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路径

2023-09-06冯素文

小学生 2023年5期
关键词:体态跨文化教室

☉冯素文

美国外语教学协会规定,文化素养是外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提升文化素养,务必对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因此,教师在展开英语教学时,不应再以传统的教学“套路”制约学生的发展,给学生留下对英语学习的刻板印象。而是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这一语言背后的文化,尤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面对身心发展尚为稚嫩的小学生,教师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首先就要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以培育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先,使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语言学习的意义,积极实现自身的学习价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基于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感受到英语学科的魅力,由此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实现英语能力与素养的逐步发展。

一、利用体态语言,加深文化理解

体态语言,也可称其是身体动作语言、言语语言或人体示意语言等,是一种借助肢体语言来婉转表达自身观点的一种沟通渠道,同样是一种隐形社交文化[1]。然而,体态语言并非无迹可寻。在与他人沟通互动的过程中,如果对话者眉头紧锁,常常意味着当下的沟通出现障碍或者遇到麻烦;对话者眉头较为舒展,意味着这是一次愉快的谈话;对话者竖起大拇指,往往传递着佩服、鼓励或者赞扬的情绪。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体态语言,同时以此作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信号,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这样也更易使学生及时作出回应。教师运用体态语言向学生传达文化理解中的重点,更能迎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可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加深其对文化的理解,也使得教师的英语教学更加便利,为后续的文化认知引导创造了重要条件。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8《Happy New Year》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正式系统学习英语的时间并不长,因而其还处于摸索和熟悉英语学科的阶段。对此,教师应当积极抓住学生好奇心、探索欲较强的关键时期,以其学习兴趣的养成为目的,促进其对外国文化的初步了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一开始便为学生精心创设了过年的情景,旨在帮助学生尽快了解西方人的过年方式。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对其所创设的情景进行展示,便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国外过年的氛围。在一个情景中,两个学生在路上偶遇,其中一个学生向对方热情洋溢地说“Happy new year!”,另一个学生则快速作出回应:“Thank you,happy new year too.”在另一个场景中,当一个女孩子送给另一个女孩子新年礼物时,是这样说的,“Happy new year,this gift is for you.”在学生观看完这些对话情景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练习,并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背景。首先,教师提出:“我们在过年时,与人打招呼、拜年都有什么样的动作?”学生纷纷回答,并做起了相关的动作。此时,教师便提出,西方人在沟通过程中出现的耸肩动作,往往代表着“I don’t know”或者一种无奈的情绪。当谈话者竖起三个手指,表达的是赞同的意思,即“OK”的意思。在学生了解这些行为文化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创设相关的场景,并试着融入教师所讲的体态语言知识。

基于此,学生很快互相合作,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并在反复的练习中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从而真正掌握体态语言。在此过程中,学生也简要表达了自身对异国交流中体态语言的看法,实现了对异国文化的进一步理解。

体态语言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交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渗透体态语言知识,让学生了解西方人士的行为习惯。在此过程中,教师组织对话训练,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也会更深一层。

二、调整教室布局,营造文化环境

在我国,无论英语课堂、语文课堂还是数学课堂,教室的布局往往是一样的,即在教室的前部以及后部各有一块黑板,在其两侧出现的往往是名人名言或者学习用语,这在无形中会形成一种相对沉闷、压抑的学习氛围。但是在欧美国家,教师非常注重环境的创设,往往将教室布置得犹如展览会一般,借助环境的力量使学生放松,并产生愉悦的心情[2]。

为了更好地实施跨文化渗透目的,教师也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积极借鉴这一措施,尝试通过调整教室的布局,增加英语语言元素,例如增设“英语角”,张贴双语名人名言等形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文化环境。在此环境熏陶之下,学生对异国学校文化的氛围了解便会更加深刻,从而使其仿佛置身于异国课堂,因而更能从心底全面了解异国文化,也使得自身的英语学习倍感轻松。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8《At Christmas》时,由于圣诞节是西方非常重要的节日,因此教师若以此为突破口,结合国外学生教室环境的布置习惯,为学生模拟一个本土语言的学习环境,定能缩小学生与课堂的距离。

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步骤对教室的环境重新布置:首先,将原本的课桌摆放模式调整为U 型摆放,专门腾出中部的位置,便于学生参与活动,也可以拉近师生间的物理距离;其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大量和西方文化相关的素材,并利用打印机打印出来,为学生专门设置一个文化阅览“窗口”,学生可自由随时随意浏览。例如,针对本单元的主题,教师可以为学生大量搜集圣诞节文化知识,同时鼓励学生亲自设计一幅与圣诞节文化相关的手抄报或者其他作品,并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允许学生自由参观。这一环节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增长,更是基于节日氛围的营造,将异国文化的创设展现到极致,令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最后,教师结合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西方国家的交流习惯展开对话互动。教师向学生提问:“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Christmas?”学生可根据学会的短语、句型回答教师的提问。基于此,教师借助环境的暗示力量,实施跨文化培养便可以水到渠成。课后,教师还可提议学生在教室中的“英语角”进行对话练习,进一步互相探讨西方的节日文化,促进其对西方文化的深度了解。

环境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通过在教室布局中融入更多的西方文化元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在环境的濡染下,学生更容易接受西方文化,也更容易沉浸在英语的氛围中。

三、根据西方传统,发掘英语素材

在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没有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中式英语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有效利用。事实上,中西方存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学生身处母语交流的环境,自然会形成不同于西方的语言交流习惯。因此,教师需要明确的是,只有在学生了解这种差异性的前提下,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英语和他人交流。例如,中国人的名字都是姓在前,名在后,但是西方人却截然相反,是名在前,姓在后,这是非常典型的文化差异。由此可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对比中西方文化,将一些常见的差异性直接、高频地向学生提起,促使学生渐渐在心中形成清晰的对比,以此感知文化差异带来的表达差异,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1《Our school subjects》时,学生不仅要学习与学科相关的单词,还需在与同学的交流中,运用相关词汇与句型表达自己的喜好。对此,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英文学科名称,如Chinese、Math、PE、Music 等,并再次询问学生具体的课程安排。接下来,教师利用多媒体设施为学生展示一幅来自美国学校的小学生的课程安排表,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将其和本班的课程表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异同处。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美国小学生课程表上有很多陌生的科目,例如社会学、语言课、西班牙语、艺术等,而且,课与课之间安排极为紧密,学生并没有课间休息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

此外,教师也可为学生展示德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小学生课程安排表,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在观察以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思考题——Why are the curriculum arrangements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相 对而言,这样的话题对四年级学生而言,在理解方面容易造成困难,因而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与了解,明确异国课程安排的意义,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积极对比,从而理清思路,概述自身的观点。同时,教师也应从文化的层面引导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网上的资料,结合课中教师的引导与建议,试着写一篇小作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培育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东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异同。在对比过程中,学生的文化意识将逐步萌芽并产生文化探索的欲望。

四、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学习主体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明确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把握了自己的学习地位,才能在课堂上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发挥自己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实现与教师的有效互动。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是关注学生的最终分数,还应当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掌握情况。由于学生大多喜欢新鲜有趣的教学模式,为了调动学生的文化求知欲,教师同样需要采取极具创新性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建立学习信心,甚至对英语文化产生憧憬。而在这种憧憬下,学生才会乐于进一步探索英语世界,从而推动英语教学向前发展。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5《How old are you?》时,教师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展开交流,以口语练习为目的,掌握相关的知识,并从中感受到西方日常对话交流的特殊习惯。对此,教师特意为学生设计了场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形式令学生瞬间产生了激情与动力。而教师所要做的,便是在其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以便其扮演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需要运用本课的核心句型“How old are you?”“I am…”进行对话。在学生表演完毕后,教师要求台下的同学试着回答一个问题,“刚刚所展示的全部都是和年龄相关的对话场景,请问有什么区别吗?”通过回忆同学的表演,有些学生能够注意到,中西方在询问年龄的方式上是不同的。在中文的对话场景中,往往会因为谈话的对象不同而调整说话的方式;但是在英文的对话场景中,不论对方的年龄大小,全部都可以用“How old are you?”进行提问。在角色扮演的氛围中,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培育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正如案例中,教师通过角色扮演,为学生展现出完全不同的语言环境,也让学生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接触和了解几乎为零。而掌握一门语言的关键就在于通晓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因为如果对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学生永远不可能掌握这门语言的精髓。如果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陌生感十分强烈,就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自信的建立。对此,作为教学引导者,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英语做好充足的准备,充分认识到培育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实现更为有效的英语教学。本文探索并提出了四种具体的培育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之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宽广。

猜你喜欢

体态跨文化教室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