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研究

2023-09-07苏寿宁

小学生 2023年19期
关键词:助学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苏寿宁

信息技术也成为小学语文学科常用的教学工具。多媒体、“互联网+”、线上学习平台等均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载体。将现代新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整合,旨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元信息传播形式与手段,帮助学生细致揣摩阅读内容情感、体悟阅读结构要素、挖掘阅读深层次内涵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交互性、情境性、开放性特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先进教学工具促学生阅读能力发展。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意义

(一)提升教学精准度

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有效提升教学的精准度,促使教师教学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目标得以深度落实。一般来说,教师的理想化教学预期与实际教学表达存在一定差异。要使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其作用,就需要教师精准化落实教学措施,尽量使教学过程符合预期设想。现代信息助学工具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能为教师的语言指导构成有力补充。因此,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阅读教学,能有效提升教学的精准度。

(二)增强学生理解力

以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有效增强学生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发散。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呈现方式与内容丰富多元,具有声境结合、互动启思等作用。丰富的内容与形式能启发学生阅读思考,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促使学生将阅读问题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将信息内容与阅读内容相关联。

(三)获得高效学习方法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整合,能给予学生学科学习方法的启示。首先,现代信息技术中蕴含着高品质阅读资源,学生能在信息助学的过程中挖掘多元自主阅读渠道,获得线上检索阅读资源、丰富阅读观点的途径;其次,现代信息技术中蕴含着丰富的阅读教学资源,学生能通过检索关键词的方式自主获取高效阅读技法。简言之,以信息技术助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原则

(一)适配性原则

适配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时,能选用适合的信息呈现形式和内容,提升信息助学工具与课堂教学目标的适配性。现代信息技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适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资源量广泛。教师在选择助学内容时,首先需严格把控助学材料的品质,尽量选择直观生动、紧扣教学主题、富有趣味性和审美价值的材料;其次,教师需在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深度探究所选助学内容与教学设计意图的适配性,使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发挥最大化育人作用。

(二)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小学生学龄、学段、认知水平与信息技术的呈现形式、内容两个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思维飞速发展的阶段,学段与学段之间认知水平与兴趣爱好差异较大。教师在设计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课堂的整合策略时,需充分考虑这一点,遵循针对性原则,有针对性地设计信息技术助学工具,以此提升教学整合的有效性,切实提升课程建设品质。

(三)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信息化阅读教学时,需规避信息技术滥用问题,避免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依赖性。首先,现代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频次不宜过高,形式不宜过多,避免主次颠倒,喧宾夺主;其次,信息技术所呈现的内容需保留一定启发思考与独立探究空间,不宜过细过全,避免学生产生思维惰性。简言之,教师需遵循适度性原则,精准把控现代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尺度。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策略

(一)以信息技术创设主题情境,构建整体感知

情境是阅读教学中必要存在的教学要素。情境以“情感”为纽带,能建立起学生与文本之间、与教师之间的真情交流。以主题情境作为小学阅读课堂的情境导入,能激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为学生建立蕴含审美感受、主题体验的整体性阅读感知。在情境创设环节,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文本中的议题、情感、事件、场景、人物等要素创设声境结合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在情境中获得美的体验,汲取重要阅读信息,充分拓展人文联想,激发阅读兴趣,为后续正式阅读做好学习准备[1]。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活动中,本课教学内容为脍炙人口的经典童话。在实际生活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具有多元主题文学、艺术形式。教师在教学前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主题情境,促使学生对本课阅读内容构建整体性感知,初步培养阅读兴趣。教师找到舞台歌剧《卖火柴的小女孩》,该曲目中,小女孩以歌唱的形式抒发对悲苦生活的情感和对火光中多种美好事物的憧憬。优美的舞台画面和旋律,能使学生初步了解童话故事情节与情感意蕴,营造浓厚的童话氛围。在信息技术的情境导学作用下,学生能以积极的情感投入课文阅读,对故事情节产生整体性把握。

(二)以信息技术归纳文本重点,辅助直观讲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以直观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阅读重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也是必要存在的学习方法。信息技术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提炼文本教学重点、辅助学生阅读理解、积累高品质复习材料等作用。在阅读讲学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多元阅读信息的演示文稿,将与讲学重点有关的信息归纳为书面文字、思维导图或表格,增强学生理解能力。信息化内容是教师语言讲学的有力补充,能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解读教师所授的阅读重点内容,达到高效讲学的教育目的[2]。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花钟》一课教学为例,为使学生深度把握本课重点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辅助直观讲学。如:讲解课文第一段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找到文中第一段描写的多种花卉开花时的摄影图片。图片不仅包含着花朵绽放时的形态、外观信息,还包含着变化的天色信息。学生能通过画面信息的对比感受本段阅读内容蕴含的意蕴,了解不同花朵盛开时间的差异,在脑海中形成阅读画面。再如:讲解第二段“昆虫传播花粉”这一段落时,对这一自然现象形成直观、深刻的解读,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昆虫传播花粉”的主要方式和原因、能传播花粉的几种常见昆虫等常识。为佐证讲解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虫媒花授粉的过程》微课程视频。通过信息技术,学生能深度把握阅读重点,产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之情。

(三)以信息技术剖析阅读细节,渗透阅读方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会通过启发提问、任务群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剖析阅读文本的细节。为使学生突破思维困境,增强对阅读细节的把握,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微课程视频等启思工具,拓展文学常识、歌曲等,帮助学生打开思考疆域,跳出固化思考范畴;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造境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体验感学习工具,使学生在模拟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感悟,引发创新性思考。学生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信息助学启发,在课后时段仿照教师的教学设计,自主检索与阅读文本相关的内容,形成个性化自主阅读学习路径。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白鹅》一课教学为例,在阅读细节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帮助学生深度剖析阅读细节,感受信息助学的一般方法。如:学生在分析“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一句时,对于“大模大样”的含义理解不明。教师在向学生详细解释“大模大样”一词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京剧中净角出场的亮相动作和大鹅走路的体态,以对比观赏的方式引领学生把握二者的共性。学生能在对比分析中形象生动地感知形容“大模大样”的行为状态,形象地感受白鹅“大模大样”的走路方式,深度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将信息技术用于剖析阅读细节,不仅能渗透阅读重点,帮助学生领会阅读内涵,还能向学生渗透画面联想、经验解读、信息助学等适用于独立阅读理解的一般方法。学生能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下获得高效阅读的方法,进而增强阅读能力。

(四)以信息技术拓展阅读资源,丰富阅读视域

新课标背景下,拓展学生课外阅读视野,是语文阅读课堂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现代信息技术中蕴含丰富的拓展阅读资源,基本满足学生自主阅读需要。在实际教学整合中,教师可以将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优质线上阅读渠道分享给学生,例如,古诗词主题APP、知了阅读馆、豆瓣读书网等。优质线上阅读渠道能鼓励学生课后展开自主阅读,自觉积累阅读量。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主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推荐优质阅读篇目,例如,借助演示文稿展示课堂群文阅读材料,借助微课程视频播放整本书阅读简介、推荐书单等。学生能在拓展阅读教学的作用下拓宽个人阅读视域,发现更多阅读文本类型,在自我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稳定的阅读偏好。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教学活动中,本课阅读内容围绕一代名相蔺相如和良将廉颇的故事展开,描述了两人之间生动的故事。为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视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老将廉颇的故事,回顾廉颇的一生。借助文本向学生渗透“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并为学生找到多位名人对蔺相如的历史评价。例如,司马光云:“相如抗节不挠,视死如归,卒欺秦王而归璧于赵。”《世说新语》中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学生能在多元文本信息、群文拓展阅读的作用下深度把握二人在历史上的形象、地位和功绩,认识到“刎颈之交”的内涵。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学生阅读视域能获得进一步丰富。

(五)以信息技术支撑活动教学,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活动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抓手,起到激趣、导读、培养积极阅读情感等作用。活动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整合,能利用信息技术之便为学生营造活动氛围,提供必要的技术性支持。例如,在举行表演类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白板和多媒体设施为学生同步播放背景音乐和场景画面,帮助学生迅速投入阅读情境,展开对白表演;再如举办阅读交流类会议时,则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播放纯音乐,营造和谐、安宁的阅读活动氛围。将信息技术融入阅读活动中,能为阅读活动赋能,提升学生活动参与和配合的意识,促使活动教学取得热烈反响。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一课教学为例,本课教学旨在指导学生选择《四大名著》中的经典篇目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动力与兴趣。其中,《红楼梦》中出场人物众多,情节富有隐喻和深意,人物关系庞杂难懂。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时存在一定认知难度。为突破学生认知困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读书会,请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进行对话阅读。为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故事背景有深切体会,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多版本《红楼梦》的影视片段,请学生仿照片段进行角色演绎,提升对名著的理解力。教师可以播放红楼梦人物关系与经典片段解说,立足旁观者视角渗透人物形象。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随机暂停播放,结合人物说话时的微表情、微动作展开内心解读,深化学生对该名著阅读思路的觉知。学生能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一步激发阅读表演兴趣,以积极的情感参与表演活动,形成热烈的阅读氛围。

综上所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整合,可以从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呈现形式和功能作用两个方面入手。教师可以立足价值功能角度,初步确立以信息技术助学工具为学生构建“读前感知—辅助讲学—锻炼实践力—普及方法—丰富视域—营造氛围”的教学格局。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检索阅读资源,展示优秀案例,剖析文本细节,归纳文本重点,创设主题情境,全面支撑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增效。

猜你喜欢

助学阅读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爱·帮扶·助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