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特征与引导机制研究
2023-09-07胡彩
[摘 要] 采用访谈调查法,運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探究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特征。调查发现,一方面网络言语行为是学生情绪表达的“窗口”,言语类型的衡量标准呈现出“多元”趋势;另一方面学生内外需求的“满足”和价值观念的“映射”,凸显了大学生的群体属性。为引导大学生规范网络言语行为,需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的网络素养。
[关 键 词] 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特征;引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4-0089-04
一、研究背景
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已成为人们在物理空间之外投射表达思想、情感、态度的重要载体。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热衷于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成为各类网络信息最直接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网络言语行为指的是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情感的行为,属于网络行为其中一个类型。大学生的网络言语行为一定程度上是其思想观念、价值理念、行为模式的映射,探究大学生的网络言语行为特征,对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现有研究来看,研究视角主要涉及语言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1、2];研究问题层面,学者们对“网络行为”的关注较多,如“网络学习行为”“网络社交行为”“网络消费行为”等[3、4],专门研究“网络言语行为”的成果较少;研究方法层面,问卷调查法是方法层面的主流,较少采用访谈调查等定性研究方法[5、6];研究内容层面,特征分析多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年级、性别、专业的差异分析[7]。基于此,为了对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特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本文通过深度访谈,从言语行为类型、动机、功能等多个层次审视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规律,对规范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对症下药”,以期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革新。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G市Z大学的2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为了体现样本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综合考虑了年级、性别、年龄、生源等因素,年级跨度涵盖了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选取了男生6名和女生14名,年龄层次皆是“00后”。样本分布图如下。
(二)研究方法
为了获得更加鲜活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本文主要采用访谈调查法,编制《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访谈提纲》,对20名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方式,对访谈资料进行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从微观层面把握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特征。
(三)资料收集
本文采取线上和线下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研究资料。访谈之前,会向访谈对象详细解释本文的核心概念,并给予充分的时间熟悉访谈问题,让访谈对象畅所欲言。访谈过程中,会认真倾听和记录,并就回答内容进行适时追问,以便获得更加深入的信息。
(四)资料整理
访谈结束后,将访谈资料进行逐字逐句整理编号,并进行深入阅读,运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方式进行编码,见文末表1。
1.开放式编码。开放式编码是将原始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的操作化过程。[8]本文对访谈资料进行逐一编码,共提取了256个概念标签,经过反复比较和修正,去除重复、同质化标签后,共保留了84个初始概念。在此基础上,对初始概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11个初始范畴。
2.主轴编码。主轴编码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以表现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9]本文将开放式编码阶段的11个范畴归纳成了5个主范畴,分别是使用情境、言语类别、言语动机、言语功能、群体特征。
3.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编码是在主轴编码基础上挖掘出核心范畴,处理好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关系。[10]本文对初始范畴进行回溯,对主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反复归纳和整合,确定名为“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特征”核心范畴。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使用情境:情绪表达“窗口”
大学生何种情形下会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言论和动态,是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特征最直接的体现。通过主轴编码,本文提炼了“使用情境”主范畴,涵盖了情绪表达和诉求满足两个初始范畴,是大学生发表言论最常见的两种情形,其中情绪表达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除了满足日常学习、生活、求助、兴趣等需求外,大学生更多将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言论和动态,视为在虚拟世界表达想法最有效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了他们当下最真实的情绪和情感状态,被当作学生情绪表达的“窗口”。
“生活中的小庆幸,遇到一些开心的事情,看到感兴趣的事物,会发表言论和动态(A4)。”
“之前申请转专业时非常焦虑,发了一条状态,有学姐给我加油打气,负面情绪得到了抚慰,支撑着我顺利渡过了这段焦虑期(A3)。”
此外,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是,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与虚拟性可将真实姓名、身份、场景等模糊化处理,也为学生释放自己的情绪提供了便利。现实生活中较少表达自己的学生,在隔着手机和电脑屏幕的网络世界,也可以轻松自如地表达自己。“大家现实生活中很少和其他人交流,但隔着手机屏幕可以很活跃地交流(A5)。”
(二)言语类型:衡量标准“多元”
厘清网络言语行为的类型,对把握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的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访谈过程中发现,访谈对象对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类型的认识较为清晰,衡量标准也较为多元,并从不同层面对网络言语行为的类型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就言语行为的性质而言,他们认为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可分为积极、消极、良性、恶性、中立等类型,“积极的包括开心的事件、良好的风气,中立包括各种活动宣传,消极的包括不良信息诱导等(A5)”。
就言语行为的内容而言,从“情感输出”到“社交娱乐”,再到“学习生活就业”等,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学生可借此获取海量的资讯,“我认为可以分为分享自己的生活琐事、心情和社会热点讨论(D3)”。就言语行为的认知而言,访谈对象从发表言论者自身立场出发,将言语行为分成“感性发言”“理性讨论”“冲动发言”等类型,并指出网络平台是一个公共的区域和空间,发表言论尤其是“冲动发言”,需要顾及其他人的感受,以成年人的理性思考为主导,表现出“收敛”“克制”和“修饰”。
(三)言语动机:内外需求“满足”
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动机,是大学生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进行网络言语发布的行为意愿。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对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动机的探索,可归结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个层面。一是对学生内在需求的满足。访谈对象表示,由于现实世界缺乏“毫无顾忌”沟通和交流的对象及契机,便寄托于在网络平台发表言论和动态,引发情感共鸣,获得必要的安慰和支持,满足自身倾诉和分享的欲望;通过网络平台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会无形中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开阔自身的视野。“个人性格不善于在现实表达,在网络面具下可以找到共鸣和共情(B1)”。
二是对学生外在需求的满足。访谈对象表示自身的网络言语行为会受到“从众心理”“娱乐心态”“跟随大流”等因素的影响,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极其容易在网络大环境中追随流行浪潮,成为言论发表的“随波逐流者”。同时,通过在网络平台发表言论获得“社会关注”,满足自身获得外界关注度和认可度的诉求。“对于周围人在热烈讨论但并不感兴趣的事情,自己也容易‘被迫参与其中(D3)”,“追求从众心理,可以获得点赞和评论的认可(A2)”。
(四)言语功能:价值观念“映射”
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的功能,是对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实际效用的探寻。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功能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背后蕴涵的“价值观念”展现。多数访谈对象可以客观分析和看待网络言语行为的双向作用,认为网络平台是一把“双刃剑”,利弊是共存的。一方面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给学生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如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建立亲密的社群关系,释放内心的压力,传播正能量等。“发表言论可以了解到其他不同人的见解,拓宽自己的视野(D3)”,“有利于学生发泄情绪,不会将情绪积压和内化(A4)”。秉承正确价值观念的大学生,能自觉发挥网络言语行为的正向功能,在网络平台弘扬和传播正能量。
另一方面也伴随着许多消极影响和不良现象,如言论过激引发争议、网络暴力伤害他人、传播非法信息和负能量、泄露隐私等,对价值观念处于“误区”的学生而言,藏在网络的“阴暗面”,在匿名“马甲”的保护下,抱着“肆无忌惮”的侥幸心理和“以偏概全”的处事态度,极易受到不当言论和不良思想的影响,给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带来极大的隐患。“思考过于偏激和片面,通过网络一传十、十传百,将原本可以解决的小问题上升至网络舆情事件(D5)”。
(五)群体特征:群体属性“凸显”
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很大程度上是这个群体特质的反映。在访谈过程中,访谈对象提及少数学生个性较为冲动,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情缺乏周全的考虑,容易在情绪激动和冲动情况下发表倾向性明显、情感色彩鲜明的言论,给自身和他人带来不良影响。但更为突出的是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所凸显的群体属性。作为发表网络言论较为频繁的群体,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接触网络,善于学习新鲜事物,看待事情的角度较为新颖和灵活,是社群网络中“个性多元”“思维活跃”“有创造力”“依赖网络”的代表。
一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他们较大程度上表现出对网络快文化的依赖,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言论和动态已然是轻松平常之事,网络言语发表的青年群体数量也越来越庞大。二是他们热衷于使用多样化的网络言语有效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在现实世界无处安放的“个性”,享受短暂而相对的“自由”,成为虚拟世界的“王者”。“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宣扬自我个性,是具有创新力和多元化的(B1)”,“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反映了大学生思维活跃,观点新颖(B2)”。
四、讨论与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的引导,使其充分发挥正面导向作用,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以“氛围营造”为重点,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言语环境,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正向网络文化的熏陶。一是把握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借助“两微一端”、短视频平台等,加强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宣传报道,让主流文化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二是发挥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唱响网上主旋律,引导大学生清晰认识社会动向,遏制不良網络言语行为的发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第二,以“教育引导”为抓手,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高校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能,需教育引导学生规范网络言语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发挥好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力量,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方式,采取正反案例对比,加大对大学生网络法律、网络安全、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宣传,让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另一方面发挥官方校园媒介的作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正面言论、有价值的言论予以支持和鼓励,提高正面言论的影响力。
第三,以“自我监管”为方向,培育文明的网络素养。对大学生而言,提高自身的自控自律能力,养成文明的网络素养,是规范自身网络言语行为的内在方向。一是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以理性思考代替感性冲动,对于网络谣言、虚假信息、偏激言论等,要保持清晰的头脑,自觉抵制,不做盲目的跟风追随者。二是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在网络发表言论的过程中,坚守道德和制度底线,使自身的言行符合当下大学生的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郑燕芳.网络言语行为分析[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2]黄贺美.当代大学生网络语言多样化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3]周新洋.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6.
[4]张华,毛志慧.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2(7):31-34.
[5]贺钟玉.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引导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21.
[6]杨梅,周正柱.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2):114-117.
[7]沈红艳.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5):161-165.
[8][9][10]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基金项目:广州中医药大学2022年度青年研究课题“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特征与引导机制研究”(202201);广州中医药大学2022年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课题“大学生网络言语行为特征与引导机制研究”(2022GZYSZ06)。
作者简介:胡彩(1995—),女,汉族,湖北荆门人,硕士,助教,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