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墓志中士人作品辑佚
2023-09-04王艳琪马志强
王艳琪,马志强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墓志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体,通常包括志与铭两部分,他们也承担了不同的作用,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写道,“志者,记也;铭者,名也。古之人有德善功烈可名于世,殁则后人为之铸器以铭,而俾传于无穷……盖于葬时述其人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卒葬年月,与其子孙之大略,勒石加盖,埋于圹前三尺之地,以为异时陵谷变迁之防,而谓之志铭。”[1](P148)志文记载了墓主人的身份、家世、经历等信息,因长期埋于地下少被破坏,对于当时历史研究有重要意义。而铭文往往语言精练,对仗工整,兼有颂美与哀悼之情,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在北朝墓志中,文士沿袭古制,撰铭作序时一般不署名,但依然有一些墓志留下了撰文者的信息,这也就为后来的考证提供了便利。本文以北齐墓志中有署名的墓志铭文四言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铭文的撰文者身份、与墓主人的关系、撰文原因进行考察,以期能对北齐墓志铭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对现存北齐士人作品进行了补充。
一、史书有传作者的墓志铭7首
(一)皇甫亮1首
幽岐钟德,鱼鸟效祉。余庆尚繁,长源不已。世传天爵,门盈贵仕。自北徂南,龙章凤跱。爰在若人,体素含真。如兰有馥,方松之筠。丘园乐道,杨庭解巾。第高同岁,声超等伦。亦既登仕,德音弥茂。尺木始资,千里方骤。振藻飞华,乘骢衣绣。羽翼既渐,栋梁云构。不有通才,孰能弘道。珠玉非珍,仁义为宝。抑扬名教,萧散怀抱。一德不迴,百君自好。道长运促,福善徒欺。未穷天步,遽迫崦嵫。深松易拱,可作难期。光仪永翳,余芳独姿。无惭郭德,有恧祭辞。[2](《王道习墓志》,P61)
按:皇甫亮,字君翼,安定朝那(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人,生卒年不详。父亲皇甫徽,字子玄,原是梁朝郡守,在魏正始二年(505年)时随妻父夏侯道迁入魏。皇甫亮生平经历在《北史》《北齐书》中都有记载,他在齐神武起义时为大行台郎中,后复为尚书殿中郎,摄仪曹事。兼散骑常侍,聘陈使主,以不称免官。又除任城太守,卒于邺。赠骠骑大将军、安州刺史。皇甫亮性格率真任性,不拘小节,经常让其他人代管自己负责的礼仪事务。在邺城时还曾放弃官职到白鹿山居住,过上“恣泉石之赏,纵酒赋诗,超然自乐”[3](P1394)的生活。皇甫亮在史上并无作品流传,但他的文学才能不俗。在《北史》卷38《裴佗传附传》中有记载:“(裴佗之子)让之、诹之及皇甫和、和弟亮,并知名于洛下。时人语曰:‘诹胜于让,和不如亮。’”[3](P1384)说明皇甫亮当时的名声才能已经超过自己的哥哥,受到时人认可。
史书中王道习的记载很少,但他在朝期间深得皇帝信任,《北史》卷56中记载“时应诏王道习见信于庄帝。”[3](P2046)孝庄帝也向王道习询问过尔朱荣的事。这篇墓志志文由王道习之子长融所写,详细记录了王道习官职变化,补充了他的生平信息。而皇甫亮应该是因为文采华美得到认可,所以受到邀请写下这篇铭文。
(二)魏收2首
海阴珠浦,钟阳玉田。藏珍独润,孕宝孤圆。物既若此,人亦宜然。长岑之胄,世不乏贤。名器有业,作堂增构。筠节上抽,松心迴秀。履孝而立,席仁为富。义笃新交,诚存友旧。上公致命,投巾入仕。自府徂番,亦治千里。能大能小,载飞载止。左右唯宜,是属君子。二亲不待,衔蓼尝茶。提携仲季,藐是艰孤。定难兄弟咸骋长途。才优宦薄,世促人徂。孀妻且歌。犹子主奠。日自漳浦,言归乡县。一朝行矣,千秋不见,悲戚亲宾,心伤涕瀳。[4](《崔宽墓志》,P138)
逷矣西土,世家之胄。功力扬言,高才秀。珠藏水洁,璧潜林茂。物既有之,门亦云旧。风流不殒,代振其声。男为时俊,女则知名。柔闲独得,婉嬺天成。文义咸举,工艺兼精。以兹□□,令心逾广。辩惑犹机,应言如响。孝由衷至,仁非外奖。君子作合,宾敬可仰。良人不□,□而诸孤。事婴家棘,时迳险途。训弘孟母,游致田苏。宦通名利,檦此令图。世承征范,□□懿列。在荣能降,体真逾洁。悬鉴空有,深昭假灭。落尘去累,道高行绝。素里作师,玄门斯导。抑扬风旨,沈浮名教。衢罇待酌,轮辉掩照。三界不留,四部增悼。自劳归逸,反□迁神。植兹茂果,□□胜因。妙台方峻,玄堂弗晨。扬名有属,是曰荣亲。[5](《比丘尼垣南姿墓志》,P25)
按:魏收(507-572年),字伯起,小名佛助,钜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北魏时期拜太常博士;东魏时拜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奉命修撰国史。北齐建立后,任中书令、魏尹、秘书监、著作郎,后又迁特进、尚书右仆射,掌管诏诰,总议监五礼事,参与修定律令。武平三年(572 年)卒,朝廷追赠他为司空、尚书左仆射,谥号文贞。魏收在天保二年(551年)受命撰写北魏历史,编成《魏书》130篇。《北史》卷56、《北齐书》卷37有传。魏收文采出众,时人皆知,史书中曾记载他有诗文约70卷,现在只有1卷留存。
魏收的两篇铭文撰写的原因略有不同,《崔宽墓志》的志文作者崔士宽称魏收为“外兄”,说明他们之间有亲戚关系,或许是因为关系亲近而写;而《比丘尼垣南姿墓志》志文的作者是墓主人之子司马膺之,司马膺之是司马子如的侄子,当时的司马子如是朝廷重臣,他的侄子也甚有名望,广交好友,与邢子才、王景等,并为莫逆之交。与魏收也常有往来,所以他在志文中也写道,“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右光禄大夫钜鹿魏收,一代通人,文华冠世,昆季存亡,并蒙交结,敬托为铭,少申哀疚。”[5](《比丘尼垣南姿墓志》,P25)请魏收撰写自己母亲的墓志铭既有仰慕他的文采,也许也有平时往来的缘故。
(三)邢子才1首
层峰峻峙,长源远注。以此世门,同之桥树。夙习师友,幼通书数。洒散篇牍,非留章句。九德难举,百行谁俱。君之有之,实有余裕。因学入仕,前流可附。爵由俯拾,荣以中务。晚节萧条,同时异趣。独樽夕酌,短章晨赋。既仁且勇,忘忧兴惧。逝景如奔,急流难驻。度隙非拟,过目奚喻。旧茔未族,卜兆今祔。林鼓夜风,埏萦晓雾。生崖易尽,空悲难遇。[4](《崔孝直墓志》,P132)
按:邢子才(496-569 年),本名邢邵,字子才,小字吉少,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市)人。北魏孝明帝继位后,授奉朝请,迁著作郎,累官中书侍郎、尚书令。北齐建立,出为骠骑将军、西兖州刺史,迁太常卿,兼中书监,摄国子祭酒,授特进。天统五年,卒于任上,时年74 岁。邢子才小时便以聪明才学出名,之后也引领文坛。《北齐书》卷36《邢邵传》中记载,“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邵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邵援笔立成,证引该洽。帝命朝章,敢定俄顷。词致宏远,独步当时。”[6](P475)志文末写道,“太常卿万年县开国子河间邢子才,当今领袖,天下楷模。虽年位有殊,而情等周旧,敬托为铭,少寄哀苦。”[4](《崔孝直墓志》,P132)也可以说明邢子才文采出众,所以受邀撰写铭文。而根据殷宪《邢子才、魏收撰铭的两方北齐墓志》中考证,邢子才与崔孝直门第及冠盖相属的家世相仿,在志文中提到了崔昂受到崔孝直照拂的事,邢子才为崔孝直撰铭,或许也与崔昂有关。[7](P60)
(四)崔瞻1首
衡漳带地,渤懈浮天,炳灵斯在,世济推贤。丹青奄映,篆素蝉联,两河无绝,三古相传。晋季拥旄,燕垂避世,借资时雄,策名专制。中原重造,簪缨有系,袞职更新,緇衣改弊。牧此冀方,三叶重光,俱铭鼎鉞,并载旂常。仍传远驾,剋构层堂,曜卿之子。公业不亡。振彩蓝田,杨芬桂簿,曾是蕴价,实唯天爵。望云高渐,临渊载跃,掞藻王庭,讎书麟阁。掩纮河朔,授钺参墟,蛇灵竞爽,龙翼争攄。耿弇奉骑,疆华献书,妙同先觉,爰讬后车。载笔行署,参仪幕府,密勿负阁,劬劳省户。一入紫宫,频垂朱组,朝咨砥砺,士观规矩。絳水自清,潢池有兵,卧治本国,主诺尧京。龚朱埒美,邵杜齐名,教司俟赞,槐路扬声。出总蕃麾,入清京輦,遗踪列棘,比威金鉉。文剑横腰,纳言承冕,三阶未协,六符方辩。海运不停,鹏图奄驻,谁谓藏山,忽歌晞露。桃蹊一断,松风将暮,朝野踌躇,潸焉相顾。永言知己,追怀若人,友朋世笃,邹鲁相亲。行忧昔状,德重先民,含毫雪涕,岂究清尘。[8](《封子绘墓志》,P34)
按:崔瞻(519-572 年),字彦通,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南部地区)人,祖父是魏朝尚书,父亲崔 为朝廷重臣。崔瞻15 岁时,刺史高昂召署主簿,清河公岳辟开府西阁祭酒。后又任御史,相府中兵参军,转主簿。北齐大宁元年,除卫尉少卿,寻兼散骑常侍,聘陈使主。天统末,加骠骑大将军,拜银青光禄大夫。武平三年(572 年)卒,年54。赠使持节、都督济州军事、大理卿、刺史,谥曰文。崔瞻与其父亲崔 都以文学知名,《北齐书》卷23中有记录魏孝静帝设宴,崔 父子侍宴一事,当时崔瞻写成的应诏诗就得到了很高的评价,邢子才称赞道,“ 博雅弘丽,瞻气调清新,并诗人之冠。”[6](P335)卢思道曾论其才云:“崔瞻文词之美,实有可称。但举世重其风流,所以才华见没。”[6](P355)而现存文献中仅在《北齐书》中有崔瞻的一篇作品《遗李概书》,其内容为“仗气使酒,我之常弊,袛诃指切,在卿尤甚。足下告归,吾于何闻过也?”[6](P355)这首诗记录了崔瞻与好友李概关于饮酒日常交流的内容,但“文词之美”在其中没有体现,这篇墓志中的铭文正好能够对其文学才华加以证实。
(五)袁奭1首
帝系传绪,轩辕启基,衣裳以治,兵甲兴师,日月耀采,风雨调时。祯枝盛叶,流分派引,卿相连镳,公王系轸,夫君乃袭,芳徽弗殒。伊 昔仕,廊庙云趋,治邦赞岳,曳绶分符,既膺司武,仍从大夫。骥足是称,谋议斯职。能官善事,无贪不色,似镜含明,犹松耸直。良敦梗正,寔美谈谐,义标乡塾,信结朋侪,惟仁是操,惟孝在怀。器度弘深,容姿都雅,式披书传,乍欣弓马,命藻花丛,倾杯月下。嗟乎人道,地久天长,烛风残焰,石火浮光,一随终古,万事增伤。寂寂幽垄,冥冥泉路,向密荆榛,渐游狐兔,岁时云改,芳风永树。[9](《元洪敬墓志》,P29)
按:袁奭,字元明,陈郡(今河南项城)人,生卒年不详。梁司空昂之孙,父君方,梁侍中。《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对《元洪敬墓志》作者进行了考证,“袁奭、桓柚应當都是萧庄逗留淮南時的臣僚,袁奭以萧庄侍中的身份使齐,因而留在邺城……桓柚为元洪敬写作墓志,当时也应当在邺城。他们虽然身在邺城,却保留着梁臣的身份,故各称梁朝官衔。”[10](P178)
袁奭由祖珽推荐进入文苑撰写《御览》,可见他的文采得到了当时人的认可。袁奭在《北齐书》卷46有传。在《初学记》卷13《礼部上·巡猎第七》中保存了袁奭的一首诗歌:“游天响仙跸,春望动神衷;涧水合初溜,山花发早丛。玉舆明淑景,珠旗转瑞风;平原与上路,佳气远匆匆。”[11](《从驾游仙诗》,P332)诗歌描写跟随帝王出游时所见春景,表现出一幅温暖明亮的春景气象,可以看出诗风清新自然,带有南朝风格。
(六)刘仲威1首
滔滔若水,荡荡姚墟。是由帝系,爰本伯诸。忠贤昭晰,麾鼎猗欤。夫人淑令,肃恭伊行。道履家风,克终温敬。有行既及,嫔德斯胜。珪璋以质,婉娈其姿。接下承上,训则房帷。弘箴阅史,仪形母师。哀捐夜哭,福求彼岸。逄此雷屯,遂离多难。从夫孝女,养申礼馆、徒为积德,奄欺与善。白日空昭,红颜长缅,孤坟月落,高松露泫。[12](《袁月玑墓志铭》,P33)
按:刘仲威,南阳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人。在《陈书》卷18 与《南史》卷50 中均中有小传。他在梁时曾任中书侍郎,御史中丞,后随萧庄入齐,卒于邺中。史书中记载“仲威少有志气,颇涉文史”,[13](P245)在北齐时被选入编撰《御览》一书,可见其文采。此篇志文由墓主人亲属袁奭撰写,袁奭与刘仲威同为萧庄时期由梁入齐的文人,且后来又一起进入编写《御览》,可以看出两人关系应该比较好,所以袁奭能请刘仲威代写自己姑姑的墓志铭。在《隋书》卷33 中记载刘仲威有《梁承圣中兴略》10 卷,但现在已经失传。
二、作者身份不详的墓志铭16首
(一)孙景云1首
两仪大育,人实天心。已贯聚散,庶顃能斟。在天云郁,长啸翻林。兰光西景,绍之德音。汉构颓基,阴亦起家。嫔嫱之美,厥名丽华。兄亨元候,弟执谦污。神道所福,万世方牙。秦与黄乌,郑解珠珮。哲人其委,国俗何戴。熟云一死,咸思百代。玄象无亲,兰雕玉碎。空萦恋慕,靡申敬爱。[14](《阴继安墓志》,P213)
按:孙景云,生平事迹不详,根据墓志“凭友人功曹参军孙景云表之泉道,寄尽芳名,名传不朽。”[14](P213)可知铭文作者为墓主人朋友,官职为功曹参军。参军或参军事者,本参谋务军之称,北齐诸州功曹之长称功曹参军。
(二)董仪之子1首
良史之风,声传典故。徙叶开陇,分华远布。是生贤淑,姿神明悟。辅佐君子,心无嫉妒。妖桃一落,松萝远慕。膝下辞恩,堂上谁步。林松傥绿,山月时素。欲叙馀芳,□□幽墓。[14](《张君妻董仪墓志》,P291)
按:由序末“其子以树风不静,圣善难追,敬勒他山,用图芳实。”[14](P291)可知本篇墓志铭的作者是墓主人之子,用“其子”作为指代,推测序与铭并不是同一人所写。
(三)尧僧宝1首
长灡带地,崇峰极天。资芬蕙畹,禀润琼田。缁衣继袭,骢马相传。甘棠流咏,绿竹垂篇。淑人伊美,其仪不惑。妇礼内昭,阴规外敕。黄乌方婉,雎鸠比德。作配于君,徽猷允塞。上哲不永,中路徂泯。抚兹四嗣,和斯六亲。事如广被,名齐大茵。终□尅构,俱秤俊民。宜钟元吉,如何不吊。半景摧辉,分霄坠照。玉体虽没,金声弥口。仰慕蓼莪,痛心以叫。松门暂辟,泉扃遽掩。宝钗在冠,锦衾居箪。气序斯须,日月荏苒。瓦鸡不署,银灯色敛。声如风烛,世等莹光。一言从化,常辞满堂。尘霾丘□,雾暗松杨。春兰秋菊,无绝芬芳。[15](《尧奋妻独孤华墓志》,P64)
按:作者尧僧宝为独孤夫人之子,上党长子人,生平事迹不详。墓主人的丈夫尧奋为东魏大将军尧雄之弟,在《北齐书》卷20《尧雄附传》中有小传,但是历史文献中没有其子女信息的记载,根据铭文“抚兹四嗣,和斯六亲”可知,尧奋夫妇应该至少有4 个子女,其中有1个儿子叫做僧宝。
(四)屈子元1首
惟其峻原,楚为厥元。累业卿相,世有人焉。笃生长陵,是曰蓝田。令问令望,求旃在旃。未穷人爵,奄谢天年。魏巍盛烈,缃素空传。[16](《屈诞墓志》,P117)
本文试图运用Stiles(2001)的多方法研究设计。就他的总体研究设计而言,它采用了多种方法,即充分利用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来支持他从定性研究中得出的主要结论,这是一个主要的例证,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定义。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本文能够很好的完成研究目标。
按:屈子元为墓主人屈诞从兄之子,根据序可知他的官职为平东将军、都水参事。本篇墓志篇幅较短,但在铭之后附上了屈诞妻子和3 个儿子的信息。
(五)宇文君卿1首
珠湍渳渳,瑶岫崇崇。厥惟英淑,披显未穷。五业四训,元始要终。妇容乃穆,母师是弘。激水东流,徂光西促。忽背长庑,讬兹隧曲。松折桐毁,虚陵实谷。庶日难磨,图石可瞩。[14](《姚洪姿墓志》,P324)
按:墓主人姚洪姿的丈夫是宇文忠之,在《北史》卷50 有小传,史书中没有记录其子女的信息。但根据志文末“息君卿清都尹功曹,痛屺岵之不见,恐淮海之变物,是故刊刻,为颂云尔。”[14](《姚洪姿墓志》,P324)《诗经》中有“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的句子,即用屺岵代指父母。可知此篇墓志铭作者为姚洪姿之子宇文君卿,官职为都尹功曹。
(六)朱敬范9首
本自高门,世资阴德。从来位重,人兼才识。运海鳞奇,抟摇翅力。繁枝不已,清澜焉息。其一。
唯祖英毅,唯父深沉。飞缨鸣玉,作范垂音。仍生东渐,遂挺南金。素荣俱美,出处分心。其二。
有应纯和,义望馀耀。嵇风阮德,梁游大钓。总于君子,艺才和劭。阙里儒英,濑乡玄妙。其三。
道王天崖,志轻人爵。菊丛危坐,貂裘采药。楚汉儿戏,仁雄寥廓。我如曾闵,何论许郭。其四。
虚言辅善,实验无亲。石鸡既落,儋山亦沦。少微之应,遂属高人。悲王虽序,痛霍何陈。其五。
仁厚庆钟,育斯才彦。历阶武目,过庭鲤眄。似凤方鸣,如龙比绚。遗孤在笈,藐焉谁见。其六。
谁见伊何,慈颜弗睹。忌朝不食,邻人罢祖。比学西河,拟文东鲁。述彪者固,情深陟岵。其七。
鱼山本志,门豹遗风。丹青已写,玄窆方崇。思人下泪,瞻蓋悲空。山川不易,规猷讵终。其八。
嗟嗟犹子,瞻仪在昔。荷恩惟训,依希如觌。颂雅因诗,弘文讬易。追思素道,敬镌玄石。其九。[2](《朱岱林墓志》,P69)
按:志文末写道:“第四子敬修……磬兹鄙拙,式序徽猷,思与泣俱,文兼涕落。先言多不备述,往行尽是阙如,良由才非作者,情隈芜次。从父兄敬范,史君伯第三子脱略荣华,不应征聘,沉深好古,尤工摛属,勒铭黄壤,以播清风。”[2](《朱岱林墓志》,P69)由此可知此篇墓志志文是朱岱林第四子敬修所写,而铭文为敬修从父兄敬范所写,二人在史上无传,生平经历不详。
(七)杜公嗣1首
大哉为德,难与言称。垂芳自远,雅胄攸兴。瓜瓞绵绵,善云馀庆。夫君载诞,夙彰英令。谦仁有度,忠孝相符。恩犹赵壁,照并秦珠。游府入朝,能官在职。名流謇謇,心标翼翼。火嗟不禁,水壁为清。治邦政道,且见廉平。张灯待漏,皇华出境。趋事恪勤,词峰秀颖。忽伤川逝,遽归真宅。熒熒木槿,森森松柏。陵移海变,地久天长。一棺虽掩,万代流芳。[1](《杜孝绩墓志》,P342)
按:杜公嗣,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长安区杜陵)人生平事迹不详,由“长息前开府行参军公嗣之词”可知,公嗣为杜孝绩长子。墓主人杜孝绩在《魏书》卷45《杜铨附传》中仅有一句介绍,官职为“齐文襄王大都督府户曹参军”,这篇墓志补充了杜孝绩其他生平经历和官职信息。
(八)潘尚之子1首
□哉海波,沦迴不息。既知生死,根原徒殖。唯贤唯圣,谁能保则。三灾忽起,四乘无力。白驹在室,黑水侵田。虽云上寿,还随促年。富贵荣华,文藉空传。晋丧潘岳,汉失马迁。昔游府省,功名为最。爰及剖符,子民送蓋。聊城称善,壶关蒙赖。美政存焉,后君无害。唯君立德,凡在歌音。清风挂耳,余教至今。国乔之性,张堪之心。麦自两岐,禾亦双阴。返光东注,白日西浮。山危思鸟,海浪悲舟。灵兮向野,魂兮独留。于兹罢驾,惜矣谁收。[17](《潘尚墓志》,P19)
按:由志文“余少蒙过庭之训,长逢慈父之教,殃釁滔天,遭此酷罚。”[17](《潘尚墓志》,P19)可知撰铭者是墓主人之子,史上无传,生平不详。
三、小结
从这些墓志中能看出北齐时期墓志格式尚未统一,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范。从内容上看,铭文往往是志文的重复和浓缩,进一步抒发哀悼之情。而从格式上看,北齐墓志铭基本是四言的形式,对仗和韵律比较严密,如“长灡带地,崇峰极天”,词意对仗严谨。铭文基本以整篇的形式出现,但也还有如诗歌一样的体制,如《朱岱林墓志》中以“其一”、“其二”至“其九”进行标注,九首四言诗构成了墓志铭,但是内容与平常墓志铭无异。墓志作者信息常出现在志文末尾,用来交代作者身份、官职、与墓主人的关系。如《杜孝绩墓志》中“长息前开府行参军公嗣之词”[14](P342)一句,写出了作者身份为墓主人长子,官职为前开府行参军;又如《崔宽墓志》中写道“万无一叙,外兄钜鹿魏收,文义宗纬,笔墨渊薮,敬托为铭,少寄哀慕。”[4](P138)从中可知魏收出身钜鹿魏氏,且为墓志志文作者的外兄。但作者信息也有出现在志文开头的情况,如《元洪敬墓志》开篇即是“梁尚书比部郎谯国桓柚制序”[9](P29),写出了志文作者的身份信息。
同时在研究中也注意到了墓志中志文和铭文分别由不同人撰写的形式,一般情况下,志文会由墓主人亲属撰写,而铭文则请其他人代写。魏宏利在《北朝墓志之撰人及其相关问题》中就提到“这种由家人创作志序而请他人代作铭辞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墓志铭辞的重视往往超过志序。”[18](P69)能被人邀请撰写铭文的人通常身份显赫,文采出众,可以担当书写铭文的责任。如《王道习墓志》志文中有“敬凭尚书殿中郎中皇甫亮,以铭甚美”[2](P61)之句;又如《封子绘墓志》中,“吏部郎中清河崔赡与公礼闱申好,州里通家,摛缀之美,籍甚河朔。敬托为铭,式昭不朽。”[8](P34)从中可以看出铭文作者崔瞻不仅拥有不俗的文采,还与墓主人关系密切。同时,选择知名人士来书写铭辞,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夸耀门第的作用。
本文以有作者信息的四言铭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篇幅、能力所限,没有过多涉及墓志文,于北齐墓志的铭文尚有许多问题无法详细论及,期待日后能更加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