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科学应用
2023-09-06李金虹
☉李金虹
英语教学是学生进行语言交流、信息交互以及知识交汇的探究平台,自然也是学生之间进行传情达意、思想沟通以及心理慰藉的生命空间。可见,英语教学具有非常高的探究性、交流性、合作性以及体验性。因而,教育游戏具有非常高的契合性与兼容性,教师可以将语言交流活动融入教育游戏之中,为学生提供复合型信息刺激。因此,教师深度探究教育游戏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促进英语教学走向提质增效、理念创新与科学转型。[1]
一、教育游戏的概念简析
教育游戏属于主题游戏活动,具有突出的游戏性、知识性、实用性与教育性等特点。以游戏活动为人性化施教的物质平台,以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为指导思想,科学实现游戏性、知识性以及教育性的三元平衡,打造品质化、体验化以及高效化的育人环境。因此,教育游戏是一种趣味性、人文性、多元性与高效性的复合型认知空间,能够给予学生良好的认知体验、情感刺激与情绪感染,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求知热情以及探究动机。[2]
二、教育游戏应用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教育游戏应用于英语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一个游戏化、趣味化、知识化以及教育化的快乐认知环境,帮助学生在主体参与、积极交流、合作探究中获得良好的认知体验与兴趣激发。因此,教育游戏应用于英语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与能动作用,为英语教学提供强大的主体支持与智力保障。
教育游戏应用于英语教学有助于英语教学走向设计化、策略化、游戏化与体验化,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还能够充分释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够帮助学生实现高效认知与快乐成长。[3]因此,教育游戏应用于英语教学能够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
三、教育游戏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教师不仅要探究教育游戏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契合性与重要性,还要深度考量教育游戏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提升英语课堂的人性化、趣味化与实效化。
(一)利用教育游戏渲染人性化氛围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游戏渲染开放自由、轻松快乐的人性化教学氛围,给予学生良好的感官刺激、情绪感染与心理诱导,切实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教育游戏是主题性游戏活动之一,自然能够为学生带来良好的教学情境,切实推动学生进入大脑高度兴奋的认知状态之中,也能够焕发出学生的生命活力与主体能动。因此,教师要利用教育游戏渲染人性化的活动氛围,提升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关注度、参与度、实效度。[4]
例如,在冀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2 Lesson 8《 TV and phone》的教育游戏活动中,本课第一部分的题目是“What do you do at home?”涉及“I help my mum and dad.I watch TV after dinner.”等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家居环境下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分别去扮演“爸爸”与“妈妈”,并让学生三人一组地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活动,且进行角色轮换。同时,学生还要在教育游戏活动中说出:“I clean the floor at home.I clean our car with my father outside.I wash the dish with my mother.I talk with my parents.I make the bed for my parents.I tell stories to my parents.I play some games with my parents.”这样,学生就会在以“What do you do at home ?”为主题思想的教育游戏活动中强化“父母的客观存在”,也强化了学生在家居活动过程中对爸爸妈妈的关注度以及信息交流频度,尤其是学生与爸爸妈妈之间的思想交流与情感交互。因此,教师创设的以“What do you do at home ?”为主题思想的教育游戏活动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浓浓的家庭氛围、温馨感受与关爱意识,自然能够有效感化、启迪与教育学生。
(二)利用教育游戏调控自觉化状态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游戏的娱乐性与体验性去激发学生的猎奇心理意识与积极心理品质,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固定在英语教学活动之中。这样,学生的认知思维就会在教育游戏活动的持续刺激下顺利开展,主观能动性与生命发展潜能自然也会处于激活状态,从而为英语教学活动做好了最充分的主体准备与状态调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游戏推动学生进入自觉化认知状态,使其全神贯注于英语教学活动之中,夯实英语教学的群众基础。
例如,在冀教版四年级下册Unit1 Lesson 1《How are you ?》的教育游戏活动中,本课第一部分内容的题目是“A new teacher”,第二部分内容的题目是“A new friend”,教材内容多是教师的自我介绍、学生的自我介绍以及彼此间的简略问候语。为此,教师可以立足教材内容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分别扮演“Mr.Wood”“Jenny”“Danny”以及“Steven”。这样,四人一组的学生角色扮演游戏活动就会将所有的教材内容涵盖其中,以此有效提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印象与探究效果。而且,学生还会在自我介绍、简略问候、主动交流中强化自身的积极交往意识、乐观开朗思想、关心对方观念、文明礼貌习惯等,从而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个性品质以及道德觉悟产生积极有益的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创设的四人一组角色扮演活动拥有较多的台词与角色交流,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交流空间与表现机会,自然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刺激他们的主体认知状态,从而为英语教学提供主体支持。
(三)利用教育游戏创设主体化活动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游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机会、表现空间与交流途径,引导学生开开心心地成为体育游戏活动的行为主人。这会使学生在强烈游戏刺激下释放出强大的参与积极性、认知主动性以及交流自觉性,充分展示生命活力与主体能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游戏创设主体化活动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张扬个性、展示才能、表现自我、快乐成长的生命认知空间,助力学生的游戏认知与快乐交流共同发展。
例如,在冀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3 Lesson 13《Beijing is great》的教育游戏活动中。本课第一部分的题目是“I love to travel”,介绍了Li Ming 在“北京”进行旅游的一些信息,如the Palace Museum、Tian’anmen Square、the Great Wall。为此,教师可以开展“击鼓传花”游戏活动,被选中的学生需要使用英语说一些关于“北京”的信息,例如the Summer Palace、the zoo、Wangfujing Street、the Bird’s nest、the water cube 等。学生可以立足本人的信息储备以及知识积累,自由表述一些关于“北京”的相关信息,如旅游、体育、购物、参观等活动内容,借助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英语课堂上创设出高密度、高频度、高强度的英语信息交流。这样,学生就会在主体信息交流中积累下更多更好的关于“北京”的相关信息,自然能够有效丰富学生对“北京”的信息积累,切实培养学生对“北京”的关注意识、热切心情与关心情结,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师立足教材内容创设的“击鼓传花”游戏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主体交流中积累关于“北京”的语言信息,也能够教育学生热爱“北京”。
(四)利用教育游戏提供快乐化体验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游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认知感受与情感体验,切实挖掘出教育游戏活动的娱乐价值与游戏功能,借助学生的快乐体验强化学生的认知兴趣、求知热情与探究动机。这种教育游戏活动就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与诱导力,使其感受到认知的快乐、交流的乐趣、表现的激情以及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游戏为学生提供快乐体验,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冀教版五年级下册Unit1 Lesson 3《Who is singing?》的教育游戏活动中,本课第一部分的题目是“Is Jenny singing?”,本部分内容的活动角色主要是“Li Ming”与“Jenny”,因而非常适合学生开展情景对话活动。为此,教师应立足教材内容将课文中的四幅图画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为学生的情景对话创设与课文内容完全一致的教学情境,也易于学生使用课文内容进行语言交流活动。为了提升情景对话的刺激性,教师可以实施比赛教学,让学生两人一组地进行情景对话与比赛活动,以此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体验性与刺激性。这样,学生就会两人一组地进行情景对话,生动演绎火车车厢内的一段情景,提醒学生在公共场合要轻声细语,注意文明礼貌。因此,学生不仅能够在教育游戏中获得快乐体验,也能够有效培养社会公德意识与自律观念。
(五)利用教育游戏建构高效化过程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游戏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调控主体认知状态,提升认知思维能力,并获得良好认知体验以及释放主观能动性。教育游戏活动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奋剂与加速器,能持续激发学生的参与体验、认知情绪以及主体心理,能够帮助学生释放出源源不断的认知活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教育游戏打造一个充满笑声、激动、快乐的生命乐园,建构一个科学高效的认知空间。
例如,在冀教版六年级上册Unit4 Lesson 20《Christmas Tree》的教育游戏活动中,本课第一部分的题目是“Let’s put up a Christmas tree!”,课文内容是关于“圣诞树”的布置活动,尤其是“礼物”这一节日元素能够启迪与教育学生,对人要有关爱意识与感恩意识,因而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为此,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上为学生提供一个美丽的圣诞树以及一些礼物,利用直观刺激的图画信息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与快乐氛围。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分别扮演“Li Ming”“Jenny”与“Danny”,利用圣诞图片进行分角色扮演活动,切身体验“圣诞树”的装扮过程,掌握西方圣诞节中隐含的“奉献、给予、感恩、助人”等生活正能量。因此,教师创设的分角色扮演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圣诞树的设置,了解西方节日文化。
综上所述,教育游戏是一种具有高度开放性、趣味性、知识性与教育性的复合型教学活动,能够给予学生良好的趣味诱引、参与体验、动机激发与习惯培养,帮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快乐。因此,教师立足英语课堂教学,积极将教育游戏活动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并利用教育游戏渲染人性化氛围,调控自觉化状态,创设主体化活动,进而为学生提供快乐化体验。这样,学生就会获得一个游戏化、主体化、体验化以及高效化的认知环境,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帮助学生真正成为英语课堂的认知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