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应用现状及问题对策
2023-09-03胡红磊
胡红磊
怀远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淮北平原地带,农业种植结构为麦稻连作、麦玉(豆)连作一年两熟制。全县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013hm2,覆盖14 个乡镇,种植模式以6 行大豆+4 行玉米为主,推广应用种肥同播、机械植保、联合收获、秸秆处理等全程机械化技术,发挥边行优势,提高光能利用效率,达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
一、6 行大豆+4 行玉米种植模式
(一)种植条件:种植制度一年两熟制,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下一茬种植小麦。大豆玉米间作,6月10日至20日种植,采用平作免耕直播方式。灌溉条件为机井灌溉。
(二)种植模式:大豆种植,选择耐荫、抗倒伏、稳产型大豆品种,6 行大豆,行距40㎝,株距10㎝,播深3㎝。玉米种植,选用耐密、抗逆、宜机收玉米品种,4 行玉米,行距60㎝,株距11.8㎝,播深5㎝。带间距60㎝。大豆玉米各占地50%,大豆播种密度8300 穴/亩,玉米播种密度4700 穴/亩。应用玉米大豆密植分控施肥播种机,可以同步侧深施肥同步化除,种肥间隔10㎝,肥深10~15㎝。(见图1)
图1 6+4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示意图
(三)地头处理方式:地头及四周选用施肥播种机种植6 行大豆,成熟后,大豆先收,玉米后收,利于机械进出。
二、6 行大豆+4 行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一)播种环节:大豆玉米均为单粒播种,大豆播种深度3cm,玉米播种深度5cm,玉米每亩施50公斤长效缓释复合肥和15 公斤尿素,大豆每亩施15公斤复合肥,大豆玉米均实行种肥同播。开沟器型式均为锄铲式,排种器型式为勺轮式,仿形方式为四连杆独立仿形,镇压器型式为实心橡胶轮,覆土器型式为刮板式,作业速度4~6km/t,作业效率6—10亩/时。播种前采取小麦秸秆打捆离田+灭茬粉碎+旋耕的方式,提高播种机通过性和芽前除草效果,实现一播全苗,出苗率在95%以上。
(二)植保环节:采取“封定结合”除草方式,即芽前封闭除草和芽后定向除草相结合。播后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进行封闭除草,作业时有10~15cm重叠区域防止漏喷。苗后除草,使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人工进行定向除草。在大豆开花期、结荚期和玉米乳熟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施药。
(三)收获环节:利用现有履带式收割机和茎穗兼收等玉米收获机,先收大豆,再收玉米。收割大豆时,作业速度3~4km/h,作业效率4~6 亩/时,适当降低拨禾轮转速,降低脱粒滚筒转速,割台离地高度小于5cm,实现贴地收获作业,使低节位豆荚进入割台,降低大豆机收损失率(大豆收获参考值:损失率≤5%,含杂率≤3%,破碎率≤5%)。收获玉米时,可采用茎穗兼收,作业速度4~5km/h,作业效率3~5 亩/时,降低玉米机收损失率(玉米收获参考值:损失率≤3.5%,含杂率≤1.0%,破碎率≤0.8%)。
三、作业路线和机具配套方案
(一)作业路线:
图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具作业路线图
(二)机具配套方案:按照完成1000 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作业任务,3 天的作业窗口期配套农机具,具体配套方案为:前茬秸秆处理环节配套秸秆粉碎还田机3 台,耕整地环节配套旋耕机3 台,播种环节配套玉米大豆密植分控施肥播种机3 台或施肥播种机6 台,秸秆处理和耕种环节配套动力机械满足作业需求,田间管理环节配套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 台、植保无人机1 台、背负式电动喷雾器20 台,收获环节配套履带式收割机2 台、玉米收获机2 台。
(三)机具调整改造:播种机调整改造,根据6 行玉米+4 行大豆种植模式,增减播种单体,调整单体布局,满足适宜行距,调节齿轮传动比,满足适宜的播种株距。谷物联合收获机参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配套机具调整改造指引》调整改造。
四、问题与应对措施
(一)存在问题。1.认识不到位是绊脚石。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同于传统的间套种,停留于传统思维,认为是走老路、回头路,不符合当前规模化种植和大型高效农机化条件,对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精准落实农机农艺集成技术的系统思维。2.除草不理想是拦路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间除草环节难度较大,大豆和玉米分属不同的科目,要选用不同的除草剂,用不好会产生药害,人工除草费时费力,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最大障碍。3.机收不适宜是拖油瓶。大豆玉米品种和种植模式的选择,以及播种对行偏差和大豆玉米倒伏等因素,都会影响收获机械的通过性,增加机收损失。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充分利用现有存量机械,通过机具改造调整,既要保证种得下去,还要收得上来,不能让机收成为示范推广应用的拖油瓶。
(二)应对措施。1.机艺融合是推广路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于作物品种、适应农机和种植模式的集成运用,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要求高,农技和农机部门要密切合作,通过示范片同建、培训班同办,技术要点同部署,强化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完善技术路线和机具配套方案,破解缩株保密、差异除草、分步机收等技术难题,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2.封定除草是关键一招。坚持封定结合的化学除草方式,提高除草的效果。可使用喷杆喷雾机进行芽前封闭除草,遇阴雨天气时用植保无人机进行芽前封闭除草。对于封闭效果不佳的田块,使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进行定向施药除草,面向施药的玉米(大豆),背向大豆(玉米),喷头侧向作物近地单行进行喷施药剂。大力推广应用施肥播种施药一体化机械,加大复式机械的补贴力度。3.适宜机收是技术保障。一是要选择适宜机收的大豆玉米品种;二是加装北斗导航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提高播种对行的一致性;三是可以把大豆玉米带间距离调整到70 厘米,让大豆接受更多的光源,同时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控旺药剂,防止大豆玉米倒伏;四是选用适宜的窄幅宽大豆收获机进行大豆收获作业,做到不漏收大豆、不碾压或夹带玉米植株,减少大豆和玉米机收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