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2023-09-04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常 松

(济南市章丘区普集街道办事处,山东济南 250206)

0 引言

我国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指出,需要对农村农业进行优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落实,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将两个一百年作为目标,解决我国农业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平衡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够引导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其中休闲农业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广泛关注,并且已经实现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和落实。

1 乡村振兴战略基础上休闲农业发展条件和价值

1.1 休闲农业发展条件

第一,优美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并且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问题,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文明建设效果。加上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发展政策,目前我国乡村环境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休闲农业良好发展的环境基础。

第二,特色文化。休闲农业要想得到持续发展,就需要将自身特色充分发挥出来,避免与其他地区的休闲农业相同或者是相似。这就要求当地具有属于自身的独特文化,在此基础上组织文化活动,吸引游客能够参与到其中,感受当地农村的风土人情。在此过程中,充分挖掘出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特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出来,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休闲农业品牌,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对游客的吸引力。

第三,便利交通。休闲农业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外来游客参与到其中,同时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这就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作为支撑。从我国农村地区目前的交通建设情况能够看出,99%以上的建制村都修通了公路,95%的建制村通客车,无论是公共交通车辆还是私家车,都可以达到村落。村民与外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也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条件之一。

1.2 休闲农业发展价值

休闲农业将农业生产以及农业景观资源为基础,实现各项产业的有效结合,其在实际发展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1 提高经济收入。我国在2020年,休闲农业发展的营业收入达到了7000亿以上,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8%,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衣食住行产业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收入水平,为农民收入来源提供了渠道。并且还能够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帮助农民实现创新创业,优化创业环境的同时,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落实和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1.2.2 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落实。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宣布,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实现文旅的有效结合,既能够促进农村产业新的融合与发展,还能够帮助农村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新业态。同时还能够促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良好建设和发展,促进农村向着多功能以及高资源利用的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提供条件。

1.2.3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始终坚持和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作为前提条件,促进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在该种情况下,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优化完善绿化、养护管理措施,为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1.2.4 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文化传承。休闲农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产业实现高效融合,同时给予农民以及相关人员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中央政府在“六稳”中提出,“稳就业”需要放在首要位置,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我国社会就业的稳定发展。在2020年,休闲农业为农村劳动人口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了1000万以上,返乡就业人员的数量超过3000万。由此可以看出,休闲农业在转移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另外,在农村文化传承方面,休闲农业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我国农村地区,蕴含大量的传统文化,休闲农业可以作为载体,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通过几千年的积累沉淀形成,属于我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可以通过产业结合的方式,利用观光体验以及研学活动等方式,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乡村振兴战略基础上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2.1 规模效应现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和发展,休闲农业的规模效应逐渐凸显出来,通过休闲农业发展的方式,实现资源、业态以及人才等方面的进一步整合,在政策引导的环境下,休闲农业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已经成为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根据相关数据能够看出,截至2021年初,我国建立了休闲农业县级示范县389个,国家级示范村641个,2021年我国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发布了第三批休闲农业重点村镇的名单,截至2021年8月,我国休闲旅游重点示范村镇的数量达到了1199个。

2.2 产品业态现状

休闲农业逐渐向着集群化的方向发展,逐渐从景区拓展到其他区域中,从传统的农家乐逐渐发展到农业主题公园以及民俗村等,消费群体逐渐转为大众。在社会资本的引导下,休闲农业已经形成了生产生活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其具有产品类型多种多样、开展形式丰富以及释放效应强等特点。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休闲农业产业也会逐渐向着更加多样的方向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良好的消费体验,实现产业的良好融合。

2.3 市场需求现状

当前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对大自然的向往程度都非常高,老年人多数待在农村地区,对农村具有独特的情感。而年轻人,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需要通过欣赏生态环境以及亲近大自然的方式缓解压力。广阔的田野以及新鲜的空气,都能够为人们带来不同的体验。2019年,我国农村地区接待游客的数量达到了30.9亿人次,约占国内旅游人数的50%。但是近几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旅游以及出游计划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周边旅游以及健康旅游,逐渐成为人们选择的主要放松模式。休闲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模式,并且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参与,整体上看休闲农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

3 乡村振兴战略基础上休闲农业发展途径

3.1 明确农民核心地位

要想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实现休闲农业的良好发展,就需从思想方面入手,认识到休闲农业开展的重要性,促进农业实现转型发展,对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将开发、保护与管理工作相互结合,建立一体化的休闲农业产业模式,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的同时,促进旅游景点、农村非遗等领域的结合与发展,使农民认识到农业资源的功能性与有效性。同时,培养农民形成大农意识,正确看待休闲农业发展,利用其对交通、房地产以及餐饮等领域进行融合,实现各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确定休闲农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风能以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行充分利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对休闲农业发展起到正确引导。

在此过程中,始终将农民作为中心,为农民进行创收,农民是休闲农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基,所以需要对农民的利益进行有效保护。考虑到农民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实际需求和利益,充分挖掘出农村地区的优秀人才,培养农民在休闲农业发展中建立主人翁意识,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农民在休闲农业中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针对不同的投资经营主体,要将农民的利益保护情况放在第一,合理划分利益,采用合理化分红的方式,保护农民在休闲农业中的合法利益。在休闲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需要调查分析农民的参与意愿以及态度,判断其态度是否发生变化。再利用“愤怒指数”理论,分析休闲农业发展与农民态度的变化规律,并将其作为休闲农业发展和调整的依据,充分考虑农民利益,这是提高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建立良好游客居民关系的基础条件。

3.2 加强休闲农业文化品牌建设

文化是休闲农业建设发展的灵魂,同时也是休闲农业的特色之处。由于休闲农业采用生产、生活以及生态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所以与其他类型的产业相比,需要更多的文化内涵支撑,这也是实现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休闲农业文化品牌的建设力度,将文化内涵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第一,通过规划设计的方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将其与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相互结合,将农副产品作为休闲农业产品的重点内容,建立“绿色”“乡字号”以及“生态健康”的文化服务品牌。第二,确定品牌标杆,明确休闲农业经营发展中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以及服务内容等,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建立良好口碑,将流量效应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第三,对设计路线以及休闲农业项目进行优化,在此过程中将互联网平台作为载体,对休闲农业项目进行宣传,提高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各地游客参与到休闲农业项目中,在游客心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游客满意度。

3.3 促进休闲农业建设现代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因此休闲农业在建设发展中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技术,实现休闲农业智能化以及智慧化建设,对休闲农业各项工作展开针对性管理。这种方式能够形成系统化以及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对上中下游的产业进行综合管理。休闲农业产业建设中,首先确定资源、环境以及乡村的承载水平,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环保的相互结合,将休闲农业中的生态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将价值呈现、品牌效益以及口碑效应作为发展指标,利用信息技术对产品生产、运营、营销等环节进行一体化集中管理。同时对服务理念、模式以及方法进行优化创新,例如,利用VR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为游客提供更加真实的参与体验。在生态环境以及安全卫生管理中,利用实时监控以及自动清扫系统,为游客建立良好的体验环境,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呼吁游客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欣赏自然环境的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在为游客提供服务阶段,利用互联网实现线上预约和咨询服务,优化接待流程,拓展服务环节。可以通过线上途径,与当地或者周围机构沟通合作,共同举办研学旅行、科学教研等活动,休闲农业中农业知识展示以及种植活动参与等项目,对于学校教学来说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可以与学校相互合作,共同组织学生体验农业种植活动,了解农业知识,给予学生亲近自然的机会,充分利用互联网提高服务水平。

3.4 深化产业融合

我国在《2020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实施意见》中明确支持,需要加强农产品加工,建立休闲农业精品发展路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首先,将一、二、三产业作为核心,将休闲农业产业与技术、产品、业态相互结合,实现产业链的有效拓展,提高休闲农业发展活力以及附加价值。其次,严格落实因地制宜原则,这也是实现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在当地自然环境、文化、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融入文化艺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赋予休闲农业更加新颖的理念和内涵。将农民作为主体,建立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最后,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互结合,引导游客进行自我发现、探索以及社会交往等需求动机,建立全过程的休闲农业服务体系,实现一年四季全时间段的休闲农业产业。将当地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产品以及项目融合在休闲农业中。根据参与人群不同,组织不同的休闲农业项目产品,其中包括亲子体验活动、老年游以及研学游等,为各个人群提供针对性的服务项目,拓展休闲农业项目参与人群范围。除此之外,引进专业人才,产业融合要想实现有效落实,则需要专业人才积极参与到其中。目前在农村地区,专业人才较为匮乏,因此要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建设培养水平。鼓励当地农民定期参与到专业技能培训中,同时给予返乡创业优秀人才相应的补贴和政策优惠,吸引人才积极参与到农村建设中,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提高休闲农业建设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休闲农业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需要加大休闲农业的建设力度,从各个方面入手引导休闲农业良好发展,实现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休闲农业作为今后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在今后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从产业结合、人才、现代化管理等方面入手,实现休闲农业的优化创新,将休闲农业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