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运动疗法干预哮喘的研究进展
2023-09-06张冠男王苓冰
张 兴,张冠男,王苓冰
(1.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2.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00 ;3.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3 亿哮喘患者。其中3% ~10% 为重症哮喘,进行相关治疗产生的费用约占所有哮喘的50%[1-2]。环境、气候、生活习惯等均为哮喘发病的影响因素。当患者处于哮喘稳定期时,需要进行肺部功能训练,以免其病情急性发作。进行情绪、心肺功能及机体敏感性的训练有助于稳定患者的病情,而运动是增强心肺功能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哮喘属于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运动可诱发或加重哮喘症状,因此很多哮喘患者不敢运动,但运动量减少会使运动能力变差, 身体素质下降,而这又会导致患者在更低的运动强度下就可能出现哮喘发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事实上,运动训练可以改善哮喘患者的运动耐受情况,虽然对哮喘患者静息肺功能的改善不明显,但可以提高哮喘患者的心肺功能。最新的研究显示,运动训练可以减轻气道的炎症,改善哮喘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发作时间、焦虑、抑郁的症状及生活质量[3]。
1 中医学对哮喘的认知
哮喘属于肺系呼吸道疾病,直接影响着人的生活状态和身体健康。此病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4]。中医认为,哮喘的病位在肺,可涉及诸脏。肺、脾、肾、肝、心五脏皆可致哮喘发作[5]。哮喘的中医学表现为胸闷、气短、喘气、慢性咳嗽、恶心上逆、素体消瘦、营卫不合、水液代谢失常、胃口不佳、过敏、鼻炎等。相较于现代临床医学分析,哮喘在中医学中的辨证更详细且更宏观。哮喘在中医学中可分为两类病证:哮证、喘证。病机分为外感、内伤。在中医学中,哮喘属于结合病,哮为表证、喘为内伤证。哮作为哮喘的外在表现,主声;喘作为内在损伤表现,主脏器功能。哮证的病机以痰气互搏、阻塞气道为主,以有明显的哮鸣声为主要表现;喘证的病机以肺失宣降、肾失摄纳为主,以呼吸困难、肺部有明显闷感为主要表现。外感主要是以外邪、饮食、情志、素体为要素,可出现宿痰伏肺、痰阻气道、气道挛急等表现,其与哮证相辅相成;内伤在哮喘病症中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类,也是与现代临床医学诊断有着明显差异的一类。内伤常表现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肺肾两虚、肺脾两虚、肾失摄纳,其具有严重内科慢性疾病的特征,可导致肺部的升降功能受损,使得上、中焦气机不畅,上胸部肿胀,严重者胸部肋骨会出现变形(俗称鸡胸)。内伤后期,由于肺部升降功能严重受损,肺部功能虚弱,无法将气机通过三焦的渠道向下传递,使三焦水道功能受损、太阴开合气机进出比例失调,造成大便排泄不畅、水利失调。在此基础上,气机的失调使得肾无法获得相应的气,肾长期处于供需失调状态,肾的摄纳功能由此降低并逐渐丧失,由此造成肺肾两虚。内伤造成的哮喘存在向下不利、向上不足的特点,因此患者大多可见形体消瘦、胸部变形等症状。
2 哮喘的中医学运动疗法
剧烈运动会直接诱发哮喘症状,有些患者会因此而逃避运动锻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哮喘患者由于呼吸功能不足、身体出现代偿,可引起体态变形、肌肉含量不断降低以及心血管健康状况下降等情况,这会增加患者易疲劳和出现呼吸困难的概率,同时也会导致哮喘患者参加运动训练变得更加困难,造成恶性循环。拒绝运动对哮喘的预防及治疗都没有任何益处。运动可以改善哮喘患者的气道免疫功能和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提高身体素质,是十分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但其对于静息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有待观察。最新的研究显示,运动训练可以减轻气道的炎症,改善哮喘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发作时间、焦虑、抑郁的症状及生活质量。因此,哮喘患者应当进行适度的运动训练[6]。1954 年,美国生理学家Karpovish 首次提出“运动处方”的概念。1969 年,“运动处方”这一术语被世界卫生组织采用并得到普遍认可。2007 年,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和美国医学会(AMA)共同发起了“运动是良医”(Exercise is Medicine)项目,此后运动与医学的联系愈加密切,运动疗法开始在全球得以推广盛行[7]。王晓军在2011年提出了“中医运动处方”的概念。褚立希[8]将中医运动处方定义为“以预防、治疗疾病和健身、康复为目的,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根据运动处方对象的中医证候、体适能、体征、运动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分析,以处方的形式制定的系统化、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2.1 中医学运动疗法的原理
中医学的运动处方与现代医学康复技术有明显的不同,且中医学运动处方与现代医学康复技术中的运动处方也不同。中医学运动处方是根据患者的“中医证候、体适能、体征、运动能力”等具体情况[9-10],开展个体的辨证论治,相关运动方案具有较强的个体性。贾冕等[11]认为在《素问》中中医运动疗法与运动处方就已初具雏形。中医的运动治疗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更多的是被称为导引术,即在中医学的导引下,以调节阴阳、气血为法,进行以肢体运动、吐纳练习、情志调节为主要方式的运动治疗。导引术这一概念由代金刚[12]考究史料所总结。中医运动处方理念以“气血、虚实”为主体,通过运动疗法来使得全身气血流动通畅;通过加强弱点部位的锻炼来以强补弱。在中医理念的导引下,个体的每一方都有一定的“配伍”独特性,方中的每一味“药”的使用方法、作用及该如何进行治疗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2.2 哮喘患者的中医运动治疗
有学者认为,中医运动处方应称之为中医导引术。其特有的运动方式包括八段锦、六字诀、易筋经、静功等,主要以“自我调养、改善身体”为宗旨,应用在哮喘缓解期效果尤为显著[13]。八段锦是导引术的代表方法。王龙兵等[14]研究发现,长期练习八段锦可以有效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八段锦运动强度适中,对哮喘患者而言属于比较轻松的有氧运动。其要求患者呼吸与动作具有统一性,可在统一的运动与呼吸下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达到锻炼身心、内外兼修的目的。八段锦包括预备式、手托式、左右式、单举式、后瞧式、摇头摆尾式、两手攀足式、攒拳式、背后式、收式共十个动作,每个动作重复3 ~6 次。其运用了中医的经络、五行运动模式,每个动作都带动着相关经络及脏器由外向内、由内向外地调动气的运动,以气御力,从而改善患者的体质和情志。具体治疗方法通常如下:每周3 ~5 次,每次时长30 ~60 分钟,1 个季度为1 个治疗周期。患者在进行八段锦运动时需要将意念、呼吸、动作三者整合。六字诀与现代医学康复技术中的呼吸训练具有相似性,不同的是现代医学中的呼吸训练更多的是以锻炼呼吸肌、提高肺部通气量为主,而中医六字诀认为呼吸的节奏、深浅、弧度、方式、声音能够调整脏腑功能,其复杂程度远高于现代医学康复技术,故实际应用于临床有一定的难度。研究发现,六字诀目前主要适用于对COPD 稳定期患者病情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14]。六字诀主呼吸吐纳,包括:呼声、呵声、嘘声、吹声、嘻声、泗声。其结合中医气学以及整体观念,在注重肺部呼吸功能的同时又能通过不同的吐纳方式来调动全身。6 种呼吸声音代表六种吐纳的模式和功能。在中医辨证中,五脏功能的不足皆会引起哮喘发作,六字气决中的六种声调分别对应着肝、心、脾、肺、肾、三焦。哮喘患者因肺部功能受限,每日静坐少动,导致肾精受损,造成肺肾两虚。“呼、吹、泗”三决适用于改善患者肺肾两虚的状态。有研究表明,坚持锻炼六字诀,在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15]。在进行六字诀锻炼时,要保持心态平和、大脑放空,活动全身时吸入自然之清气,每个呼吸模式都重复6 次,起势与收势相应。中医理论认为,六字诀可通过宣导气机来调节脏器机能,缓解肺系疾病的症状[16]。但六字诀在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较少,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单一,且大多用在联合治疗上,故没有独立的效果判定指标;同时对于锻炼的环境、周期、难易程度等很难确定的参数,尚无统一的标准,还需进一步探索与求证。六字诀呼吸操较为复杂,目前尚未见将六字诀呼吸操应用于哮喘患者肺康复的相关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也无定论[17]。与其他治疗处方相比,中医静功更加古老。其是一种以气、息、心、肾为关键的练功治病方法[18]。《呼吸静功妙诀》中说:“天地化工流行,亦不出呼吸二字,人呼吸常在心肾之间,则血气自顺,元气自固,七情不炽,百病不治自消矣”。根据子午流注理论,静功要求患者在午时阳气最旺盛之时以坐位保持全身放松,闭目养神,低头望向脐处,用特殊物品限制听觉,保持此状态二十分钟,直到彻底入静,使得呼吸轻柔。在此基础上,再静坐二十分钟,然后缓慢地伸展手脚、躯干起立,缓慢步行,最后躺下静养二十分钟。在临床上,静功大多与神仙粥方组合运用,常用于治疗内伤疾病,例如:肺肾两虚、肺脾两虚、脾肾两虚等引起的内伤性哮喘。有研究指出,静功之“静”分为外形之静和内心之静。外形之静是指静功要求动作浑然天成、流畅、不阻不降,肢体和躯干根据本体感觉而运动,用身体去与自然接触,感受气的流动和自然。内心之静是指静功要求患者抛开混乱的思绪,将精神、注意力集于一点,呼吸缓慢有序,心神与气机相融合。二者统一可实现身、心、神、气归一。现代研究中应用的静功更多是以气息和身心为调整点,与原有的静功训练方法有一定的差异。
3 小结
哮喘属于慢性特异性疾病,是一种致死率高、病情复杂、无法根治的疾病。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运动治疗都只能对此病患者的症状进行改善,相关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的研究表明,让患者积极进行运动治疗、为其开具合理的运动处方、指导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心肺功能。运动治疗可以使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释放患者心中的压力,使其保持心理健康。在哮喘稳定期,患者应持续进行运动治疗。但目前临床上对运动疗法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还需加强研究和探索。笔者认为,对于哮喘患者的运动干预,应与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相结合。中医治疗哮喘讲究“不离乎肺,不限于肺”[19]。五脏皆可引起哮喘,中医古籍中记载了很多哮喘病症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可对其进行验证研究,以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综上所述,应用中医学辨证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的运动疗法可提高哮喘患者各脏器的功能,从而可更好地实现整体辨证论治,取得标本兼治的理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