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防治技术在会宁县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2023-09-07何智荣
何智荣
摘 要 随着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病虫害防治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供选择的防治技术涉及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无公害防治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类型,具有综合、高效、安全等特征,在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改善林业生产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林业生产的顺利高效开展,提升林业生产综合效益,从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入手,对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意义进行简要介绍,结合会宁县林业病虫害现状,从“注重苗木检查与苗木密度设置;加强森林抚育,做好林间管理工作;完善林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丰富防治手段,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等方面总结了相关防治经验。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防治;无公害防治技术;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2.027
近年来,无公害防治技术在众多地区的林业发展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其应用方式与应用效果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结合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的实际情况,分析各种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情况。
1 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1)在人工林营建过程中,树种选择和林木群体结构设置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导致森林生态系统不够稳定,影响人工林的抗病虫害能力。2)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但是,目前在一些地区的林业生产过程中,相应的管理模式不够完善,对当地的林业发展状况掌握不到位[1]。3)缺少对各种新型防治技术、监测技术等的关注和应用,进而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并掌握各种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2]。4)在具体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不注意应用多种防治手段,防治模式较为单一,影响到实际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2 无公害防治技术概述
2.1 内涵
无公害防治技术指的是针对林业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采取各种无害化的防治措施,減少病虫害对植物本身及周边生态的影响,以达到病虫害无害化防治的目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是一种生态化的病虫害控制方式,与以往以化学药物为主的防治技术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化学药物防治所导致的各种副作用,有利于维护林业资源中的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处[3]。
2.2 应用意义
林业是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使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对多种化学药剂的使用,避免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问题。使用化学药物防治病虫害有时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植物的生长,并可能会危害一些对树木生长无害的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在有效控制各种病虫害的同时,实现保护森林资源的目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林业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4]。
3 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会宁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海拔1 500 m,总面积6 439 km2。林业是会宁县的重要产业之一,当地广泛种植各种林木,主要包括山毛桃、柠条、沙棘等落叶灌木,刺槐、山杏、文冠果等落叶乔木,以及侧柏、油松、云杉等常绿乔木。但是,在会宁县林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十分突出的病虫害问题。通过调查发现,病虫害是严重危害会宁县林木健康生长,影响当地林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会宁县林业病虫害类型多样,严重危害林木生长,甚至导致林木死亡,给当地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会宁县以往的林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树木种类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会宁县在华家岭林带进行了人工杨树防护林营建。但是,因为在营林过程中对树种配置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营林树种过于单一,配置不够合理,最终引发黄斑星天牛等病虫害的大面积蔓延,严重危害林区树木的生长,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在林业生产中,会宁县林业部门十分重视病虫害的防治问题。为提高会宁县林业病虫害防治水平,当地积极应用了多种无公害防治技术,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
3.1 注重苗木检查与苗木密度设置
为了从源头上减少各种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林业健康发展,做好苗木的管理工作十分必要。在林木种植过程中,须对栽种的苗木进行科学选择,并对种植密度进行严格控制。1)在选择林区苗木时,会宁县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病虫害防治的需求等,选择了云杉、山杏、山毛桃等环境适应性强、具备良好病虫害抵抗能力的树种苗木[5]。对于所选择的苗木,在种植前进行细致检查,确保苗木未携带病原菌和虫卵。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从根源避免多种病虫害的出现,保证苗木健康生长,有利于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2)在苗木种植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密度大小,以免出现密度偏大,苗木水分、养分、光照和通风不足等情况;或者种植密度偏小,导致林间土地资源被浪费的问题。在具体的苗木种植方面,会宁县结合林区现有林木的土壤条件、通风情况、不同苗木的特点和生长习性等实际情况,设置了合理的种植密度。例如,在山杏种植过程中,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和降水等情况,种植密度为每667 m2栽110株,株行距为2 m×3 m。种植后经积极养护,苗木生长情况良好。3)在苗木种植过程中,会宁县林业部门选择对云杉、山杏、山毛桃等不同类型的苗木进行穿插种植,采取株间混交,以打造立体、完整的生态群落,在实现生态循环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林业病虫害的出现概率[6]。
3.2 优化营林方式,加强林木检查管理
在会宁县以往的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树木种类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类林业病虫害的出现。为此,会宁县林业部门结合当地林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积极优化树种结构及配置情况。1)在林地间穿插种植不同种类的林木,丰富林地树木类型,打造更加多样化的林业生态,加强林地之间的生态循环,利用生物对病虫害形成一定的遏制效果。2)积极改变不科学的营林方式,根据林木对生长环境的需求,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林木和树种进行混交种植,以实现造林地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林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3)及时对病死林木进行清理,补植抗病虫害能力强的适宜树种,营造混交林,降低后续森林病虫害发生风险。通过合理规划和种植,打造出立体化的生态系统,有效增强林木的抵御能力。4)积极引入多种新型林木品种,选择适应能力强、抵抗能力强的林木品种,并且在种植前对其质量进行细致检查,从根本上防止病虫害发生,提高林木移栽后的
成活率[7]。
3.3 加强森林抚育,做好林间管理工作
在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过程中,科学抚育与林间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会宁县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注意结合林区情况,加强森林抚育,并强化相应的林间管理工作。林木的生长过程大多较为漫长,这一过程中,需要积极做好相应的森林抚育工作。会宁县在森林抚育的过程中,选择从苗木期开始细致的抚育。通过定期施肥、浇水、修剪等方式,确保各种苗木的健康生长,并注意合理控制浇水量和施肥量等,以增强苗木抵抗各种病虫害的能力。同时,会宁县林业部门定期组织人力对林木健康状态及林区环境进行实地检查,及时掌握林木的生长状况。针对存在病虫害的林木和林间的杂草,及时进行清理。对于修剪之后的杂草、枝叶等,集中在特定区域进行统一处理,以彻底切断病虫害的传播路径,避免病虫害在林地发生和蔓延。通过科学抚育和养护、管理,逐渐构建起健康、完善的林区生态系统,促使林木实现自我调节,并具备一定的病虫害抵御能力[8]。
3.4 完善林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
为了确保“对症下药”,会宁县林业部门积极开展林区调查,深入了解当地各种森林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了解其具体类型和特点、分布范围等。1)在重点区域布设监测点,采取悬挂诱捕器、实地采样调查等方式,摸清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动态,及时发布虫情信息,为有效防治提供翔实依据。2)积极进行病虫害监测,以准确、及时、连续、系统地掌握森林病虫害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对病虫害未来的发生状况和增长趋势进行预测预报,在森林尚未出现损失时采取综合措施,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防控。3)在病虫害高发的夏季,当地林业部门每天分组巡回对林木进行病虫害监测,做好台账记录工作。4)全市不断加大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力度,重大林业草原有害生物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报体系初步建立,防治检疫管理制度逐步健全,防治目标责任制有效落实。5)制定不同类型害虫防治方案,划定防控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网格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状,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6)在秋季,开展林业有害生物越冬基数调查,形成虫情预测分析报告,为病虫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目前,会宁县已经建立数十个林业有害生物基层测报点,监测覆盖率在95%以上。
3.5 丰富防治手段,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
为有效减轻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损害,2023年以来,会宁县林业局采取多种形式,应用多种防治手段来开展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努力减少虫害对森林的危害。1)会宁县林业局每年针对监测结果,抓住防治最佳时期,连续出动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人员,對森林中的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科学防控,足量喷洒绿色药剂,有效防止虫害的传播和扩散。在运用药物的过程中,在其使用量和配制上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控制,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同时充分考虑到其低毒性。2)积极应用一定的生物防治措施。针对不同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找出最佳药物,实施精准防控,采取生物防治、工程防控(营造混交林)等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控。例如,会宁县油松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油松毛虫为害较为严重。赤眼蜂是油松毛虫的天敌,可以有效降低油松毛虫的总量。因此,当地林业部门积极应用生物防治措施,在出现油松毛虫的区域投放了赤眼蜂,利用天敌灭杀此类害虫,为保护油松林的安全生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生物防治的方法不仅对人和自然界没有任何危害,而且能有效减少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林地内生物多样性。另外,会宁县林业局采用了招引益鸟、以鸟治虫的生态保护措施,制作鸟巢分别悬挂在各林场施业区的重点林分内,为食虫益鸟提供适宜的繁殖场所。
4 结语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林业部门需要高度警惕病虫害问题,并积极做好相应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这一过程中,合理应用各种无公害防治技术,以获得理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十分必要。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意义,以及优化营林方式加强林木检查管理、加强森林抚育做好林间管理等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总之,各地区要紧密结合自身情况,针对本地区林业发展状况及病虫害情况,合理选用各种无公害防治技术,以获得最为理想的防治效果,确保林业生态健康,获取最大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曾玉婷.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实践研究[J].河南农业,2023(2):45-46.
[2] 马秀珍.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与防治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2022(17):124-126.
[3] 王雪芬.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22,16(16):60-62.
[4] 马淑梅.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初探[J].种子科技,2022,40(10):79-81.
[5] 李香香.浅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农药污染问题及无公害防治措施[J].种子科技,2022,40(13):
103-105.
[6] 李明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原因与无公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2(4):133-135.
[7] 张爱平.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及价值[J].河北农机,2022(9):100-102.
[8] 张丽.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和防治方法[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3):147-148.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