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资助与思政教育互融共建的实践与思考
2023-09-07原慧丽
[摘 要] 当前,高校资助政策日益完善,资助育人是新时代对资助内涵的化解和提升,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调研分析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现状,积极探索优化学生资助与思政教育双向融合的实施路径,使其育人效力达到最大化。
[关 键 词] 资助;育人;高校;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4-0073-04
近年来,随着资助育人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已从“经济资助”向“资助育人”模式转变,资助育人理念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020 年 4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了要完善精准资助育人,提出要建设发展型资助体系,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的培育力度。至此,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思政教育功能日益凸显。如何深入挖掘和有力彰显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思政教育功能,以“精准资助”助推“精准育人”,探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路径的优化与创新已势在必行。
一、高校学生资助与思政教育互融共建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完善学生资助体系,推进资助育人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价值发挥,主要集中体现在学生对资助体系的现实需求。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资助体系中所包括的“奖助贷勤免补”等资助政策,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1],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国家奖助学金的评选、励志典型事迹与宣传等各个环节,贯穿于整个资助工作的全过程。通过“资助”与“育人”两手抓,充分发挥资助育人作用,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培育受助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2],着力从单一的经济帮扶转至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既满足学生较低层次的物质生活需求,又能关注学生高层次的自我发展需求,从而推动高校以“输血型”经济资助为主过渡到关注学生发展的“造血型”资助,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助推高校实现资助育人,推动资助工作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二)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政教育,提升育人质量
高校在落实资助政策的过程中,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深入挖掘资助工作中的思政教育资源。通过日常的教育引导,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资助工作实践中检验思政教育效果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在资助项目中,各类奖助学金的评选条件都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学生须以相关评选条件和规章制度为准绳,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弥补了思政教育灌输法的不足。同时,在资助过程中,也使学生加深了对资助制度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各种正向情感的生成,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知恩感恩的意识[1],从而不断提升资助育人的质量。由此可以看出,资助育人以自身的价值意蕴,更好地落实了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应紧紧关注学生、服务学生,使资助主体与受助主体密切相连,有效解决学生多层次、多维度的发展诉求,凸显资助育人的价值,这也是资助育人的应有之意。在资助过程中,通过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促使学生自觉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国家奖助学金的评选,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增强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通过开展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增强学生的感恩和责任担当意识;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有偿资助的方式,使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不断提升本领、磨炼意志、励志成才,真正做到以实际行动反哺社会,将资助爱心薪火相传,实现从扶困到扶志、扶智的转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思政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广东省部分民办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思政教育功能进行实证调研分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高校资助育人实施情况,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寻求解决路径。
(一)资助育人队伍建设滞后化,缺乏协同意识
1.资助主体协同不一致。目前,高校已形成了以“奖、勤、助、贷、补、免”为主的资助体系[1],学生资助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的财政资金、银行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以及高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资助资金,另外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助的资助资金。其中,这部分社会资金只占到资助资金的很小比例,大约在1%~2%,资助资金配置仍然存在失衡现象,很多高校并没有主动开发资助育人资源。参加调查的民办高校还表示,仅靠政府财政补助的资助经费很难解决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虽然学校也都设立了校级奖助学金,但能够获得资助的学生比例并不高,范围也非常有限,社会资助则更少,高校未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效的资助育人合作机制。
2.资助队伍人员配比不足。据调查了解,很多高校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只是在学生工作处下设的一个部门,专职从事资助工作人员的数量与配比要求相差较大,资助部门主要以常规性、事务性工作为主,资助育人工作需要各二级学院辅导员来承担。然而,辅导员除了开展资助工作,还有党团和班级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日常事务比较繁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资助工作而言,为确保各类资助和奖助学金的公正、公开、公平,辅导员常常陷于大量的申请材料审核之中,无力顾及與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对资助育人工作的了解不够深入,育人活动和形式往往流于形式,没有深刻认识到学生资助也是渗透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未能有效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
(二)资助育人机制建设程式化,轻视价值引导
1.资助育人理念片面化。根据调研访谈,高校资助人员普遍缺乏对资助工作更深层次价值理性的剖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资助与育人工作融合不足。资助工作者大多没有将思政教育融入资助活动,资助主要通过“奖、勤、助、贷、补、免”的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问题,育人则以单独的思政教育主题活动方式开展,产生了“就资助谈资助、就育人谈育人”的现象,导致资助活动成为以金钱发放为主的功利性活动,容易使受助学生认为国家和学校对他们的无偿资助是理所应当的,养成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导致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力不能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升。(2)资助工作存在重资助、轻育人的现象,忽略了资助过程中思政教育隐性化、渗透化、生活化的特点,弱化了资助育人的导向功能,人为地将解决经济问题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割裂开来,从而让学生难以理解国家资助的初衷,无法从情感、思维上产生认同。并且在资助过程中,更有甚者还会产生道德意识缺失的问题,严重阻碍了资助育人功能的有效实现。
2.资助育人机制不健全。从客观实际方面分析,当前资助育人工作中根源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1)认定机制不健全。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面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识别与认定流程不精准,从而使本应获助的学生并未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而“伪贫困生”却找到了可乘之机。(2)监管机制不健全。高校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受助学生资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通过了解,个别学生获得资助后,为了一时虚荣,将资助资金购买了奢侈品或高档电子产品,更有学生为了拿到资助金,不惜造假虚报贫困,诚信意识淡薄,诸如此类的道德失范行为高校并没有制定明确的惩治机制。(3)管理机制不健全。未能在资助系统内健全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在校学习表现、心理健康水平等综合信息,无法根据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提供有关学业、心理、实践、技能等差异化的资助和帮扶,实现不了针对性的思政教育,难以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三)资助育人方式方法简单化,缺乏思政教育
1.资助育人过程简单化。当前,一些高校资助工作方式方法都比较单一,很难使受助学生真正体会到资助育人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资助育人的内涵被弱化。首先,在政策宣讲解读环节,一些高校仅仅通过讲座或主题班会形式对资助政策进行讲解,这种单向性的说教模式和宣讲,使学生未能深刻体会到国家对受助学生寄予的希望。其次,在学生申请资助及发放环节,通过对受助学生信息的反复核查、验证,再由银行统一将资助金发放给学生,最后以信息通知、寄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从始至终更多关注的是资助名额和金额,存在偏向物化的问题,致使学生没有获得更深层次的精神教育与思想引导。最后,活动开展效果不佳。近几年,一些高校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和评优契机开展了诚信、感恩、励志教育等活动,但是育人成效欠佳,一些学生没有真正懂得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投入学习生活中,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存在考试作弊现象、毕业后拖欠贷款等行为。
2.资助育人方法老旧化。据调查显示,当前资助育人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还依靠“经验”,没有创新性地挖掘出多种育人方式。一是没有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进一步挖掘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隐性教育的载体,只是一味地以主题班会、宣讲会等单向灌输的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多数时候还停留在理论的说教上,致使资助育人的感召力下降,资助育人成效不太理想。二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尤其来到民办高校就读,过高的学费、生活费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生活压力和“负罪感”,无法正确看待家庭经济困难的客观事实,普遍具有自卑、敏感、自尊心强等特点。面对大学新的环境,由于家庭背景等因素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人际交往的压力感,从而变得更加内向,不愿意积极主动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和社会实践等,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得不到培养,出现新生适应不良和心理问题愈发显著等情况,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产生不利影响[1]。
三、高校学生资助与思政教育双向融合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资助育人队伍建设,构建全员资助育人机制
1.构建协同资助育人主体。资助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2],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培养。首先,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各项资助项目,使资助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最大的效益,并制定具体资助项目的相关政策,推动高校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发挥责任主体的作用。其次,高校要积极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广泛开发资助渠道,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资助需求和发展平台。再次,构建长效的资助育人机制,需要凝聚社会力量为高校资助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整合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共同营造浓厚的资助育人氛围,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最后,资助育人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准方向,合理规划,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授人以渔”。
2.强化资助人员能力素质。高校资助人员作为政策的执行者,需要坚持育人为导向,强化资助人员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能力素质,创新性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一是高校要结合国家相关文件和精神,从体制机制、组织保障等方面系统制订好资助育人工作方案,在资助工作中凸显育人导向,全面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二是学校资助管理中心要熟悉和了解各项国家资助政策设计理念、制度规范和实施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多元化的资助项目和内容,提升专业化的履职能力,强化资助和育人的有效衔接。三是各院系要设置专门的资助专员和学生资助工作团队,高度认识资助育人的目标,树立更强的政治使命感,以扎实的理論素养和过硬的专业能力开展资助工作,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去影响、感化学生,用心用情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更好地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提升资助育人成效。
(二)丰富资助育人活动内容,打造全过程资助育人模式
1.树立资助育人工作理念。高校在具体的资助工作中,应坚持贯彻落实“大思政”的工作理念,全方位融入思政工作。首先,聚焦学生实际发展需求,以多样化的资助形式开发出种类丰富的资助项目,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资助,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资助到主动寻求发展,实现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的转变,做到既“扶困”又“扶志”“扶智”,既“输血”又“造血”,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其次,资助不仅解困,更需育人,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学术发展”“素质拓展”“视野拓展”等多元化的资助平台,注重开展有关数据分析、统计分析、计算机相关课程等,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提高学生电脑办公、数据统计分析以及沟通、表达、写作等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号召贫困学子见贤思齐、锐意进取,以正面向上的态度迎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使学生树立自强自信和自尊自爱的良好品质、健全人格。
2.完善资助育人管理模式。高校资助育人的全面落实离不开细化的资助实施细则和管理机制。首先,健全资助认定机制。为确保资助育人的精准性,高校可以借助互联网搭建数据共享平台,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的民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教育局、银行等机构建立密切联系,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确保信息的准确与畅通,从而精准识别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其次,加强资助监管机制。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资助运行机制和分级资助管理体系,通过定期开展调查或抽查,对受助学生进行持续有效的动态监测管理,以便发现不符合受助的情形能及时调整资助措施,更好地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最后,完善资助管理机制。通过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资助工作项目化管理、大数据管理,利用数据信息系统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同特点、不同特征,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资助,让每一个需要资助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合适的资助,激励学生自立自强、成长成才,全面推动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施。
(三)创新资助育人方式方法,拓展全方位资助育人载体
1.精准把握资助育人契机。在资助育人的过程中,高校要不断加强资助育人工作的价值导向[4],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各种形式融入资助育人活动中,既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又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精神熏陶。一是加强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资助网站、资助信息简报、校园宣传栏、宣传展板、条幅等,让资助政策和资助故事在学校进行长期和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资助育人氛围。二是创新性地开展资助育人活动,围绕具体的资助工作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如以助学贷款为载体开展诚信教育,以国家奖助学金为载体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以勤工助学为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和敬业精神,以学费补偿贷款代偿为载体开展责任担当教育[2],培养受助学生诚信处事、感恩励志、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三是利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和节假日开展各类“资助送温暖”或主题教育活动,使资助育人活动更加充满关怀和温度,培养学生爱党爱国、勇于担当、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2.优化资助育人环境建设。高校应围绕资助对象的特点和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加强对受助学生的价值引导、情感激励、品格塑造和心理疏导[3],确保资助育人成效落到实处。一是丰富资助育人的内容与形式,开展各类资助育人活动。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资助政策、选树受助学生典型、通过“榜样示范引领工程”等系列活动载体,讲好资助故事,在学生中营造浓郁的学习身边励志典型努力成长成才的良好校园氛围,切实增強资助育人实效。二是重视优化资助育人途径,激发受助学生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比如,对大一学生入学前后加强资助政策宣讲,坚持经济资助与思想引领、心理健康并重,注重思想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帮扶;对大二、大三学生坚持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培养,注重学业帮扶和能力提升,寓教育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对大四学生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成才观,最大限度地调动受助学生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以实际行动回馈他人和社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梦”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
学生资助体系是一项庞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学生的思政教育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思政教育的影响更具长效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资助与育人有机地融合起来,把 “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思政教育功能的有效实现[4],不断提高资助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思政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奔,张旭亮,王真真.扶志扶智“四位一体”高校发展型资助体系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16-120.
[2]周彩云,陈金波,张冉.新发展阶段高校学生资助的顶层设计和策略选择[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3):110-114.
[3]葛如.新形势下高校院系资助育人质量提升工作路径探析[J].大学生,2021(9):84-86.
[4]蒋文贤.基于资助育人工作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4):72-73.
◎编辑 郑晓燕
基金项目:广东白云学院2021年校级科研项目“高校学生资助与思政教育互融共建的实践与思考”(课题编号:2021BYKY16);广东白云学院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构建‘三扶五育三维度深度融合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项目编号:BYXG20230304);“云梦”职业能力提升辅导员工作室“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项目编号:BYXG20210101)。
作者简介:原慧丽(1983—),女,汉族,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