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途径研究
2023-09-06☉王允
☉王 允
小学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受到小学教育基础性与启蒙性的影响,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也应立足于学生基础素质能力发展去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年龄尚小的学生来说,语言表达能力是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关键能力,同样也是学生发展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必需素质。对于此,教师就应立足于基础学段学生的这一切实成长发展需要,加强对有效语文教学策略、方法的研究力度。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助力学生朝着更远、更为广阔的方向发展。[1]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关键的。但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来看,大多数的语文教师会将教学重点集中在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上,导致学生只会读写、不会听说。因此,为确保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语文学科教学实现发展与提升,首先也是最为关键的就是要转变教学者的语文教学认识。对此,笔者就自身的语文教学经验,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性展开了如下思考。
(一)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与“文字”的有机结合。语言与文字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语言在前,文字在后,语言能力的提升是学生发展文字能力的前提条件。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都会将阅读与写作视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旨在提高学生文字理解能力与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而且学生的文字能力是建立在良好语言能力的基础之上的。这就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常会出现“不会走,就要跑”的学习问题。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立足点展开教学设计,学生便能够在多元活动中得到运用、表达、沟通、交往等综合语言能力的锻炼,从而为学生文字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助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与增强。
(二)有利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小学生的年龄普遍处在7~12岁的区间内,正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相较于其他学段的学生,小学生更迫切需要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与有效交流。如此,才能够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与社会性发展。但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相对较少,学校与课堂便成为了学生进行语言交流、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在小学教育阶段,有效利用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工具性,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某种意味上就是为学生的语言交流与人际交往打造空间。并且,小学语文知识多为基础性语言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做好了铺垫,让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更多方式展开语言的交流沟通,将自己的所感所想正确表达出来,实现与他人的有效沟通,得到社会性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打造良好语言交流氛围,调动学生语言表达欲望
制约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学生存在害羞、害怕、紧张的心理情绪。[2]对于此,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要基于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营造与构建轻松、和谐的语言交流氛围。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畅所欲言,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
1.加强师生沟通,启迪学生心智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小学生普遍具有模仿能力强的年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常会有意无意地效仿教师的言行举止[3]。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时,便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此来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民主和谐的语言交流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积极主动地进行表达与交流,在语文课堂中实现畅所欲言、敢疑敢问。
例如,在“长大以后做什么”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首先就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引导作用,用流利的普通话娓娓道来自己成为一名光荣人民教师的经验,以饱满、积极的教学情绪与态度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的情绪,促使学生在理解教师语言的过程中,对教师形成更为鲜活的印象,生成喜欢教师、憧憬教师的积极情绪。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置疑问:“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想成为一名孕育祖国花朵的‘园丁’,那么同学们,你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呢?”以和蔼可亲的语气向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展开对未来的想象,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长大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清楚地阐明为什么要成为这样的人的理由。在学生表达自身所感所想时,教师则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条件,并以赏识激励的眼光鼓励学生,赞许学生的想法,以此来有效地消除学生的紧张、害羞情绪,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更好、更有条理、更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2.小组合作交流,激活学生兴趣
不可否认的是,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交往更容易促进与推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成长发展。[4]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营造优异语言交流氛围时,就可针对学生的这一语言发展特点,灵活巧妙地应用小组合作机制,让学生在小团体、小组织中敞开心扉,实现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表达与交流。
例如,在“有趣的动物”口语交际中,教师就可在全面把握学生实际学情与语言能力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基于“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对自己喜爱的动物进行描述,和同学交流沟通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正确描述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动物的感情。听的学生则可对说的学生进行提问或补充,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在一来一回、你一言我一语的语言交流中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
【教学实录】
魏天成说:“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狗。我家就养了一条黄色的小狗,我很喜欢它。它长了一双豆豆眼,浑身毛茸茸的,冬天抱着十分温暖。夏天来了,小狗没办法像人一样天天洗澡,所以它现在臭烘烘的,但是即便如此,我也很喜欢我的小狗。”
辛月说:“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乌龟。但是我妈妈害怕爬行动物,所以我暂时没办法养小乌龟。小乌龟身上有着绿绿、厚厚的壳,如果它想的话就可以把四条腿都缩回龟壳里,我认为它这点最可爱。”
…………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与调动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会在沟通与交流中初步学会与人交往、与人交流的语言交际技能,这对促进与推动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加强语言能力教学指导,促进语言表达意识生成
以氛围与环境等外部因素调动学生语言表达兴趣后,教师就要着眼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指导。小学生,尤其是低学段学生的语言基础较为薄弱,这就使得其在实际的语言表达、交流中常会出现多种语病、对于一些语言运用技巧与方法的运用也并不熟练。如不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不但会影响学生语言使用、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同时还会导致学生因语言表达频频出错,出现不爱开口说话、不爱与人交往的情况。因此,教师就必须要从学生实际语言基础出发,合理地优化语言运用技巧与方法的指导,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水平。
一方面,可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增强学生的语感。语感是学生语言表达意识生成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深化学生语言感知的主要手段便是“读”。由此,教师就可立足于语文教材课文,让学生在朗读、品读与美读中得到语感的深化,并在课文中收获正确的语言表达技巧。
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时,教师首先就可以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自主朗读与合作朗读中初步感知与体会课文中所描写的各种自然声音的美,并通过朗读2、3、4自然段,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其次,引导学生展开细致品读。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从课文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细致品读。有的学生选择了文章第二段有关“风”声音的描写,在品读过程中,便会掌握从微风到狂风,由小及大地正序语言表达技巧;有的学生选择了文章第三段有关“水”声音的描写,在品读过程中,便学会利用拟声词表达声音的语言表达方法与修辞、拟人、排比等修辞表达方式……最后,组织学生进行美读。让学生一边朗读课文一边想象课文中用语言文字勾画的大自然景色,体会文中书写的大自然乐谱,从而在深化学生语言感知、提升学生语言理解感悟能力的同时,有效地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够善于聆听大自然之声,观察大自然之美。
另一方面,可基于语文写作教学,以写提炼学生的语言。写作是发展学生语言表达技巧能力的关键,能够有效地凝练学生的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意识与能力。故而,教师就可抓住写作教学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仿写与随笔的方式提炼学生的语言,减少小学生语言表达中常出现的赘述问题。
仿写。在教学《金色的草地》一文后,让学生基于自己的朗读、品读、美读的语言感悟,模仿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进行仿写,促使学生在仿写中掌握更多的修辞手法与语言技巧,在日常的语言表达交流中也能够像写文章一般字字珠玑。
随笔。基于大单元教学视角,在教学《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等几篇童话后,让学生基于童话的结局展开想象与联想,先抒发自己对童话结局的畅想,再将自己的想象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在作文中,以此来有效地锻炼与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促使其在想象力的加持下展开自由自主的语言表达交流。
(三)积极组织多样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与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交往交际。因此,教师在组织与设计教学活动时,就要以促进学生知行统一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目标,去开展多样化的语言表达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语言表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教学《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几首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古诗后,教师就可以“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为话题,展开语言表达活动,让学生以演讲、说话、辩论等多种方式围绕“中华传统节日”展开语言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在深化学生传统文化认识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提升。
总而言之,信息时代的来临,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语言表达能力、语言交往沟通能力越强的人,越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掌握话语权,实现进步与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优秀语文教师,就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与教育事业趋势的变化,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去锻炼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营造优秀语言交往氛围出发,积极开发与挖掘多种可利用的语言教学资源,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感悟、感知与理解能力,并合理组织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活动,拓宽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途径与范围,让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表达、有效沟通,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