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思考
2023-09-07陈柯默
☉陈柯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一)鼓励学生求知,创新教学模式
问题意识对小学生思辨精神的培养有积极意义,其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以及学习兴趣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思维更加敏锐、活跃,乐于钻研学习,能够沉浸其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通常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激发学生课堂活跃性、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问答互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问答互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将学生注意力集中于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专注度。此教学方式也符合新课改理念,通过多种方式将被动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主动求知过程。教师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时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导方式才能够激励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助于问题意识的养成,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程度起到正向作用。
(二)改变数学课堂,调动学生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倾向于教师单向输出学习内容,学生被动接收,因此学习效果和课堂氛围未达到理想状态。现采用问题式引导教学,将有关课堂知识的问题抛给学生,鼓励学生挖掘问题信息,利用课堂所学进行解答。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将问题视作极佳的学习素材,灵活运用获取解决办法而非限制思路的考查测验,鼓励学生对问题的产生抱有积极态度,避免消极情绪出现。问题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愉悦接受数学知识,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此外,在对问题进行分析解读的时候无形中发挥了问题作为学习材料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打开思维,突破答案局限,有效使用学习素材解决相应问题。通过问题贯穿课堂,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强化师生互动,将课堂变为生动有趣的知识竞技场,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大兴趣[1]。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鼓励学生提问,主动探究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积极探寻有效途径建立问题思维。鼓励学生学会提问,转换课堂角色可作为方法之一。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问题的回答者,需要对数学概念、教学内容有基本了解,而想要提出合理问题,则需要学生充分深入理解课堂知识,融会贯通,全面发动思维从而产生有效问题。与此同时,教师也应保护学生探索欲望,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主动发问,从易到难,逐层递进,避免学生产生挫败消极情绪,并进行适宜的引导、积极的鼓励,促使学生在问题中不断探索知识,发现学习的乐趣[2]。
例如,在开展《认识图形》教学活动中,教师先画出不同形状的图案,然后鼓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进行互动交流。有学生提出“这些图形分别叫什么名字”,教师解答后继续引导学生发问。通过一步一步细致发问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图形的概念,深化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在解答学生问题时不必急于给出答案,可以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方法让其自行探索进而得出更多结论产生新的问题。在此案例中,学生对图形的几何特点进行测量,了解图形的四边相等、图形的中心是什么等知识,无形中渗透了基本的数学概念,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兴趣。在学生难以继续提问找不到问题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新的问题给予学生思路和方向,结合课堂知识和学习素材培养学生自主求知的习惯,加快转变课堂被动学习的状态,促进学习内容的良好吸收。良好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合理有效地积极引导,在逐步渐进的思维开发中养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奠定数学思维基础,为后续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给出趣味问题,发现不同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动活泼,注意力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吸引,因此在培养问题意识时,教师应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保持学习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要通过对问题的加工吸引学生进行解答。例如,将数学计算公式、概念、几何问题等进行组合处理,帮助学生高效记忆相关知识点;借用问题串联知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自动代入所学内容,一方面将知识学以致用加强巩固,另一方面充分集中学生注意力于课堂,提高知识吸收效率。
充满趣味的教学问题会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问题提出的同时,学生也会在脑海中产生新的问题,通过对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答,运用相关知识点实现学以致用,还能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3]。例如,进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教学时,教师融入趣味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具体来说,可以将问题的情景设置在小动物的果园中,让学生通过变换果园的周长来探究面积问题。学生在此过程充分调动所学知识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如何对果园进行面积计算、不同形状的图案采用什么面积计算公式等。在学生相继给出答案后,教师延伸知识点,进行其他图案面积计算问题,加入对圆规、直尺等数学工具的使用,将课堂建立在生动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走进数学殿堂。随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愈发浓厚,可以逐渐自行提出问题并借助思考产生答案,无形中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课上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师作为课堂环节推动的重要角色,一定要鼓励学生不单单“会听课”,更要“听懂课”,将学生由做题者转变为出题者,视角的改变、思维的切换都是将知识活学活用的绝佳机会。
此外,若课堂时间允许,或者可在课下时间支持学生对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分享,以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可借助趣味问题促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并采用适宜的引导方式将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使其保持对学习的热情。由此可见,利用趣味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具有良好效果,对学生的知识运用也有极佳的帮助效果。
(三)调动兴趣,形成问题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万事万物都新鲜好奇,教师应抓住此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借助学生特性培养其善于提问题、会提问的良好习惯,为学习以后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甚至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打击作用。例如,教师提出难度不适宜的问题,其目的主要是进行课堂环节的过渡而非真正给予学生自我思考的机会。此类教学问题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进而导致课堂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激发其对数学的探索欲望,从而使其产生继续挖掘问题、持续创新的内在动力。
例如,进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时,教师可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说出一个自己认为的最大的分数。在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思维迅速调动,同时也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疑问——“如何确定分数的大小”“分数线上下的字母分别表示什么”……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教师及时整理接下来的问题,将问题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整体的知识点框架。随着学生探究热情逐渐激发,教师将问题导入下一个方向——“分数的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在此过程,部分学生表达自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例如认为分数是整数的一种表示方法等。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应给予鼓励,同时,也需要学生根据课堂知识提供依据证明。在一来一往的问题交流中,学生能够跟随教师节奏一步步靠近知识点,在教师营造的开放轻松氛围中积极进行问题探索解答。培养问题意识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环境,鼓励学生在问题中求解答案,在答案中创新问题,循环往复充分理解知识内涵,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四)设计问题,不断求知
开展教学任务时,学生接触到的学习材料有限,仅为课本和教师提供素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应注意给予学生创造力展现的机会,结合课本问题及知识点进行新问题的创造,充实课堂内容、拓宽思维边界、打破教材局限,为切实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问题意识产生创造良好氛围。在课堂中,教师适当放权,给予学生主导课堂的尝试机会,让学生在反思中梳理课堂内容,通过自我归纳整理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理解。数学教学需要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设计,从而使其进一步掌握知识点,深化课堂内容[4]。
例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活动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线段,开发学生思路,让学生尝试用线段进行图形的创造。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组员间进行思维碰撞,共同学习。有些学生将三条线段拼接成三角形,进而产生问题——三角形具有何种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代入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多种类型的图案,丰富三角形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趣味。教师再继续将线段数目扩展,当四条线段进行组合时产生“正方形”,学生的组合使线段之间角度发生改变,由此新的问题产生,不规则的四边形有什么名称……在学生的自由创造中开发出惊喜,在新的知识被触发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习效率。看似发散式课堂偏离了数学教学内容,但是却让学生思维得到开拓和创造,从长远来看,数学思维的养成远比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重要。在进行更为复杂的数学问题或者其他问题时,需要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尝试,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整理、组合从而获得新的思路。例如几何图形教学过程中,对图案的拼接、拆分、重组塑造学生学习数学的思路,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有助于日后更深入的学习。
(五)学生主导,自由发挥
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存在教学理念上的偏差,认为将问题和答案提前设置好,简单让学生参与互动即可满足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鉴于此,教师需要及时转换课堂主导权,鼓励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对知识进行发散思考。若继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那么学生的问题意识将很难得到提升,学生的思维也无法得到有效锻炼和拓展。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不要限制学生的自由发挥,予以学生充分的尊重与肯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工作。具体来说,教师可在适当情况下给予学生更为丰富的教学材料,例如关于数学发展史、古今中外经典教学案例等,利用有趣的素材吸引学生注意,并引导学生借助更多的材料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拓展学生提出问题的思路。
教师可采用古代经典数学问题启发学生思路,例如,《九章算术》中的“百僧百馒”问题,一百个馒头分给一百位僧人,老僧人每人分得三个,小僧人三人分得一个,若刚好分完则老僧人和小僧人分别有几位。该问题恰似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意在开发学生思维,同时引入故事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在进行解决的时候,学生需要充分理解题意,对古文进行翻译从而提取问题实质,然后采用列方程式或其他数学解题方法进行处理。古今中外都有十分经典的数学问题可供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尝试解答,教师不必拘泥于课本的问题,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充分感知到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蕴含数学光芒的深刻意义。在多次解答数学难题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悄然养成,通过不断在问题中获取信息点和解题关键实现思维拓展,培养敏锐的数学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应采用平等的视角开发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潜力,鼓励学生迎难而上与问题进行博弈。此外,让学生定期对所学知识及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解题思路,以此为基础再行开发拓展。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合理科学的引导以及学生探究兴趣的驱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将学生视作一无所知的孩子,应该采用平等的视角给予学生探索知识、表达自我的机会,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力,注重培养学生阐述问题、表达思路的能力,在分享数学技巧时,须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的锻炼,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表述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