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的融合路径

2023-09-03罗珽

天津教育·上 2023年7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园游戏

罗珽

一、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尽最大可能地为幼儿提供游戏场地和设施设备,要在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创设不同情境的游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融入游戏。因此,幼儿园在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还应当充分考虑游戏场地的合理性以及游戏材料的可变性、多功能性。要在尊重幼儿自己选择意愿的前提下,参考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幼儿以往的生活经验,在游戏的过程中适当对幼儿进行引导,使得幼儿能够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到愉悦的情绪。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将教育活动和游戏充分融合在一起,在游戏氛围中全面挖掘幼儿的天赋,培养幼儿的能力。

二、在学前教育课程中融入游戏的作用

(一)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发展

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也是幼儿成长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幼儿的个性品质和心理能力,能够在游戏活动中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幼儿能够通过体验不同的游戏活动呈现出想象中的情景,他们会结合自身所见的成年人的生活情景,加上自身的体验与理解,与游戏伙伴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与更多玩伴建立友谊,这样能够有利于幼儿获得互助意识和集体归属感。

(二)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水平

将游戏融入幼儿教育活动中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具有积极影响。人的一生都会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幼儿阶段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主要注重的是游戏是否好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会感受到身心愉悦,这时候他们的大脑比较活跃,经常会涌现出一些新奇的想法;而且幼儿处于一个对事物有着极强的探索欲和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的阶段,这时候如果幼儿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观察力。

(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游戏活动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帮助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就拿搭建积木来说,幼儿在用积木搭建不同的形状时,他们首先会在头脑中想象自己要摆的形状、高度,并且还能够在搭建失败的过程中重新掌握搭建积木的技巧,这其实也是一个思维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幼儿的大脑和小脑相互协调。由此可以看出,游戏活动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四)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天赋和兴趣

游戏活动对于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挖掘幼儿的天赋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经常做的事情和喜欢玩的游戏,总结出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天赋,从而对幼儿的闪光点进行着重培养。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技能和知识既符合幼儿的心理特性,又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只要对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就能够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石。

(五)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師通过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道德素质。幼儿处于一个对世界十分好奇的年龄段,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模仿。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特征,通过各种游戏活动的组织,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品德修养。例如:幼儿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的正确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把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向智育倾斜,扼杀了幼儿的天性

很多家长受“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影响,尽最大可能让孩子进入自己能力范围内条件最好的幼儿园。其实,对幼儿的教育应该是一项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活动,真正好的教育应当是因时制宜的,也就是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教育。而幼儿教育就应该尊重幼儿爱玩的天性,从游戏出发,使得幼儿能够在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快乐的氛围中得到全身心的发展。

(二)游戏与教育活动的融合浮于表面

随着人们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游戏已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效果并不好,主要原因是游戏在课程中的呈现方式较为生硬和单一化,并未进行深层次融合。对于幼儿教育而言,游戏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丰富幼儿的生活,而且还能够帮助幼儿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不少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很容易忽略幼儿的自主选择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进行游戏活动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引导,未能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制约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缺乏游戏场地,制约课程游戏化的发展

游戏场地作为幼儿开展游戏的必要载体,对游戏的组织和开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室外游戏场地作为幼儿进行室外活动的最主要场所,对于每个幼儿园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事实却是室外游戏场地在很多幼儿园都很欠缺,几个班共用一个游戏场地对于许多幼儿园来说是常事。尤其对于民办幼儿园来说,由于投入不高,再加上没有对室外游戏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导致这部分幼儿园严重缺乏室外游戏场地。据了解,目前仍有大部分幼儿园使用的还是水泥地的室外游戏场地,花园和高台等场所也处于闲置状态。水泥地虽然可以使得游戏场所呈现出一个较为干净的状态,但是却不能给幼儿提供具有生态性的学习生活环境,阻碍了幼儿园游戏的顺利开展。

四、新时期游戏活动有效融入学前教育课程的措施

(一)在教育内容中融入合适的游戏

教师要意识到将游戏融入教育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孩子玩得高兴,主要目的是充分发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要让幼儿在游戏进行时不仅能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还能够具备一些基本的生活经验。例如:课程要求幼儿记住急救电话,倘若教师只是利用口头说教或者单纯使用图片的形式讲解,就会很容易消减幼儿的学习热情。但是如果教师将这一小节的内容转换为角色扮演游戏,首先为幼儿提供一个情境,然后让幼儿分别扮演病人和医生,这样就会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角色扮演游戏不仅有利于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技能,而且有利于维持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二)自制游戏道具,提升动手能力

教师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游戏所需的道具,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还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对于幼儿来说,制作游戏道具并不能独立完成,需要游戏成员的共同努力。例如:在“装饰我的教室”这一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提前通知幼儿带一些可利用的废旧塑料瓶和纸板到幼儿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自行动手制作装饰材料。这个过程不仅能够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而且通过动手装饰自己的教室能够增强其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通过多媒体技术深入融合游戏与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幼儿园的教育形式变得更加新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游戏更深层次地融入教育活动之中,以此来提高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增强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幼儿教师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该故事的视频,充分调动幼儿聆听故事的积极性。

(四)科学组织游戏与教育活动

游戏在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将游戏与教育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能够为两者的深入融合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例如:在进行绘画课程“我爱春天的美景”时,教师可以将这一小节的内容与游戏“寻找春天”结合起来。孩子通过寻找春天、发现春天,了解到春天有绿的叶、红的花、温暖的阳光、叽叽喳喳的小鸟等事物。通过这样的寻找活动,春天在他们的脑海中也就更加具体,创作积极性就会得到极大提高。

五、结语

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限,而这个阶段作为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是人终身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在教育活动中,有效融入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这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新时期学前教育的要求。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会充分考虑游戏活动对于幼儿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加强游戏活动在教育课程中的比例,以此来促进新时期幼儿园课程与游戏活动的不断融合,使幼儿能够快乐学习。

(侯金鹤)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幼儿园游戏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