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北京大学经济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举行
2023-09-04
2023 年5 月14 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经济科学》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北京大学经济科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经济”。论坛由上午的开幕致辞、主旨演讲和下午的五场平行分论坛组成,来自海内外高校的近百名师生参与了本次论坛。在上午的主论坛中,《经济科学》常务副主编、编审于小东老师出席活动并致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彦斌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何代欣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主论坛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李博老师主持。
首先,于小东老师发表了开幕致辞。她对各位青年学者参加本届论坛表示欢迎,并着重从学术期刊角度讲述了举办博士生论坛的初衷。《经济科学》是由北京大学主办的经济理论类核心期刊,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杂志一直以来都致力于鼓励和推进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研究,今年的主题“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经济”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思路。青年学者是经济学研究中的有生力量,对新的研究方法最为敏感,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但阅历和积累相对不足。《经济科学》很荣幸能够与北大经济学院一道,通过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搭建一个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通过相互交流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并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发表,树立向更高的学术目标攀登的勇气和信心。
开幕式过后,陈彦斌老师作了主题为《如何通过〈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迈向学术研究前沿》的主旨演讲。陈彦斌老师指出,《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缘起于我国对总结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陈彦斌随后介绍了《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的平台性、生态性、权威性、问题导向性、提炼性、共识性、指引性七大特征,并呼吁青年学者要重视《中国经济研究手册》的学术价值和意义,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标准与水平,做出有价值、有贡献的学术成果。
随后,何代欣老师作了主题为《中国财政学研究问题的现实感与科学性》的主旨演讲。他介绍了中国财政学研究的问题和关注的热点,以及随机实地实验与行为经济学方法等一些有代表性的新方法。何代欣老师还介绍了财政研究的热点和“冷点”: 税收、政府债务和财政政策之所以是热点是因为有了更细致的数据,能够得到现实中急切需要的结论;财政体制、财政支出和政策传导机制之所以是“冷点”是因为理论与实证进展不足,缺乏对财政体制传导作用机制的分析。最后,何代欣老师介绍了五个主要的财政理论和现代财政制度,鼓励同学们挖掘问题背后蕴含的经济学原理并进行实证检验。在自由交流环节,何代欣老师关于选题和研究中的问题分享了诸多细致的经验,与会博士生同学们获益颇丰。
下午的平行分论坛分为五场,由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20 位博士生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助理教授谭娅老师、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李成明老师、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梁银鹤老师、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高震男老师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金威老师分别在五个分论坛中对宣讲的论文进行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