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三重逻辑

2023-09-08黄家玲

科学导报 2023年55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新时代劳动

黄家玲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劳动教育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将劳动课设置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独立课程。新时代关于劳动教育的制度和体系的构建,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理解并把握这三层逻辑,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理论逻辑: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虽未就劳动教育这一概念作过明确的论述,但他的劳动观却多处体现着劳动教育这一思想,劳动教育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劳动概念的界定,并非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他是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这两个方面进行的研究。其中,黑格尔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的论述在思想史上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黑格尔和亚当·斯密仅仅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考察劳动的概念,他们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人劳动异化的悲惨境遇,从而使劳动概念具有片面性和时代的局限性。而马克思则是立足于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理解劳动的本质,同时对劳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科学的劳动观。

教育是在劳动中产生的,教育离不开劳动,也离不开劳动中的人、一定的社会关系。从劳动与人的关系来看,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人的活动是一种自由的并且是自觉的活动,而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实际上就是劳动。劳动又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人有思维,有理性,可以依据目的和意志来体现人的主体性思想。教育也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性活动,教育的最初萌芽状态就是人们将在生产劳动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传授给经验较少的人,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一项生存技能。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简单的劳动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认为工厂制度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而未来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就是将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1]。工人通过接受教育可以改变自身对其他生产技術一无所知的状态,进而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和劳动价值,完成一定的劳动。由此可见,教育不仅是从劳动中产生,而且在劳动中逐步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即劳动。

二、实践逻辑: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把劳动教育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一)国家层面:劳动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的人才。首先,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时代所需的新型劳动人才。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传统的劳动形式面临转换和升级的挑战。新时代的劳动者要树立劳动创新观,不断提升劳动技能、创新劳动形式、发展劳动理论,用创造性的劳动和思维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其次,劳动教育是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条件。劳动既创造了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精神文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方面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目标,所培养的劳动者掌握了相应的劳动技能和高尚的劳动精神,能够有序地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去。最后,劳动教育具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作用。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过去我们党靠艰苦奋斗不断成就伟业,现在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没有艰苦奋斗便没有社会主义。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艰苦奋斗过程。

(二)社会层面:劳动教育是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劳动价值观”是人们对于劳动价值的主观认识[2]。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成为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这必然就要求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首先,劳动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袭来,西方国家的各种思想和文化大量涌入我国。多元价值观带来的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与社会发展所需的劳动价值观极不相称。因此,发挥劳动教育对于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的作用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劳动教育与劳动价值观教育的联系日益紧密。早在马克思之前,各个时期的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教育家的社会教育思想就已经在倡导劳动教育。当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3]”这实际上就是在倡导一种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最后,劳动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都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的正确劳动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使社会朝正向发展。

(三)个人层面: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要途径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劳动独特的育人功能实际上也是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时代新人的培养问题,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任务,这无疑是对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充分体现了其育人目标。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的劳动教育缺一不可,必须协同发展,要以劳动教育为主线,贯穿德智体美教育的全过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三、价值逻辑: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综合育人功能

劳动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活动使得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综合育人功能。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实践,可以直接带入德智体美等教育要素,获得现实的感受。相比于其他“四育”,劳动教育所具有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直接地面对劳动。

(一)以劳树德

以劳树德主要是指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形成高尚的道德认识,培育正确的道德情感,锤炼坚强的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道德认识的形成则是通过劳动让人们意识到幸福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本身就是一件光荣而又伟大的事情;道德情感的培育则是通过劳动培养人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以及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道德意志的锤炼则是通过劳动磨炼人们辛勤创造、艰苦奋斗的意志;道德行为的形成则是让人们在劳动奉献中感受到快乐并逐渐参与到志愿劳动中。

(二)以劳增智

以劳增智主要是指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促进智力的发展。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学生在参加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使用劳动工具来达成自己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观察力、行动力、创造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同时,他们也可以将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劳动实践中,在劳动实践中他们体会到了科学知识的真实作用,也肯定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这种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并且对于学生日后解决其他问题、克服困难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以劳强体

以劳强体主要是指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其体质,强健其体魄。劳动教育的内容之一就是体力劳动,在体力劳动过程中,学生的四肢和身体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这能够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充分的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同时,劳动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在外出参加劳动时也可以将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暂时解脱出来,可以缓解大脑疲劳,达到身心健康的效果。

(四)以劳育美

以劳育美主要是指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国家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诸如全国劳动模范沙夕兰、陈德风、何光华等,作为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和行业中创造出了不普通的成绩,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在劳动中展现的优秀品格对社会进步具有价值引领与榜样示范作用,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共识在社会上蔚然成风,让我们体会到了奋斗之美、奉献之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2]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02):82-84.

[3]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3.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新时代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