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扫散再灌注联合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2023-09-07李斗魏嘉
李 斗 魏 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面肌痉挛[1](HFS)又称面肌抽搐,是由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引起的周围神经类疾病,多与面神经受压有关,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阵发性、无规则的不自主抽搐。痉挛多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步累及表情肌和口轮匝肌,且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紧张、焦虑、疲劳等因素可诱发或加重。该病进展缓慢,病程较长,难以自愈,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社交障碍[2]。中医治疗面肌痉挛历史悠久,治法繁多,其中针刺疗法最为常用,优势明显[3-4]。笔者采用浮针扫散再灌注联合动气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依据《神经病学》[5]中面肌痉挛标准。患者女性居多,常中年以后发病;抽搐呈阵发性、不规律,常单侧发病;发作一般从眼轮匝肌起,逐渐累及面部和口角,不可自行控制;发作可持续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紧张、劳累后诱发或加重;神经肌电图检查可见异常,但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2)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治疗前1 个月内未接受该病任何治疗方法;无严重基础病和精神、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头MRI、MRA检查无异常,排除血管因素和肿瘤占位等导致的继发性面肌痉挛;3)排除标准:近1 个月内进行本病相关治疗者;孕、产期或意识、精神障碍者;异常影像学及脑电图表现者,排除颅内占位、血管畸形、癫痫等;严重原发病或血液系统疾病者。4)剔除和脱落标准:治疗期间接受该病其他治疗者;治疗期间出现其他疾病,导致严重身体不适者;不配合资料采集和疗效评价,自行退出者。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61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 例和对照组31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针刺配合浮针扫散再灌注治疗。1)常规针刺治疗依照《针灸治疗学》[6]中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案。取穴:患侧阳白、攒竹、四白、太阳、下关、颊车、颧髎、地仓,双侧合谷、翳风、风池。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穴位皮肤消毒后,用0.3 mm×40 mm 一次性无菌毫针,常规手法针刺,捻转法行针,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2)浮针扫散再灌注:患者取端坐位,取患侧面部额肌、颧肌、颊肌及颈阔肌上段,观察后确定痉挛明显部位,用手触摸后找到局部紧张、挛急、硬结处作为筋膜触发点(MTrP),在距离筋膜触发点(MTrP)2~3 cm 处选取进针点。准备一次性M 号浮针、浮针进针器、棉球、医用胶带。皮肤常规消毒后,将浮针针芯放入软套管内,稍露出针尖并固定,浮针嵌入进针器,将针尖置于进针点处,朝MTrP方向,与皮肤呈15~25°角迅速破皮,针体沿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向前推进,推入时稍抬针尖,将软管全部埋入皮下同时皮肤表面可看到线状隆起,进针结束后,将针尖退回软套并固定,以进针点为中心,刺手持针柄在MTrP 部位左右摇摆针体,进行小幅度扇形扫散运动,频率约100 次/min,各个进针点扫散约1min。再灌注操作:(1)额肌:医者进行浮针扫散同时,嘱患者做抬额、蹙眉、用力闭眼动作,每个动作保持约15 s 后放松,重复3 次。(2)颧肌:医者进行浮针扫散同时,嘱患者做微笑、示齿动作,每个动作保持约15 s 后放松,重复3 次。(3)颊肌:医者进行浮针扫散同时,嘱患者做咬牙、咀嚼动作,每个动作保持约15 s 后放松,重复3次。(4)颈阔肌:医者进行浮针扫散同时,嘱患者做张口、活动下颌动作,每个动作保持约15 s 后放松,重复3 次。操作结束后退出针芯,将软套管留置于皮下,医用胶带固定,留置3 h 后拔出,起管后敷无菌纱布,24 h 内勿沾水,留管期间可照常活动,嘱患者回家后避风寒、调情志、保证睡眠,治疗隔日1 次,3 次为1 个疗程。所有治疗每疗程结束后休息1 d,连续治疗4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1)取穴:主穴为董氏奇穴[7]三泉穴(即下泉、中泉、上泉穴)、侧三里、侧下三里;配穴为合谷、翳风、风池,其中风池取双侧,余穴均单侧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2)董氏奇穴定位:下泉(膝关节外侧面正中直上2.5 寸)、中泉(下泉穴直上2 寸)、上泉(下泉穴直上4 寸)、侧三里(胫骨前缘,膝眼直下3 寸,向外横开1.5 寸)、侧下三里(腓骨前缘侧三里直下2寸)。3)操作:患者仰卧位,取健侧肢体,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0.3 mm×40 mm 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下泉、中泉穴直刺约1 寸,上泉穴直刺约1.5 寸,侧三里与侧下三里直刺约1 寸,合谷直刺约1.5 寸,翳风、风池均直刺约1 寸。各穴得气后,快速捻转法行针,平补平泻,边捻转边嘱患者做大幅度抬额、蹙眉、闭眼、鼓腮、张口等动作,各穴行针30 s 后停止动作,留针30 min,不用电针,该治疗在浮针疗法后进行,隔日1次,3 次为1 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1 d,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
1)面肌痉挛强度分级:根据Cohen 和Albert 分级[8-9]制定。0 级:无痉挛;1 级:外部刺激后瞬目增多。2 级:面部肌肉轻微跳动,但无功能障碍。3 级:面肌痉挛明显,伴轻微功能障碍。4 级:面肌严重痉挛,功能障碍明显,如闭目困难。2)面肌痉挛频度分级:根据Penn[10]分级标准制定。0 级:无痉挛。1 级:刺激可诱发轻、中度痉挛。2 级:痉挛少于1 次/h。3 级:痉挛发作1~10 次/h。4 级:痉挛>10 次/h。3)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评分[11]:用于评估面神经疾病患者躯体和社会生活功能的变化,此量表共10 个项目。1~5 项反应躯体功能,每项分4 级,计分2~5 代表功能障碍由重到轻;6~10 项反应社会生活功能,每项分6 级,计分1~6代表功能障碍由轻到重,对患者残疾程度和临床干预疗效进行评价。4)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12]:包括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13]、HFS-7问卷和睡眠障碍(HFS-8)项目的扩展版问卷,同时附加了执行工作职责困难和社会孤立感等共10 项,每项分5 级,对应0分(从不)到4分(总是),代表症状由轻到重,全面评估HFS患者的生活质量。
1.5 疗效标准
依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4]和痉挛强度、频度分级拟定。痊愈:痉挛消失,患处无抽动和跳动,2个月内无复发,痉挛强度、频度均降至0 级。显效:痉挛明显缓解,偶有眼睑肌轻度跳动,痉挛强度、频度分级均降低2 级以上。有效:症状稍缓解,强直性挛缩减轻,痉挛强度或频度分级仅降低1 级。无效:痉挛强度及频率较前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痊显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正态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观察组总有效率、痊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痉挛强度分级比较
见表3。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面肌痉挛强度均较治疗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痉挛强度减轻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针刺方法抑制痉挛强度作用更佳。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痉挛强度分级比较(n)
2.3 两组治疗前后痉挛频度分级比较
见表4。治疗后,两组患者面肌痉挛频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痉挛频度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针刺法减轻痉挛频度效果更好。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痉挛频度分级比较(n)
2.4 两组治疗前后FDI评分、QOL评分比较
见表5。治疗后两组患者FDI 量表躯体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DI 量表社会生活功能评分、QO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针刺方法可更好地改善患者FDI评分、QOL评分。
表5 两组FDI评分、QOL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组 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1)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DI评分躯体13.20±2.17 20.77±2.36*△13.03±2.09 16.03±2.20*社会生活18.93±1.96 7.20±1.37*△18.10±1.94 10.42±2.08*QOL评分18.83±5.40 4.93±2.82*△17.97±4.83 8.77±3.51*
2.5 两组复发率比较
两组痊愈患者进行为期1 年的随访。观察组随访21 例,复发1 例,复发率4.76%。对照组随访11 例,复发2 例,复发率18.18%。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3 讨 论
面肌痉挛是一种神经科常见的难治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多为面神经根受压导致异位兴奋或伪突触传导,现代医学多采用口服卡马西平、肉毒素A局部注射和MVD 手术等治疗,但有较多副作用和并发症,远期预后不佳,难以被患者接受[15]。中医学中本病属“筋惕肉瞤”“风痉”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风盛则动”,本病多因人体正气不足,风邪外袭;或脾虚乏源,筋失濡养;或肝血不足,血虚生风;或肝经火旺,上扰头面。病机以气血不足为本,风邪上扰为标,故治宜益气养血、疏风通络、息风止痉。
浮针扫散法与动气针法均属于运动类针法,皆由《黄帝内经》中恢刺法发展而来,强调针刺与运动有效结合,对肌肉痉挛类疾病具有较好疗效[16]。其中动气针法作用较强,针刺较深,操作时以交经巨刺配合董氏奇穴循经远取为主,通过健侧远端取穴,配合患侧运动或按摩,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促进两侧经气相引、平衡阴阳,此法刺激量较大,以得气为重。浮针扫散法则以病变局部为靶点,作用于浅筋膜层,不伤血肉,通过扫散法疏通局部经气,加强循经感传,此法刺激量小,以患者无痛为度。两者结合,一远一近、一深一浅,配合面部收缩、舒张运动,共奏疏风通络、调畅气血、约束宗筋之效。从作用机制上看,浮针扫散通过改变皮下结缔组织的空间结构,产生压电效应释放生物电信号,同时又反馈性作用于病变组织,产生反压电效应,改变细胞离子通道,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面肌缺血区再灌注,缓解面肌痉挛[17]。两法行针过程中配合患者主动面部运动,提高面肌传入神经兴奋性,刺激中枢系统发放下行抑制冲动,缓解局部痉挛,加强通经达络、舒筋缓急之功[18]。从临床症状来看,面肌痉挛主要累及额肌、颧肌、颊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及颈阔肌等,这些肌肉均属面神经支配,翳风穴为手少阳经要穴,深层为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处,刺之可抑制面神经兴奋性,恢复面神经功能,发挥疏风通络止痉之功[19]。而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循行于对侧面部,主宗筋,故治疗时取健侧合谷,舒患侧筋经,同时配合太冲“开四关”养血柔肝、息风止痉。
董氏奇穴为针灸学家董景昌先生所提出,在传统经络系统基础上,结合五行、藏象学说和全息思想,对穴位的分布和应用进行补充[20]。董师认为,董氏奇穴与十二正经相通,属于“正经奇穴”,其中三泉穴属胆经,别通于心经,选用健侧针刺,可激发经气,促进气血互注,消除患侧面部经络痹阻,又可助心行血,加强风池息风止痉之效,符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原则[21-22]。此外,侧三里、侧下三里为董氏奇穴中面部疾患的特效穴,采用缪刺法,对应面部全息,同时配合患侧面部浮针扫散与运动,调经络、和气血、止痉挛、复平衡,促进疾病向愈[23]。
综合上所述,浮针扫散再灌注法与董氏奇穴动气针法协同作用,共奏益气养血,疏风通络,息风止痉之效,在治疗面肌痉挛过程中可发挥良好的即刻效应与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