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学生的情绪世界
2023-09-08向阳
向阳
高二的小志和小华是班里的两个学霸,小志乐于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经常给他们讲题,善于倾听同学的心事,在他们考试排名退步时会主动给予恰当的安慰,人缘非常好。一次考试,他发挥失常,有些沮丧,后经同学、老师的开导,很快调整好了状态,沉着应对挫折,最终成绩又恢复了往常水平。
小华,虽然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但并不愿意帮助同学,同学向他请教问题,他会说自己时间宝贵,不能耽误在微不足道的事上。在集体中,小华不参与班级活动,班干部来动员,他会说不要耽误他学习。原本他在班里也有几个朋友,但因为他口无遮拦,开玩笑没有分寸,朋友们也不愿意和他相处了。在一次考试中,小华也发挥失常了,有同学好心安慰他,他却对同学破口大骂。
这是高二的刘老师和我讲的故事。刘老师说,做班主任的这些年,自己总会发现:有的学生像小志一样,热心温暖,做事能考虑他人感受,遇到困难通常能保持稳定的情绪,给人感觉稳重踏实;有的学生则像小华一样,比较关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不考虑他人,会因一点小事情绪失控,把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
刘老师疑惑道:“为什么成绩相差不多,在情绪管理方面却天差地别?”
是什么导致了他们处理情绪的方式各不相同?
这与“情绪智力”有关。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其中所涉及的“情”是宽泛的,既包括“情绪”,也包括“情感”。
高尔曼在《情绪智力》中提出了情绪智力五因素结构理论,包含认识自身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管理五方面。总体来说,情绪智力不仅是感知、控制和评估自身情绪的能力,更是理解、解释和回应他人情绪的能力。
小志和小华就是处于不同情绪智力水平的两位同学。较高情绪智力水平的小志不仅能够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还愿意主动帮助他人,能够乐观面对困难与挫折。小华不能适应性地调节自身情绪,不能感知和调节他人情绪,也不能对自身和他人做出激励行为。
情绪智力对中学生的作用
情绪智力对学生的影响时常被我们忽略,事实上,情绪智力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重要作用。
第一是学习效率。高情绪智力的学生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主动去识别和分析原因,思考应采取何种行动来应对,并根据自己的情绪变化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高效完成学业任务。
第二是人际关系。高情绪智力的学生能够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理解并接纳他人的情绪变化,不攻击、不责备,并在对方需要时提供情绪价值,进而能在同伴之间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是社会适应。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包含了自我适应、人际适应、行为适应和环境适应四个领域。高情绪智力的学生,容易理解周围环境,能合理应对各种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决定。在面临压力和困难时,不会选择消沉被动,而是乐观、积极面对。即使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良情绪,也会积极加以协调和控制,从而减少负面事件对自己造成的影响。
班主任可以做些什么,来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
我建议刘老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觉察情绪的能力
每周给学生布置一篇《情绪觉察日志》,包含以下五点:
这周发生了什么令你情绪波动的事?当时的情境如何?
你当时的感觉和情绪是什么?如,很生气,很委屈,我感觉……
分析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
分析情绪背后的想法。如,我的需求是什么?
我有什么计划去实现我的需求?列出一些建设性的方法。
班主任老师在批阅日志时,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若发现学生有严重的情绪困扰,可向心理老师求助。
2起到积极解决问题的示范作用
在妥善管理情绪方面,班主任要做好榜样。当自身出现负面情绪时,不抱怨、迁怒学生,而是积极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烦心事时,和他们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将集体的坏情绪化解。
班主任还要尝试引导学生认识到,激起情绪波动的事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件事或多或少会给我们自身带来一些经验与价值。事件发生后,要平复情绪,进行总结,提取收获,不断增强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3引导学生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件事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可能是学生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这件事有多严重。比如,一个缺乏社交能力的学生会在参加集体活动时烦躁不安,因为他不能在这个情境当中游刃有余;一个管理能力弱的學生,会在担任班干部时力不从心,产生自卑和挫折感。
学生需提升的能力,包含这三方面:
● 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注重时间分配、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提高效率;定期组织读书沙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 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多请一些社交能力不足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也是一种途径;布置小组作业,增加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次数。
● 自助、求助能力:在学生们有潜力去解决的事情上,放开手,有助于他们自我激励,提高自信;同时要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一套支持系统,需要通过求助弥补自己缺乏的能力和资源,必要时主动求助,不要担心丢面子。
4帮助学生提升共情力
共情能力,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班主任可以在班会上带领学生玩“假如我是你”小游戏,在同一情境下,学生们两两一组,感受对方的内心,“假如我是他,我会怎么办?”
这种游戏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方面。比如,两个学生打架了,花一些时间了解事情原委,并让他们去理解对方的情绪,用言语表达出来:“我感觉你非常生气。”“你感到被误解了。”“你也希望友好地解决矛盾,对吗?”
此外,如果学校能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共赢、奉献等品质,则更能促进其情绪智力的发展。通过体验与同伴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走出自我中心,学习到理解别人的需求、为别人付出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