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氓》看“小说体”叙事诗的叙述艺术

2023-09-03杜宁

关键词:叙事诗伏笔男子

杜宁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地位极高,影响深远。部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下第一单元第一课《氓》,就选自《诗经》。《氓》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讲述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过程,展示了她从对爱情无限向往到悲苦无助,再到坚强决绝的心路历程,巧妙地将叙事和抒情结合起来,揭示了不幸婚姻给女主人公带来的巨大创痛。

一位普通女性的婚姻悲剧故事,代表了自古以来无数有同样遭遇的女子的心声,代代有悲剧,各个有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此篇具有持久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永恒的审美魅力。

这首诗歌篇幅较长,具有强烈的叙事性,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是诗歌题材的一种。它采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写事来抒发情感,情节一般较为简单。它有故事、人物等小说的内容,兼有抒情诗的特点。

学者陈子展在《诗经直解》里曾评价此篇“可作为短篇小说读”。作为叙事诗,《氓》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有典型的景物(环境)描写,更有鲜明而深刻的主题。那么从小说叙述艺术来看,《氓》有如下特色。

一、诗歌以第一人称叙述(或者以弃妇的身份或口吻叙述),更有利于从正面塑造弃妇的形象,表达女主人公细腻、强烈而凄婉的复杂情感,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以故事中女主人公的角度叙事,可以完整地将其所遭、所遇、所感、所思呈现出来,人物形象鲜活,凄婉动人。

二、叙事线索清晰,围绕女主人公的不幸婚姻,依次写了恋爱、结婚到被弃等内容,展现了女主人公曲折的人生经历。

三、文中有多处伏笔和照应,使得作品叙述合情合理。叙事类文学作品里的“伏笔”,指的是作者对文章中将要出现的具有关键意义的人或事作的提示或暗示。有伏笔就有照应,前后构成因果关系,且伏笔与照应不能离得太近,伏筆要伏得巧妙,忌刻意、显露。伏笔的巧妙使用,使波澜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被一根时断时续、明断暗续的主线贯穿始终,结构更加严谨。

文本中“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说明男子脾气暴躁,易怒,照应了后文“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可见男子的家庭暴力不是偶然,而是两人定终身时候,男子就是如此。“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相照应,说明男子憨厚老实的同时,也狡黠。他抱着布去换丝,而实际上是去和女友商量婚事,可见他“虚伪”。所以后文女主人公不再年轻貌美时,他就大打出手,对女主施以暴力,这在情节上就显得合情合理,不突兀。

四、诗歌采用现实与回忆相结合的叙述方式,既有忆苦自伤,也有情断义绝,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或者是叙事按照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叙述,顺叙中有补叙)

诗歌既追忆了当初两人恋爱的经过和女主人公出嫁后的不幸婚姻,又写了她对这场失败婚姻的反思与决绝。多年的低眉顺眼、任劳任怨,换来的是男子的始乱终弃、薄情寡义,遭到了不知情的家人的讥笑与误解。女主陷入痛苦之中,不禁想起往日的山盟海誓,更坚定了她结束不幸婚姻的决心,体现出她的冷静与果断、清醒与坚强。这种回忆与现实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增加了小说的艺术张力。

五、将叙事与抒情巧妙地结合起来,叙事中有强烈的抒情性,情感变化明晰,抒情风格浓郁。在讲述女主人公曲折的人生经历过程中,寄寓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轻松欢快的叙事里饱含幸福之意。“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哀婉动人的叙事中含有同情之感。“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语气委婉含蓄却又词锋刚劲,批判之情溢于言表。

六、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展现女主人公的婚恋悲剧。“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写桑叶新鲜润泽,暗示了女主人公年轻貌美;后者写桑叶泛黄凋零,暗示女主人公容颜衰老。两者对比也显见女主人公被弃以及婚姻破裂的原因。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对比突出男女主人公面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女主一往情深、死心塌地,而男子三心二意、用情不专,也暗示了婚姻的悲剧结局。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与“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对比突出女主人公热恋时穿淇水送恋人时的情意绵绵与婚后被弃过淇水回娘家时的五味杂陈,一条淇水无声地见证了女主人公的人生幸福与悲苦。

综上所述,《氓》的叙事手法丰富而典型,以“小说体”叙事诗之高超的艺术技巧在诗歌史上独放异彩。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来分析2017浙江高考卷的诗歌阅读。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8分)

采地黄①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也同“锸”。铁锹。

题目: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6分)

基于上面对《氓》的叙述艺术的分析,针对这个题目的“叙述特色”,可以从叙述人称、叙事线索、叙述腔调、叙述方式(叙述顺序)等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比如从叙述人称看,是从采地黄者的角度讲述故事,利于讲述自身经历和表达感受,增加叙事的真实性。从叙事线索来看,围绕“地黄”展开,前八句叙写采地黄,后六句叙写卖地黄。从叙述腔调看,以“讲述”为主,冷静客观。又因其是诗歌,诗人对采地黄者的同情和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的批判的情感寄寓于叙事中。从叙述方式看,按照时间顺序(顺叙)讲述采地黄者的经历。

而对于“对比手法特色”,只需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将对比方找到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于是就可以归纳出本题答案。参考答案如下:

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晓了高考题目在教材中是可以找到依据的。所以,对于教材的学习要认真对待,并不断地将课本知识迁移到课外(高考),使知识内化。

猜你喜欢

叙事诗伏笔男子
乐府诗中发展出早期叙事诗
如何妙写叙事诗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从男子力保卫战开始
论象雄·曲旺扎巴的长篇叙事诗《罗摩衍那》
设置伏笔,增加细节描写
退路
男子买执照骗47万拆迁款
满脸通红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