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感型番茄新品种——“粉莓一号”

2023-09-03赵丽丽赵国声

农业知识 2023年8期
关键词:番茄基质栽培

赵丽丽 赵国声

口感型番茄品种以其独特的风味品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单价比普通番茄高5倍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近些年栽培面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品种特性

“粉莓一号”番茄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自主选育出来的一个口感类型番茄新品种,其特点为无限生长类型,株幅中等,单果重80~110g,每穗果个数为5~7个,转色期果肩呈现绿色,红熟期果肩呈现黄绿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10%,可溶性糖含量32.29mg/g,可滴定酸含量4.25g/kg,糖酸比7.18,维生素C含量约16.95mg/100g,该品种是一个果实外观品相好、风味品质酸甜可口与产量高兼顾类型品种。

二、栽培技术要点

(一)茬口安排

“粉莓一号”番茄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适宜栽培的茬口有日光温室春茬、秋冬茬和冷棚春茬。

(二)播种育苗

采用穴盘基质育苗,在播种前需要对育苗场地、棚室、种子和育苗基质进行消毒处理。育苗场地和棚室可采用药剂密闭熏棚的方式杀灭有害病菌和害虫,可选择硫黄进行熏棚处理,也可以选择专用杀虫、杀菌的熏棚药剂,熏完之后需要放风2~3天再进行播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采取高温消毒和药剂拌种的方式,同时混拌基质时也需要加入杀菌杀虫剂。选择50孔、72孔或98孔穴盘播种,穴盘孔少有利于缩短番茄苗在定植后的缓苗时间。

(三)定植前准备

该品种可采用基质栽培或土壤栽培。基质栽培方式适用于现代化园区观光采摘、日光温室或冷棚内进行高品质栽培,定植前需要将基质装在栽培槽、栽培袋、栽培桶等容器内,组装铺设并检查水肥供应系统,根据口感型番茄生长需求供应水肥。采用土壤栽培,在定植前需要旋耕土地并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同时添加玉米秸秆、稻壳、稻秸等有机物料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根据栽培茬口不同选择铺设白色、黑色或者银灰色地膜,地膜下铺设滴灌管,安装调试棚室内的水肥供应系统。

(四)定植

“粉莓一号”番茄株辐属于中等类型,适宜株行距为35cm×50cm,大行距为70cm,每行铺设1条滴灌带。定植前,将育苗穴盘放在杀菌剂溶液中蘸根停留5秒,这样可有效防控苗期病害发生。定植幼苗深度以刚刚埋上基质坨为好。

(五)定植后管理

1.温度

定植后3天保持棚室内气温30℃~32℃以利于根系生长、促进缓苗。定植后1周可进行正常温度管理,白天气温25℃~28℃,夜间气温15℃~18℃。坐果期至果实成熟期应加大昼夜温差,通过揭盖棚室保温覆盖物、棚室顶部和底部放风口、风机、水帘进行调控。

2.湿度

不同栽培茬口棚室湿度调控有差别,应根据季节、天气、一天中的时间调控室内空气湿度,空气湿度低可采取喷淋、地面喷水增加湿度。口感型番茄栽培需要适当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保持土壤或栽培基质的湿度为60%~75%。

3.水肥

定植前浇足底水、冲施促进生根的肥料,当第一穗果核桃大小时冲施氮磷钾复合肥20kg/亩,第二穗果及以后每穗果坐果后冲施高磷高钾肥,并补充中量、微量元素肥料,适量补充氨基酸类、鱼蛋白、微生物菌肥、矿原黄腐酸钾等,并在开花期开始补充钙、硼元素肥料。

4.植株调整

植株调整是调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促进果实品质的关键环节,该番茄品种株幅中等偏大,采取单干整枝,及时去掉侧枝、黄叶和正在转色果实以下部位的老叶,如果紧邻的位置缺苗,可在基部留一侧蔓作为替代株。春茬栽培的开花坐果期从3月中下旬开始,采用番茄震动授粉棒或放养熊蜂授粉方式,其中熊蜂授粉对果实外观和风味品质的形成效果更好,可选购荷兰科伯特生物技术系统公司的熊蜂,每箱熊蜂可完成500m2面积温室70天左右的番茄授粉任务,这期间不需要喂食。该品种每穗留果数量为5~8个,疏掉多余果、畸形果和病果,提高果实的商品性。此时期需要补充促进开花坐果、膨大果实、提升果实风味口感的磷、硼、钙等微量元素肥料。

三、病虫害防控

(一)常见生理性病害防控

缺素症属于设施蔬菜栽培中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可以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减轻或防止缺素症的发生。缺硼导致番茄单果质量变小、单株结果数量降低,果实表面呈木栓状龟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这是由于钾肥过量、有机肥不足、栽培基质酸化、根系吸收受到限制使果实吸收硼元素能力降低。缺钙导致番茄果实脐腐病或裂果,这是由于钙元素的运输能力较弱导致,可在开花坐果前及时喷施叶面肥并冲施螯合肥进行补充。缺氮导致番茄植株和果实增长速度很慢,氮肥过多则植株徒长、开花坐果不良。番茄缺钾果实着色不均匀,形成“绿背果”和“筋腐果”,透过果皮隐约可见暗褐色或白色病斑,果實内部维管束变褐色,后期果实表面出现明显的褐色条斑,应在番茄花期以后施入适量钾肥。

(二)几种常见的病害

1.晚疫病

危害番茄幼苗、叶片、茎秆和果实,以叶片恶化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严重,发病时,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叶缘和叶尖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部位,叶片表面呈现水浸状淡绿色病斑,叶背部病斑边缘由稀疏的白色霉层向茎秆扩散,茎秆变细、凹陷褐色大斑块、边缘不清晰,湿度大时表面有白色霉层逐渐变黑褐色腐烂。幼苗发病时呈现萎蔫并逐渐死亡,果实受害呈现不规则坏死斑,边缘云纹状。

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品种,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开花前经常查看下部叶片,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并加以防治,选用的药剂有氨基寡糖素、丙森锌、霜脲·锰锌等。

2.灰霉病

危害番茄果实、叶片、茎、花序,先侵染花及花托,再向果实或果柄扩展,果皮灰白色水浸状病斑,变软腐烂,果实失水僵化。叶缘向里呈V型扩展,具深浅相间的不规则轮纹,表面着生少量灰霉,最后枯死。

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残枝败叶,减少病源;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气;科学浇水,尽量在晴天上午进行,且水量要小。发病初期,可用10%腐霉利或45%百菌清烟剂熏棚,也可喷施嘧菌酯、腐霉·福美双或异菌脲。

3.枯萎病

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黄枯死,依次向上蔓延,有时植株一侧叶片发黄,另一侧为正常绿色,发病严重时整株叶片黄褐枯死,但不脱落。潮湿时茎部贴地表处产生粉红色霉,剖开茎部维管束变黄褐色。本病进展较慢,一般15~30天植株枯死,无乳白色黏液流出,区别于青枯病。

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合理密植;科学浇水,保证通风透气。采用新土育苗,或者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g混合细土4~5g拌匀,对床土进行消毒处理。发病初期,可选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灌根。

4.青枯病

苗期虽可染病,但不明显,多在开花结果期开始发病。

先是顶端叶片萎蔫下垂,后下部叶片凋萎,中部叶片最后凋萎;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的。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复原,病叶变浅,发病后如果气温较低、连阴雨天或土壤含水量较高时,病株可持续1周后枯死,但叶片仍保持绿色,故称青枯病。

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有不定根或不定芽;湿度大时,病茎上可见初为水浸状后变褐色的斑块,维管束变褐色,横切病茎,用手挤压溢出白色菌液。青枯病与枯萎病的区别重要特征是发病迅速,严重的病株7~8天即死亡。

防治方法:

轮作;高畦栽培,注意雨后排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者草木灰;及时清除病残体,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在发病区域撒施生石灰,发病初期选用中生菌素、农用链霉素或氯溴异氰尿酸。

5.病毒病

包括曲叶型、花叶型、条斑型、蕨叶型、黄花型、巨芽型等,近几年番茄斑萎病毒病也时有发生,番茄病毒病是毁灭性的病害,有时候多种类型病毒病在田间混合发生。

防治方法:

根据栽培茬口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抗病品种;科学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性;及时防控蚜虫、蓟马、飞虱的发生;种子高温消毒处理或者用0.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40~50分钟,捞出用清水冲净后催芽播种。发病初期用氨基寡糖素、吗胍乙酸铜、香菇多糖、盐酸吗啉胍等喷施。

6.细菌性软腐病

主要为害茎和果实。近地面茎部先出现水渍状污绿色斑块,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微隆起褐斑,有浅色窄晕环,髓部腐烂,后期茎枝干缩中空,病茎枝上端的叶片变色、萎垂。从成熟期果实虫伤、日灼伤处开始发病,初期为圆形褪绿小白斑点,后变为污褐色病斑;随果实着色,扩展到全果,但外皮仍保持完整,内部果肉腐烂水状,恶臭。

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保持栽培区域清洁、减少病源;高畦栽培,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定植密度以保持通风透光;避免阴雨天或露水未干时进行整枝打叉;防治日灼和害虫蛀果。发病初期选用中生霉素、农用链霉素或来秀秀异氰尿酸喷施防治。

(三)主要虫害

春茬日光温室内温度逐渐升高,蚜虫、粉虱和蓟马开始发生,可悬挂含性诱剂的黄板、蓝板和含信息素的光源诱虫灯诱殺害虫。也可喷施乙基多杀霉素、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等化学药剂防控。

四、采收

“粉莓一号”番茄果实可在半熟期(果实50%转色)、成熟期(果实80%转色,只有果肩部位呈绿色)和完熟期(果实100%转色,果肉变软)采收,这3个时期的果实风味品质呈现不同的口感,糖酸比先升高后降低,果实硬度逐渐减小,完熟期时的果皮变薄、果肉变软、果汁较多。采摘时候需要用剪刀剪断果柄,在包装番茄时注意番茄果实不要被果柄扎破,为了保证果实独特的风味口感和良好的外观品质,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尽量做到安全、标准和规范。

赵丽丽: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设施蔬菜栽培生理和技术、高品质栽培、种苗发育调控等研究,沈阳市高层次人才

猜你喜欢

番茄基质栽培
番茄炒蛋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油麦菜栽培要点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自然栽培的味道
直干蓝桉容器育苗基质的选择
夏季苦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