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键演奏法”在张朝钢琴作品中的运用

2023-09-04吴涵彭晓羽

参花(上) 2023年9期
关键词:触键弹奏小节

吴涵 彭晓羽

近年来,随着钢琴音乐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呼声变得越来越高。许多作曲家不断地进行开拓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钢琴音乐创作当中,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这使得中国钢琴作品在新时代钢琴作品中备受关注,逐渐成为钢琴表演与教学的核心素材。这段发展时期在中国钢琴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这是中国钢琴事业发展的新突破,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从古至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流派的钢琴音乐都有着明显的风格差异,在演奏技法的要求与选择上也截然不同。就演奏方法来看,我国现代作曲家张朝在其创作的作品《自然一号》和《自然二号》中,不仅运用了“连奏”“非连奏”“断奏”三种传统钢琴演奏法,还运用了“半键演奏法”。

“半键演奏法”是作曲家张朝创立的一种新形式的钢琴演奏法。它的运用能够巧妙地与音乐作品中的创作意图、音乐结构、演奏表达相衬托,充分展现出钢琴的音色、韵味以及作曲家想要营造的画面、氛围,体现了独特的东方意蕴。这一演奏法是我国音乐家在钢琴演奏技法上的一次创新突破,为钢琴触键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视角和方向,也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是西方传统钢琴演奏技法无法替代的。本文将张朝的《自然一号》和《自然二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半键演奏法”的概念、技法诠释、艺术价值以及在两首作品中的演奏诠释和功能辨析。

一、“半键演奏法”的概念及技法诠释

(一)“半键演奏法”的概念

“半键演奏法”是张朝自创的一种新形式的演奏方法,即用左手先将琴键轻轻按下一半至有阻力处但不发出声音(可同时按数个音),然后再用右手去弹奏,这样钢琴就可以发出空旷朦胧的声音。三种触键法的图标及具体演奏方法如下:

半键演奏法有三种触键法:

1.左手按下半键后,右手直接弹奏琴键。

2.左手按下半键后,右手在左手手指上弹奏(左手手指可放平),发出更柔的声音。

3.左手按下半键后,右手在左手手背上与左手同时发力弹奏和弦,或反之。

(二)“半键演奏法”的技法诠释

1.指尖轻轻贴键,手臂、手腕自然放松,在指尖、掌关节有力支撑的前提下,轻触琴键。注意保持呼吸平稳、均匀,确保力量通透。

2.“半键演奏法”的第三种触键法是专门用于和弦演奏的。除以上基本的技法要求外,演奏和弦时还要注意手型,将手指立起来,让力量充分传递到指尖。由于先按下半键,所以要注意做好力度处理,仔细体会和弦演奏的力度控制。

3.使用“半键演奏法”时要合理运用踏板。延音踏板增加声音的延展性、弱音踏板帮助声音层次更加分明,两个踏板同时使用,声音更加朦胧、空旷,为听众带来极佳的听觉效果。

4.切记在触键时力度轻盈,弹奏和弦时确保整齐,避免在半键触键过程中发出声音,导致“半键演奏法”弹奏失败。

二、“半键演奏法”的艺术价值

(一)文化内涵层面

我国钢琴艺术整体起步较晚,为了取得突破性进展,多年来,我国音乐家不断在本土化、民族化道路上进行探索,创作出了大量带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钢琴作品,开创出新的演奏技法。本文所提到的“半键演奏法”就是作曲家张朝在钢琴演奏技法创新上的一个突破。这一演奏技法让演奏者在音乐表达与音色处理上更加符合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使音乐演奏更加生动、形象,讓听众能够清晰领略作品表现的内容,以及创作背后蕴含的文化、精神、情感等,进而思考音乐作品的深层次内涵。

(二)音乐表现层面

“半键演奏法”的运用是通过改变钢琴本身的音色来营造与乐曲内容相符的意境。作品《自然一号》1—3小节,作曲家借此演奏技法来表现冰雪天清冷、静谧的意境;作品《自然二号》最后一小节,右手旋律声部运用了“半键演奏法”中第二种触键法,在乐章的结尾部分营造出一种柔美、缥缈的意境。“半键演奏法”的合理运用,有助于表现作品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营造中国钢琴音乐特有的意境,展现我国独特的钢琴音乐风格。

(三)艺术鉴赏层面

“半键演奏法”为中国钢琴作品增添独特魅力。在作品《自然一号》中,作曲家运用“半键演奏法”来营造轻盈、缥缈的氛围,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感;作品《自然二号》中,作曲家运用“半键演奏法”表现音乐内容,使其更加生动、形象,让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描绘的情境画面。“半键演奏法”作为一种钢琴演奏技法,不仅能精确地向演奏者、听众传达乐曲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分享具有中国特色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还能让他们在感受音乐所蕴含的情感、精神的同时,获取极佳的听觉享受。

三、“半键演奏法”在张朝钢琴作品中的运用

(一)在《自然一号》中的运用

1.《自然一号》作品简介

《自然一号》创作于2018年初,是张朝《自然集》中的一部,它分为《冰雪的冥想》和《烈焰的音诗》两个乐章。《自然集》的音乐风格与“后印象主义”(利用物理影像表达自己内心的主观感受)相似,强调大自然回馈人类意识和情绪的过程。作品《自然一号》正是基于这种探索,强调对自然界的关注。从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作曲家对严酷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思考与感悟,并试图探索人与自然共生的真谛。

2.“半键演奏法”在《自然一号》中的演奏诠释

(1)第一乐章:《冰雪的冥想》

《冰雪的冥想》描绘了冰雪自然裂变的景象,作曲家对此自然现象进行思考并发出感悟。全曲由冰雪裂变发出的声响以及作曲家对此产生的冥想两部分组成,即“冰雪主题”与“冥想主题”。

作品第1小节运用了“半键演奏法”的第一种触键方法,即左手按下半键后,右手直接弹奏琴键。在演奏这一部分、运用这一方法时,首先在琴键上找到最优位置,支撑好左手手掌,有控制地弹至琴键一半,确保不发出任何声响。然后再用右手直接弹奏琴键,展现出神秘、朦胧的音响效果。作品1—3小节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演奏,借此来表现冰雪天清冷、静谧的画面。第4小节运用了“半键演奏法”的第二种触键方法,相对于第一种触键方法来说,这种触键法所发出的声音会更加柔和,由于左手先弹奏半键能够使得琴槌距离琴弦更短,右手进行再次敲击时,缓和了手指下键力量,导致音量会随之减小,音色也变得更加柔美。“半键演奏法”的第三种触键方法出现在作品第7小节,与其他两种触键方法不同的是,这是一种专门用来弹奏和弦的触键法,左手在找到正确和弦位置后,按下半键,随后右手在左手手背上与左手同时发力,弹奏出该和弦,发出一种冰块撞击般清冽的声音,让人仿佛置身在冰雪之中。19—23小节和31—32 小节,低声部持续保持的“还原fa”是对寒山寺夜半钟声的模仿,运用了“半键演奏法”中的第一种演奏方法,给听众以空灵缥缈、回荡辽阔之感。

在“半键演奏法”的推动下,钢琴能够更加容易地模拟出自然音响效果,同时也更符合作曲家所追求的境界,从而触发后来演奏者、听众对自然冰雪的思考。

(2)第二乐章:《烈焰的音诗》

与第一乐章相比,这一乐章的音响效果与音乐色彩更加震撼,极具反差感。

作品160—161小节,女中声部的右手单音上行,运用了“半键演奏法”的第二种演奏方法。在演奏这些单音时,要注意旋律的线条性、流畅性,这对我们手指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保证每个音既要清晰,音与音之间又要连贯。必要时可以借助踏板来弹奏,以达到更好的音响效果。162—163小节中的音程,作者分别采用了第一种和第二种演奏法来进行弹奏。163小节,运用了专门用于进行和弦演奏的第三种演奏方法。在左手按下半键后,右手在左手手背上与左手同时发力弹奏,与樂曲中利用音块演奏的方法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在遭受撞击后一切归于平静的景象。在进行音程弹奏时,注意控制好手指,弹奏出弱而挺立的声音,同时还可以与弱音踏板相结合,在乐曲结尾处达到最弱,在音响效果上完成极致的反差效果,展现音乐创作的灵魂。

3.“半键演奏法”在《自然一号》中的功能辨析

运用“半键演奏法”对古琴音色进行模仿所产生出的相近声响效果在这首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改变钢琴原本的音色,模仿出古琴的音色特点,与传统演奏技法相比,“半键演奏法”所演奏出的音色更加轻柔、安静,既做到音色与古琴相似,又更加接近古琴艺术所追求的意境。

(二)在《自然二号》中的运用

1.《自然二号》作品简介

《自然二号》创作于2013年,同样归属于《自然集》中,分为《春》和《冬》两个乐章。第一乐章《春》是一首三声部赋格作品,采用的是泛调性写作手法,表现出生命的复苏。第二乐章《冬》是一首四声部赋格作品,采用的是无调性写作手法,表现出生命的终结。

2.“半键演奏法”在《自然二号》中的演奏诠释

(1)第一乐章:《春》

作品第1小节,运用了“半键演奏法”的第二种触键方法。第2小节,运用了“半键演奏法”中的第一种触键方法。特别注意在使用“半键演奏法”进行演奏时,所有音按下半键阶段,要先保证琴键不发出任何声音,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按键。在演奏这两小节时,要注意谱面中的大连线,用手指本身来做乐句、音符之间的连接,使乐句连贯、流畅,具有线条感,这需要我们练习手指、手腕相结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将踏板作为辅助,合理运用弱音踏板,从而准确表现出作品想要营造的画面。

(2)第二乐章:《冬》

此乐章的结尾部分运用了全部的三种触键方法。40—45小节,右手旋律运用了“半键演奏法”中的第一种触键方法。同时,这些小节中的节奏型多为后附点节奏型,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节奏的准确、稳定,利用手指本身的积极性将附点节奏轻巧拨开。42小节至结尾处,左手八度运用了“半键演奏法”中第三种专门用于演奏和弦的触键方法,即左手按下半键后,右手在左手手背上与左手同时发力弹奏和弦,发出凛冽的音响效果。在演奏和弦时,一定要注意手指关节的有力支撑,发出更加立体、坚挺的声音。最后一小节中,右手旋律运用了“半键演奏法”的第二种演奏方法。在这种触键方法下能够达到音量小、音色柔美的效果,与音乐力度很弱、渐弱巧妙结合,给此乐章的结尾营造一种柔美、缥缈的氛围。

3.“半键演奏法”在《自然二号》中的功能辨析

在《春》《冬》两个乐章中,作者描绘的是大自然的景象,表现出春的盎然与冬的凛冽。通常来说,运用不同的演奏技法进行作品诠释,呈现出来的音乐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些演奏方法弹奏出来的声音较为生硬,无法表现出该作品的生机、灵动。运用“半键演奏法”这种新的演奏技法来进行音乐表达,能够让音乐更生动、形象,使画面感油然而生,听众仿佛置身大自然中。在这些作品中,传统演奏技法与“半键演奏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非孤立地运用一种新的演奏方法,合理运用“半键演奏法”可以更好地展现张朝所追求的“钢琴的东方魂”。

四、结语

回顾中国钢琴发展史,钢琴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取得重大成果。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竞争力的作曲家、演奏家,还创作出大量社会影响广泛的钢琴作品。对钢琴作品进行本土化、民族化的探索,是我国钢琴音乐发展的精神力量,我国钢琴作曲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钢琴创作之中,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使中国钢琴音乐的表演与创作呈现一片繁荣光景。

在钢琴演奏中,触键方法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不同的触键方法会带来不同的音响效果、音乐风格和弹奏表现力,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呈现效果。张朝的钢琴音乐创作具有独树一帜的民族化、时代化的特色,并多次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钢琴艺术相结合,在“半键演奏法”的支撑下,其作品音响效果更加丰富,充分体现出东方意蕴。并且与传统演奏技法相比,“半键演奏法”这种新形式演奏技法,能够更丰富地表现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色、韵味,是我国钢琴演奏技法上的一次创新突破,为钢琴触键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朝.自然一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1.

[2]高寒.张朝钢琴曲《自然一号》音乐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3]丁玥.张朝钢琴作品《中国之梦》演奏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20.

[4]石丹.当代音乐语言探索的“攀登者”——从张朝《自然一号》对音色音响的建构谈起[J].人民音乐,2020(09):14-17.

[5]韩曼琳.钢琴演奏声音的发展与变化[J].人民音乐,1998(03):25-26.

(作者简介:吴涵,女,硕士研究生,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彭晓羽,女,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触键弹奏小节
弹 奏
快把我哥带走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触键技巧探究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试论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
浅析钢琴触键技巧对音色的影响
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