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固化制备聚(L⁃乳酸)/壳聚糖薄膜及其热学、力学及抑菌性能研究
2023-09-05胡娅洁云雪艳董同力嘎
杜 乐,胡娅洁,胡 健,孙 滔,云雪艳,董同力嘎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
0 前言
PLLA 是一种脂肪族聚酯,具有高度透明、热稳定较好的优势,但却存在韧性差、脆性大,细胞相容性不好、缺乏活性基团等缺点[1⁃2],限制其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出现很多生物基材料通过共混、共聚、接枝、缩聚等方法改善其性能[3⁃4],满足使用时的需求。Cs是提高聚合物性能而不影响其可持续性的最合适生物材料之一。Cs 作为自然界唯一的碱性多糖,是一种阳离子生物聚合物,具有生物相容好、可降解、安全无毒和广谱抑菌性等优点,而且Cs 还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但也因其力学性能等问题无法单独使用[5],常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使用。Fathima 等[6]使用聚乙二醇为交联剂、聚乙烯醇为增塑剂,将纳米壳聚糖(NCs)嵌入PLLA 膜中,结果表明PLLA/NCs 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封性。Wu 等[7]将Cs 和茜素(AL)与PLLA共混制备出具有良好柔韧性和高透明度的薄膜。Hos⁃seini等[8]选择PLLA 为基材,肉桂醛⁃壳聚糖⁃聚乙烯醇⁃明胶(CPF)为涂层,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在PLLA 表面形成双层涂层,提高了薄膜的机械强度、防水性和延展性,并使薄膜具有抗氧化和抗菌活性。
Cs 与PLLA 2 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协同性能,通常Cs与PLLA 发生反应的条件有限,合成难度大,以往对二者采用共混的研究方法居多,通常此方法会很难解决2 种材料相溶性差的问题[9⁃11],为使二者合成条件简单、高效,可选择先将PLLA与Cs分别进行改性再相结合的方式来制备性能优异的材料。聚(衣康酸⁃co⁃丁二醇)(PBI)是由 单 体 衣康 酸(BI)[12]和1,4⁃丁 二 醇(BDO)[13⁃14]合成的具有C=C 的不饱和生物基聚酯,作为柔性链段加入PLLA 中,可以起到改善PLLA 力学性能的作用[15]。并且链段中的C=C 可再继续引入其他基团赋予材料新的性能。Cs中含有—OH、—NH2活泼基团反应活性较强,GMA 是酯类化合物,拥有可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双键又有环氧基团,这二者在较低温度下就可发生反应合成出带有C=C 的壳聚糖衍生物Cs⁃g⁃GMA,使其壳聚糖衍生物广泛用于医学及包装材料领域[16⁃17]。
本文旨在对引入PBI链段的PLLA薄膜接枝Cs⁃g⁃GMA 的研究,将Cs⁃g⁃GMA 与PLBI 薄膜进行接枝反应,进而研究其抑菌薄膜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及变化规律。实验以脱水缩合的PLLA 为基材,与PBI 熔融共聚反应生成PLBI,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薄膜,通过UV照射与添加1 %(体积分数)光引发剂的Cs⁃g⁃GMA 溶液进行接枝反应,制备出PLBI/Cs⁃g⁃GMA 抑菌薄膜,对共聚物PLBI、Cs⁃g⁃GMA 进行核磁分析及对抑菌薄膜进行红外分析,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亲水性能、抑菌性能测试。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L⁃乳酸(L⁃LA),纯度≥90.0 %,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衣康酸(IA),纯度≥99.0 %,美国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
1,4⁃丁二醇(BDO),纯度≥99.0 %,美国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
SnCl2·2H2O,纯度≥99.5 %,美国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
对甲苯磺酸(TSA),纯度≥99.5 %,美国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
Cs,脱乙酰度90 %,分子量2×105,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GMA,纯度≥96 %,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HMMP),纯度98 %,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KBr、KOH、乙酸(AC)、无水乙醇、CHCl3,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
大肠杆菌,ATCC 6538 Escherichia coli,商城北纳创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核磁共振谱仪(1H⁃NMR),400MHzAdvance 2B,德国Bruker公司;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IRAffinity⁃1,日本岛津公司;
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XLW⁃EC,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接触角测量仪,SL200KB,美国KINO Industry公司;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TM400,日本日立公司;
差示扫描量热仪(MDSC),DSC⁃Q20,美国TA公司;
UV 固化机,RW⁃UVAT201⁃20,深圳市润沃机电有限公司。
1.3 样品制备
Cs⁃g⁃GMA 制备:参考Uspenskii[16]等的方法并稍作修改,将1 g Cs 溶于盛有0.1 M 100 mL 乙酸的三口烧瓶中,室温搅拌溶解,缓慢滴加GMA,加入5 %(体积分数)0.05 M 的氢氧化钾溶液,N2气氛下,60 ℃反应4 h,制得Cs⁃g⁃GMA;其中Cs与GMA按摩尔比1/0.4、1/0.6、1/0.8、1/1进行反应,反应产物分别命名为Cs⁃g⁃GMA0.4、Cs⁃g⁃GMA0.6、Cs⁃g⁃GMA0.8、Cs⁃g⁃GMA1;
PLBI 薄膜制备:共聚物PLBI 的合成采用熔融缩聚法;首先,将IA 和BDO 以摩尔比1/1 添加到三口烧瓶中,反应装置完全密闭;反应前N2置换3 次,将反应温度调至150 ℃,反应2 h,再在真空条件下反应4 h 合成PBI;然后,将700 g 90 %(质量分数)的L⁃乳酸溶液倒入带有搅拌器和冷能回流装置的反应釜中,110 ℃、40 kPa 下脱水反应1 h,将温度升温至150 ℃,降压到13 kPa,反应2 h,再升温至180 ℃、降压至4 kPa 下抽真空4 h,制备出低分子量PLLA;按照质量比(8/92)将PBI加入到PLLA 中,然后加入SnCl2·2H2O 和TSA,催化剂添加量为总反应物质量的0.5 %,真空下180 ℃反应至待反应物黏度增大至出现搅拌器电机扭矩增大的情况下停止;将反应物在室温下冷却得到粗产物,将其破碎成粉末后于150 ℃固相36 h,经沉降、干燥等步骤进行纯化得到PLBI 终产物;最后,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薄膜,称取2.5 g PLBI 溶于70 mL 氯仿中,溶解后倒在干净、光滑的玻璃板上,待溶剂挥发后揭下薄膜,放入真空干燥箱等待各项测试及实验;
PLBI/Cs⁃g⁃GMA 抑菌薄膜的制备:将上述制备的PLBI 薄膜浸泡在合成的Cs⁃g⁃GMA0.4、Cs⁃g⁃GMA0.6、Cs⁃g⁃GMA0.8、Cs⁃g⁃GMA1溶液中,加入1 %(体积分数)的光引发剂HMMP,经过UV(360 W)照射15 s,用AC 和蒸馏水反复冲洗薄膜,真空干燥后等待备用;将此薄膜分别命名为PLBI/Cs⁃g⁃GMA0.4、PLBI/Cs⁃g⁃GMA0.6、PLBI/Cs⁃g⁃GMA0.8、PLBI/Cs⁃g⁃GMA1.0。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核磁分析:采用1H⁃NMR 表征合成的PLBI、Cs⁃g⁃GMA 共聚物;PLBI共聚物以氘代三氯甲烷为溶剂;Cs⁃g⁃GMA以重水为溶剂,测定条件室温;
红外分析:将PLBI 薄膜与PLBI/Cs⁃g⁃GMA 抑菌薄膜分别进行红外测定,分辨率4 cm-1,波长范围400~4 000 cm-1,扫描64次;
热性能分析:称取8~10 mg样品于坩埚,氮气气氛下以2 ℃/min的加热速率从-50 ℃升温至200 ℃;可直接得到各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熔点(Tm)、冷结晶温度(Tcc)等热学参数,通过积分计算得到冷结晶焓(ΔHcc,J/g)和熔融焓(△Hm,J/g),根据式(1)计算得出材料的结晶度(Xc,%),其中△Ho是纯聚合物理想状态下100 %结晶时的热焓值(PLLA的△H0=93.6 J/g)[18];
拉伸性能测试:根据ASTM D882⁃09,使用智能电子拉伸试验机测量膜样品的拉伸性能,试验在室温、10 mm/min 的速率下进行,每个试样的有效拉伸长度和宽度分别为28 mm 和5 mm,每个试样测试3 组取平均值;
断裂面形态表征:采用SEM 观察样品拉伸断裂面形态;将拉伸测试后的样品断裂面垂直黏附在导电胶表面;
静态水接触角测试: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PLBI及PLBI/Cs⁃g⁃GMA 抑菌薄膜的接触角;每个试样测试3组取平均值;
薄膜抑菌性测定:采用ASTM E2180⁃07 标准,通过平板培养计数检测PLBI/Cs⁃g⁃GMA 薄膜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每个试验设置3个平行,通过式(2)计算薄膜抑菌率(X,%):
式中CA——空白组的菌落总数,log(CFU/mL)
CB——处理组的菌落总数,log(CFU/mL)
2 结果讨论
2.1 核磁分析
图1 为PLBI 共聚物的1H⁃NMR 谱图,如图中所示,对PLBI 中的H 依次编号。在1H⁃NMR 图中,1.54处的二重峰和5.13处的四重峰分别代表聚乳酸中甲基(—CH3)和次甲基(—CH)的H 质子共振峰[19]。通过已知IA、BDO 分子链段结构中羟基、酯基等基团具有一定的吸电子效应,氢质子离羟基越近,氢原子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越低,该氢质子的化学位移越大,通过此原理得出结果,1.68、4.12 处是BDO 中亚甲基(—CH2)上H质子共振峰;5.76、6.34是IA中乙烯基端(=CH2)上H 质子的共振峰,3.37 处是IA 中亚甲基(—CH2)的H 质子共振峰。这表明PBI 确实已经嵌入到PLLA 的链段中,通过计算BDO 上—CH2质子(4.12处)与乳酸中的—CH 质子(5.13 处)的积分比,得出PBI 在PLLA 嵌段分子的质量比。经计算得知PBI 占7.5 %(质量分数),略低于实际投料比(92/8),这是因为PBI在反应中未能100 %参与反应,未经反应的PBI已在沉降过程去除。由此可说明PBI 链段成功接枝到PLLA链段中,此检测结果也与文献结果一致[20⁃21]。
图1 PLBI共聚物的1H⁃NMR谱图Fig.1 1H⁃NMR spectrum of PLBI copolymer
图2为Cs⁃g⁃GMA 共聚物的1H⁃NMR谱图,如图中所示,对Cs⁃g⁃GMA 中的H 依次编号。其中Cs 环形质子特征共振峰出现在3.66~3.96 之间,图中GMA 中的甲基(—CH3)的H 质子振动峰出现在1.57 处,7.53、7.58 处出现GMA 中乙烯基端(=CH2)的H 质子振动峰,这些信号峰的出现证实了GMA 与Cs 之间的反应,而且环氧基团的特征共振峰应在2.60~2.90 之间,而图中此处并无出现峰,证实了GMA中的环氧基团参与了反应,成功合成出Cs⁃g⁃GMA。
图2 Cs⁃g⁃GMA共聚物的1H⁃NMR谱图Fig.2 1H⁃NMR spectrum of Cs⁃g⁃GMA copolymer
2.2 红外分析
图3 是PLBI、PLBI/Cs⁃g⁃GMA 薄膜的FTIR 谱图。从图中可观察到在PLBI曲线中1 640 cm-1处出现了1 个小峰,这是PBI 中的C=C 官能团引起的,说明PBI 与PLLA 成功发生反应。而在PLBI/Cs⁃g⁃GMA曲线中1 640 cm-1处C=C 所在的峰趋于平缓,这是因为PLBI与Cs⁃g⁃GMA发生接枝反应,C=C发生反应双键峰趋于平缓,在3 400 cm-1附近出现1个较宽的小峰,是因为Cs⁃g⁃GMA中的—OH造成的,并且在1 660 cm-1附近出现了Cs 酰胺Ⅰ带的特征峰。因此,从谱图结果来看PLBI 薄膜与Cs⁃g⁃GMA 成功发生接枝反应,成功制备出了PLBI/Cs⁃g⁃GMA抑菌薄膜。
图3 PLBI和PLBI/Cs⁃g⁃GMA薄膜的FTIR谱图Fig.3 FTIR spectra of PLBI and PLBI/Cs⁃g⁃GMA films
2.3 热学性能分析
图4 为各薄膜的MDSC 总热流、可逆热流及不可逆热流曲线,表1为材料各组分的热性能。从图表中数据 可 得 到PLBI 薄 膜 的Tg、Tcc、Tm、Xc分 别 为23.5、68.3、135.1 ℃,5.0 %,Cs⁃g⁃GMA 中仅出现1 个较宽的熔融峰,是水分的蒸发导致的,在此温度区间内并无出现Tg、Tcc、Tm。表面接枝了Cs⁃g⁃GMA 后,薄膜的Tg是没有明显变化的,Tcc由68.3 ℃降低至65 ℃,经计算得知随着接枝Cs⁃g⁃GMA 摩尔比的增加,Xc由5 %增加到15.6 %,这表明Cs⁃g⁃GMA 在PLBI 表面结晶过程中起到成核剂的作用,促进PLBI 的异相成核,使得PLBI 链段在较低温度下有序排列堆砌成晶区,结晶度随之提高,因而Cs⁃g⁃GMA 的加入使PLBI 结晶能力提高,且随着Cs⁃g⁃GMA 摩尔比的增加,PLBI 与其接枝量的增加,成核位点变多结晶越容易发生[22],更多分子从无定形转变为结晶态。
图4 薄膜的MDSC曲线Fig.4 MDSC curves of the films
表1 PLBI和PLBI/Cs⁃g⁃GMA 薄膜的热性能Tab.1 Thermal properties of PLBI and PLBI/Cs⁃g⁃GMA films
2.4 拉伸性能分析
力学性能是作为包装性能最为主要的性能。如表2所示,添加了7.5 %(质量分数)PBI 的PLBI 薄膜断裂伸长可至214.3 %,这一结果是由于PBI的引入破坏了PLLA 分子链间的紧密结构,分子链间作用力减小,分子间链运动增加,削弱了材料的刚性,增加了柔韧性[23],且仅引入少量的PBI,薄膜的弹性模量就降低至197.4 MPa,表现出良好的柔韧性。经过UV 固化接枝Cs⁃g⁃GMA 的薄膜力学性能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随接枝Cs⁃g⁃GMA 摩尔比的增加,PLBI/Cs⁃g⁃GMA0.4、PLBI/Cs⁃g⁃GMA0.6、PLBI/Cs⁃g⁃GMA0.8、PLBI/Cs⁃g⁃GMA1。0薄膜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11.8 %、113.7 %、75.1 %、67.3 %。并且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现象,一方面是经UV 照射时PLBI 与Cs⁃g⁃GMA 的接枝程度取决于二者C=C 的含量,在保证PLBI 的C=C 含量一致的情况下,Cs⁃g⁃GMA 摩尔比越大生成的C=C 含量越多,与PLBI反应程度越大,使得PLBI 分子链段支化严重,限制了分子链的运动,导致材料刚性增加[24],这与上述MDSC中结果一致,另一方面归因于UV 照射会加速老化,会使其C—O、C—N、C—H键断裂,导致的薄膜力学性能下降[25]。
表2 PLBI/Cs⁃g⁃GMA 薄膜的力学性能Tab.2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LBI/Cs⁃g⁃GMA films
2.5 拉伸断裂面分析
由图5 可清楚薄膜的拉伸断裂面微观结构。从PLBI 的照片中可看到,其断裂面是粗糙的,出现纤维丝状粘连,表现出韧性断裂的特征,这些纹路是银纹扩散的结果,银纹通常出现在无定形聚合物中,表明PBI的引入改变了PLLA 的状态,此时PLBI 薄膜更多的是处于无定形态,降低了PLLA 链段的结晶能力,与MD⁃SC 中的结果一致。随着接枝Cs⁃g⁃GMA 后,薄膜开始丝状粘连减小,抗形变能力减弱,并且在薄膜接枝表面出现整齐的断裂口,说明接枝Cs⁃g⁃GMA 会导致薄膜接枝表面变脆,导致其力学性能降低,这与上述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一致。
图5 薄膜拉伸断面的SEM照片Fig.5 SEM images of tensile sections of the films
2.6 静态水接触角分析
亲水性是物质一种内在性质,是由物质分子结构中对水具有很大亲和力的极性基团所赋予的,其外在表现是物体表面对水的铺展能力——即湿润性[26]。PLLA 由于链段的中的疏水基团酯基、烷基较多,致使PLLA 表现出疏水性[27]。如表3 所示,PLBI 薄膜水接触角为71.8 °,表现出亲水性是由于PBI中的亲水基团—OH、—COOH 引起的;并且随着Cs⁃g⁃GMA 的引入水接触角在逐渐减小,一方面是因为引入的亲水基团—OH[28⁃29],另一方面是因为Cs⁃g⁃GMA 中的N 原子容易与水形成氢键,易形成富集在材料表面的亲水层[8]。因此,PLBI/Cs⁃g⁃GMA 薄膜亲水性增强、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有利于细胞的黏附、迁移。
2.7 薄膜抑菌性能分析
图6 为PLBI 和PLBI/Cs⁃g⁃GMA 薄膜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可以看出,PLBI 薄膜对大肠杆菌有4.3 %的抑菌率,这是大肠杆菌在生长过程中自然凋亡导致的,因此PLBI 对细菌是没有杀菌作用的。而PLBI/Cs⁃g⁃GMA 薄膜对大肠杆菌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随薄膜接枝Cs⁃g⁃GMA 摩尔比的增加,致死对数值由0.03 log(CFU/mL)增加到0.98 log(CFU/mL),抑菌率从4.3 %增加到83.4 %。此结果由两方面造成:一方面是壳聚糖自身所具有抑菌性,自身所带的正电荷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对细胞膜结构造成损伤,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造成大量胞内物质泄漏,对细胞的生长、繁殖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导致其活性下降甚至死亡;另一方面也与上述水接触角结果相关,亲水性的增加细胞相容性好,使细菌更容易与薄膜进行接触,增加了更多的接触位点,使其薄膜抑菌性效果增强。
图6 PLBI和PLBI/Cs⁃g⁃GMA薄膜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Fig.6 Bacteriostatic effect of PLBI and PLBI/Cs⁃g⁃GMA films on escherichia coli
3 结论
(1)成功合成出PLBI 和Cs⁃g⁃GMA 共聚物,并在UV照射下制备出PLBI/Cs⁃g⁃GMA抑菌薄膜;
(2)PBI 的引入破坏了PLLA 链段规整度,增加了PLLA 分子链段的运动能力,使其薄膜断裂伸长率增加到214.3 %,接枝Cs⁃g⁃GMA 造成PLBI 分子链段支链化严重,PLBI/Cs⁃g⁃GMA1.0薄膜断裂伸长率降至67.3 %;
(3)随PBI和Cs⁃g⁃GMA中亲水基团的增多使薄膜表现出良好的亲水性,PLBI/Cs⁃g⁃GMA1.0薄膜水接触角最小降低至40.7°,并且PLBI/Cs⁃g⁃GMA 薄膜具有抑菌性,PLBI/Cs⁃g⁃GMA1.0薄膜抑菌率达到8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