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墀问道苍穹为理想澎湃一生
2023-09-08刘宇涵
刘宇涵
杨嘉墀(1919年7月16日~2006年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空间自动控制学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卫星、飞船、探月……杨嘉墀(chí)几乎出现在中国航天事业每一个重要时刻,回望中国卫星研制历史,一座属于他的丰碑正熠熠生辉。
吴江少年,
立志“科技报国”
1919年,杨嘉墀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的一个丝业世家。那时的中国风雨飘摇,杨家经济每况愈下,杨嘉墀便与父母背井离乡,辗转到上海求学。高中时,他对新鲜的工科教材和设施设备很感兴趣,便选读了机械工科,如饥似渴地吸收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
1937年,抱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宏愿,18岁的杨嘉墀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那时的中国正在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之下,杨嘉墀难忘那段充满国仇家恨的历史。他多次提起:“一刹那爆炸声起,百姓扶老携幼,啼哭奔跑,悲痛的情形实在令人满腔怒火,但国家积弱,无力抵抗,百姓受尽屈辱。”他下定决心要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
“我要回中国工作,
那里是我的家”
1941年,杨嘉墀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他没有留在敌人管辖区工作,而是带着一腔报国的热血,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远赴西南联大担任助教。
1947年,多年的实践工作让杨嘉墀深刻感受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工业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他下定决心前往美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杨嘉墀来到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在两学期中上了8门课,同时还在麻省理工学院选修了几门课。课程很紧,但他仍然取得了A等的成绩,并于1949年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
尽管当时杨嘉墀已经在美国科研界崭露头角,有着令人羡慕的职业、收入以及优越的科研条件,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声音——“我要回中国工作,那里是我的家”。
1956年,杨嘉墀变卖家产换得国内稀缺的仪器设备,带着自己一身的知识,和妻子、女儿一起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
回国后,杨嘉墀收到多个科研单位及高校的任职邀请,他选择了最具挑战性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及远距离操纵研究所。在之后的几年里,他带领团队完成了“火球光电光谱仪”和“地下核试验火球超高温测量仪”的研制工作——这两项设备成功地应用于中国首枚氢弹试验和首次地下核试验。
发射!
属于中国的人造卫星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1958年,美国继苏联之后发射了人类史上第二颗卫星。毛泽东主席指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其后,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581”组研制人造地球卫星,杨嘉墀是成员之一。1965年,杨嘉墀担任人造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除了参与卫星总体方案的讨论,他还专题论证了卫星的姿态控制及姿态测量。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升空。
1975年11月26日,中国于甘肃省酒泉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杨嘉墀与同事负责监视卫星运行过程中姿态控制系统的工作状况。卫星刚运行到第七圈,测控中心收到的一组数据显示气压下降过快。如果是氮气泄漏,那意味着卫星姿态控制的动力将消失,卫星必须提前返回。
在當时,卫星只要能返回就算成功,所以很多人主张提前返回。杨嘉墀通过大量计算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氮气并没有泄漏,气压数据下降是温度过低引起的,卫星按原计划运行3天没有问题。3天后,返回式卫星平稳地回到了专家的预设地点,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了卫星研制、发射、回收技术的国家。
1958年10至12月,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赵九章(右一)率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卫星研制工作,左一为杨嘉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