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b3.0时代古籍出版融合发展路径探析

2023-09-03徐岫

新阅读 2023年7期
关键词:古籍宇宙区块

徐岫

近年来,全球NFT(数字藏品)市场呈现爆发式发展,从我国数字藏品的内容来看,以文博、书画、图书、动漫、影视等艺术品类最为常见,诞生了许多成功作品和经典案例。在Web3.0时代,古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科技赋能古籍融合出版或将引领中国出版走上数字文艺复兴之路。

中国传统出版历史源远流长,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成熟使得信息记录、传承和传播成为可能,这是出版业赖以生存的客观需要和技术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颠覆了传统出版的生产经营模式与组织形态,重塑了出版业的生态环境,成为Web3.0时代出版业发展的主旋律。

Web3.0时代的出版融合

Web3.0是通过区块链等技术形成的“共创、共享、共治”的新型价值体系,用户创造的内容由用户拥有和支配,用户创造的价值根据社区协议进行分配,被称为“价值互联网”。虽然Web3.0时代还处于早期萌芽阶段,但“去中心化”“区块链”“NFT”“元宇宙”等关键词已经渗透到出版工作中,如何在这个全新的数字时代充分利用时代红利和自身出版资源,开创新的出版融合模式,是值得每个出版人思考和探索的话题。

Web3.0的底层核心技术——区块链。区块链是由分布式账本技术、共识机制、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组合而成的融合性技术,这些技术是突破Web2.0瓶颈的关键。区块链技术一经诞生就得到了我国的高度重视。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自此,区块链正式上升到國家战略的高度。202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区块链的发展目标以及建设路径进行了完善。区块链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助力各方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区块链独有的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点,使其适用于版权保护等出版领域。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将图书上链确权认证,并开发“数字藏书票”等数字周边资产,读者购买“数字藏书”之后,通过唯一的、不可篡改复制的“数字所有权凭证”可查询图书的版权信息和授权情况,对图书和作者的版权保护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读者得到的不仅有实体图书,还有具收藏价值的“数字藏书票”及其网络传播权。区块链与出版的融合赋予了数字藏书或数字藏书票实体图书的阅读价值,丰富了出版的内涵,促进实体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共赢。

Web3.0的基础商业模式——NFT。NFT全称Non-Fungible Token,国外将其译为“非同质化代币”,是发行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数字所有权凭证,通常以代币结算。其本质是一种加密代币,但与比特币、以太币等同质化货币不同,每一份NFT拥有独特且唯一的标识,不可复制、篡改和分割。鉴于我国对虚拟货币和NFT炒价的严格监管,NFT通常译为“非同质化通证”,或直译为“数字藏品”,将其性质从数字代币塑造成数字商品,以弱化NFT的虚拟货币属性和投资交易属性。NFT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之一,具有唯一性、稀缺性、不可分割性、可拥有、可交易、可验真等特性,可以在元宇宙中实现虚拟物品的交易,并对元宇宙中的商品进行有效的身份认证和确权保障,元宇宙也为NFT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根据NFT的特性,出版类NFT可以弥补传统出版库存积压滞销、生产投入成本高、出版流程工序繁杂等缺陷;NFT的每次交易,出版社和作者都能按智能合约的规则获得收益,实现图书销售收益的持久性;稀缺性还能赋予数字化出版物更高的收藏价值,让读者拥有更多权利,实现出版融合的价值平衡。

Web3.0的数据应用新趋势——元宇宙。元宇宙(Metaverse)一词起源于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说《雪崩》。现实中,元宇宙是整合区块链、NFT、AR、VR、MR、AI等各类科技手段后构建出的一种“虚实相生”的社会形态和互联网应用。其中,扩展现实技术为元宇宙提供了深度临场化沉浸体验,区块链技术搭建了经济体系,数字孪生技术将现实世界生成镜像,建构成一个与现实世界密切融合的仿真虚拟世界。

元宇宙对出版融合发展来说是驱动力,依托元宇宙的相关技术,融合出版可从纸质图书、音频、视频等传统出版媒介向更高维度、多层次的数字化、智能化的产品形态转型,构建出一个立体化、超现实、高沉浸的“数字出版元宇宙”。对读者用户来说,AR、VR等技术推动出版内容生产模式的交互融合,读者借由各类感官接口进入元宇宙,在其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深度阅读体验,有助于提高出版产品信息内容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元宇宙出版与元宇宙阅读,是从文字的知识传播转向立体化的知识传播,未来具有很大发展空间。2022年,出版融合领域的领军企业数传集团打响了“元宇宙+出版”的第一枪,推出了全球首个正式运营的包含元宇宙书店、元宇宙图书、数字藏品在内的元宇宙体系“沐然星Metabookstore”。该项目精准还原了书店现实场景,体验者不仅可以在店中创建角色、逛店、购书,还可以实际体验书中内容情节,实现“阅读+体验”的互动模式。

目前,各领域正积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Web3.0中的应用融合传播发展。例如,由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共同举办的“文化元宇宙的中国印象”前沿工作坊系列活动,以“讲好文化元宇宙的中国故事”为核心宗旨,为加快建构中国特色文化元宇宙体系提供了前瞻性的理论智慧与实践创新参考,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Web3.0时代的古籍出版深度融合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籍是承载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主要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自古以来,无数有识之士致力于辑佚、校勘、辨伪、注释等古籍整理工作,可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具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重要意义。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守正创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服务当代、面向未来,进一步激发古籍事业发展活力”。这是继1981年9月的《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之后,时隔40多年中央作出的关于古籍工作的又一份纲领性文件。随着古籍保护计划和古籍数字化工作的持续开展,如何利用新兴科技对卷帙浩繁的古籍资源进行系统性整理研究、推广宣传与活化应用,成为Web3.0时代古籍出版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前瞻性课题。

传统古籍出版的特殊性与局限性。古籍出版不同于其他大众出版,它虽担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但却有其特殊性与局限性:一是古籍整理出版包含影印、校勘、辑佚、标点、注释、今译、索引等工作,专业性极强,全国仅有约40家出版社为古籍类出版社,体量很小。且古籍单位普遍存在低收入、高要求的问题,因此难以吸引专业人才,古籍出版面临势单力薄、后继无人的困境。二是古籍出版是一项流程长、环节多、经济效益甚微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些大型古籍丛书的出版周期甚至长达几十年,虽然国家一直在“买单”,但社会支持体系的短板导致古籍出版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三是古籍出版过程漫长而艰辛,受众面却十分狭窄,导致古籍销售和回款周期长,市场化道路走得并不顺畅。综上所述,传统古籍出版专业性强、资金投入大、出版周期长、市场需求小,解决“藏”与“用”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古籍工作的重点。

古籍数字化融合出版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的古籍数字化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采用网络技术手段将古籍文献中的语言文字、图形符号转化成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保存、解释并传播古籍文献信息资源,强调保护、整理并传播古籍文献信息资源,是古籍再生性保护途径之一。古籍数字化具有古籍整理保护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跨学科特征,是新时代古籍融合出版的雏形。

在早期的古籍数字化过程中,关键技术主要包括OCR(光学字符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自动句读、自动标点、自动词语切分)及命名实体识别等。古籍的数字资源形态以非结构化的数字图像为主,对古籍数字资源的加工整理仍以古籍的物理形态为单元进行,未能深入揭示古籍文本内容,将大量隐含于文本之内的潜在信息加以整理,满足读者用户的深度使用需求。近年来,自然语言处理、语义关联、可视化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言指纹分析、GIS时空分析等技术在古籍工作中的成功应用,古籍数字资源可以满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文献加工整理需求。古籍数字化工作主要侧重于建立大量古籍资源数据库,包括书目数据库、影像资源库、知识库等,其中代表性项目有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华经典古籍库、中国历代典籍总目分析系统、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上海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库、书同文古籍数据库等。古籍资源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改变了古籍的表现形态,充分挖掘了古籍的知识内涵和资源价值,形成了海量的古籍数据资源,而且顺应新兴的数字人文发展趋势,古籍数字化将借助智能化技术进入加速期,逐步实现古籍“数字化”向“数智化”升级,满足用户日益多元的数字文化消费需求,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虽然我国古籍数字化工作硕果累累,但与存世古籍巨大的体量相比,现有的数字化规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古籍数字化融合出版任重道远。对从事专业古籍出版的传统出版单位而言,目前不少出版社数字化工作尚未开展或步入正轨,能熟练使用数字技术出版策划的复合型出版人才严重匮乏。《意见》第十二条“古籍数字化”为古籍整理出版及数字化提供了具体指导,“支持古籍数字化重点单位做强做优,加强古籍数字化资源管理和开放共享。统筹古籍数字化版本资源建设与服务,推进古籍专业数据库开发与利用。积极开展古籍文本结构化、知识体系化、利用智能化的研究和实践,加速推动古籍整理利用转型升级。”古籍类出版单位应积极响应,早日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古籍出版走向数字化深度融合发展。

Web3.0时代的古籍深度融合出版展望。随着区块链、NFT、AR、VR等新兴技术在古籍出版领域的成功尝试,可以想象古籍元宇宙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运营空间。

从出版单位的维度来说,基于未来元宇宙的发展趋势,古籍出版社应该积极探索当下先进的元宇宙相关技术,借助AR、VR、互动游戏等媒介载体与古籍产品相融合,打造拥有独立技术体系的元宇宙出版平台,改变古籍阅读方式,为读者提供古籍文献所建构的数字体验空间、知识服务与场景化应用。例如,2022年8月,中华书局正式向读者推出全国首位“3D超写实数字人苏东坡”,其形象、性格、语言、行为模式等人设的确立,甚至精细到胡须多少、眼睛形状、戴帽后是否透出发髻、怎样系腰带等各个方面,均经历了专业的古籍数据挖掘与研究,充分遵守古籍中的真实记载,从而保证数字人苏东坡的细节经得起推敲,以生动有效的方式向读者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兴技术引领古籍出版走向数字化转型,同时古籍赋予元宇宙丰富多彩的内容资源和文化内涵,使古籍数字化融合出版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从读者用户的维度来说,囿于时空距离,大众可能难以接受古籍的浩瀚篇幅,难以理解复杂的语言文字、文化内涵等,元宇宙出版可以让读者以个性化的方式找到自己对古籍的认知需求,并沉浸式地去获取所需知识。设想读者通过佩戴智能设备进入元宇宙的平行空间,置身于古籍中的虚拟现实场景,并多维度地还原古籍中的真实场景,让读者产生虚实难辨的感官体验,甚至五感六觉都能与古籍产生共鸣。读者可以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一起端坐杏坛之下,聆听孔夫子传授《论语》之道;亲身感受“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中大禹治水、伏生护书、牧野之战等真实场景;作为一个普通百姓进入《东京梦华录》沉浸式体验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的风俗人情……在元宇宙中,读者对古籍的阅读形式发生了全方位的转变,文字阅读将被“真实阅读”替代。另外,在元宇宙空间沉浸式阅读的同时,读者还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书友实时分享探讨读后感,继而可发展成现实中的社交,实现古籍元宇宙虚拟与现实的交流互动。

结语

在Web3.0时代,互联网思维、新兴科技与出版业发生了激烈碰撞,产生了NFT数字藏品、元宇宙出版等新兴出版融合业态,但融合出版仍要坚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核心要求,以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为本质。以古籍數字化融合出版为例,因传统古籍出版有其特殊性与局限性,在发展古籍数字化的同时,利用Web3.0的新兴技术手段搭建融合出版服务新平台,深入挖掘古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学术价值,积极探索古籍出版与元宇宙相结合的新型古籍数字出版模式,加速古籍数字资源的转化利用,更好地发挥古籍出版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古籍出版单位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神,开放思路创新求变,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的有“融”乃大,“新瓶”装“旧酒”更加醇香。

猜你喜欢

古籍宇宙区块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宇宙第一群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我是古籍修复师
这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