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絮叨的妈妈

2023-09-05王荣朝

青春期健康 2023年11期
关键词:表姑二娘娃儿

文/王荣朝

妈妈爱唠叨,在我们农村叫“絮叨嘴”,而我也是在妈妈的唠叨声中长大的。

小时候,妈妈会亲自把书包斜挎在我肩上,然后检查衣扣是否扣好,衣领是否有褶皱,拍拍这儿,扯扯那儿,最后交代道:“娃儿,路上小心,别格叶(方言,打架的意思),到校好好学!”等我出门,还要大声补充道:“记住妈的话!”有时我听得不耐烦,就会背上书包偷偷溜出去。若被妈妈看见,就会被再次拉到她身边,仔细地检查一遍我的穿着后再嘱咐道:“娃儿,路上要小心……”

有时妈妈因为忙,便不检查我的衣着,但仍不忘那几句老掉牙的叮咛。

那次跟小胖打架,明明是小胖没理,妈妈却要拉上我登门道歉。我在路上一直对妈妈说:“他不给我起外号,我会揍他?”到了小胖家,我还是不服气地大声辩解,妈妈却态度卑微地向我二娘陪着笑脸说:“二嫂,孩子不懂事,您看在我的面子上,别跟孩子一般见识。”然后扯扯我的胳膊,让我快说对不起。而我那时很犟,闭着嘴就不道歉。“别难为孩子了,这不算啥事。”二娘道。妈妈听后一个劲儿地陪着笑脸,不停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我看着妈妈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回去的路上,妈妈絮絮叨叨地说个没完:“你咋这么不懂事,对不起仨字就这么难说?”我说:“凭啥给他道歉?我又没错!”“他给你起外号是他不对,但你打小胖就对?他错了,你也跟着错?”妈妈十分严肃地教育道。虽然,后来我没再犟嘴,可心里还是不服气。

后来,我参加工作并结了婚,整天忙于生计,回家的时间少了,听妈妈的唠叨自然也就少了。有次星期天回家,刚坐下妈妈就又絮叨开了:“娃儿啊,你爸前天晚上高烧,没惊动你,你荣堂哥在跟前忙了一夜。可别忘了人家的好啊!你瞧瞧,关键时候邻居都比你强!记住别忘本,见乡亲们了递根烟,说话和气点,大人孩子一样看。噢,差点忘了,你表姑家这两年日子不好过,恐怕借你大伯家的钱,一时半会儿还不上,你宽裕了替你表姑还上。”我嘴里答应着,心里却很别扭:“表姑借的钱,却让我还,这叫什么事……”

第二天,妈妈又在我临走前说:“娃儿,有钱了钱交代,没钱了话交代,不是咱的事,也要当咱的事办。我这就跟你大伯说去,你也别忘了啊!”我答应着,看着妈妈苍老的面容和斑白的头发,心里禁不住一阵心酸。

生活就是这样,幸福、美好、如意总让人难以忘怀,妈妈的絮叨又总是在生活的酸甜苦辣中让我收获人生的道理。

前天我送孩子出门时,对着他交代来交代去,直到孩子逃跑似的离开家,我才恍然惊觉,痴痴地发笑起来:我也变成了爱絮叨的人了。

猜你喜欢

表姑二娘娃儿
二娘的大衣
古驿方言“娃”的用法探究
雨中的怀念
表姑的坎坷爱情路
极致的抠门
二 娘
极致的抠门
凡事向己求
纸杯大变身
端 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