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赫玛尼诺夫,俄罗斯音乐的守护神
——访梅尔扎诺夫

2023-09-05访谈者克劳乌克里斯赵一兆

钢琴艺术 2023年4期
关键词:尼诺夫拉赫玛音乐学院

访谈者/ G.K.克劳乌克里斯 编 译/ 赵一兆

译者按:维克多·卡尔波维奇·梅尔扎诺夫(V.K.Merzhanov,1919—2012)是俄罗斯四大钢琴学派之一“萨米尔·费因伯格学派”的继承人。梅尔扎诺夫不仅仅是一位演奏大师、教育大家,并且一生致力于维护与俄罗斯作曲家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相关的所有事业:修缮其在伊万诺夫卡的故居;担任“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音乐协会”主席;影响俄罗斯联邦文化部创立了享誉世界的“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莫斯科),为世界优秀的青年钢琴家职业道路的发展提供助力。

本访谈曾于2003年4月在《俄罗斯国家日报》刊登,但公开版本有部分删减。为尽最大可能还原访谈原貌,译者于2009年又与G.K.克劳乌克里斯①一起对维克多·梅尔扎诺夫教授进行了访谈(访谈地点:莫斯科音乐学院28号教室)。

克劳乌克里斯(Q):维克多·卡尔波维奇教授,首先非常感谢您于2009年3月31日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大厅成功地组织了“纪念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30周年诞辰”音乐会。这场精彩的音乐会让我们听到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纯正的俄罗斯音律,使听众再次领略了他独特的魅力。我们都知道您是拉赫玛尼诺夫坚定的捍卫者,对于您来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梅尔扎诺夫(A):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享誉全球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也是俄罗斯音乐的守护神。他向人们展示了俄罗斯人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同时他也充分了解如何用俄罗斯式的方法去弹奏钢琴。我经常对学生说“音乐是应该如说话一般”,其实这是我在研究拉赫玛尼诺夫的演奏方式中得到的重要体会,是我认知中的拉赫玛尼诺夫演奏的核心,也是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核心理念。如果西方的音乐世界让我们见识了精密的计算,展现出的是规则与体系的伟大,那么俄罗斯演奏学派则以另一种方式让世界瞩目,她向人们展示了音乐是一种鲜活的、激动人心的人类语言。在这种语言中,含义并不是通过文字而是通过声音传递。同样在音乐中也有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与语言表达范畴中的“朗诵”有许多的联系。

Q: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论断,您能具体解释一下音乐与说话之间的关系吗?

A:这个可以非常清晰地从拉赫玛尼诺夫的演奏录音中听到,我愿意将其称之为“朗诵式弹奏”。您知道的,西方认为音乐有着它自己的语言体系,是独立的一种系统。从拉赫玛尼诺夫留下的历史录音来看,可以得到另一种观点。我们以他演奏的肖邦为例。

Q:请允许我打断一下您。为什么您以他演奏肖邦的作品为例,而不是他自己的作品呢?

A:这个问题很好。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以他演奏自己的作品为例,人们会偏执地认为那是拉赫玛尼诺夫作品本身特点,他的作品需要那样去弹。但事实上,他的创作和演奏基于的是同一种理念。肖邦是广泛意义上浪漫主义的代表性人物,您是否发现,拉赫玛尼诺夫演奏的例如肖邦《第一叙事曲》中的自由拍子与分句是非常独特但是又值得信服的?其实他是以朗诵的思维在看作品。试想我们朗诵一首诗或者是戏剧演员在剧场里说台词,语句中是有重点词语的,一个句子里音与音之间也有不同语气与内涵,音乐乐句中也是一样的道理。举个可能比较粗浅的例子来帮助理解,例如“我想吃饭”。根据强调不同的主体,“我”想吃饭、我“想”吃饭、我想吃“饭”等表达的诉求与含义是不同的,如果再考虑不同的语境、状态、情绪等,句子的表达快慢、气口、停顿也会有不同。我们说的“自由节拍”(rubato)的依据到底是什么?是依靠数学精密地计算吗?我不这样认为,他是一种“语感”,一种来自音乐的“语感”。只有这样理解才能解释拉赫玛尼诺夫的“自由节拍”为什么会如此精妙而特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拿他自己的作品来看,他的很多乐句都是能以诗来填词的。纯音乐的作品是这样,如他的歌剧里著名的《人们已经入睡》、艺术歌曲《春潮》《紫丁香》等更是这样,他的乐句与语句是紧密结合的。当然,不能浅薄地认为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或者其他作品都是根据具体某首诗来构建的,但是他在乐句的起承转合中一定考虑或融合了语言表达的元素,这使得其音乐的表达立体起来。

这是一个有深度的话题,对其内涵需要进一步研究。从演奏层面来说,需要给予大量的实际音像资料来体会;从理论层面来说也需要进一步论证,他们需要找到所谓“证据”。不过,艺术有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哪有那么多证据可言。当然,对于今天的访谈我可能扯得有一些远了。

Q:好的,那么让我们进入下一个问题。您作为拉赫玛尼诺夫协会主席和莫斯科音乐学院钢琴系最资深的教师,同时也是“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的发起者,请和我们谈谈这个比赛吧!

A:“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最早是苏联国家级比赛,首次举办于1982年,由拉赫玛尼诺夫学会、莫斯科音乐学院承办,1993年,由俄罗斯文化部批准将其升格为国际比赛。值得记住的是1993年“首届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由拉赫玛尼诺夫的孙子亚历山大·拉赫玛尼诺夫资助,后于1997、2002年共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比赛类别也从单一的钢琴发展到了钢琴与声乐两个大类。我们致力于找到真正从灵魂上懂得拉赫玛尼诺夫的优秀青年演奏者,而不是单单的技术型“奥林匹克冠军”—看看现在的比赛,您懂的。

Q:据我所知,2003年是来自日本的土田定克②(Sadakatsu Tsuchida)拔得头筹。这似乎有些意外,您如何看待?

A:这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十个国家的25位音乐家参与其中。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的土田定克获得了冠军,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也是一个有趣的人。他不仅对俄罗斯音乐感兴趣,而且对整个俄罗斯文化感兴趣,俄语说得如同母语一般好。

当时11位评委中有9位都把票投给了他,当然我作为他的导师不能投票。我也不避讳土田定克是我的学生,他一直跟随我学习,所以我很了解他。在他身上发生过很奇特的事情,当他即将完成莫斯科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所有课程的时候,突然向我提出了一个请求(当时还有不到半年就要举行“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了):“维克多·卡尔波维奇教授,很抱歉,我要暂别音乐了。我接受了东正教的洗礼,决意将我的生命奉献给俄罗斯东正教。所以,我准备去谢尔盖耶夫小镇的宗教学院学习专业知识。”是什么促使他迈出这一步的?我相信他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我来说,幸运的是土田定克在修道院住了三个月后回到了音乐世界,并且跟一位同样接受了洗礼的日本女性结了婚。这样一来,这个日本人成为我们学派的代言人,不仅仅是表面的、技术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土田定克演奏拉赫玛尼诺夫是独特、深刻而纯粹的,这在其他演奏家那里很少能听到,因此我认为他拔得头筹是实至名归的。

顺便说一句,“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同期也在美国举行,但我对一些美国媒体的反应很震惊且认为是不可饶恕的。《洛杉矶时报》的记者写了一篇侮辱俄罗斯和拉赫玛尼诺夫的文章,文章的最后以这样一句话结束:“我们不需要拉赫玛尼诺夫,为什么要听这些垃圾的练习曲和前奏曲?我们已经听了太多遍,早就疲劳了,在美国我们有自己的作曲家(这里提到了一些作曲家的名字),我们必须提高他们的知名度!”

至于在莫斯科举行的比赛,困难不在于缺乏有才华的演奏家—无论是俄罗斯本国的还是国外的。真正的阻碍是来自那些手握权力却完全不懂音乐的人,我们有时候不得不花费很多的努力,去向掌权者证明俄罗斯是需要“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的。

Q: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并获得金质奖章。这里有很多教过他的老师同样也是杰出的音乐家:尼古拉·兹维列夫(Nikolai Zverev)、谢尔盖·塔涅耶夫(Sergei Taneyev)、亚历山大·济洛蒂(Alexander Zilotti)。在您看来,拉赫玛尼诺夫的精神在今日的莫斯科音乐学院里依然鲜活吗?

A:拉赫玛尼诺夫与莫斯科音乐学院羁绊的断裂有一段不简单的故事。校长瓦西里·伊里奇·萨封诺夫(Vasily Ilyich Safonov)是一个能干的人,但性格严肃很难相处。他为我们学校建造了一流的教学场地,塔涅耶夫、阿连斯基(Anton Arensky)和济洛蒂都因为他离开了音乐学院。1917年,新校长伊波利托夫-伊万诺夫③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份招聘广告,希望招聘一名作曲教师,拉赫玛尼诺夫便积极响应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伊波利托夫-伊万诺夫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拉赫玛尼诺夫获得这份工作,这是一个天大的错误!拉赫玛尼诺夫离开了俄罗斯,“功绩”不是布尔什维克的,而是这位伊波利托夫-伊万诺夫的。其实并没有所谓的“拉赫玛尼诺夫因为恐惧苏联红色政权而逃离俄罗斯”。1917年12月,在苏联政府允许的情况下,拉赫玛尼诺夫前往挪威和瑞典展开巡演。众所周知,他在那里被骗了,一分钱也没拿到。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去美国,签订了一份长期的演出合约。因此,拉赫玛尼诺夫离开的原因不是许多人所认为的苏联政府,而是伊波利托夫-伊万诺夫。

Q:在您看来,对于现在的俄罗斯学生和教师,拉赫玛尼诺夫意味着什么呢?

A:当今的俄罗斯已经进入了新时期,渐渐淡化了苏联解体的阴影。不幸的是,文化上并没有复兴,依然承受着美国的文化干扰,其中俄罗斯的音乐自然也无法避免。

现在有许多所谓的“明星”音乐家,他们如同商品一样被精致地包装并被大肆宣传,然后通过电视和报纸强加给听众。在我看来,他们很多人并不能代表俄罗斯艺术水平,他们的作品有时也没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当然,莫斯科音乐学院教师与学生总体上来说,都是具有较高水准的。但令我担忧的是,我感觉像拉赫玛尼诺夫这样伟大的音乐家,以及俄罗斯钢琴学派很多重要的演奏传统已经开始渐渐被人们忽视。好在有亚历山大·戈登威泽、康斯坦丁·伊古姆诺夫和萨米尔·费因伯格,他们几个是拯救莫斯科钢琴学派,以及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人。

Q:那海因里希·涅高兹呢?

A:当然,直至今天在音乐学院你还能听到海因里希·涅高兹的名字。涅高兹是一个有趣的人物,我在他的课堂里旁听了七年。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音乐家,是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老师。但是,人们对他的称赞似乎有些过于夸张了,他的演奏功力很好,却并没有一些人所称颂的“那样高超”。涅高兹和我的老师费因伯格都著有钢琴艺术方面的重要专著—《论钢琴表演艺术》(涅高兹)和《钢琴演奏作为一门艺术》④(费因伯格)。公认的,涅高兹的语言通俗易懂,书中还有很多各样的故事,以及有趣的细节,费因伯格的书则是非常艰深的学术著作。但让我非常不愉快的是,涅高兹他在书中胡乱写了很多关于拉赫玛尼诺夫的东西。他自己都没有听过拉赫玛尼诺夫现场演奏,只听其演奏过肖邦奏鸣曲的录音。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拉赫玛尼诺夫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演奏肖邦(完全天才式的表演)。没有人如此演绎过肖邦,两个天才灵感的碰撞带来了这般令人震撼的演绎。但涅高兹是怎么说的?“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个很棒的钢琴家,柴科夫斯基的《在雪橇上》弹得很好,但是肖邦弹得犹如莫斯科河对面的商人们一样不念感情。”⑤他把拉赫玛尼诺夫这样一位绅士与见利忘义的小商贩作比较,这怎么看都是一种侮辱。涅高兹心里对拉赫玛尼诺夫是如何看待的我并不清楚,但我至今都记得有一次他请我们去家里吃饭,其中还有索弗罗尼茨基。我们在他家等了几个小时,当我们又气又饿正要离开时,他兴冲冲跑回来:“你们猜我去哪里了?我去听里赫特弹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啦!不得不说真是一次伟大的演出,比拉赫玛尼诺夫本人弹得好多了!”索弗罗尼茨基一个箭步冲过去,愤怒地给了他一个巴掌……

当然,非常公正地说,涅高兹本人诠释的肖邦是非常动人的,我至今都记得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大厅演奏的《夜曲》,非常出色!

Q:2003年是拉赫玛尼诺夫的130周年诞辰纪念,俄罗斯国内的纪念活动规模会有多大?

A:拉赫玛尼诺夫协会做出了巨大努力,将开幕系列音乐会放在了莫斯科音乐学院大厅。一切都非常顺利!莫斯科音乐学院将把四月演出季更名为“拉赫玛尼诺夫月”。除了演出计划里的系列音乐会,学院钢琴系还将举办一场致敬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晚会。同时在其故居—坦波夫的伊万诺夫卡—拉赫玛尼诺夫国立博物馆还将举办专题展览。

除了在莫斯科,为了庆祝拉赫玛尼诺夫的130年诞辰,我们还计划在坦波夫市举办“世界文化语境中的拉赫玛尼诺夫”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合唱比赛、第二十二届国际音乐节。我已邀请雷欧纳德·谢谬坦尼科夫⑥、米哈伊尔·普雷特涅夫,以及“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获奖者叶夫根尼·米哈伊洛夫等人加盟。在拉赫玛尼诺夫的故乡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州的旧鲁萨市也将举办一系列活动。遗憾的是,俄罗斯文化部对拉赫玛尼诺夫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理解,幸亏各地方政府及个人赞助对活动给予了极大支持。也多亏作曲家的侄孙尤里·巴甫洛维奇·拉赫玛尼诺夫⑦,让拉赫玛尼诺夫纪念碑在莫斯科的林荫大道上竖立起来(这座纪念碑是雕塑家奥列格·科莫夫的作品)。

Q:奥多尔·夏里亚宾在英国时有人问他“要了解一个俄罗斯人,应该读些什么?”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应该听拉赫玛尼诺夫”。众所周知,1941至1942年,拉赫玛尼诺夫举办了一系列音乐会,并且把收入悉数捐给了苏联军队。在给苏联总领事费迪乌辛的信中,拉赫玛尼诺夫写道“(资助)来自一个俄罗斯公民,希望能够帮助我的同胞战胜敌人,我始终相信胜利终会到来”。1943年3月28日,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在加利福尼亚去世,离他七十周岁的生日仅差几天,很可惜他没能亲眼看到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A:他没能与俄罗斯一起体会胜利的喜悦,却能与俄罗斯一起悲伤。1945年5月9日,被苏联政府“禁止”的音乐再次响彻全国—在为纪念伟大卫国战争受害者默哀的神圣时刻,响起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旋律!

注 释:

①G.K.克劳乌克里斯(Г.В.Крауклис),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教授,俄罗斯艺术学全博士国家学位获得者,维克多·梅尔扎诺夫文集《音乐应当如说话一般》(Музыка должна разговаривать)主编。

②土田定克 (Sadakatsu Tsuchida),2002年获“第三届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冠军。1996至2002年跟随维克多·梅尔扎诺夫学习。

③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伊波利托夫-伊万诺夫(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 Ипполитов-Иванов,1859年11月19日—1935年1月28日),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到第比利斯工作。1893年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职,1905至1924年任院长,十月革命后与苏联官方合作。他的作品多受到高加索民间音乐的影响,色彩绚烂,旋律优美,富于东方风格。

④国内由张洪模老师翻译,名为《费因伯格论钢琴演奏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年出版。

⑤原 文 是“Ш опен он исполняет с замоскворецкой удалью.”直译为“他的肖邦弹得如同莫斯科河周边地区一般的粗鲁”,莫斯科河周边地区是小商贩的聚集地。

⑥雷欧纳德·谢谬坦尼科夫(1943—),苏联著名男中音歌唱家,1982年获苏联国家格林卡奖章,1987年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

⑦尤里·巴甫洛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936—2007),苏联国家交通研究院院士,苏联交通建设部隧道和地铁建设总局总工程师。

猜你喜欢

尼诺夫拉赫玛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概况
音乐学院简介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以《音画练习曲》Op.39 NO.9为例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试论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的演奏技巧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