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韩FTA 建设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基于全球大变局视域下

2023-09-04吴振振

北方经贸 2023年4期
关键词:韩三国中日韩三国

吴振振

(黑龙江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80)

一、引言

在2002 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中日韩FTA 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并引起三国领导人极大的兴趣;此后经过十余年的可行性论证,2012 年5月,FTA 建设终于进入实质性阶段,三国领导人共同启动了中日韩FTA 建设的谈判仪式,揭开了中日韩FTA 建设的历史序幕;2015 年6 月1 日,中韩两国率先签订了《中韩自贸协定》,[1]为亚太区域一体化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而中日韩FTA 建设道路却蜿蜒曲折,前后经历大小谈判16 次,在某些分歧较大的问题上已取得基本的共识,但是截至目前中日韩FTA 尚未真正达成共识,协议建设尚停留在纸面,从而成为中日韩三国悬而未决的问题。

二、中日韩FTA 建设的时代新机遇

(一)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催生三国共同利益诉求

中日韩三国一衣带水,位置毗邻,同属汉字文化圈,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三国发展历程相似,都是以出口贸易带动国内经济发展,因此出口与对外贸易对三国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深耕细作”,三国产业链相互交织且与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后疫情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借题发挥,掀起了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狂潮,中美贸易战硝烟弥漫,美国试图以此与中国在经济上进行全面脱钩并钳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WTO 贸易仲裁机制对美国来说形同虚设,这种做法不仅损人害己而且也使世界经济陷入巨大困境;受逆全球化浪潮影响,日韩方面也不容乐观,美国出于自身利益,单方面宣布退出自身建立并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留下日本“独守空房”,这对TPP 寄予厚望的日本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2]此外,美国对日本输美产品启动了反倾销调查,从而加大对日贸易制裁力度。美国对同样是盟友的韩国亦是毫不留情,要求韩国半导体巨头三星公司交出产量机密文件,从而使企业丧失议价权,并要求韩国方面消除进口汽车的相关非关税壁垒,引起韩国民间极大的情绪反弹。针对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只有三国通力合作,共迎风险,才能形成强大力量,因此建设中日韩FTA 契合三国共同的利益诉求。[3]

(二)经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贸易基础推动三国经贸深层合作

受俄乌冲突风险溢出效应的影响,世界范围内出现能源和粮食供应危机,中日韩三国作为全球能源的主要需求方,面对持续高位的能源价格,其经济发展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和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加之新冠疫情叠加影响,三国国内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经济转弱”的风险。[4]因此对于三国来说,加深合作,化解危机,整合市场成为三国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现实需求。

此外,中日韩三国贸易往来合作由来已久,三国经贸关系趋于成熟与稳定,从1999 年到2019 年这20 年间,三国贸易额提升了370%,发展速度惊人。在三国持续不断的经贸发展过程中,三国间的产业链已深度融合,具有天然的互补优势,日韩在高端技术生产上发展完备,而我国在传统制造业上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从而形成了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协同配合,互补性强,三国间贸易依赖度高,即使世界的风云际会,也未曾打破这一局面,因此中日韩FTA 建设契合三国的共同利益。

(三)RECP 的签署与生效助力中日韩FTA 的未来落地

2022 年1 月1 日,世界范围内覆盖人口最广,参与国家最多的区域自贸协定—RECP 正式生效。此举对于中日韩三国来说,意义重大,这意味着第一个在三国间适用的区域自贸协定正式落地生效,对中日韩FTA 的未来签署起到了探索和过渡作用。首先,RECP 生效为中日韩FTA 建设提供了制度支撑。RECP 生效后,相关规则制度将会在各成员国落地,各国将按照贸易协定规则展开贸易,在此过程中中日韩三国在经贸制度上不断磨合,从而形成对中日韩FTA 建设的经贸规则制度探索;其次,RECP正式生效后,能够突破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诸多障碍,创新三国合作模式,实现三国经贸深度融合与发展;再者,RECP 生效后,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商品关税将进一步减让,降税安排将更加明晰,从而为中日韩FTA 关税减让打下坚实基础;最后,RECP 正式生效,能够推动未来中日韩FTA 建设更加高质量,更加有针对性。现阶段的RCEP 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现实需求,因此条款制定比较宽泛,合作标准比较宽容,并没有形成高规格、高标准的贸易协定,但却能够起到中日韩贸易合作润滑剂的作用,磨合三国贸易争端,为未来中日韩FTA 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5]

三、中日韩FTA 建设的时代新挑战

(一)经济因素挑战

1.东亚三国经济格局和经济地位发生根本转变

中国历经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经济地位不断提升,并在2010 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重塑了东亚经济格局;原有的垂直分工的贸易体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而逐渐松动,三国间互补的贸易格局正在往竞争态势转变,[6]伴随着中国对科研投入力度的增大,“中国制造”快速发展,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例如:原先属于韩国优势产业的造船业、智能手机、液晶面板等正不断遭受来自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全面败北更加印证了这一观点;原先属于日本优势产业的家电制造、白色家电等在中国企业的猛烈攻势下,“黯然神伤”,因此这种贸易格局和地位的重构,使得日韩不得不在中日韩FTA 建设上“三思而后行”。

2.三国在各自敏感弱势产业开放问题上存分歧

中日韩三国间的贸易往来是在东北亚生产网络的垂直分工体系下进行的,贸易对象国间的发展水平和分工地位的不同会使得国家间的贸易结构存在差异,而贸易结构的差异会使得三国间贸易需求不同,在谈判中所关注的领域和敏感议题也就各不相同,从而在谈判过程中出现意见分歧。例如,日本与韩国同属工业先进国家,其高端制造产业不仅领先中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高端制造业属于中国的敏感弱势产业,在此领域的谈判过程中,中国态度谨慎;而受制于自然条件,日韩两国耕地少,国内农业产业在国际市场毫无竞争能力,农业是日韩两国的敏感弱势产业,在此领域的谈判过程中,两国态度趋于保守。因此,在弱势产业开放上的意见分歧,成为中日韩FTA 建设绕不开的难题。

3.三国在FTA 的规则制定和实行标准上分歧巨大

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建设标准有高低之分,多种标准主要体现在关税减让、非关税贸易壁垒、劳工保护等方面。日韩作为发达国家相关标准要求高,因此对我国来说谈判压力较大,并且日韩在相关领域的规则制定标准极为严苛,给谈判进程带来阻碍。[7]日韩在相关标准制定上具有较高起点,特别是在劳工保护方面,我国一旦同意,就等同放弃了廉价劳动力优势,对我国来说难度巨大,因此我国在这方面谈判压力巨大,同样日韩在相关领域规则制定严苛,我国因技术问题,很难一时间达到,这样给谈判带来阻碍。[8]

(二)政治因素挑战

1.韩国方面

近年来,半岛局势和朝核问题成为困扰东北亚安全局势的症结所在,韩国方面对此十分敏感,朝鲜的每次试射都牵动着韩国政府的神经,韩国政府要求国际社会强烈谴责朝鲜这种军事挑衅行为,美国政府借机进一步制裁朝鲜,加速朝鲜社会全面走向军事化。而我国政府态度明显不同于美国,我国政府认为单方面的制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适得其反更加激怒朝鲜,并呼吁国际社会注意到朝鲜方面的现实需要。我国对待朝鲜的态度使得韩国方颇有微词,新上台的韩国政府在政治上更倾向于美日,在对待朝鲜关系上将朝鲜视作是敌人而非血亲,这种政府关系的转变会使东北亚局势更加严峻,中日韩FTA 建设遭受挑战。[9]

2.日本方面

日本从来都是左右中日韩FTA 建设的关键,在中日韩FTA 推进过程中,日本往往喜欢唱反调,目的就是借此延缓谈判进度,掌握FTA 建设的主导权。在俄乌冲突发生后,日本的这一意图更加明显,远在东亚的日本对俄乌冲突的关注极为密切,不仅在第一时间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导致俄日关系全面走向恶化,并且还大肆鼓吹俄乌冲突外溢风险,制造东北亚地区紧张局势,并强化自身与西方阵营的关系,日本的此番作为可以看作是对地区合作战略的大调整,意图在乱局中掌握区域合作的主导权。日本新政府积极调整区域合作动向,全力配合美国实施的印太战略,企图通过美国的政治施舍,在亚太地区中分一杯羹;此外,日本“去中国化”和围堵中国战略更加露骨,日本加速改革国内供应链体系,企图在供应链端全面剔除中国企业,从而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加速驻华日本企业回流日本本土,重塑日本实体经济。[10]2022 年5 月24 日,“美日印澳”四方会谈在日本召开,日本企图联手他国共同对付中国崛起的意图昭然若揭,这样的思维态势,使得中日韩FTA 推进困难重重。

3.三国缺乏政治互信

受历史遗留问题、领土争端和意识形态冲突的影响,中日韩三国在合作上存在一定的不信任:首先,三国历史遗留问题并没能够有效解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韩两国深受日本法西斯的殖民侵略,虽然日本最终战败,但日本政府至今未向中韩两国人民道歉,国内残留的二战“后羿”和右翼分子在政坛兴风作浪,修改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历史、祭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行为引得中韩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不满;其次,中日、韩日间存在领土争端问题,中日钓鱼岛争端使得中日关系陷入历史冰点,日韩独岛争端使得韩日关系亦陷入困境;最后是意识形态的冲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韩日是与美国同盟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存在制度之争。综上,三国在合作上缺乏互信从而影响中日韩FTA 建设。

(三)域外因素挑战

中日韩FTA 并不符合美国企图在经济上对中国进行围堵的战略,也不符合美国重返亚太的经济战略布局,日韩作为美国一贯传统的盟友,若成立中日韩自贸区,势必会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其次,日韩作为美国围堵中国的第一岛链,中日韩FTA 一旦建立会对日韩产生渗透作用,严重影响美国在亚太围堵中国的战略布局,日韩作为美国传统的盟友国家也会重新寻找中美两国之间的平衡点,从而直接危及美国企图围堵中国的岛链计划;最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一旦取得成功将对朝鲜形成巨大的辐射效应,为半岛关系改善提供更大的空间。而所谓的“朝鲜军事威胁”正是驻韩、日美军合法性的主要来源,一旦“朝鲜威胁”消除,美国将不再有正当理由继续在韩日维持驻军,因此美国绝不乐见任何有利于朝韩关系得到彻底改善的情况出现。综上,美国是中日韩FTA 建设的最大阻力。

四、总结

中日韩FTA 建设想要顺利推进,不仅需要三国在经济层面相互认同,更需要三国在政治与战略层面形成认同,当前中日韩合作存在“政冷经热”的局面,说明三国在经济层面的认同已经初步形成,但政治与战略认同却难以有效突破,因此,在政治与战略认同方面,面对世界大变局,特别是来自美国的干预与阻挠,三国需要有政治决心和政治决断,重视中日韩FTA 建设,积极克服困难。

中日韩三国在签署的RECP 协议中已经取得了颇多的共识,从而为中日韩FTA 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国应在RECP 谈判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诉求,认识三国发展水平差异,弥合分歧,进一步扩大谈判共识,从而早日达成一份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自贸协定。

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大变动的背景下,中日韩FTA 建设契合三国共同利益,不仅可以给三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更能彰显三国拥护全球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决心。尽管当前中日韩FTA 建设还面临来自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困难和挑战,但建设前景仍值得期待,中日韩FTA 是三方经贸合作的“助推器”,有利于三方在深入合作中增进共识,消除分歧,增强互信,对东北亚和世界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韩三国中日韩三国
“蛰伏”后,再启程——记中日韩对接合作发展山东行
在潍坊,共话中日韩合作
“中日韩+X”模式,打造三国合作新平台
三国乱谈(1)
1~2月中日韩造船三大指标实现情况
中日韩三国住宅照明联合调查研究系列之二:中日韩住宅照明设备及能耗现状调查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
中美韩三国女子高校校训比较及其启示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