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元素影视活态传承

2023-09-06宋毅铮

文化产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夏布活态影视剧

宋毅铮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更是连接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正面临消亡的困境。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给非遗的传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以“媒介情境理论”为理论支撑,从梅罗维茨提出的新媒介—新情境—新行为这一观点出发,结合当下影视剧中非遗的呈现,探索影视作品促进非遗活态传承的路径,研究非遗影视化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讨论非遗如何通过影视化更好地适应环境,以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全球化背景下,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些依靠传承人口口相传的非遗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而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给非遗传承带来新的机遇。

美国传播学家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一书中提出了“媒介情境论”的概念,他认为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必然会产生一种新的情景,而新情景的产生则会使人类的行为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随着影视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家族式传承的非遗有了新的呈现方式和传播途径。

近年来,从一些影视作品中可以发现非遗元素,影视剧中的非遗元素开始具有某些象征意义或叙事作用。例如,在以往的影视剧中,一些非遗茶品和传统戏曲以使用和欣赏为主,而2019年的《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具体讲述了泾阳茯茶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都挺好》具体阐述独具特色的苏州评弹,还有其他影视剧中借用非遗突显人物性格,都证明了非遗开始融入现代生活。影视化使非遗拥有新的文化语境和使用场景,促进了非遗的活态传承。

原国家文旅部非遗司副司长、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马盛德强调,非遗最重要的是“世代相传”和“再创造”,阐明了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将以“媒介情景理论”为理论支撑,从梅罗维茨提出的新媒介—新情景—新行为这一观点出发,总结当前非遗传承的困境,结合当下非遗影视化的具体实例,探索影视媒体促进非遗活态传承的路径,研究非遗影视化对非遗传承的作用,讨论非遗如何通过影视化更好地适应环境,以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非遗的传承困境 非遗传承群体受限

非遗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但目前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现象明显,传承人青黄不接,导致非遗传承举步维艰。因此,如何突破传承群体的限制“活下去”成为非遗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影视作品作为传播文化信息的载体,逐渐成为扩大非遗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非遗传承场景受限

前文提到,非遗以人为核心,但其在传承过程中往往以地域、民族为界限。对于界限之外的大众来说,非遗如同置于博物馆中的精品,非遗传承场景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一书中指出,“一种媒介的长处,导致一种新文明的诞生”。因此,为非遗传承创造新媒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影视作品成为非遗传承的媒介,势必会产生传播“新场景”,这种“新场景”是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模式”。影视化的非遗元素作为新传播媒介出现使非遗传承场景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非遗传承行为受限

由于非遗传承群体和场景的限制,非遗的传承行为也受到限制。比如,过去原住民在上下山过程中创造的山歌号子作为一种民俗习惯,延续至今仅剩表演这一种传承方式。大多数年轻人对非遗的认识与接触仅停留在博物馆中,缺乏传承的动力。

非遗的活态传承强调“世代相传”和“再创造”,因此非遗传承不是强行保存已经过时的技艺,而是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将新科技、新观念融入非遗传承中,创新非遗传承路径,带动更多年轻人传承非遗。

非遺元素影视化活态传承 新媒介:赋予非遗新活力

1959年,麦克卢汉发表了题为“电子革命:新媒体革命的影响”的演讲,并指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媒介即是讯息。”追溯“新媒体”的概念,可以发现其最初强调的是新的介质。因此,可以粗略地认为新媒体是一种可以传播信息的新介质。近几年,影视剧中的非遗元素不再是装饰性符号,其开始具有叙事功能。例如,《当家主母》中以缂丝生意为叙事主线,《如懿传》中以绒花寄托患难情。由此,可以认为当下影视化的非遗元素成为传播非遗的新介质。

古老的非遗通过影视作品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生产性保护,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为非遗营造了一个可以超越时空的传播场域。最典型的就是作为流量代表的古偶剧也开始加入非遗元素。

以2022年的仙侠剧《苍兰诀》为例,该剧独具匠心地将非遗元素融入仙侠剧的创作中,5大中国非遗艺术加盟创作,32种非遗传统工艺呈现,更有27位非遗匠人亲自指导,体现在服化道的方方面面。团扇、檀香扇、苏绣、漆艺、玉雕……其中不乏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非遗元素出现,例如,主角下凡时所穿的服饰是由非遗夏布制作而成的,根据主角的人物性格,夏布的样式也有所不同,观众可以轻易地通过衣着对人物进行了解,夏布在剧中具有一定象征作用。夏布生产可追溯到东晋后期,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据张公县王氏家谱记载,夏布制作技艺可上溯至清代雍正年间。2008年,“荣昌夏布织造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夏布制作技艺传承人匮乏,面临失传的困境。影视剧为夏布创造了一个新的使用场景,其不再是躺在博物馆中的珍品,而是可以穿着的物品,这改变了非遗在大众心中的刻板印象,使非遗有了时代气息,走进了大众的生活。

同样地,其他非遗通过影视剧进行呈现时,在承担叙事功能的同时也创造出了新的使用场景。作为传播非遗的新介质,影视剧打破了固有的时空壁垒。

此外,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关键在于唤起大众参与非遗传承的积极性。影视剧作为传播非遗的新介质,可以更好地满足大众对非遗的新需求。例如,在《都挺好》中,苏州评弹出现后,年轻人开始追求体验苏式生活,更多苏州非遗得到了年轻人的关注;还有古装剧中常用的绒花也逐渐进入古风爱好者的视线。这些新需求的产生让大众不再只是非遗的“观赏者”,而是成为非遗的“传承者”,真正实现了全民共享非遗活化利用成果。

不论是影视剧成为传播非遗的新介质,还是作为非遗观赏者的大众成为非遗传承者,都在不断证明新的传播介质的出现赋予了非遗极大的活力,实现了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其让非遗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

新场景:实现非遗去魅化

正如前文提到的“一种媒介的长处,导致一种新文明的诞生”,创新非遗的传播媒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影视化的非遗元素创造的传播“新场景”区别于传统以时间地点为基础的场景,其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模式”。影视化的非遗元素创新了非遗传承形式及传播场景,在仙侠古装剧特定的片段中彰显东方气韵,如团扇和绒花等非遗元素是目前仙侠古装剧展现东方之美的点睛之笔,还有人们大婚时使用的珠宝团扇,不同人物手持的不同团扇展现出了女子不同的美。影视化的非遗元素不仅在剧中创造了一个非遗的使用场景,更为观众创造了一个非遗的使用场景,让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非遗。影视化非遗元素的运用使得观众生活场景与非遗传承场景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近些年,以团扇和绒花为代表的非遗在影视剧中出现并非偶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将非遗元素影视化是非遗传承的必然趋势,其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是借助新媒体缩短了非遗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将非遗置于新媒体环境中,使非遗传承有更多可能性。例如,抖音发起的“抖转新遗”活动,用抖音记录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展现独特的技艺,让传统成为流行,让非遗“年轻化”,让更多人可以近距离接触非遗,从而实现非遗去魅化。

新行为:推动非遗的传承

通过梅罗维茨提出的“媒介情境理论”可知,新媒介会产生新的场景,而场景的变化势必会引发新行为。因此,非遗传播新媒介的产生使非遗传播场景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改变了大众的行为方式,进而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古装仙侠影视剧中出现的苏绣、绒花、团扇以及锦画漆盒等非遗元素看似只是简单的服化道,实际是非遗融入大众日常生活的证明。非遗传播场景的转变直接影响了非遗传承的形式。

西南大学赵军其学者曾论述:“网络媒介的产生不断冲击着人际传播的形态,人们在生活中行為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图景发生变化。”同理,非遗活态传承需要大众参与,而媒体的责任是唤起大众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二者的结合必然会引起非遗传承环境的变化,进而使大众的行为发生变化。

近年来,影视化的非遗元素创新了非遗的传播形式,各头部视频公司开始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例如,腾讯视频上线的以“相识已9,你最珍贵”为主题的会员九周年系列活动,将非遗工艺与经典IP跨界联合,邀请19位非遗大师将精湛的非遗技艺与经典IP相结合,打造出了独一无二的非遗作品,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

影视化的非遗元素不仅改变了非遗原有的传承场景,更通过多样化的载体改变了年轻人对非遗的刻板印象,使非遗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为人们了解和学习非遗提供了有效途径,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及活态传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前文的讨论可知,非遗元素的影视化呈现是未来非遗传承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形成影像传播与非遗保护的双赢局面。因此,未来以非遗为典型代表的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创新呈现形式,不断改变传播场景,突破原有的限制,让文化在共享中传承。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夏布活态影视剧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伍艳辉夏布山水画作品欣赏
夏布遇上扎染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活态文化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