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任务驱动深化高中历史探究教学
2023-09-03蔡瑶佳
蔡瑶佳
通常情况下,任务驱动教学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创设任务情境,通过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二是确定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三是自主研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问卷采访等多種方法解决最终的问题;四是成果检验,教师结合学生任务完成度,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点评、完善。[1]总之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之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的任务活动需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设计,该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课堂和历史知识的体验感,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笔者以高中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为例,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了解文化遗产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强化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感悟守护全人类共同财富的责任和使命。
一、开放型任务——扮演遗产评估师加强体验感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之下,通过布置开放型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加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开放型任务主要是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自主地选择和设计相应的任务。开放型任务的设计可以比较清楚地检验出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以及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布置开放型任务,可以让教师把握教学方向,也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师在营造教学情境后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初步探究,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点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接触得比较少,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几乎没有涉及世界遗产的内容,所以笔者在课前提前布置教学预习任务——亲自扮演文化遗产评估师,加强学生的体验感。
首先,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扮演评估师,评估不同的文化遗产,并提供几项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去评估这些文化遗产可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自行探究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有很多问题无法自行解决,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便利条件,使学生能够积极进入到任务之中,并不会感到枯燥。[2]教师要在任务布置的过程中要把握方向,明确任务。在布置学生探究任务之前,需要让学生分组并明确自己的探究任务,掌握查阅资料的方向,从而去引导学生主动地解决问题。在查阅资料、分析资料、概括资料等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本课所需要探究的文化遗产皆出自高中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第15课之中,对学生而言这会在研究的时候更有方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并通过合作来探究该项目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遗产的原因,这样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完成学习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学生完成第一步任务之后,需要学生将所掌握的内容整合后展开后续评估活动,撰写一篇文化遗产评估报告,布置每个小组撰写100字至150字左右的文化遗产评估报告书,从历史角度去探讨该文化遗产所反映的历史文化,通过学生亲自体验评估的方法来拉进了学生与文化遗产的距离,使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相关学科内容更加亲近。在学生查阅资料并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既可以锻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概括资料的能力,又可以初步认识文化遗产,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不止是起到下发任务的作用,还需对学生探究的方向与过程进行引导。
接下来,便要在课堂上对每组“评估师”们的评估报告书进行分析并评价,各位“评估师”对照教师已经提前准备好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该文化遗产项目的评价进行对比检验,检验其评估的方向和内容是否与该标准相符合。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教材学科知识中关于世界文化遗产设立的标准的相关内容。对学生开放型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验评价,是任务驱动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教师对探究成果的评价是对学生自行合作探究成果的一种反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成就感的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地开展之后课程的学习,故评价的过程中要以激励为主,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并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多元评价,多角度地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自我成就感,为接下来课堂上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封闭型任务——设置概念体系升华叙述认知
培养学生驾驭教材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观念的更新、方法的创新以及组织的智慧,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3]封闭型任务对于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比较明确,教师通过在任务当中设置概念体系,将教材内容化解为一个个的问题链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获取解决问题所需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这也需要教师对教材提前进行优化整合,以此来加强学生驾驭教材的能力。基于教材内容布置学生接下来的封闭型教学任务,通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去一步步解决问题,在落实教材完善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引导学生进一步融入课堂,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推动作用。
当学生扮演遗产评估师,并掌握文化遗产确立的标准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文物、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更相关概念构建概念序列,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第85页中《世界遗产公约》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再由学生根据文化遗产概念的定义将长城、梵净山、泰山这三个文化遗产进行分类。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主动了解和对教材的分析,学生可以准确定义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能够正确掌握并判断文化遗产的分类,从而还可以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接下来更深入的学习。
学生完成对文化遗产概念的任务之后,教师再结合教材中单元导语部分引导学生概括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学生从而得出自然灾害、战争以及对资源的过度消耗,使得这些遗产不断遭受破坏,文化遗产对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该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说明文化遗产具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回答和教师整合答案之后得出文化遗产是普遍价值、不可再生人类共同财富的认识。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推动学生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之后深入感悟文化遗产的价值,从而引出接下来关于如何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问题。
在分析如何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问题上,教师整合教材后展示时间轴,布置新的封闭型任务:要求学生继续以教材内容为主去完善时间轴,并在完成时间轴之后引导学生概括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具有哪些特点?由于教材对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比较清晰,又进一步通过完善时间轴的方式进行整理,学生会对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产生自我认知。教师在完成时间轴任务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保护过程的特点进行概括思考,以此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和材料概括能力。
在封闭型任务最后,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地独特资源,思考本地传统文化遗产——长安古运河的保护工作,从而进一步去升华叙述认知。
三、灵活型任务——研究历史小论文提升学科素养
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阅读、分析辨别史料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还有对历史事物解释的能力,对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4]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笔者在课程的最后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设置灵活型任务,引导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巩固提升。灵活型任务介于开放型任务和封闭型任务中间,需要学生围绕材料,自拟话题进行思考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自己的想法。从主题出发,从现实出发,教师要提前规划好学生历史小论文撰写的方向以及把控任务的完成时间,避免出现研究思考周期过长的情况,从而把握整体研究方向,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对文化遗产的课程中相关理论知识转化为对文化遗产的内心情感,完成一个从外在到内化的过程。引导学生明白在除了要保护文化遗产之外,还需要注重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布置此类灵活型任务的方式进行文化遗产内容的内化教学,不仅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历史分析能力,还要增强学生对于守护全人类共同财富的责任与使命,提升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进一步去培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材料型小论文同样可以结合本地资源进行研究撰写,一方面学生对此相对比较熟悉与亲近,另一方面也是从保护和传承身边本地资源的角度出发,以小见大。教师先给出两则材料,把握学生整体研究的方向:
材料一: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浙江省海宁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它既保留了北方皮影戏演艺、声腔、造型、舞美等方面的传统样式和表演精华,又与海宁当地的民间小调、手工技艺和生活习俗相结合,具有地方特色。海宁皮影戏的曲调高亢、激昂,演出时有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伴奏,节奏明快悠扬,其唱词和道白为海宁方言,为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
材料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题目:目前对于皮影戏的拯救与保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应主张皮影戏保持原生态形式,不能创新。第二种观点是如果皮影戏没有创新,那它在不久之后就会失传。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提出你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指导,成为学生研究过程中的“指南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辩证地进行分析。而学生则需要经过充分的思考,多角度思考题目,多角度搜集资料,并且对材料进行辩证分析与甄别,这就需要学生站在唯物史觀的立场下,对资料进行比较全面的判断与分析,做到论从史出。另外,学生在撰写小论文的过程中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制定合理计划,充分利用时间,培养对于历史整体性的把握,从而进一步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多元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并且在多元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指导之下,学生可以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掌握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点,并使知识点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之下融入学生的知识系统中,可以更加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点。同时多元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提升学生的搜集能力、分析能力、解题能力、历史核心素养等多方面历史学习能力上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在把握各类任务的整体方向和节奏之下,让学生在真实且有效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注释】
[1]韩卫萍:《任务驱动 激活课堂——历史小高考复习课教学模式实践》 ,《教育界》2018年第26期,第53—54页。
[2]张庆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新课程·中学》2018年第12期,第71页。
[3]金淑萍:《培养学生驾驭历史教材的能力》 ,《新课程·中学》2016年第8期,第173页。
[4]徐红岩:《历史小论文写作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新课程》2020年第6期,第1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