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甘孜段)灌木资源空间分布与开发利用

2023-09-03周扬

南方农业·上旬 2023年6期
关键词:灌木海拔

周扬.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甘孜段)灌木资源空间分布与开发利用[J].南方农业,2023,17(11):246-250,257.

摘 要 灌木是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地区(甘孜段)重要的植物资源。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实地调查该地区的甘孜段灌木植物资源,结果表明甘孜段共分布有灌木植物32目68科166属682种,其中泸定县有64科133属427种,康定市有63科144属497种,丹巴县有48科90属208种;1 000~1 500 m海拔地区有37科59属84种,1 500~2 000 m海拔地区有61科122属268种,2 000~2 500 m海拔地区有63科134属441种,2 500~3 000 m海拔地区有57科121属484种,3 000~3 500 m海拔地区有41科91属357种,3 500~4 000 m海拔地区有25科57属209种,4 000~4 500 m海拔地区有14科25属107种,4 500~5 000 m海拔地区有5科7属21种。该地区甘孜段灌木植物资源具有食用(鲜食及食品业)价值的有168种,药用(鲜药及制药业)价值的有518种,改善生态环境价值的有37种,园林观赏价值的有464种,具有木材使用价值的有66种,轻工业价值的有178种,蜜源价值的有39种,具有饲料价值的有43种,农业育种价值的有8种,充分开发应用这些优势灌木植物资源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 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地区(甘孜段);灌木;海拔;开发利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Q948.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1.062

长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地区是我国西南地区十分特殊的地域之一,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干旱问题异常突出,植被退化严重。甘孜州干旱河谷分布面积广,干旱化与次生干旱化问题突出,尤其长江上游主要支流之一的大渡河流域的地理条件与垂直气候分布复杂,值得关注与研究[1]。大渡河干流长239.2 km,主要流经甘孜州泸定、康定、丹巴等地进入雅安市,年径流量约153.8亿m3,河床比降约5.8%,干旱少雨,蒸发量极大,气候极干燥,生境砾石多、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恶劣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植被恢復困难[2],加剧了干旱气候,而灌木是分布在该地区重要的植物资源。为了解其灌木植物资源特征,基于《中国植物志》《四川植物志》《四川植被》《甘孜州志(1991—2005)》《甘孜州高等植物》等书籍[3-7],以实地调查为主、历史文献为辅,结合植物群落调查结果对该地区灌木植物特征与分布进行分析,对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保护、植被恢复及特色植物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源分布现状

1.1  资源概况

长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地区(甘孜段)共有灌木植物32目68科166属682种7亚种65变种(表1)。从分类系统上看,包括4种裸子植物和678种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从冬季是否落叶习性上看,包括495种落叶类灌木和187种常绿类灌木,以秋冬季落叶休眠类为主;从外貌表型上看,包括493种直立状灌木、119种丛生状灌木、28种攀援状灌木、16种匍匐状灌木、8种藤状灌木、5种草本状灌木、4种垫状灌木、4种丛状灌木、3种蔓生状灌木、2种附生状灌木,以直立和丛生两种形态为主。

1.2  分布特征

1.2.1  不同县域比较

泸定县有64科133属427种灌木植物,其中蔷薇科、杜鹃花科、忍冬科、虎耳草科和豆科所含种数最多,分别有83种、58种、28种、26种、23种,有白花丹科、柽柳科、爵床科等在内的17科均为单种科;杜鹃属、悬钩子属、柳属、蔷薇属、栒子属、荚蒾属、忍冬属所含种数最多,分别有47种、18种、17种、17种、14种、12种、11种,有安息香属、巴豆属、常春藤属等在内的61属均为单种属。

康定市有63科144属497种灌木植物,其中蔷薇科、杜鹃花科、虎耳草科、豆科、忍冬科所含种数最多,分别有122种、77种、43种、34种、34种,有八角枫科、茶科、海桐科等在内的17科均为单种科;杜鹃属、柳属、栒子属、蔷薇属、茶藨子属、悬钩子属所含种数最多,分别有65种、27种、26种、21种、19种、19种,有枳椇属、紫荆属、紫云菜属等在内的70属均为单种属。

丹巴县有48科90属208种灌木植物,其中蔷薇科、杜鹃花科、忍冬科、豆科、鼠李科所含种数最多,分别有46种、17种、17种、10种、10种,有仙人掌科、荨麻科、紫金牛科等在内的20科均为单种科;栒子属、杜鹃属、柳属、忍冬属、蔷薇属所含种数最多,分别有17种、13种、8种、8种、7种,有枣属、珍珠梅属、紫菀属等在内的46属均为单种属。

综上,从科的角度看,泸定最多,丹巴最少;从属和种的角度看,康定最多,丹巴最少。

1.2.2  不同海拔比较

该地区灌木植物空间分布较为零散,随海拔升高,种类与密度先增加后减少且分布破碎化。1 000~1 500 m海拔地区灌木植物有37科59属84种(含1亚种7变种),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54.41%、35.54%、12.32%,以豆科(10种)、蔷薇科(9种)、大戟科(6种)等为主;1 500~2 000 m海拔地区有61科122属268种(含3亚种25变种),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89.71%、73.49%、39.30%,以蔷薇科(44种)、豆科(26种)、忍冬科(18种)等为主;2 000~2 500 m海拔地区有63科134属441种(含4亚种42变种),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92.65%、80.72%、64.66%,以蔷薇科(88种)、杜鹃花科(36种)、虎耳草科(31种)等为主;2 500~3 000 m海拔地区有57科121属484种(含5亚种40变种),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83.82%、72.89%、70.97%,以蔷薇科(112种)、杜鹃花科(64种)、虎耳草科(35种)等为主;3 000~3 500 m海拔地区有41科91属357种(含2亚种33变种),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60.29%、54.82%、52.35%,以蔷薇科(90种)、杜鹃花科(69种)、虎耳草科(33种)等为主;3 500~4 000 m海拔地区有25科57属209种(含2亚种22变种),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36.76%、34.34%、30.65%,以杜鹃花科(56种)、蔷薇科(48种)、杨柳科(23种)等为主;4 000~4 500 m海拔地区有14科25属107种(含1亚种13变种),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20.59%、15.06%、15.69%,以杜鹃花科(35种)、蔷薇科(19种)、杨柳科(14种)等为主;4 500~5 000 m海拔地区有5科7属21种(含1亚种1变种),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7.35%、4.22%、3.08%,以杜鹃花科(10种)和杨柳科(4种)为主。

综上所述,从科和属分布海拔来看,占比最多的是1 500~3 000 m海拔,尤其是2 000~2 500 m海拔;从种分布海拔来看,占比最多的是2 000~3 500 m海拔,尤其是2 500~3 000 m海拔。此外,细锥香茶菜(Isodon coetsa)、金沙江醉鱼草(Buddleja nivea)、血满草(Sambucus adnata)在1 000~ 4 000 m海拔地区均有分布,大炮山杜鹃(Rhododendron nigroglandulosum)、分枝亚菊(Ajania ramosa)、刚毛忍冬(Lonicera hispida)、千里香杜鹃(Rhododendron thymifolium)、青藏垫柳(Salix lindleyana)、雪山杜鹃(Rhododendron aganniphum)、岩生忍冬(Lonicera rupicola)在2 500~5 000 m海拔地区均有分布。

2  开发利用价值

2.1  食用价值

长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地区(甘孜段)具有食用(鲜食及食品业)价值的灌木植物有168种,以蔷薇科、虎耳草科、忍冬科等科居多,可用于鲜食、香料、酒曲配料、酿酒、凉粉、果酱、花茶、叶茶、丹皮、蜜饯果脯、面条、高档食用油、醋、调味料、香精制备等。如宜昌悬钩子(Rubus ichangensis)果味甜美,可食用及酿酒;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风味似板栗,种子可食或加工为食用油;窄叶木半夏(Elaeagnus angustata)果汁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含丰富的有机酸和维生素,可用于制作天然饮料、果汁果酒等,果仁含大量蛋白质可开发植物蛋白制品,果肉还可掺入面粉制作糕点等[8]。

2.2  药用价值

长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甘孜段)具有药用(鲜药及制药业)价值的灌木植物有518种,以蔷薇科、虎耳草科、豆科等科居多,可用于鲜材入药或提炼制作药物制品[9]。如淡黄鼠李(Rhamnus flavescens)全株都可入药,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积通便、清热止咳等;凹叶雀梅藤(Sageretia horrida)叶可治疮疡肿毒,根可治咳嗽且降气化痰;湖北杜茎山(Maesa hupehensis)全株供药用可祛风寒、消肿,治腰痛头痛、心燥烦渴、眼目晕眩等症,根煎服可治皮肤风毒,茎、叶外敷可治跌打损伤等。

2.3  生态价值

长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甘孜段)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价值的灌木植物有37种,以豆科、大戟科、杜鹃花科等科居多,可用于保持水土、绿肥沤肥、改良土壤、防风固沙、调节气温、先锋物种、抗毒气、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滞尘、做指示植物、防火隔离带等[10]。如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耐旱抗风沙耐盐碱,可用于荒草地绿化;铜钱叶白珠(Gaultheria nummularioides)是铁镍矿指示植物;苦糖果(Lonicera fragrantissima var. lancifolia)耐瘠薄,是优良水土保持物种。

2.4  园林价值

长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甘孜段)具有园林观赏价值的灌木植物有464种,以蔷薇科、杜鹃花科、忍冬科等科居多,可用于观赏、绿化、绿篱、行道树、园林、美术工艺、雕刻、工艺品等。如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花芳香且美丽,是良好的庭园观赏植物;美容杜鹃(Rhododendron calophytum)植株姿态优美,叶色深绿,花团颜色初开为桃红色后变为粉红色至白色,散发清香,可作为矮林栽培于庭园;扁担杆(Grewia biloba)果实橙色鲜红,可在枝头挂枝数月,是极佳的观果物种。

2.5  用材价值

长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甘孜段)具有木材使用价值的灌木植物有66种,以杨柳科、蔷薇科、冬青科等科居多,可用作薪炭、制家具、制车、制船等。如水红木(Viburnum cylindricum)木材细致,带红色,可用于家具、车、舵板、桨、橹等的木材原料,还可在房屋建筑中用作格栅、柱、屋架、门、窗、地板、走廊扶手等;小漆树(Toxicodendron delavayi)木材可供建筑用;毛背花楸(Sorbus aronioides)木材白色稍软,也可作家具用。

2.6  轻工业价值

长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甘孜段)具有轻工业价值的灌木植物有178种,以杨柳科、蔷薇科、瑞香科等科居多,可用于芳香油、润滑油、工业用油等油料提取,造纸、纺织、编织、制绳索、人造棉、麻等纤维提取,单宁、树胶、栲胶、橡胶、鞣革、胶合板、塑料、增塑剂,墨水、染料、工业色素,制皂、生漆、油漆、取蜡、酒精、防腐剂,化妆品、美容、美容美发添加剂等[11]。如笐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枝条可供编织;长圆叶梾木(Cornus oblonga)树皮含芳香油和丹宁可提取供工业用;珍珠花(Lyonia ovalifolia)种子含油量18%,可加工美容美发用品添加剂、高档肥皂、香皂、油漆添加剂,茎皮还可提取纤维等。

2.7  蜜源价值

长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甘孜段)具有蜜源价值的灌木植物有39种,以杨柳科、豆科、茶科等科居多,可为蜜蜂等植物提供采蜜原料。如奇花柳(Salix atopantha)、光果乌柳(Salix cyanolimnea)、小垫柳(Salix brachista)等開花美丽,花期较长,可作为蜜源;短柱柃(Eurya brevistyla)花是冬季优良蜜源;野拔子(Elsholtzia rugulosa)花繁多且花期长,也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2.8  饲用价值

长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甘孜段)具有饲料价值的灌木植物有43种,以杨柳科、豆科、桑科居多,可用于饲养牛、羊及养蚕等。如丝毛柳(Salix luctuosa)叶可作羊、马等的饲料;异叶榕(Ficus heteromorpha)叶可作猪饲料;兴安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幼嫩枝条受各种家畜喜爱等。

2.9  育种价值

长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甘孜段)具有农业育种价值的灌木植物有8种,为木樨科、蔷薇科、桦木科植物。如川榛(Corylus heterophylla var. sutchuanensis)是培育理想栽培树形的良好亲本材料;水栒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可作栽培苹果的矮化砧木;长叶女贞(Ligustrum compactum)可作为嫁接繁殖木犀和丁香的砧木等。

3  小结

长江上游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地区(甘孜段)灌木植物种类丰富、类型多样,随水平和垂直空间变化,科、属、种数亦发生较大改变。研究区内热量充足,但干旱少雨,部分森林和土壤受人为干扰严重,了解并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各类优势灌木植物对当地植被资源利用和农林牧生产开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可结合如杜鹃属、蔷薇属、悬钩子属等高山亚高山特有种的观赏性及部分药用性,对灌木资源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在提高乡村旅游水平的同时促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彭彬,宋思梦,张艳,等.甘孜州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概况及建议[J].现代园艺,2022,45(5):56-58.

[2] 宋思梦.大渡河干旱河谷地带野生果树果实类型划分研究[J].现代园艺,2020,43(19):6-9.

[3]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四川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四川植物志[M].四川:四川科技出版社,2012.

[5] 四川植被协作组.四川植被[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6] 甘孜州志编纂委员会.甘孜州志(1991—2005)[M].四川:四川科技出版社,2010.

[7] 贺家仁,刘志斌.甘孜州高等植物[M].四川:四川科技出版社,2008.

[8] 崔宇荣,李永斌.中国野生果树资源分布及其利用开发[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9):90-92.

[9] 任新军,文斌,陈贵清.西双版纳热带野生果树资源[J].园艺学报,2001,28(1):7-11.

[10] 李守忠.黑河市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2019(6):48-49.

[11] 王云生.我国野生果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概况[J].广东農业科学,2015,42(22):39-44.

(责任编辑:易  婧)

猜你喜欢

灌木海拔
高海拔的甘南
灌木柳苏柳新品种和培育技术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海拔4000米的父爱
内蒙古灌木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漯河市常见灌木类苗木的整形与修剪要点
与世隔绝的人世
杜鹃等 5 种灌木对PM 2.5 的净化作用初探
普达措,高海拔桃源秘境
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