,并且难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弹性”较差。

纤维大分子之间是靠一些化学键连在一起的,当遇上水或者有外力作用时,这些化学键就容易断裂。由于化学键的断裂,纤维大分子之间没有了“束缚”,这些纤维大分子就会发生位移,又会在另一个地方形成新的化学键,这就是纤维大分子的重排。在晾干以后,纤维大分子失去了原先的平整结构,这种结构的变化便会由衣物的褶皱反映出来。

熨斗如何“抚平”褶皱?

当我们使用加热过的熨斗“抚”过褶皱时,会发现褶皱一点一点变浅了。这是因为在加热条件下,纤维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会逐渐减小。此时,当我们利用熨斗给布料一些作用力,重排过的纤维大分子之间的化学键便会断裂,错位的纤维大分子又回到了原位,等冷却干燥后,衣物就恢复了平整。

在使用熨斗时通常会在衣物上喷洒一些水,现在的一些熨斗能直接喷出水蒸气,可以让衣物受热更均匀,同时也让纤维膨胀。这样,在熨斗的按压力下,纤维大分子便会更加快速地归位,以此达到更高效地将衣物熨平的目的。

熨烫衣物,

需要因“布”制宜

我们购买的衣物上都会标有熨烫建议——不同面料的衣物,熨烫温度也各不相同。这其中又有什么科学道理呢?

原来,不同纤维织物的耐热性、结构不同,对熨烫温度的要求也不同。熨烫温度太低,无法有效让纤维大分子重排,衣物褶皱除不干净;但是温度过高,纤维会发黄,甚至会碳化。这是因为,当经过熨斗高温加热时,纤维内所吸收的水分会起到降低温度的传热作用;而在纤维所含的水分全部蒸发后,纤维空隙的热空气向外扩散的速度如果低于熨斗温度增加的速度,纤维就会发生碳化,衣物便会发黄。

根据不同材料吸湿性的不同,熨烫衣物时出现发黄的条件也不完全相同。例如,一般大气条件下,棉纤维的公定回潮率可达8.5%左右,而麻纤维的公定回潮率可以达到14%左右。所以,和棉纤维比起来,麻纤维的吸湿性较强,这就使得麻纤维的热传递速度要比棉纤维慢一些。在干燥状态下,持续对两者加热,棉纤维在120摄氏度左右便会发黄,而麻纤维出现发黄现象的温度则为130摄氏度左右。

从微观的角度观察熨斗的工作过程,我们对它所含的科学道理有了新的认识。科学便是如此,它埋在衣服的褶皱里、附在熨斗的表面、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知识拓展

古代熨斗

“理曲管弦闻后院,熨衣灯火映深房。”通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我们看到了古人熨烫衣物的情景。有文献记载,熨斗最早出现在商代。到了汉代,熨斗作为家用工具已经相当普及了。

古时的熨斗形状像一个平底锅,使用前需要将烧热的木炭放在“平底锅”内,待熨斗加热完成,就可以熨衣服了。这种熨斗多是由铜、金等金属打造而成,也有陶制熨斗。当人们利用木炭加热熨斗时,其金属制的手柄也会被加热,为了不被烫到手,手柄处会连接木头。

 唐代畫作《捣练图》展示了古人使用熨斗的情景

 古代的熨斗,手柄为木头材质

什么是回潮率?

回潮率以材料中所含水分重量占干燥材料重量的百分数表示,用来反映纤维的吸湿性,是纺织材料吸湿程度的指标。各种纤维及其制品的实际回潮率,会随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为了准确地比较各种纺织材料的回潮率,需要将各种纺织材料放在统一的条件下测得,测出的结果即公定回潮率。公定回潮率越高,表示其吸湿性越好。

猜你喜欢

麻纤维化学键回潮率
棉花回潮率检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微波籽棉回潮率测量仪技术试验报告分析
机采棉回潮率对纤维长度影响的实例分析
美国熊猫生物科技公司将建工业大麻纤维加工厂
塔式气流皮棉加湿机特点分析
高品质汉麻纤维及纺织品效益显著
基于学科观念建构的“化学键”教学尝试
基于微观认识的“化学键”教学设计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考点精析
汉麻纤维定量分析法获国家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