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研究
2023-09-03罗晶杭州市建德生态环境监测站
罗晶 杭州市建德生态环境监测站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它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统称,它是在我国独特的社会体制下的一个行政单位,它既具有事业单位增进社会福利的功能,又具有行政单位的执法监督功能。会计内部控制系统指的是在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下,一种与公司的运营状况相联系,对公司内部控制管理、运作体系进行规范的制度和方法。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因其制度的特殊性,带有较强的政治性和程序性、复杂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为核心,从意义所在、不足之处以及途径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旨在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更为完善、健全。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为提升预算资金的利用效果,保证会计信息的品质,在进行会计工作时,所采用的一系列调节计划、程序和方法。新会计制度的推行,使我国的会计制度从资产管理到会计核算,再到成本核算,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在逐渐地向现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靠近的过程中,这就需要单位以市场为指导,把依法合规经营当作自己的基本原则,在履行职责的基础上,利用会计内部控制活动、控制手段及有关机制,降低经营成本,避免资金浪费及过度使用,提升预算资金的利润,进而为自己的高质量发展积累力量。在政府机构资产的经营层面,完善的会计、内控系统可以对资产的购置、使用、报废等行为形成有力的制约,避免盲目的、随意的投资行为。在保证单位的会计信息品质的过程中,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会计信息高效率、安全地传递与流通,保证会计信息收集全面、会计核算客观正确,进而可以让会计信息发布更多的与法定要求相一致的会计报告。在单位的内部监督中,通过流程优化、风险防范、监督控制等手段,来促使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遵守相关的规定,执行好自己的财务工作,并对自己的资金的运用进行规范,从而避免行政事业单位出现一些经济违规的情况。从总体上讲,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体系,是保证其经费安全的必由之路,不断完善会计手段,提升财务信息质量,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
(一)对财务管理工作科学规范
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对其进行指导和规范,就会导致其运行出现混乱。财务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心脏”,如果财务工作做得不好,就会严重制约国家机关的各项服务和建设功能。会计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得以进行的基础,由于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所牵扯到的财务活动比较多,并且存在着大量的人员来往等,所以,在会计管理方面,就会受到许多的干扰,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会计的内控是指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内控系统进行改进,使之真正落实到企业的内控系统中。
(二)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通过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系统,能够使内部控制系统更加健全,在保障财务管理的基础上,有利于促进其他经济活动的有效实施,并全程监管与控制财务管理工作,以防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或会计核算等漏洞。当然,在构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后,可有效确保财务信息准确性、真实性,进而促进财务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确保经济活动合法性、合理性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对象,其工作动态、工作进展等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如果在公共部门中出现腐败现象,将会严重地影响到民众的信心。要想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经济行为的监管与制约,就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证一切经济行为都是在合乎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的,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会计内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抑制腐败等行为,从源头上降低对财产的浪费,一切工作都必须严格遵循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只有如此,方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原则
(一)合法性
对于内控制度的建立,必须符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符合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
(二)有效性
在内控制度构建过程中,有效性作为基本原则,需强化会计行为监督、约束,防止发生超出制度权限的问题。
(三)全面性
在内控制度建设中,全面性主要指内控范围,除财务经济业务之外,还包含行政管理、业务处理以及岗位职责履行等相关问题。
(四)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针对内部控制制度,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作为一项基本要求,包含所有岗位、部门,均需满足于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情况,明确职责与权力的划分,确保各部门联系更为紧密,防止发生利益冲突。
(五)成本效益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在构建会计内控制度时,需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强化费用科学管理,减少费用开支,促进财务负担的有效减轻。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有待提高
在内控制度建设中,责任感作为财务人员的必备职业素质之一,在会计内控制度建设中,必须准确认识内控功能,加强知识理解,有效发挥其功能性,确保内控制度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职能,进而促进内控制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近年来,虽然行政事业单位日益注重内控制度的建设,但立足整体角度,内控体系存在较多缺陷,监督不够全面,具体执行不到位,单位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制衡机制缺乏,部分单位会计人员甚至身兼数职,奖励机制不够严格,加上风险控制意识薄弱,审计和资产清查不到位,进而影响到内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预算管理体系有待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区别于一般的机构,以公共服务为主体。当前,由于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在财务预算管理中,预算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或是在编制预算时,存在着主观化的现象。比如,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支出采用统一的核准办法,这就造成各个部门的不同,造成财务支出的不合理,引起财务支出的争议,并增加财务管理的压力。
(四)成本管理有待加强
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手段,有效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成本。少数行政事业单位对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不高,具体表现为:成本预算不够严谨,仅依据过去的经验,对项目的成本做出粗略的估计。在后期执行预算时,预算目标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难以实现,成本预算失去严肃性和“硬约束”。此外,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工作人员也未严格执行成本预算,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都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成本管理效果不佳。
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科学建议
(一)提高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意识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控制度建设,是内控理念落实、财务管理的必然选择。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基础上,按照新《会计法》的要求,在构建内控体系时,各部门要对所有工作实行全方位的监管,保证所有工作的完整性、正确性、准确性,积极引导财务人员加强内控制度学习,并加强制度宣传,提升全员意识,保证机构和机构的资金链的正常运行,从而进一步加强金融系统的安全,使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维护财务纪律、发挥财务职能、增加财务收入、减少财务支出,以及促进财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各政府部门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日益关注,在强化内控制度建设的同时,需有效改善内控体系,完善缺陷问题,并引进更多经过改革的内部控制体系。要根据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原则,贯彻不相容的职能互相分开的原则,不仅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进行相互制约,而且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监督,以提高其会计内部控制效能。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应针对单位特征,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将其细化,以引起相关单位人员的重视,以提高内控管理的整体效率。第二,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使之与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相匹配,注重内部控制的内容的更新,让内控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更加契合,充分发挥内控的功能,更好地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业财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视
企业财务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加强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在预算管理方面,第一,在财务管理系统的指导下,需加强零基础预算工作,规范、细化预算内容,特别是在制定支出计划的时候,一定要进行现场调查,将资料进行科学的汇总,然后对支出额度等进行谨慎的审核,并根据这些审核结果确定支出的方向。第二,应加强预算的硬性约束,加强预算的监督,防止预算的任意超支。
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探讨。在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要改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理解,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内部审查是一个“发现者”与“推动者”,对于机关内部审查制度与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内部审计的关注,增加组织的层级,可以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展开带来更大的帮助,将其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可以显著地提升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内部审查制度的确立,使内部审查工作的领域和权利得到进一步的拓展。随着人们对内部审计的关注,它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功能和地位也相应地得到提升,同时,它也在不断地扩充着自己的内部审计队伍,确保审计责任、意识更为明确,与单位实际情况有效联系,促进内审工作的有效开展,更好地发挥出自身作用,及时处理内部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内部的风险。
在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视内部审计的同时,也要强化外部控制的监督。尤其是政府部门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锋,必须受到外部的监督,如金融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机构等。通过有效的外部监督,增强对行政机构的内部监督和对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警醒性,对其进行充分的预防,避免侵害权力的发生,避免出现贪污腐化的现象。
(四)实现内部控制工作的优化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内控工作起着“防控”的功能。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使行政事业单位内各部门相互配合,使不同岗位、不同人员都可以负起对财务风险的预防和防范。在“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三个层次上,通过事前广泛调 查,多了解;事中多监控,多指导;事后总结,多评价。同时,还可以招聘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这也是对行政事业单位风险危机进行有效预防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是优化资金管理模式。对各级资金管理机构的职责进行合理的界定,加强资金管理中心资金调剂、平衡能力,加强企业财务结算职能,对企业资金资源进行整体整合。二是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持续进行大量的账户清理工作,推动银行账户的扁平化管理,对银行账户的管理制度进行细化,探讨一种科学、合理的账户集中方式,并逐渐构建出一个与电力企业的发展相适应的最优账户体系。制定安全的现金储备限额管理系统,降低现金的占用。实行集中支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进一步加强资本集聚,充分发挥资本的规模优势。三是要切实强化资金管控,规范资金管理流程,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建立资金层层落实责任制。
(五)打造专业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团队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在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基础上,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还要打牢基础,组建一支专门的内部控制队伍,以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如果没有内部控制人员的帮助,内部控制系统就无法完善。此外,还必须有一套严谨的会计稽核制度。首先,在执业资格方面,必须满足《会计法》对执业资格的要求,并且不能出现违反执业资格等情况。其次,要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除组织内部的培训之外,要鼓励职工继续深造,强化专业技能。再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同时,强化职业伦理的培育;最后,通过工作质量审计、年终考评等方式,激励员工工作热情,使内部控制、会计团队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结语
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中,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职能,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然而,由于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滞后。在此背景下,一定要正确认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对其的关注程度,在加强体系建设的同时,还要建立一支专门的团队,并与外部监管相结合,从而加速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