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对话 让历史触手可及
2023-09-03刘晓庆
刘晓庆
History一词来源于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一书,顾名思义,历史记录的是他人的故事。而历史故事却离开中学课堂很久,课堂上只见史料堆砌不见人物活动,只重视提取信息却忽视历史本原。现在的历史课堂尤其是复习课堂很像是一个实验室,师生共同解剖那些被浸泡在福尔马林药水中的史实。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虽然我远没具备如司马迁般“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的上乘功力,但至少我不想让课堂散发着消毒水的气息。于是我想通过历史叙事让学生置身于大时空中与时间对话,在对话中发现历史并不是具腐尸,而是现实的过去,并将光照未来。
我有幸参加广东—浙江两省同课异构活动,执教题为“元明清政治制度” 的一轮复习课。这次学习与实践让我对如何活化历史复习课堂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一、采用歷史叙事,让学生倾心历史
拿到的课题是“元明清政治制度”,业内很少对这三个历史时期进行整合复习,一般是采取宋元——明清这样的分段。该如何对元明清这三个不同民族为统治者的朝代进行整合?与此同时,我又深知中学生对古代政治制度史学起来很吃力。书上的概念本就抽象,如果再是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皇权和相权的关系等进行割裂式描述更让学生容易陷入一堆零散又含糊的制度碎片中去。
为了让同学们首先破除对政治制度复习的思想壁垒。我打算讲故事,而且就从广东的故事开始讲起。
公元一二七九年,人类古代史上规模最为宏大,战局最为惨烈的一场海战就在广东新会崖门爆发。交战的双方一方是蒙古军队,一方是南宋军队。双方共投入兵力50余万,动用战船2600多艘,此时的蒙古军队正以摧枯拉朽之势踏平欧亚大陆。而南宋王朝在蒙古铁骑大举入侵之下,从临安退到福建,再退到崖山。南宋士大夫们置身于这天涯海角的一隅,保卫着风雨飘摇的流亡政权。二十天后,缺乏补给的宋军在蒙古军团强劲攻势下兵败如山倒。无力回天的陆秀夫背负着八岁的皇帝投海自尽。随行的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据宋史记载,七日后,十万余具尸体浮海。
正在同学们看着屏幕上风平浪静的崖山海面沉思之时,我趁势提出一种观点,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因为汉族精英分子纷纷投海殉国,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 ,中华文明发生了基因突变,你怎么看?
在课堂的起始,我用一个崖山的故事,引出课堂的主题——元明清的政治制度与秦汉唐宋是继承还是突变?以此激发学生探寻元明清政治制度的兴趣。
在课堂的结尾,我又带同学们回到广东的海面上, 1840年广州海面上的一场战争让我们看到了与西方的差距。我们才知道天朝上国不过是封闭状态下的掩耳盗铃。但故事还没完,我还要继续讲一场海战,这场海战对我们影响甚远。在这场海战中,广东人邓世昌壮烈殉国。如果说鸦片战争中我们是技不如人,器不如人。但黄海海战中,我们海军军备世界排名第八,对手日本才排名十一。为什么又一次失败呢?有两个广东人找到了问题的真相。是哪两个呢?这时候,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出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名字。正是这两个广东人振臂一呼,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停留在广东海面,通过邓世昌、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三位广东籍历史人物的故事,一下子拉近了同学们与历史的距离,又增强了对家乡、民族、祖国的认同感,将自己个人的命运与祖国家乡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家国情怀等核心要素在课堂真正落地。微观叙事,特写人物也更容易让学生对历史报以理解之宽容、敬畏之同情,敬佩人物智慧的同时,也会反思自我人生。
二、构建时空坐标,让学生清晰历史
活化历史课堂,不光要有历史叙事,更要建构时空坐标。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只有对历史时空进行定位后,才能让学生真正拥有认识历史事件的横向纵向联系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元明清”是三个不同的时代,却也代表着三个不同的空间。我们知道,中华的框架是在13到14世纪的蒙古帝国时代一下子扩大起来的。正是这样一个崭新的建国框架,才真正把中华引上了“通向多民族之巨大中国的道路”[1]。
针对这个空间上的大变动,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同学们结合所学尝试画出学者杉山正明所谓的“崭新的建国框架”。并由此探讨行省制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放宽空间,展示了一张大元版图。并让同学们思考元与当时的世界有哪些互动交流?
将时空定位在12—14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同学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在13、14世纪,中国印刷术由波斯传到西方。 也是在这个时期,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
同样,我将清朝和明朝的版图让同学们进行比较,同学们就马上能发现边疆版图的差异所在。趁热打铁,马上结合地图,让同学们归纳清朝经略边疆的主要措施。
在清朝军机处建立之后,乾隆皇帝甚是得意,“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康熙帝)皇考(雍正帝)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全,从无旁假。”但这个时候,孟德斯鸠在地球的另一端却对此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由此,时空在这里交汇。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时期的中国遇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我请同学画出时间轴。
诚如梁启超所言:“史也者,则所以叙累代人相续作业之情状者也。”[2]历史正是在时间长河永不停歇地流淌中不断演进的。在不同的空间也同时发生着历史事件,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时段、远距离、宽视角在宏观的视野下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纵横迁移。只有这样,历史的理解才有深度,历史的解释才有厚度,历史的情意才有温度。
三、展示多元史料,让学生亲临历史
由于学科特点,历史时空不能再现,而恰当选用史料是最好的让历史本身说话的方式。 傅斯年先生曾说:“史学便是史料学。”[3]历史就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建构关于过去人和事的论述,我们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史料为已有的历史事实提供例证,传输历史事件的真实感,使学生触摸到历史人物的脉搏,从而真正地感知历史,把握历史的本质。
比如在这一节课中,有一个思维难点,就是明朝的内阁制度。朱元璋“勤政”是君权加强的体现,可明朝中后期皇帝大多“怠工”或“荒政”,出现首辅专权、太监乱政的现象,为什么还说皇权加强了?
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个认知冲突,我出示三则史料。让同学们据此分析皇帝、内阁和司礼监三者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明成祖时)内阁以备顾问……入内阁者……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禀告)。
——《明史》
材料二:(明宣宗时)始令内阁……凡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奏章上面)以进,谓之条拟(票拟)。中易(宫中改换)红书批出,上或亲书,或否。
——黄佐《翰林记》
材料三:(明神宗)时帝幼,顾(看)居正益重……待以师礼……居正固有才,其所以得委任专国柄,由保(冯保:司礼监大太监)为之左右也。
——《明史》
同学们从材料中纷纷提取到“内阁职权的扩大,但同时受着司礼监的制约”的信息。皇帝一方面将票拟权交给内阁,也就是他的私人秘书,一方面把批红权交给司礼监的太监,也就是他的家奴,再让内阁与司礼监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自己完全不用管事,国家也能有效运转。一个是私人秘书,一个是家奴,这行使的还是皇权。
我再进一步向同学们展示了司礼监和内阁首辅的结局,这两则史料让同学们明白,无论是内阁,还是司礼监,都不是国家法定行政机构。皇帝完全可以按自己喜好随意更替人员,这正是皇权大大加强的表现。
除了文字史料,我也让历史文物来说话。比如上图有一张圣旨,内容是崇祯皇帝召礼部左侍郎徐光启练新发火器。从这件历史文物中,我们可以感知到崇祯皇帝受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任用贤人,想有所作为。而历史又是如此无情,由徐光启等主编的《崇祯历书》,颁行命令还没有实施,明朝就已灭亡。
建筑也是能说话的史料。只需将军机处的值班房的内设以及其在故宫中的地理位置一经展示,同学们就不难明白军机处速、密、精、简等特点。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历史课堂却是当下发生的事情,学生在課堂上能够与时间对话,从心灵深处触摸历史,从历史长河中感受现实,就是最生动的课堂回应。因为他挣脱出了认知碎片的束缚,完成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良性学习体验。
【注释】
[1][日]杉山正明著,乌兰、乌日娜译:《讲谈社·中国的历史08》,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44页。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第3页。
[3]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