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措施研究

2023-09-07张夏娟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绿化环境保护生态

张夏娟

(惠州市龙门生态环境监测站,广东 惠州 516899)

引言

近年来,群众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升,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日渐提高,特别是生态化的居住环境,这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染日渐严重,给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生态环境保护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为顺应城市建设需要,为居民提供好的环境氛围,应积极落实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使用新技术、新手段,及时处理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做好环境污染的防控,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概述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就是相关部门借助多样化的措施方法,对各职能部门的环境预防、治理等工作进行组织与监督。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社会与环境生态的协调进步,建设美丽文明、生态宜居的良好城市环境。现如今,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资源的消耗量也明显增多,也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1]。城市中的生产、生活垃圾数量超出了城市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若不能及时有效的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治理,必然会给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必须要做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这能够打造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并且构建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共生结构。

2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遵循的原则

2.1 先进性原则

经济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作为综合性的工作内容,具有很强的复杂性、技术性和系统性,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中应努力提升技术水平,高效利用新能源、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确保城市化的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好生态环境,有效地防范和治理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强化城市的生态环境修复水平,为城市群众提供生态、健康、宜居的环境氛围[2]。

2.2 法治化原则

法治化原则就是运用城市法律法规来规范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并保证其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完善、系统化的法律法规能够对各职能部门间的管理关系进行协调处理,指导环境保护工作,能够使城市生态环境管理达到较高效率,从而促使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更好地约束、规范企业以及个体的行为,减少环境污染中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几率。如果发生环境污染问题也能够快速、准确地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防止城市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陷入恶性循环中。

2.3 全面化原则

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具体落实过程中,相关部门应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保证相关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将城市经济建设与实际需要密切联系,转变过去单一的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制度[3],极大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促使城市实现持续、健康地发展。

2.4 协调性原则

当前,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管理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在城市经济项目建设前,需要先客观分析生态环境的保护情况,在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基于协调性原则而言,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要将预防与防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进一步约束和规范城市企业、个体的生产、生活行为,避免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同时积极落实污染治理措施,预防与治理齐抓共管,彻底解决过去城市经济建设造成环境恶化的情况,逐步修复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5 民众参与原则

过去一段时间,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中,社会民众的积极参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此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中,应坚持民众参与的原则。利用城市民众的力量全面地监督城市生态环境,及时发现城市中影响生态环境的行为[4],并采取现代化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民众积极参与其中,不仅能够使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更加高效,也能够强化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理念。

3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做好环保宣传工作

为了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环保宣传工作,让更多人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将线上与线下宣传结合起来,通过互动性的活动让公众积极参与其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理念。政府部分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化管理制度,完善宣传体系建设。基于环保普法活动积极做好生态城市建设以及环保工作。优化环保工作监管机制[5],吸引更多人投入到生态环境管理中。

同时,相关部门应积极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优化生态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奖惩机制,使企业、个体能够严格遵守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各行业对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认识和重视。此外,做好环保宣传,调动群众力量参与其中。如工业企业,要有完善的污染源企业环保信用体系,对企业的环保信用值进行准确记录。定期组织这些企业进行法制宣传,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向其普及相关知识,加强执法。运用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措施,鼓励群众积极融入到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中,借助群众的巨大力量实现良好的城市生态管理效果。

3.2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为使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更加深入,达到良好的效果,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度建设,使环境治理效能得到提升。要从过去的后期污染防治转变为从污染源头进行防治,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实现精准的污染治理,结合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需要,确定管理标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对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不足进行处理,促使城市生态管理实践工作有序推进。健全闭环管理体系,依据标准化的管理流程,调度城市生态各环节,优化目标闭环工作制度,对已有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不足进行优化,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与此同时,建立网格化的服务体系,发挥城市中电力、水务等职能作用[6],建立生态环境的微观治理体系。形成驱动型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鼓励省、市、区等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将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民众自治相结合,使生态环境治理顺利升级转型。此外,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基于数据化体系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数据,建立重点的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控制区域,进行数字化、常态化监管,实现城市生态的精细化管理。

3.3 强化法治建设

为使生态环境顺利实现法治化建设,需要以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支持,以使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实现依法、精准的污染治理。严格履行生态环境的保护职责。基于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止、环境噪声防治以及水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权力,明确规矩、划分清晰的界限。以完善的法律制度实现污染治理的效果和效益,利用严谨的法治措施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进行处理解决。

首先,将城市生态环境的行政建设纳入到法治轨道中,对地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政府规章制度等进行优化,健全行政管理制度,让行政效率以及政府公信力得到提升。其次,对生态环境部门的责权清单制度严格执行,实现行政执法治理,依据法律法规建设生态环境损害补偿制度。最后,推进生态环境方面的“放管服”变革,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升级转型。严格审核城市排污许可证的质量,完善新增污染源发证制度。将环评质量落实到实处[7],加强健全,基于信用监管对各种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全面监督管理城市生态环境、做好污染源防治治理。通过规范性的行政文件,积极进行行政执法体系改革,将生态环境方面的改革制度落实到实处。

3.4 加大社会资本的投入

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管理的财政投入,还需要发挥社会资本的力量,使其积极的融入到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政府要完善财政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对污染治理、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投入。与此同时,建立多样化的生态环保投入制度,创新融资方法,努力实现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此外,对于企业,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税收减免等,提高企业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积极性。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其中,加强环境治理、管理方面的人才投入,发挥政府的引导带领作用,对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人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生态环境管理的联合工作制度,推进生态环境管理工作,让生态环境管理更加多元化。此外,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管理队伍建设,定期组织生态环境管理人员做好专业化的教育培训,使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得到提升,并做好现代化的管理配置,使管理更加精准。

3.5 加强技术方面的支持

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中,技术上的限制也是管理工作效果不佳的重要影响要素。由于新型生态环保技术的投入力度大,回报周期长,加之技术成熟度不高,使得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无法实现,为此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管理而言,技术问题是其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首先,优化城市规划生态管理技术,在当前的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中,不合理的开发用地造成绿地面积减少,生态结构惨遭破坏,对于这一问题要将城市规划与生态管理统一起来,通过规范化的规划设计进行解决。

基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要求,做好地块的用地控制、环境容量管理、城市设计引导等,结合不同地块、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过程,基于相关规章制度以及量化标准,让城市规划用地与环境保护达到和谐统一的目标。其次,清洁能源技术。为促使“双碳”目标顺利实现,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降低高污染、高排放等生产行为,就需要积极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常见的清洁能源涉及太阳能、风能、电能等。

在城市资源消耗、污染排放中,汽车尾气是比较典型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购车优惠,降低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减少城市中温室效应的出现几率。最后,垃圾无污染处理技术。在城市建设中,垃圾、废水随时产生,会对城市市容、环境管理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要重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不仅可以进行垃圾分类,还可以通过填埋、焚烧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实现资源的持续、长久利用,积极推广使用堆肥、低温碳化、回收利用等技术[8],将还有利用价值的垃圾,如纸张、塑料、金属等进行回收再利用,使其再次发挥自身优势,不仅解决了垃圾问题,也实现了再资源化的效果。

3.6 提高城市绿植覆盖率

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中,绿化建设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结合城市发展实际做好绿化建设,政府职能部门应从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等情况,结合绿化建设管理制度增加绿植覆盖率,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形成良好的景观环境。首先,明确具体目标。结合城市建成区内绿化覆盖率超过36%,绿地超过31%的原则进行建设,使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得到提升。完善生态功能制度,对人居环境问题进行优化。其次,在城市绿植建设中,要加强树木的种植,种植多元化的植物、保证其总量合适、分布合理,形成美好的城市绿地景观。同时积极恢复城市受损、闲置生态景观。结合绿化重点,利用本土化资源,积极建设地区绿植系统,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资源绿化制度,使城市的生态功能得到优化。最后,在城市区域中,按照修路、绿化、形成景观的思路[9],加强对城市典型区域的覆盖。

城市中的园林绿化部门在规划设计中,要将违规建筑拆除,加强绿植种植,对绿植查缺补漏,形成立体化的绿化造型,让城市绿化中乔灌木数量达标,道路绿化满足要求,积极推广建设林荫停车场建设,提升公园中绿地半径的覆盖率。在城市郊区要建立生态屏障,在功能分区的交界位置建立绿化隔离带,对各种绿地优化配置,改善城市生态治理效果,让整个城市的绿化水平得到提升。

4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是人对环境产生最直接、最强影响的区域。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工业生产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也深受关注和重视,为使城市居民获得健康、舒适、宜居的环境氛围,就需要积极推进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将生态环境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上,将其与城市建设规划结合起来,保证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提升,达成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猜你喜欢

绿化环境保护生态
环境保护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