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研究

2023-09-04苏广凯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机械化农户人才

苏广凯

(鄄城县旧城镇人民政府,山东鄄城 274600)

0 引言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各省市地区气候条件、土壤环境及水资源等情况均不同,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因此,我国各地区农作物种植状况不同,所采用的农业种植技术也不同。然而,在实际农业种植中存在一个共性问题,那便是机械化发展水平较低。就现阶段农业发展情况而言,我国有必要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以此强化我国经济建设。

1 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化概述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逐渐取代人工在耕作中的地位,生产力水平也因此得到提升,为农业种植发展带来较大推动力。然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尚低,在现代农业种植过程中,并未全面应用农业机械化设备,且从事农业人员大多不具备熟练应用机械设备的能力,总体而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成本较高。不过,我国已逐渐加大对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力度,这使得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显著增强,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在农业种植中实现规模化生产,转变以往的小农经济形式,并广泛应用自动灌溉技术,通过加大农业经济收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但以长远目光看待农业机械化建设,其发展水平尚需提升,在实际农业机械化种植中,还存在一定不足之处,阻碍着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

农业种植技术是一种以遵循农作物生长规律为基础,利用多年种植经验,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为目的所采用的种植方法。实现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的高度结合,可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农业经济收益,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而且,在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中,需要机械化设备来辅助,相反,农业机械化设备的使用,同样需要农业种植技术作为支撑。只有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减少人力劳动成本,以此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 农业机械化发展意义

在传统农业种植过程中,通常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少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流入,这一现象为传统农业种植带来不小冲击。所以,为适应时代要求,农业种植技术应朝向现代化、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化种植方式具有诸多优势,其不仅能保障农作物生产安全,为农户带来更多经济收益,还能有效强化农业基础建设,促使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通过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促使农业生产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并保障农产品质量,改善传统生产环境。

应用机械化设备开展农业种植,可在科学选种、种植、施肥、灌溉的基础上,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生产出质量更优的农产品。通过农业机械化种植,可实现绿色化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运输一体化建设。现代化种植方式的应用需要遵循三项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各区域农业种植技术发展情况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在考虑区域农业种植特点的情况下,合理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二是市场导向原则,农业种植生产规模以及经济发展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并以减少农业种植成本、加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将机械化种植融入生产过程中。三是集中种植原则。在农业机械化种植中,要推行规模化生产,利用先进种植技术的优势,实现集中种植,以此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3 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区域农业种植发展不平衡问题

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种植存在一定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农作物种类的不同,这种差异给农业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带来局限性。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当地农业种植技术已得到全面发展,种植种类越来越多,包括小麦、玉米、棉花等,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然而随着种植新品种的出现,所应用的农业机械设备也要进行优化改进。但部分地区在农业种植中,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简便的机械设备,致使区域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出现不平衡。此外,不少农业种植位于山丘等复杂地带,也难以落实农业机械化生产,由于这些问题,导致菏泽当地无法有效推进农业机械化种植发展,因而造成区域农业种植发展不平衡[1]。

3.2 缺少现代化农业种植理念

为有效推动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具备新的农业种植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农户认识到机械化生产在农业发展中的优势,已摒弃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具有应用农业机械设备的意识,然而由于机械设备购置价格较高,部分经济收益较低的农户不得不选择放弃,继续使用传统人工种植方式,或仅采用半机械化的种植方法,这使得农业经济效益下降,对农业发展造成一定阻碍。此外,部分农户虽已全面应用机械化种植技术,但缺少对于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理念,致使设备在长时间使用中得不到有效维护,设备使用年限缩短,这种情况同样会影响农业现代机械化发展。

3.3 现代机械化农业人才不足

为实现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的高度结合,要加强两者之间的融合,而在这一过程中,农业技术人才是最为重要的。农业机械化种植需要专业的机械设备作为支撑,但农业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成效直接取决于从事农业人员的专业水准。分析我国目前乡村发展现状可知,高新技术型人才较少,高素质专业人才通常不愿前往乡村工作与生活,致使各区域农业人才不足,进而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2]。

4 推动农业种植现代机械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4.1 改进农业机械化设备

针对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创新改进,是推动农业种植机械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农业发展进程中,传统农业种植技术已难以满足现代化的要求。农业种植中无限制使用化肥、无节制灌溉,也会污染农业环境,造成水资源浪费,进而导致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为避免上述情况,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对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创新改进。一是生产农业种植一体化大型设备,农业种植过程包括诸多环节,如选种、种植、收获等,所以要构建集各环节为一体的大型设备。二是强化设备机械化性能,使其适用于任何农作物种植,并满足不同区域内的种植要求,提高农业种植水平,实现经济增收增产。

4.2 转变农业种植观念

相较于传统人工农业种植方式,农业机械化更具高效性,无论是种植效率,还是种植质量,均可得到有效提升。采用农业机械化种植手段,可通过使用种子播种设备,充分保障种子播种效率与质量,使农业种植更具高效性与规范性。而且,使农业生产更为精准化、规模化、安全化[3]。

4.3 强化农业技术人才培养

在农业种植现代化、机械化发展进程中,要注重强化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只有人才得以保障,才能深入推进农业技术发展。对于农业人才的培养,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在乡村区域选择经济实力较强的住户,对其开展农业现代化设备应用培训,使其掌握使用技术与使用方法,了解设备应用类型以及操作要点,具有规范应用现代农业设备的能力,并引导其在农业种植中积极使用农业机械设备,以吸引当地更多农户开展现代化种植,形成以少数带动多数的局面。二是地政府部门可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当地农户参与现代农业机械化种植人才队伍建设,从中选拔出具有一定农业技术基础、拥有农业生产常识,且具备较强创新性的人才,担任农业机械化种植引导者,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指导当地农户科学开展机械化种植与生产[4]。

5 农业种植与农业机械化有机结合的路径

5.1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为有效推动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要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开展农业种植,实现经济增收增产。为高度结合当地农业种植与机械化设备,要在全面了解不同区域内适用农业种植技术特点的情况下,将机械化与之有效融合。在农业机械化种植实施前,如果未考虑各区域环境与农作物种植差异,则会影响农业种植技术应用效果,进而降低农业经济收益。所以,采用农业机械化种植的方式,要以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为前提,有针对性地选用农业种植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农业种植与机械有关的内容,以此逐渐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强化生产效率与质量,进一步实现智能化、高效化、规范化种植,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5.2 优化拓展政府职能

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政府部门作为支撑,基于此,有必要不断优化拓展政府职能,并有效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以深化农业机械化种植。对政府部门而言,要针对农业种植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同时,要给予农户购机补贴,并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户维护保养农机具的意识。通过让农户认识到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的优势,使其乐于积极运用农业种植新技术与新设备。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强化人才引进,加大对于拥有较高农业素质能力、具有较强农业技术水平人才的招聘力度,并给予一定补贴,提高人才的稳定性。通过优化拓展政府职能,发挥政府部门的领导作用,为农业机械化种植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以实现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的高度结合。

5.3 积极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

在农业生态建设过程中,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属于重要内容,为实现绿色种植,需要对农业种植机械化设备进行有效应用,以优化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为有效推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两者的融合,并在结合政府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企业与广大农户等多组织参与种植。采用多样化种植技术,提高各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以推动农业种植向智能化发展。

6 结语

本文先指出农业现代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区域农业种植发展不平衡、缺少现代农业种植理念、农业机械化人才不足等。在分析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基础上,探究推动农业种植现代机械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并提出农业种植与农业机械化有机结合的路径,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机械化农户人才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人才云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