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协调水平研究

2023-09-04仲其安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耦合度江苏省高质量

仲其安

(宿迁学院商学院,江苏宿迁 223800)

1 研究背景

农业发展一直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经济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方面,能否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关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目前,从农业整体发展状况来看,仍然存在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不匹配、不协调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战略的实现。《2020年中国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报告》明确提出,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相关性最高,从科技创新与产出能力的趋势分析来看,创新能力与农业的产出能力呈现一致的趋势,但这种效应存在较强的区域特征,其中东部地区表现较为突出,中西部地区偏弱。

江苏省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与改革的示范地区,在江苏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农业的创新能力是保证实现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的投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最终实现江苏省农业的全面现代化。但是,江苏省内部的13个地级市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研究江苏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对促进江苏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双向互动,实现江苏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以及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从原有的生产主导型向科技创新带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众多学者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王广(2016)在其研究中提出投入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影响了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常亮(2020)在其研究中得出,农业园区研发中心数量、高新技术企业个数、园区研发人员数和大型仪器设备原值总额对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郭婧煜(2020)在其研究提出农村劳动力素质、市场化程度、政府支持力度、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基础水平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二,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对策研究,李晓乐(2018)在其研究中提出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振兴乡村经济,能有效突破农业发展瓶颈,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孙长东(2020)在其研究中提出通过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农村人口素质教育水平以及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

通过上述的研究发现,现有研究更多地关注农业高质量发展或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或者是科技水平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关系。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研究,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江苏省各地级市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更为直观地反映各地级市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协调关系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提升江苏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2 数据来源与模型的构建

2.1 数据来源及建模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其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数、协调发展程度以及融合程度。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2020》以及各地级市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对于相关缺失的数据采用均值插补的方法进行补齐。

目前,学术界对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借鉴刘畅(2021)的研究,并结合江苏省“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的现状,构建供给提质增效、产业融合发展、绿色节约发展、规模化生产等4个二级指标以及13个三级指标构成。同时,构建农业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科技转化、农业科技产出以及农业科技环境4个二级指标以及9个三级指标构成。

2.2 指标体系的构成

2.2.1 子指标归一化处理

从上述指标体系可以看出,各指标数值存在较大的差异且无法进行统一的分析。因此,对所有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具有一定含义的指标转化为只有指标意义的无量纲值。将所有的三级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其中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的转化形式为:

其中,Zij(Yij)分别表示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第i个地级市第j项指标的归一化数值,x为各指标变量值。该指数越高,说明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创新水平越高。

2.2.2 权重确定

采用熵值法来确定各变量占总体的比重,使用上述归一化计算的指标按照熵值法步骤来计算高质量增长与科技创新能力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公式:

公式(3)中σ为标准差,μ为各变量的均值,两者的比值为变异系数,公式(4)中mj(nj)为高质量增长与农业创新技术变异系数权重。

2.2.3 综合指数的确定

上述确定了权重以及归一化各指标的数值来确定综合指数,计算公式:

公式5、公式(6)中M与N分别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数。

3 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度分析方法

3.1 确定两个系统的综合协调指数(D)

综合协调指数反映的是两个系统对协调度的贡献,反映两个系统之间真实的系统水平,计算公式:

公式7中,M、N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数,α、β分别为两者系统的贡献系数。本研究中,江苏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在协调能力贡献程度同样重要,故α、β的取值均为0.5。

3.2 确定两个系统的耦合度(F)

农业该质量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耦合度越高,可以认为两者之间的发展更为和谐,两者和谐的关系才能有效促进两个系统共同有序地发展,耦合度的计算公式:

3.3 确定两个系统的协调度(G)

在确定耦合度的基础上,然后再确定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当两者之间的系数越接近于1,可以认为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越高,其计算公式:

3.4 确定耦合度与协调度的程度

首先,对耦合度阶段进行界定。借鉴刘畅(2021)的做法,指数在0~0.3之间,可以确定两个系统的耦合度为低水平耦合度,0.3~0.5之间为拮抗耦合,0.5~0.8之间磨合耦合,0.8~1.0之间为高水平耦合。其次,对协调度进行界定。协调度指数在0~0.2之间为高度失调,0.2~0.4之间为中轻度失调,0.4~0.6之间为勉强协调,0.6~0.8之间为良好协调,0.8~1.0之间为优质协调。

4 实证研究

4.1 江苏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分析

本文选取江苏省2020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综合指数分析法。从江苏省整体来看,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在0.8以上的有6个城市,其中苏州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最高,在0.8以下的有7个城市,其中宿迁市与连云港市指数小于0.5。从地域来看,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状态。农业技术创新指数来看,在0.8以上有6个城市,其中苏锡常的农业技术创新指数在0.9以上;在0.8以下的有7个城市,其中宿迁市以及连云港市的农业技术创新指数小于0.4,其趋势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保持一致。

4.2 江苏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分析

4.2.1 江苏省各地级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协调度分析

综合协调指数反映了农业该质量发展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真实的协调情况,从2020年江苏省各地级市两个系统的综合协调系数可以看出,综合协调系数超过0.5的有7个城市,以苏州市0.907为最高,而宿迁市与连云港市的综合协调系数分别为0.204、0.200,处于较低的状态。这些城市中,扬州市的综合协调系数小于0.5,但耦合度为0.547,说明扬州市存在虚假的耦合状态。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南通、泰州、徐州的综合协调系数较高。

从整体来看,苏南的主要城市以及苏北的徐州市由于其第二三产业较为发达、科技创新能力、人员的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形成对第一产业的支撑的作用,使得这些城市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农业创新技术的发展程度较高。而在苏北的宿迁、盐城、连云港、淮安等城市以及镇江市,由于其经济发展相较于苏南各主要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其与二、三产业的融合程度较低,无法带动第一产业的协调发展。

4.2.2 江苏省各地级市协调发展程度分析

从协调发展程度来看,2020年江苏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整体处于较为协调的类型,其中8个地级市处于协调的类型,只有5个地级市处于中轻度失调的类型。从失调的区域来看,其失调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落后于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是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在这些地级市农业创新能不强的主要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原因,一是基层政府机构没有将农业技术创新放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位置。二是这些区域缺乏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支撑,导致其农业技术依赖外部,没有自身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其发展受制于其他区域的技术创新的速度。三是受制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体量。二、三产业无法与第一产业充分融合,使得第一产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产品的生产阶段。

5 建议

5.1 推动科技创新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

立足江苏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情况,找准农业创新的突破点,着力解决农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发挥企业在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快速将科技创新成果转换为生产能力。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制定配套农业创新政策,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完善的政策环境。系统构建农业生产、销售的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在市场中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农业生产、创新领域,形成良性发展体系。

5.2 统筹农业科技创新的区域布局,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

立足于江苏省农业发展以及创新的地域差异,建议政府建立引导机制,改善区域农业发展失调的情况。提升科技创新要立足于自身区域的特点,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实现科技创新与之相配合,形成资源技术协调有序发展。鼓励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形成人才、资本在不同区域内进行合理的流动,实现全区域农业高质量的协调发展。

5.3 充分认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促进优质协调发展

地方各级政府通过相关的信息传播渠道向社会大众普及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将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植于基层政府、农业从业人员以及相关人员工作中。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服务平台以及农业创新园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利用这些平台将优质的人力资源以及物质资本引入到该区域,形成“平台+人才+资本”的全方位发展模式,形成产业体系多元化、生产体系高效、经营方式先进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猜你喜欢

耦合度江苏省高质量
中国北方蒸散-降水耦合度时空变化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江苏省交通图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辽宁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分析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江苏省政区图
基于耦合度分析的家禽孵化过程模糊解耦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