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无害化生产技术分析

2023-09-04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无害化粉剂可湿性

刘 涛

(克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克东 164800)

0 引言

无公害大豆生产是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中的优势产业,能够提高大豆品质,达到高产稳产的农业生产目标。无公害大豆生产对大豆栽培过程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从选地到收获需要采用规范化的生产作业流程,并且还要做好生产记录,确保生产过程有据可查,顺利通过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1 生产环境

1.1 种植地选择

大豆无害化生产选在生态环境良好的种植地,要求种植地未受到过污染,距离矿区、工业基地、公路干线以及污染源排放区较远,保证种植地周围5 km范围内不得出现污染源[1]。选定种植地后,按照相关规定对种植地进行环境检测评价,确保达到无害化生产用地的要求。

1.2 生产条件

1.2.1 气候。大豆无害化生产要求年有效积温不低于2100℃,平均年降水量不低于350 mm。

1.2.2 空气。生产地空气不得受到污染,要求具备良好的空气质量,具体要求为: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氟化物日平均量分别不得超过0.3 mg/m³、0.15 mg/m³、0.12 mg/m³、7 μm/m³。

1.2.3 土壤。大豆种植地要求土层深厚,养分充足,有机质含量不得小于100 g/kg。

1.2.4 水质。大豆无害化生产对所用的灌溉水有较高要求,不允许使用受到污染的灌溉水,具体要求为:pH值在5.5~8.5范围内;氟化物在2~3 mg/L之间;化学需氧量、汞、镉、砷、铅、六价铬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300 mg/L、0.001 mg/L、0.005 mg/L、0.1 mg/L、0.1 mg/L、0.1 mg/L。

2 种子选择与处理

2.1 品种优选

根据当地种植条件和市场需求优选出高产、熟期适宜的大豆品种,要求大豆具有良好的抗病性、抗逆性,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5%或脂肪含量不低于22%,方可保证大豆生产品质。

2.2 种子处理

选种后采用高效低毒的种衣剂对种子包衣处理,用于预防根腐病以及地下害虫。种衣剂不得使用高浓度农药,如克百威等;针对未做包衣处理的种子可以采用微肥拌种,拌种肥料选用硼钼微复肥、钼酸铵等。

3 整地

3.1 轮作

大豆无害化生产采用轮作方式以提高产量,为有效防范病虫害发生,不能在重茬、迎茬条件下种植;当田地施用过氯磺隆留有小麦茬或亚麻茬,或施用过锈去津、西玛津留有玉米茬,则不能轮作大豆。

3.2 耕地

3.2.1 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在秋季处理茬子,耙茬深度控制在15 cm以内,尽量耙细地块。

3.2.2 无深翻深松的地块。在秋季耕翻整地,深度为20~25 cm,翻地时结合耙茬,耙碎土块,土块直径不得超过5 cm,耙茬深度控制在15 cm以内,深松深度不低于25 cm[2];在深松整地之后,保证地块满足待播条件。

3.2.3 起垄。起直垄,控制长垄、垄距和垄幅;如果在麦茬上做垄,则要先进行灭茬,再破垄起新垄,之后镇压,确保地块处于待播状态。

3.3 基肥

3.3.1 肥料选用。播种前检测耕地养分,根据营养元素含量科学配置肥料,满足测土配方的要求。基肥采用有机肥,可以适当施入含氮、磷、钾元素的化肥;有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用量为30 t/hm2;化肥中,用纯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分别为20~30 kg/hm2、46~69 kg/hm2、20~30 kg/hm2。

3.3.2 施肥方法。肥料施于种子下方4~5 cm处,采用侧深施肥法;为达到大豆高产的目的,采用钼元素肥料进行拌种,用量为种子需用钼酸铵4~6 g/kg,先稀释钼酸铵,待溶液冷却后进行拌种;在基肥中掺入适量硼肥,用量为3 kg/hm2。

4 播种

4.1 播种时间

当地表温度稳定在7~8℃时播种,一般在5月上旬。

4.2 播种方法

4.2.1 垄三栽培。采用垄三栽培机进行播种,行距控制65~70 cm,保苗为35~40万株/hm2,苗期深松垄沟。

4.2.2 窄行双条密植。采用窄行播种机进行播种,行距为45 cm,保苗为40~50万株/hm2。

4.3 播种质量控制

不同大豆的生育特性不同,要做到精量播种,保持播深一致;播种时做到无断条,采用机械播种时,对准垄顶中心线播种,偏差控制在±3 cm以内。

5 田间管理

5.1 补苗

在苗期,检查大豆缺苗情况,当缺苗率达到10%时,要及时坐水补苗,以保证大豆产量。

5.2 间苗

如果播种量过大,则要采用人工间苗的方式拔掉病弱苗;间苗选在子叶展平到第1片复叶展开前,每100 cm2留苗21~24株。

5.3 中耕

在豆苗破土而出时疏松土壤,起到保墒、保温作用;在大豆生育周期内,合理进行铲趟,铲趟过程中避免损伤大豆苗。

5.4 灌溉

根据大豆生长规律,分别进行3次灌溉:第1次在开花期灌溉;第2次在开花结荚期灌溉,灌溉水量为600~750 t/hm2;第3次在鼓粒期灌溉,如果此期间遇到干旱天气,灌溉水量为450~600 t/hm2。为避免发生土壤板结现象,灌溉后进行中耕,增加土壤透气性。

5.5 追肥

在豆苗长势较弱的情况下进行铲地,追施氮肥,将氮肥施入沟内,施入尿素45~75 kg/667m2,再覆土;当大豆生长进入到初花期后,如果长势较弱,则追施叶面肥,选用尿素与磷酸二氢钾作为叶面肥,加入微量元素,制备成液体肥料,均匀喷施到大豆叶面上。

6 病虫害防治

6.1 农业防治

采用具有良好抗病虫性的大豆品种,不得播种病粒;尽量采用大豆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方式,不得重茬、迎茬;选在秋季翻地,减少越冬虫卵。

6.2 物理防治

6.2.1 频振灯。在大豆田间安装频振灯,安装在距离地面1.5~2.0 m处,灯管功率为15 W,可诱杀半径120 m范围内的豆荚螟、小地老虎等害虫。

6.2.2 糖醋液。按照糖∶白醋∶白酒∶水=1∶4∶1∶16的比例配置糖醋液,每亩地放置5个糖醋盆,用于诱杀小地老虎成虫。

6.2.3 黄板。在大豆田间挂黄板用于诱杀蚜虫,选用25 ×30 cm规格的黄板时,每亩挂50~60张。

6.3 生物防治

6.3.1 苏云金杆菌。选用生物制剂防治蚜虫,如选用8000 U/mg苏云金杆菌悬浮液进行喷施防治,连续喷施2次,间隔时间为3天。

6.3.2 赤眼蜂。选用天敌防治大豆食心虫,在大豆食心虫的产卵高峰期释放螟黄赤眼蜂,每公顷释放30万头,选定释放点分两次释放。

6.3.3 白僵菌。在9月上旬,在大豆田垄台上均匀撒入白僵菌苗粉与草炭土的拌和物,配置比例为1:9,撒入80 kg/hm2,用于防治大豆食心虫。

6.4 化学防治

大豆无害化生产采用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具体包括:

6.4.1 霜霉病。采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于预防霜霉病;当大豆生长过程中发生霜霉病,用25%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

6.4.2 灰霉病。采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6.4.3 病毒病。采用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同时加强蚜虫防治,避免病毒病快速扩散。

6.4.4 叶斑病。采用75%百菌清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连续喷施2次,间隔期为7天。

6.4.5 白粉病。采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喷施防治。

6.4.6 食心虫。采用2.5%溴氰菊酯乳油进行喷雾防治,喷药期在虫卵孵化盛期到幼虫期。

6.4.7 蚜虫。采用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

7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豆无害化生产期间要严格按照规范化的栽培技术培育大豆,加强产品生长质量把控。在生产过程中,要建立无公害大豆生产档案,详细记录大豆品种、病虫害防治、安全间隔期等重要的生产信息,并做好大豆收获与贮藏工作,以确保大豆能够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方可保证大豆产量与品质。

猜你喜欢

无害化粉剂可湿性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10%苄嘧磺隆·异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防除作用
藏药甘露调血粉剂和调气粉剂对104 例高血压病人临床基础研究
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
铬渣及铬污染物无害化处置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