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回笼漂”的年轻人
2023-09-05王婧懿
王婧懿
那些曾经“抛弃”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又回来了。在社交平台上,这群年轻人被称为“回笼漂”。“回笼”的过程虽然曲折,但每一步都离理想生活更近一点。
逃离一线
沪漂三年多,茜茜几乎快要忘了在黄浦江边漫步吹风有多惬意,午后的弄堂有多迷人。她见过最多的场景是深夜十一二点还灯火通明的写字楼。
虽然晋升成为互联网公司的管理层,但这并未让茜茜感受到新的工作热情,更多的是力不从心。一方面工作强度加大,另一方面则是管理团队带来的新挑战。陷入工作的瓶颈期后,两年前,茜茜选择告别上海,回到了福建老家。
和茜茜一样,强子当初离开也是因为工作不顺。
自知仅凭本科学历很难在北京立足的强子,毕业后先是在老家的药品实验行业深耕了六年,2021年他揣着几千元,满心期待地从老家四川德阳北上。“北京那么大,怎么也会有我的立足之所。”他这样想。
面对北京高涨的房价,强子首选了公司的特供房。没想到,房间不仅没有网络信号,洗澡水也忽冷忽热,最难忍受的莫过于厕所……最终,强子还是忍痛花一半的积蓄,换来了能安稳睡觉的出租房。出租房距公司20多公里,这意味着强子必须在早上六点多出门通勤,“每挤一次早高峰,对北京的‘热情就消磨一点。”而强子的北漂,才刚刚开始。
刚入职没多久,强子就失望地发现,工作内容、待遇等和聘用合同上完全不符,再加上身边同事全是研究生学历,无形中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最终,历时短短两个月,强子的第一次北漂以“逃离”告终。
小城困境
从拥挤的大都市回到久违的父母身边,茜茜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安心。注重养生的父母会经常给她炖营养品,带她爬山、郊游,她的生活质量可以说是“直线上升”。但在吃饱穿暖后,随之而来的却是精神上的空虚感。
沪漂时,茜茜隔三差五就去图书馆,然而在老家,有时走过几条街都见不到一家书店,“相比社会新闻和公共议题,身边人似乎更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茜茜说,她也常常在亲戚们热火朝天的侃大山中感到格格不入,身边难觅拥有相同价值观的人。
让她更加难以忍受的是小城市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家乡人对大龄女生的包容度是很低的。在他们眼里,到了年纪不结婚、没生孩子,似乎是天大的不是。”
除此之外,茜茜在老家的同龄朋友所剩不多,其中大部分人已结婚生子、组建家庭。生活轨迹上的不一致,使她想找到一个知己变得很难。
对于这一点,1998年出生的小红也感同身受。从北京回到山西老家,小红感受到最大的变化是“再也没人给她打电话了”。先前一直在北京发展,小红在老家几乎没有朋友。而且,小城市互联网企业相对少,小红能应聘的企业月薪基本在两三千元,且无社保。
因“双减政策”的出台而遭遇职业寒冬,回到浙江后,叶子便开始准备考公、考编,全力朝着“稳定”的生活迈进。
叶子表示,回到老家,必须先接受薪资的“大跳水”。从在北京的月入过万,到现在工资刚刚五千冒头,叶子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接受。她现在的工作以相对重复的材料整理类事务为主,很难从中获得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
没等到交满半年社保,叶子就辞职了。
重回一线
前不久,小红开始了她的“二次北漂”。就业市场逐渐回暖,小红接受了一家小公司的聘用,“薪资还是降了一点,但先吃饭要紧,后面的事慢慢来。”
在老家待了一年半,2022年8月,茜茜在线上面试成功了一份学业规划师的工作,重返上海。她还是要以新人的姿态重新开始,再次恢复任务重、压力大的工作状态。
但这一次,茜茜的心态却发生了转变,她不再一味地抱怨和迷茫,而是多了几分从容和目标感。“没有完美的工作,既然各行各业都辛苦,那就让辛苦变成回报,让自己获得更高的收入。”茜茜直言。
叶子是上个月开始“回笼北漂”的。辞掉社工的工作后,她大胆地调整了就業发展方向,一边兼职运营,一边做起了她喜欢已久的旅游定制服务行业,并经营起她的社交账号。扑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叶子觉得还是很有奔头的。
2022年6月,强子再次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他依然从事着药品实验行业,而北京的地区优势在于实验内容更前沿、更多样,同事们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更高,这些都有利于他提升工作技能。这一次,强子还有一个未竟的梦想——挤进某国企。
“回笼漂”的勇气
某招聘网站研究院院长常蒙曾透露,有23%的人会在逃离北上广深15个月前后,选择回归一线城市。不少“回笼漂”表示,他们在大城市与家乡之间“摇摆”的意义在于勇敢调整、试错,接近心中最佳的生活状态。“离开”和“回笼”,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而重新开始是个十分艰难的决定。小红回忆,从一开始的“不想再折腾了”,到最终的“说走就走”,她经过了长时间的自我拉扯。
小红坦言,对于“回笼漂”而言,最需要准备这两点:资金和勇气。确保自己在找到工作之前,有能让自己正常生活的资金,但最重要的是有勇气再次走出去,“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差点就在第二步妥协了”。
“你必须承受更多的孤独才能得到更多的东西”,强子坦言,北京从来不缺勤奋的人,只有付出别人成倍的努力才会有收获。
(摘自2023年4月18日《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