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2023-09-06陈志群占三辉单凯

系统医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胆总管胆道胆囊

陈志群,占三辉,单凯

盐城市第六人民医院(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盐城 224000

胆结石作为临床中多见的一种结石类型,在患病后患者一般表现为腹痛和发热症状,有的患者还会有剧烈的绞痛感[1]。胆结石容易诱发胆管炎、胆囊炎疾病,如果治疗不够及时,可能会对其肝功能产生影响,诱发严重感染问题,对生命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威胁[2]。对此疾病来讲,手术是治疗的有效方式。以往一般运用开腹手术治疗,其运用的时间较长,结石清除的效果比较理想,结石残留问题发生较为少,但是会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上的损伤[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作为新手术疗法,主要是运用腹腔镜设备和胆道明确结石情况,进而针对性地治疗,可弥补传统手术弊端,仅仅做出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治疗,手术之后患者恢复速度比较快,而且出血量比较低[4]。基于此,本文选取2021年1 月—2023 年3 月期间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8 例,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8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 例。研究组中男20 例,女14例;年龄30~78 岁,平均(47.93±4.35)岁;病程3.9 个月~12 年,平均(5.78±1.96)年。对照组中男18 例,女16 例;年龄31~77 岁,平均(48.04±4.44)岁;病程3.7 个月~21 年,平均(6.09±1.8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满足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诊断标准[4]者;满足手术指征者;配合度高者;自愿参与者。

排除标准:合并重大疾病者;手术不耐受者;中途退出者;严重脏器疾病者;胆管炎急重症者;既往存在腹部手术史者;入院休克者;腹腔或胆囊粘连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开腹术式。给予患者全麻支持,在其右上腹位置做出10 cm 左右的切口,在将其胆囊摘除之后,切开胆总管,处于直视状态下,运用取石钳将结石取出,运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胆道,间断全层缝合胆总管切口,将T 管引流置入其中,后关腹。

研究组采取腹腔镜+胆道镜手术疗法。给予患者全麻支持,运用常规的四孔法将Trocar 操作系统、腹腔镜设备以及手术器械设备置入,处于腹腔镜设备探查的状态下,对胆囊和四周组织状况进行观察,将胆囊三角解剖,夹闭胆囊动脉以及胆囊管,将胆囊游离到胆总管,在十二指肠上方大约1 cm 位置的胆总管前壁切开大约1~2 cm,将胆道镜放置其中,对胆总管中的结石大小、数目以及位置等进行观察。运用网篮完成取石操作,对胆道进行冲洗,处于胆道镜之下,明确结石没有残留,胆管通畅之后,将T 管放置其中,对胆总管切口缝合,在把胆囊切除之后,将其放入标本袋中经过操作孔将其取出,对腹腔冲洗后关腹。

1.4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包括显效(结石症状消失,生命体征与血象恢复正常,相关检查阴性);有效(临床症状有部分消失,生命体征与血象基本正常,相关检查部分转阴);无效(症状与检查指标均无改善,病情呈现出进行性的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出院时间。

肝功能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0~40 U/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40~125 U/L、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0~40 U/L。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和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对比()

?

2.3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对比

研究组术后各项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对比[(),U/L]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对比[(),U/L]

?

3 讨论

目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患病率提升,同时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病率也比较高[5]。临床中诸多的研究指出,此疾病出现和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相关,例如餐后零食、运动缺乏、不吃早餐以及过度肥胖等[6-7]。需尽早地给予患者治疗,确保其身心健康[8]。调查发现此疾病患病率明显提升,胆结石疾病治疗过程中,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主要是运用中医药实施治疗,手术治疗方式包含开腹疗法和微创疗法[9-10]。其中,开腹手术疗法为对各种腹腔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在胆结石治疗中时间比较长,在治疗中会直接切除胆囊,根除病灶,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理想[11]。但是在手术之后的恢复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创伤大、失血量高以及术后并发症多等劣势[12]。同时,手术操作会对其下丘脑-肾上腺轴产生刺激,不同程度抑制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种正常生理反应[13-14]。现阶段,伴随医疗行业逐步的发展,精准医疗理念被提出,进展迅速,处于此背景之下,腔镜技术在临床中运用广泛,而且技术在逐步地成熟,明显拓宽微创手术的运用范围[15]。

本研究中,分析传统术式和腹腔镜+胆道镜术式的效果,发现双镜术式可降低手术的创伤性,研究组疗效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研究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初次下床活动、胃肠功能恢复、出院时间分别(68.34±6.03)min、(10.50±2.05)mL、(1.65±0.34)h、(7.51±0.85)h、(6.61±1.20)h、(4.16±0.76)d,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可视的状态下,更为明确腹腔中的状态,判定组织状态,提升手术的准确度,减少手术操作对脏器和组织产生的损伤,手术的安全性有明显的提升,预后效果理想。同时,运用此种手术治疗方式在完成胆囊切除之后,可将胆总管切开后将结石取出,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出现的风险[16]。因为此种手术治疗方式是运用小切口的方式开展手术,不但可确保手术可顺利地进行,亦可降低手术的创伤程度,在手术之后患者可快速恢复。尤其是与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方式对比,手术之后引流并不需运用T 管,明显提升手术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同时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方式下创口比较大,在完成操作之后,需对皮肤与皮下组织实施逐层处理和缝合,操作中需注意不伤及到脏器,缝合需规范,这会使得操作的时间明显比微创手术治疗方式长。而腹腔镜+胆道镜手术治疗方式操作相对繁琐,但手术的视野较理想,各类操作的精准度较高,能够缩短手术治疗的时间。腹腔镜+胆道镜手术可通过小切口进行作业,在手术中可实施电凝止血,同时操作的精细度较高,能够保护邻近的血管组织和器官,减少出血量,亦可规避脏器受到牵拉,手术切口出现的疼痛感较低,可加速术后恢复的速度[17]。减轻患者疼痛感,可尽早地下床活动,促使胃肠蠕动性迅速地恢复,使患者尽早排气,饮食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下,提升机体康复的速度。外科手术治疗中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之上,预后作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术后AST、ALP、ALT 分别(32.69±3.78)、(86.54±7.42)、(30.69±2.16)U/L,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陈健[1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研究中研究组有效率为96.72%,高于对照组的85.25%(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8.52±5.56)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8.65±4.56)h、住院时间(5.65±2.55)d 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ST、ALP、ALT 分别(33.69±3.53)、(88.26±9.35)、(31.64±4.35)U/L 均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胆道镜手术方式可弥补传统手术后的恢复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创伤大、失血量高以及术后并发症多等劣势,还可明显提升疗效,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道镜手术方式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手术指标,预后理想,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胆总管胆道胆囊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