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规·解读

2023-09-04

财会学习 2023年14期
关键词: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

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即问即答

答:《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2023 年第7 号,以下简称“7 号公告”)明确: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 年1 月1 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 年1 月1 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你公司2023 年度发生的研发费用可按照上述规定,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二、我单位是一家科技服务业企业,2023 年发生了1000 万元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可在税前扣除多少?

答:7 号公告明确,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 年1 月1 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

你单位2023 年发生研发费用1000 万元,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可在税前据实扣除1000 万元的基础上,在税前按100%比例加计扣除,合计在税前扣除2000 万元。

三、我公司是一家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在7 号公告出台以后,可以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吗?

答:7 号公告明确,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其他政策口径和管理要求,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 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企业委托境外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64 号)等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大卫·艾可所提炼的品牌资产的“五星”模型认为,品牌资产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品质认知、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度和其它专有资产五个方面[3]。阅读推广品牌资产的评估则可以借鉴这一体系,从读者对阅读推广品牌知名度、品质认知度、联想度、忠诚度方面进行测评活动。

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规定,烟草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娱乐业等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因此,7 号公告出台以后,你公司作为一家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仍不能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四、7 号公告明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2021 年第13 号)同时废止。目前正处于2022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我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在进行2022年度纳税申报时,研发费用还可按100%比例加计扣除吗?

答:2022 年度企业所得税所得税汇算清缴对应的税款所属期为2022 年1 月1 日-2022 年12 月31 日期间,企业在汇算清缴时均可适用此期间有效的政策。《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2021 年第13 号)于2023 年1 月1 日起废止,不影响其在2022 年1 月1 日-2022 年12 月31 日的有效性,因此,制造业企业在进行2022 年度纳税申报时,其研发费用按规定可以按100%比例加计扣除。

五、我单位在2022 年第二季度形成了一项无形资产,该资产在2023 年如何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答:7 号公告规定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 年1 月1 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上述政策未对无形资产形成的时间进行限定,因此,你单位2022 年第二季度形成的一项无形资产,在2023 年可按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六、7 号公告将所有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均提高到100%,相关政策口径和管理要求是否有变化?

答:7 号公告将所有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统一提高到100%,并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其他政策口径和管理要求没有变化,仍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 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企业委托境外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64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2015 年第97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归集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2017 年第40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预缴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公告》(2022 年第10 号)等现行有效的文件规定执行。

七、我公司是一家核定征收企业,可以享受7 号公告规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吗?

答:7 号公告明确,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其他政策口径和管理要求,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 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企业委托境外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64 号)等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按照财税〔2015〕119 号规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应为会计核算健全、实行查账征收并能够准确归集研发费用的居民企业。你单位作为核定征收企业,不符合上述规定条件,不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后,企业在10 月份预缴时还能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吗?

答:继制造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后,7 号公告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统一提高到100%,进一步加大了税收支持科技创新的优惠力度。

根据现行规定,企业每年10 月份预缴申报第3 季度(按季预缴)或9 月份(按月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可以根据其盈亏情况、研发费用核算情况、研发费用金额大小等因素,自主选择是否就当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在10 月份预缴申报期未选择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企业,可以在办理当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统一享受。

九、企业在10 月份申报期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怎么填写申报表,需要留存相关资料吗?

答: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采取“真实发生、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办理方式。对于企业未实际发生研发费用、生产费用与研发费用混在一起不能准确核算等情形,不得享受加计扣除优惠。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依据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支出,自行计算加计扣除金额,并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 类)》享受税收优惠,并根据享受加计扣除优惠的研发费用情况(前三季度)填写《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2)。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2)与规定的其他资料一并留存备查。

十、企业在10 月份申报期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后,在汇算清缴时还需对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进行纳税申报吗?

答:企业在10 月份申报期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主要目的是减少企业10 月份申报期的应纳税额,从而增加企业资金流,减少企业资金压力。

企业在次年办理上年度汇算清缴时,对10 月份申报期已享受的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还需与第四季度的研发费用一起进行年度纳税申报,以全面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否则将可能导致少享受税收优惠,影响企业的合法权益。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

猜你喜欢

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
科技部等六部门: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创新
科技部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
●丢失发票是否需要登报声明作废?
一图看懂科技部“三定”方案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坚决不收"过头税"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启示
2017 年新项目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论曹魏时期的财税治理及对当代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