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2023-09-03王海冰
王海冰
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该致病病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主要影响仔猪和怀孕母猪,可以增加仔猪的死亡率,容易造成母猪流产、死胎或弱胎等。我国于1996 年首次发现这种病,目前已经广泛流行,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猪蓝耳病的发病症状
感染了该病毒后,猪的食欲降低,进食积极性不高,不爱运动,喜欢一直躺着。初期体溫慢慢升高,随着病情加重会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严重时可到40℃以上,猪的脸部也会出现浮肿,整个猪头像变大了一圈,身体颜色也发生了变化,慢慢地变为蓝紫色。
二、猪蓝耳病的发病原因
引起猪蓝耳病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只感染猪,其他动物不会感染。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发病原因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来因素引起的,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另一种是饲养不当诱发的,包括猪舍卫生和温度等因素,猪舍内消毒不到位、卫生不达标或温度变化比较大就会诱发猪蓝耳病。一般感染后2~14周就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
三、猪蓝耳病的发病时间
猪蓝耳病的发病时间比较集中于某一个生长阶段,其他生长阶段的发病概率相对较低。母猪发病多集中在怀孕后3个月左右,此时母猪体内胚胎开始发育,身体抵抗能力非常低下,极易发生猪蓝耳病。幼年仔猪发病时间则集中在出生后1~2个月,此时仔猪自身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处于生长发育期,养殖户如果不了解喂养和防疫等技术,很容易使仔猪感染病毒。处于生长旺期的公猪发病概率相对较低,公猪发病主要集中在育肥后期,据统计数据显示,公猪在75~100kg时发病概率相对较高,由此可见,刚初生的仔猪及怀孕母猪都处于自身免疫系统虚弱期,属于易感群体,比较容易发生猪蓝耳病。
四、猪蓝耳病的防治
猪蓝耳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相对较弱,pH值和温度对该病毒的影响比较大。在pH值小于5或大于7的条件下,其感染力降低95%以上。在4℃下存活1个月,37℃存活18小时,56℃存活不超过15分钟,干燥可很快使病毒失活。对有机溶剂十分敏感,经氯仿处理后,其感染性可下降99.99%。在空气中可以保持3周左右的感染力。猪蓝耳病毒具有抗体依赖性增强(ADE)作用,即在亚中和抗体水平存在的情况下,在细胞上的复制能力反而得到增强,且具有变异性。因此,猪蓝耳病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预防:
(一)消灭感染源
发病的猪或者隐性感染的猪是主要的感染源,它们可以通过尿液、粪便、羊水、胎儿等排出大量的病毒,另外,人工授精时使用带毒的精液也是一个重要的感染途径。要对新进场或者返场的种畜进行隔离检测,确保无带毒或者隐性感染,发现有临床表现或者阳性反应的种畜必须淘汰或者隔离治疗,消灭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舍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而舍外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因此,密集养殖、通风不良、人员和物品流动频繁等都会增加传播的风险,要尽量避免。
(三)排除易感因素
仔猪和怀孕母猪是最易感染的群体,因为它们的免疫系统较弱或者处于应激状态,另外,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免疫力,如营养不良、混合养殖、其他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等。要加强舍内外的消毒和清洁工作,减少病原的传播和侵入。
(四)免疫接种
对猪群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是防治蓝耳病发生的重要举措,易感猪群和高发病地区应提前进行灭活疫苗的免疫接种,一般在仔猪断奶后2~3周进行第一次免疫,间隔3~4周进行第二次免疫,然后每半年进行一次补充免疫。
(五)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针对猪蓝耳病的特效药,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缓解一些临床症状,防止继发感染造成大批猪死亡。常用的药物有抗生素、抗炎药、解热药、补液剂、免疫调节剂等。
1.药物类型
一是抗生素,如氟苯尼考、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可以抑制猪蓝耳病毒在猪体内的繁殖,但不能杀死病毒,需要配合其他药物使用。
二是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抗猪病血清等,可以增强猪的免疫力,以抵抗病毒的侵袭。
三是磺胺类药物,如甘草、大黄等,可以辅助治疗猪蓝耳病的继发性感染,减轻炎症反应。
四是中药方剂,如凤眼草、瓜蒌皮、紫锥菊等,可以清热解毒,调节体内平衡。
2.用法用量
使用药物预防治疗猪蓝耳病时,要根据猪的体重来确定药物用量。
替米考星肌肉注射或口服,可根据猪的体重确定用量,每1kg体重使用10~20mg,每日1~2次,连续3~5天。
氟苯尼考肌肉注射或口服,每1kg体重5~10mg,每日1次,连续3~5天。
泰乐菌素肌肉注射或口服,每1kg体重5~10mg,每日1次,连续3~5天。
干扰素肌肉注射或口服,每1kg体重1000~2000单位,每日1次,连续3~5天。
转移因子肌肉注射或口服,每1kg体重0.5mg,每日1次,连续3~5天。
抗猪病血清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每1kg体重0.2mL,每日1次,连续3~5天。
将扶正解毒散混合饲料或饮水给猪服用时,每1kg体重0.25g,每日1次,连续3~5天。
将蓝圆非太保混合饲料给猪服用时,每吨饲料掺入5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