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新闻整合实现融媒体中心信息传播增值

2023-09-06康龙雷荣牛敏

中国记者 2023年5期
关键词:特刊延安市延安

□ 康龙 雷荣 牛敏

整合是一种高层次的新闻编辑手段,是编辑通过对各类信息资源,按照新闻要素表现出的某种关系、某种联系、某种逻辑,对其进行编排组合和提炼升华,以求突出主题,深化新闻内涵,将原有信息中所包含的延伸内容挖掘出来,实现信息增值。

一、新闻整合的三个理念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不盲从,不失声,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做好做深整合文章,不断提升内容质量,做强媒体立身之本,实现媒体突围破圈。

一是引导正确舆论。延安市融媒体中心积极改变照搬模式和“拿来主义”,不是对文件材料、会议报道、通稿简报等简单照搬,而是以受众为中心,体现用户思维、做好传播服务,将其中最具新闻价值的新闻要素进行整合,使其更具传播价值。在传播过程中,受众可在海量信息中一眼看到最想看到的。特别是在一些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敏感事件中,准确、及时进行报道,可及时消除人们的顾虑,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二是树立媒体权威。延安市融媒体中心增强担当意识、回应群众关切,杜绝虚假信息、守牢媒体底线,以整合为手段,传播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传递有用有趣有效的服务信息,让新闻报道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用有细节、有故事、有情感的新闻报道,把最能打动人心的画面呈献给受众,不断提升媒体公信力,让“关键时刻看党媒”“热点事件看党媒”成为共识。

三是推动融合发展。延安市融媒体中心旗下的《延安日报》调结构、补短板、出精品,整合资源、整合内容、整合流程,摒弃同质化内容,策划正能量选题,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在碎片化时代提供有深度的信息,在浅阅读时代提供深层次的思考,助推媒体转型升级,促进媒体深入融合。

二、新闻整合中策划思维的体现

一般策划着眼于对未来新闻资源的敏锐捕捉和预判,而整合则是对于已知新闻和现有新闻资源的再利用、再包装。延安市融媒体中心按照整合要精、整合要全、整合要深的标准,对编辑提出整合是责任、整合是能力的要求,力求精细精准策划,精心整合编发,努力使新闻报道及时、新鲜、有深度,彰显出整合策划的良好效果。

(一)具有敏锐的价值判断能力

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延安日报》整合资源,抓住共性,凸显亮点,推出特刊《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延安文化艺术成就巡礼》,以《艺·歌飞扬——信天游儿永世传唱》《艺·鼓动地——鼓“舞”天下威震八方》《艺·舞翩跹——欢腾秧歌扭出红火》《艺·声遏云——唢呐声声天籁传音》《艺·曲和众——弹弦说书艺苑奇葩》等14篇特稿,向全国人民展示了艺术之花在革命圣地尽情绽放的绚丽图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延安市融媒体中心推出24个版的特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小康看延安》,以全景式的视角,用时代的眼光记录历史,全面展现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延安人民感恩奋进的精神风貌,表达延安儿女热爱党、歌颂党、感恩党的心声和情感以及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二)具有前瞻策划能力

2022年10月26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安考察。延安市融媒体中心及时安排部署、整合策划,在前期精心采访编排,走访梁家河村、杨家岭革命旧址、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等地,记录延安人民牢记殷殷嘱托,用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奋斗的幸福历程。后期宣传报道向纵深延展,第一时间回访推出《延安革命旧址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回访之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回访之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考察回访之走进南沟村》等稿件,推出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再回延安的温暖细节》《一颗红红的大苹果》等视频节目,多角度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延安行的点点滴滴,重温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凝聚不断前行的动力。

(三)具有综合处理能力

2020年国庆特刊《延安等你来》、2021年五一特刊《延安胜可游》、2022年《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献礼延安市第六次党代会》特刊,突出版面编排美观、文字新颖准确,并以影像、视频、新媒体等形式,实现分众化传播,为受众喜闻乐见,让新闻具有可读性、趣味性、收藏性。

三、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优化组合

整合是对原有素材进行后期的深加工、再创造。基于新闻报道真实性原则,这种深加工、再创造可大大补充、解释现有新闻事实,为新闻素材注入报道思想,让新闻事实呈现最佳传播形式,达到最优传播效果。

(一)“整合”出新意

媒体要在一些重大事件及热点报道上,围绕受众关心问题整合内容,对各类同质新闻进行排列组合、重新集纳,利用不同的编排方式和配套稿选取,在海量信息中为读者剥离出高价值的信息,体现媒体本身的报道导向和新闻研判,提升媒体整体的“价值量”。从2019年起,延安每年举行“5·23”音乐节,活动规模宏大,精彩纷呈。为使活动深入人心,影响深远,延安市融媒体中心通过整合、策划,用现场直播、专题报道、活动侧记、人物专访、理论文章、记者言论等多角度、多形式展示活动开展情况及背后的故事,开设《重温〈讲话〉精神 共促文艺繁荣》理论专版,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专题,刊发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座谈会发言选登,专栏“红色记忆”刊登《毛泽东为什么要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专访,《大美为民 初心永在——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周年之际》等,让受众对“5·23”音乐节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二)“整合”出深度

春节是我国古老而传统的节日,在春节的诸多习俗中,食俗是重要的一项。春节美食大多蕴含着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祝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鸿运当头、万事如意。《延安日报》整合各种名菜佳肴,推出《舌尖上的春节——延安人的“年·味”》特刊,邀请读者在这舌尖上的年味儿里感受延安味道,探寻陕北经典菜里的特色文化。2022年终岁尾,《延安日报》回首一年来发生的新闻事件,那些令人难忘的人和事历历在目,于是编辑梳理一年来的感人瞬间,以那些充满向上的力量为主题,编发了《2022,那些向上的力量》专题报道,再现那些温暖、留住那些感动。

(三)“整合”出观点

和上面同质新闻素材整合叠加不同的是,更高层次的“整合”,是通过对各类新闻资源的再挖掘,从新闻素材推导出新的新闻观点。这种“整合”能极大地拓展宣传的报道面,使新闻报道不再囿于直接采访的局限。在深度报道的探索中,延安市融媒体中心逐渐形成了“消息(通讯、评论、侧记)+短视频+记者手记+图片+H5”等“组合拳”,即在重大新闻事件、重要新闻活动中,要有采集中心采写的政务消息、有编辑部推出的言论、新媒体中心摄制的短视频,或者有宣教中心采写的深度报道,在报纸重要版面,电视重要时段、新媒体第一时间刊播刊发,凸显报道主题,形式报道观点,引导受众舆论。每年的全市两会、市委全会以及重要活动、重要事件,通过积极整合策划,及时发表社论,凝聚干群合力,迅速形成传播效应。比如,2022年,延安发生了什么?我们见证了什么?在《延安日报》整版推出《2022,延安“不一般”》,整合出延安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县域经济乡村振兴等八个“不一般”的特质,再现了延安人民发扬延安精神,埋头苦干,笃行不怠,勇毅前行,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起到了凝心聚力、鼓舞士气的作用。

猜你喜欢

特刊延安市延安
延安市关工委:用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换届后,乡镇班子干事状态观察——以延安市96个乡镇班子为例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延安市文物古迹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
走进延安
两会特刊
奥运特刊
奥运特刊
两会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